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分流是按平行志愿方式进行吗?
专业分流是按照平行志愿方式进行的,遵照“分数优先”的原则, 将分流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据每个专业的分流计划,逐个按志愿次序分流到各专业。因此,学生填报志愿时,一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类内所有专业排序,依次填满类内的所有专业。

2.专业分流时,为什么要对高考成绩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高考成绩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思路是使各地的高考成绩具有相对可比性。各省市的一本分数线不同,在归一化之前各省市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没有可比性。因此学校将各省市达到上大录取线的考生视作同一水平(60分),将达到六所985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在当地录取线的最大值的考生也视作同一水平(100分),按照这个原则对同学们的高考成绩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每个同学就得到了一个归一化后的高考成绩,这个高考成绩就具有相对可比性了。

3.为什么要对高考成绩进行第二次变换?
第一次归一化变换已解决了各省市高考成绩的可比问题,考虑到归一化的高考成绩要与大一学习成绩进行叠加,二者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因此要对归一化的高考成绩进行第二次变换。具体见《高考成绩归一化办法》。

4.由于课程设置不同,基础班后20%的学生成绩如何与普通班学生排序比较?
依照前期所修课程情况进行测算,基础班学生与大类学生的成绩分布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基础班的后20%的学生(他们的通识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的成绩也同样作归一化处理)直接融入大类进行分流。

5.超过教学计划所修的学分,在专业分流时如何处理?
一年级的成绩绩点是根据学生所修所有课程的成绩生成,超出部分的学分还是纳入到分流成绩(即大一平均成绩)计算中的。

6.对通识课成绩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不同课程成绩的差异,但会不会拉大同一课程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
当原来班上的成绩分布在一个较窄的分数段时,会拉大这门课程学生间的成绩差距。但是归一化处理是线性的“保序变换”,变换后不会改变个体之间的相对差异,即原先成绩相差大(小)的,变换后仍然相差大(小)。

7.课外综合素质评定分是如何产生的?
课外综合素质评分将由两部分组成:学生大一获奖情况(通过单项奖学金预评审得以体现)及民主评议结果(通过学生自荐、教师推荐、学生民主评议产生),具体见春季学期第六周公布的《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得分评定办法》

8.专业分流时,对某些专业实行鼓励政策,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是不是因为这些专业都不受欢迎?
实行鼓励政策的专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且没有明确行业背景的基础性专业。学校设立鼓励政策,就是希望给真正喜欢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应该说这与免费师范生具有同样的性质。

9.进行专业分流时,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基于各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参考各专业就业情况,最大限度考虑学生对各专业的需求程度,确定各专业的分流人数。

11.专业分流时,由于成绩不好被分到了非常不喜欢的专业,自己不想去,怎么办?
这是一个应当面对的现实。专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相信你在将来的专业学习中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当然学校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可能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通过一定程序的考核可以实现转专业)。要实现理想、成人成才,努力刻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12. 填报志愿前或者专业分流后,学校是否会把所有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公示?不这样做的话,如何保证公开和透明?
学生的总评成绩属于学生的个人信息,学校不采取公布所有学生分流综合成绩的做法,学生可以通过专业信息公开平台查询自己的专业分流综合成绩、类内排名以及录取的专业,但学校会在专业分流结束后公布每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接受大家的监督。同时,学校已在专业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布《上海大学2013年学生专业分流工作监察办法》。专业分流工作接受纪委、监察处的全程监督检查。
其实同学们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是有一定了解的,专业分流中如果同学们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可以向招毕办(电话66134402)、信访办(电话66132134)、监察处(电话66132857)投诉,学校一定据实查处,绝不姑息。
从2012年分流情况看,分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并获得圆满成功,学校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每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分流结束后没有接到一起投诉。

13. 分流时,经济学院为什么不具体到专业?以后怎么定专业?有没有具体政策?
1)为什么经济学院这次不按专业分流?
答:为了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学校决定选择经济学院作为试点,实行后分专业的尝试。本次大类分流时,学生可以选择“经济学院”作为分流志愿。
2)经济学院有哪些专业?何时确定专业?
答:经济学院目前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学院后,学习两年经济学的平台课程,到三年级第3学期(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确定具体的专业。
3)进入经济学院后,如何进行专业学习?如何确定专业?
答:学生进入经济学院后,三年级春季学期前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三年级春季学期开始分别执行“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预先做好选择专业的准备,在确定你所选择的专业后,从三年级春季学期开始按所选专业选修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
毕业前,由学生提出毕业专业申请,学院根据学生申请专业进行毕业审核,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并符合相关毕业条件的准予毕业。

14.专业分流之后还可以转专业么?
可以进行跨大类转专业。《2013年上海大学大一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将于夏季学期第三周在社区学院信息平台予以公布;转专业是指跨类转专业,三大类和艺术类不能互转;转专业在分流结束后进行。
转专业名额有限(可参考招毕办网站上公布的2012年转专业招生计划),报名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并且需通过考试,所以请同学们慎重对待类内专业分流。

15. 转专业之后学分会怎么算?
根据已修课程和转专业后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应修课程进行比对,由所在学院认定学分。
16. 大二时,我们还可以再转专业吗?
可以。已在校学习的二年级本科生,满足一定条件,在每年的六月份通过转专业考核,可以在校内转专业。

上海大学大一专业分流可以跨大类选专业么?

上海大学可以跨大类分流(转专业),转专业是指跨类转专业,三大类学生和艺术类不能互转。
转专业的对象是在校一年级具有学籍的参与专业分流的本科学生,满足一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程序与考核,可以进行跨大类(转专业)。跨
大类(转专业)在分流结束后进行。
跨大类(转专业)名额有限(可参考招毕办网站上的历年转院系实施办法),报名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且需通过考试。

上海大学专业怎么分流?

你弄错了,你看到的不是2011年大类招生的分流。
我校今年的大类招生中的理科实验班,在大一阶段接受理科中最好的教学资源,宽口径培养。一年以后专业分流。
可以分流的专业包括:影视艺术技术、建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应用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你在理科实验班中如果是成绩前80%,就可以在以上专业中任选你想要分流的专业。后20%根据你的兴趣、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参考个人综合表现,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大家填报希望分流的专业志愿的顺序分流到以上专业。
可以说真正让大家不再是“一考定终生”。
详见://zsw.shu.edu.cn/Default.aspx?tabid=5738&ctl=Detail&mid=9027&Id=60820&SkinSrc=[L]Skins/zhaobiban31/zhaobiban31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