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的第50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上,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连续第四次分列冠亚军。从各国所占份额来看,中国以202套大幅超越美国的143套。 其中,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斩获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的第一名。到目前为止,中国已连续10次占据全球超算排行榜最高席位。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有分析指出,中国能在TOP500榜单上有如此亮眼表现,既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说明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研发与生产活力双双强劲,尤其体现了互联网领域对计算的旺盛需求。 也有专家注意到,T0P500排名主要基于超算系统的处理器性能,但过于强调处理器性能会导致“重视系统的规模堆积,忽略真实的性能效率”。因此,业内转而以看重实际应用、对内存系统和网络延迟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的高度共轭梯度基准测试(HPCG)性能来评价超算系统。本期TOP500榜单上共有61套系统提交了各自的HPCG值,其中17套来自美国、10套来自日本、6套来自中国。此外,61套中有51套被用于传统科研与工程计算领域。

芯片技术落后的中国,是如何造出超级计算机的?

前不久美国针对中国进行的芯片制裁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这件事的本质就是美国企图利用中国企业和高科技产品对其芯片技术的依赖,通过禁止美国生产商向中国出售芯片达到最终扼杀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的目的。


在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芯片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而这就引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中国近年来制造出了一台又一台世界技术含量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机,那么为什么国产CUP却难堪大任,以至于国内民用计算机CPU市场长期被外国公司占据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国家战略和商业产品之间的区别,国产超级计算机作为国之重器,它的生产制造首先就服务于中国的国家战略,也就是主要被应用于国防科技,自然科学,宏观数据分析等尖端领域,因此超级计算机从生产到制造到使用都集中了国家最优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有着国家雄厚的资金支持,换而言之,由于超级计算机技术的战略地位,其研发生产成本并不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因素。

反观民用CPU,由于技术的相对落后,中国民用CPU恰恰面临着生产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的问题,高昂的研发和生产费用意味着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这将极大地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很难形成一个广泛的消费市场,从而使生产厂家无法获取利润甚至收回成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作为生产厂家自然而然就没有进一步开发相关产品的动力,这又反过来造成了国产民用CPU技术积累薄弱,配套科研水平落后,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外国民用CPU产品的依赖。

求中国十大芯片企业排行榜,有哪些比较靠前?

中国十大芯片企业是:紫光集团、华为海思、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太极实业、中环股份、振华科技、纳斯达、中兴微电、华天科技。其中比较靠前的是紫光集团、华为海思。

目前,紫光集团、华为海思两家公司在不少领域已是世界领先水平,但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其架构授权的核心都被外人掌握。目前,国内仅有中科院的龙芯和总参的申威拥有自主架构,前者用于北斗导航,后者用于神威超级计算机,民用领域基本是空白。制造芯片的三大设备光刻机、蚀刻机和薄膜沉积,国内仅中微半导体的介质蚀刻机能跟上行业节奏,其7纳米设备已入围台积电名单。

北方华创在氧化炉和薄膜沉积设备上成绩不俗,但基本还处于28纳米级别。其他设备,如离子注入机、抛光机和清洗机,也差不多。差距最大的是光刻机。目前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即将投入三星、台积电的7纳米工艺,而国内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仍停留在90纳米量产的水平。

材料方面,日本是全球领先者。反观中国,硅晶圆几乎是空白,8英寸国产率不足10%,12英寸依赖进口,打破垄断的希望还在张汝京创办的新升半导体,今年即将量产。他也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芯片制造,国内最先进的是中芯国际和厦门联芯,目前能做到28纳米量产。而它们的竞争对手,三星、台积电等巨头即将在今年量产7纳米,相差两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