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硫氰化铁:血红色;

2、氧化铜:砖红色;

3、三氧化二铁:红棕色;

4、红磷:红棕色;

5、液溴:深红棕色;

6、加入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色;

7、高锰酸钾:紫红色;

8、氢氧化铁:红褐色;

9、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初中化学常见的红色溶液有哪些

1、Cu₂O(砖红色)

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为一价铜的氧化物,呈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在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亚铜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用来杀死低级海生动物)、杀虫剂,以及各种铜盐、分析试剂、红色玻璃,还用于镀铜及镀铜合金溶液的配制。

2、Fe₂O₃(红棕色)

氧化铁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Fe2O3,呈红色或深红色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5~5.25,熔点1565℃(同时分解)。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和硫酸,微溶于硝酸。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强,无油渗性和水渗性。在大气和日光中稳定,耐污浊气体,耐高温、耐碱。本品的干法制品结晶颗粒粗大、坚硬,适用于磁性材料、抛光研磨材料。湿法制品结晶颗粒细小、柔软,适用于涂料和油墨工业。

3、红磷(红棕色)

红磷(Phosphorus red)又名赤磷,为紫红色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无毒。高压下热至590℃开始熔化,若不加压则不熔化而升华,汽化后再冷凝则得白磷。红磷以P4四面体的单键形成链或环的高聚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与硝酸作用生成磷酸,在氯气中加热生成氯化物。黄磷在真空中常压下,加热至250℃数天,逐渐转化为红磷。红磷可用于半导体工业作扩散源、有机合成和制造火柴,也用作杀虫剂、杀鼠剂、焰火和烟幕弹等。

4、液溴(深红棕色)

液溴,化学式为Br2,是一种颜色深红棕色液体。其容易挥发,气温低时能冻结成固体,有着极强烈的毒害性与腐蚀性。

5、Fe(OH)₃(红褐色)

氢氧化铁又名氢氧化高铁,化学式Fe(OH)3,分子量106.87。棕色立方晶体或棕色絮凝沉淀。加热至500℃以上脱水变成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新制得的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放置陈化则难于溶解。与碳酸钠共熔可得铁酸钠。

由硝酸铁或氯化铁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而制得。用作净化剂、吸收剂,用于制颜料、药物、解砷毒药。与氧化钙混和可除去煤气中的氰化物和硫化氢等。

初中化学学的红色溶液有哪些?

1、Cu₂O(砖红色)

2、Fe₂O₃(红棕色)

3、红磷(红棕色)

4、液溴(深红棕色)

5、Fe(OH)₃(红褐色)

6、加入碘的CCl₄溶液(紫红色)

7、KMnO₄(紫红色)

8、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溶液颜色分类

溶液按颜色一般分为有色溶液和无色溶液。有色溶液是指非透明的溶液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白色、褐色等等;无色液体是指具有类似玫瑰花香,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红色溶液是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中所学的内容,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不会接触到这些化学溶液。

溶液少数情况下也会按气味分类:分为有气味和无气味两种。有气味的溶液通常会有刺鼻的气味,可能会有毒。无气味溶液一般属于无色无味,比较难辩别其种类。

红色溶液有哪些呢?

红色溶液有:

1、Cu₂O(砖红色)

2、Fe₂O₃(红棕bai色du)

3、红磷(红棕色)

4、液溴(深红zhi棕色)

5、Fe(OH)₃(红褐色)

6、加入碘的CCl₄溶液(紫红dao色)

7、KMnO₄(紫红色)

8、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有色溶液相对于无色溶液(注:溶液一定透明),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白色,灰色,棕色,金色,褐色等多种颜色。

什么溶液颜色为红色(初中化学)

初中要求:紫色石蕊溶液遇强酸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还有品红溶液红色,甲基橙溶液遇强酸溶液变红(初中或许不做要求,不过可以了解一下,到了高中时必须了解的)

注意:若是浓硝酸,遇紫色石蕊不会变红,石蕊会褪色,具体到了高中会解释的.其他酸(初中遇见的酸)都可以.可以知道一下.

那个氧化铁可是不溶于水的哦,是沉淀,纠正一下,上面的~~~~氧化铁悬浊液倒是可以,不过就不是溶液了~~~

红色溶液有什么?

氨水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氨水碱性使酚酞变红.但加热,氨水挥发,溶液中的氨变少了,碱性减弱,酚酞的红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氨又溶解,溶液又变红.

若改为容器中装某无色溶液,加热后变红,冷却后又变无色,答案是二氧化硫和品红的混合溶液,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其与品红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分解,二氧化硫从溶液中逸出,品红又显红色,冷却后,二氧化硫再次溶解并与品红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溶液再次褪色.

注意此题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考察,否则,气体逸出,则过程就不可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