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工业制造始终都是国之根本。其中,汽车制造又是工业中的工业。从中美贸易战到中德签署一系列汽车合作就不难看出。而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也证明了这一点,汽车制造业作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行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大众、丰田、通用、戴姆勒等大型跨国企业也保持在榜单前列,而中国在榜单中除了金融之外,能源、炼油、采矿公司等占大多数,汽车制造业也逐渐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崭露头角,以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已经驶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研发能力的“快车道”。

今年以来,随着合资股比开放、关税下调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各大跨国车企争相角逐的竞技场,在今年的北京车展,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智能出行领域,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来到上海与临港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长城宝马成立新合资公司,中国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合资浪潮也开始汹涌起来。由此可见,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也到了完成“后发制人”的关键期,而在这方面,掌握技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先决条件。

上汽集团,已经积累了庞大的产品体系和资本实力,其牵手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汽车以及智能出行领域的研发创新也是提前把握住了汽车行业智能出行趋势的风向;吉利汽车则是借力成功的海外并购行为,打造起了低、中、高端全覆盖的产品体系,且通过发布国内首个技术品牌以及吉客智能生态系统,以自主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其体系竞争力。

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则是在新一轮合资浪潮中牵手宝马集团,通过成立新合资公司以期在电动化领域的发展中大有可为……可以说,这些企业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竞争中,已经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了发展的根本。

哪些汽车品牌低调又有实力?

首先提及的品牌是斯柯达。众所周知,斯柯达是大众的弟弟。两者在技术和平台上是相同的。最大的区别是品牌不同。斯柯达的品牌定位低于大众,价格也远低于大众。理论上,斯柯达应该有一个好的销量。然而,斯柯达在中国非常低调,其销量不到普通大众的一小部分。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众汽车的制造能力,人们不买它。斯柯达虽然与大众实力相当,但品牌认可度太低,销售不佳

第二个品牌是斯巴鲁。斯巴鲁的品牌可以说是非常低调的,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甚至更少的人购买它。斯巴鲁去年在中国市场仅售出3万多辆汽车。斯巴鲁卖得不好,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实力不好。斯巴鲁的汽车制造能力是一流的。它的两大技术,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四轮驱动系统,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就连行业领袖丰田也觊觎斯巴鲁的技术,并花了很多钱收购斯巴鲁的部分股份。

第三个品牌是马自达。马自达是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但其市场表现远低于前三名 熟悉马自达的人都应该知道马自达是一个技术流。马自达曾经迷恋转子发动机,这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现在马自达的独特技能是创造蓝天技术,它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两个核心部件。两者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充分的驾驶乐趣。然而,在中国真正了解马自达的人并不多,所以马自达的销量一直很小。

第四个品牌是雷诺。作为一个法制品牌,雷诺在中国与标致和雪铁龙的处境相同,但很难取悦。此外,雷诺在中国的情况比标致和雪铁龙还要糟糕。去年它只卖出了7万多辆汽车。事实上,雷诺在欧洲市场一点也不低调。它每年能卖出数百万辆汽车,是仅次于大众的第二大品牌。就技术实力而言,雷诺也不差。这是与日产的技术联盟。日产拥有大量雷诺汽车,但中国人过分低估了雷诺的汽车制造实力。

最终推出的品牌是观致汽车。在自制的汽车营地里,管治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存在。不仅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而且销售量也低得可怜。去年,只有15,000辆汽车售出,这是国产汽车中的最低水平。销售这么差是因为实力吗?那不一定是真的。广州在零件采购、质量、安全和性能方面都是一流的,但其品牌影响力太低。虽然每个人都称赞它好,但没人敢买它。

全国汽车工业实力城市排名

长春一汽,南京南汽,上海上汽,济南济汽,北京北汽,重庆川汽,宝鸡陕汽,广东广汽,十堰二汽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长春,南京,武汉,长沙,沈阳,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