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的优越性一国的知识产权和科学理论都必须有文字载体和记录在当今和未来的网络时代西方的表音文字是一维体系是字母堆砌文字。这种文字体系对于新生事物都必须重新排列字母以组成新单词,这是极不利于旁人和后人学习和理解的。世界主要的三大语系,其中的西方拉丁文语系和中东的阿拉伯语系都是一维的表音文字原有的文字单词对新生事物是不兼容的。

对于表音文字来说这两大弊端和两大结果都是无解的。汉语是全世界唯一的三维文字,既有表音又有表意还有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体系。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全民大传播和全民大探讨的潮流下,汉语是最适合也是最有优势的语言体系,从网络时代和全球化趋势来说,汉语言体系未来必将引领世界主导全球。

和其他语言相比,中文的语法有多简单?

首先,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文的语法特别的难。可是,最近我和一些学中文的日本人以及欧美人聊天,虽然他们认为中文的汉字和发音确实很难,但是中文的语法却非常的简单。同时,通过在互联网上考证,也有相当多的人赞同这种观点。原因是,中文不像其他语言,中文中根本没有词语的变形,无论什么情况下,每个词语的使用形式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像法语,英语,日语等那样,需要学习复杂的词语变形。

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复杂的近义词是啰嗦。西方语言属于屈折语,词形要根据人称、时态、性数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是啰嗦。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形不随人称、时态、性数的变化而变化,固定不变,这就是简单。

其实中文语法不简单,但外国人认为简单是因为老外把两种都有难度的东西进行了比较,把发音的难度和语法的难度来比较了。结果是发音的难度太大,要准确发好普通话的音,对于外国人来说实在很难,你会碰到发音好的外国人,但大多数外国人的发音都会比较奇怪。这里别说外国人了,南方人要发音发准确翘舌音也不容易。按普通话的标准来说,我们中国人也有太多的人没达标,也就是不标准。

中文语法简单与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英文使用语法必须有许多变化。词的变化,句子的变化,特别是时态的变化最难适应。

而中文的时态只需要讲明时间地点,这就是与英文的巨大区别。由于英文的语法有时态的变化,这是英文的一大弊端,而中文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所以外国人对比之下会觉得中文的语法简单。中文的时态只需要“得,了,着,过”等等简单的词语就可以表现出来。再添上发生的时间,地点就是一个句子了,确实简单。

首先是因为他根本不懂汉语,其次是他认为自已母语的语法很规整,世界第一。既不懂又戴副有色眼镜,于是不兔胡说八道。有些西方名人尚且如此,况一般人士乎?顺手拈个例子,电梯间贴了张广告,招小娃娃课余去学画画,”想学画画就来XX画室。这是你的中国画院,你就是未来的画家"。请那位说中文简单的西方人士把句中几个”画”字的意义说清楚!

但是,汉语的语法也有自身的难点。首先,汉语的实词数量多,导致学习者的记忆负担重。比如英语 beautiful 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人事物,但是汉语里需要根据上下文选用“美丽、漂亮、英俊、靓丽”等词。

汉语中为什么没有动词变位

呵呵,这正是汉语的特点所在,汉语属于孤立语,本身就没有很丰富的形态变化。没有动词的变位并不代表汉语的简单,一个量词的用法就足以让学习汉语的人感到头痛。汉语的语法规则是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的,从这角度讲,也许不仅仅是72变吧.....

请问汉语是不是世界上语法最简单的语言?

当然不是。

汉语以虚词和语序为主要表达手段。没有变格变位不代表语法简单。

(1)一个句子加上不同虚词有不同的意思。你去试试把单个虚词的用法背下来吧,特别是助词的用法。看你吐不吐血。“的”、“地”、“得”还有很多人分不清啊。而且还有各种排列组合啊。

(2)量词和副词也是相当复杂。每个名词都有固定量词,一个名词可有几个量词,但意义可能不同。副词也有很多复杂的用法。

(3)语序也是相当复杂的。就补语的语序也够你研究很久的了。定语状语也有相当多的语序要求。还有各种倒装(倒装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的)。其他的要求还有很多,不便一一赘述。

(4)还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主谓谓语句等等的句式。这些句式也是很多要求的。其实不只是被字句,古汉语的一些被动句式现代汉语还沿用,例如“为……所”、“受……于”。

这应该已经够多了。其实汉语语法还有很多语言学家还没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英语有时态而汉语没有?

‍‍每一种语言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这样的特点体现在文化和语言的各个方面。中文是这样,英语同样也是如此。为什么英语有与时态,而中文没有呢?主要是因为在英语是一个形合的语言。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I am a student.我现在是学生

I was a student.我曾经是学生

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句子中“是”的表达,英语句子分别用了am和was这两个单词,而汉字用的都是“是”

汉语,我们用时间状语来表示时态,我曾经是学生,“曾经”表示以前的状态,“现在”来表示是现在的事实。而英语则可以不需要时间状态,用was和am这两个单词就告诉你了,一个是之前的状态,而现在不是了,一个是现在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表达的方式上,英语更偏向于依赖语言的形式,而汉语的语言形式的依赖更小。

英语在形合的表现上不仅仅是时态上的表现,还会体现在名词单复数的运用上,谓语动词的主动被动上。比如

We are students.我们是学生

I am a student.我是学生。

英语句子中的学生用的不同的形式,一个用的是单数a student,一个用的是复数students。英文的话讲求标准形式化,所以单数和复数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中文的话更多的是靠悟性,靠感受。所以,外国人学起中文来会觉得更难以琢磨,因为要靠语境去体会。

这也是外国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们更讲求思维的严谨,逻辑。每个词汇都精确到每个微小变化的表达,不允许产生歧义。这也使得他们在学术中个更为严谨、认真。而中国更多的是语言大家或是诗人,因为汉语常常需要你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去感受。

所以,不同的语言风格影响了不同的人们,而人们的习惯又影响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