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苏式综合大学): 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理科)、兰州大学、
工科: 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专门性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同济大学、武汉水电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农机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

国家重点工科类院校有哪些

你这个问题有点模糊,因为现在纯工科院校相当的少了,很多都被合并到综合性大学中去了,所以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包含工科。我就直接回答你工科实力的院校排名了
1
A
清华大学

2
A
浙江大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天津大学

6
A
华中科技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东南大学

10
A
华南理工大学

11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
A
大连理工大学

13
A
西北工业大学

14
A
吉林大学

15
A
中南大学

16
A
武汉大学

17
A
北京理工大学

18
A
同济大学

19
A
四川大学

20
A
北京大学

21
A
山东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南京大学

24
A
华东理工大学

25
A
北京科技大学

26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
A
湖南大学

28
A
东北大学

29
B
电子科技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复旦大学

32
B
南京理工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北京化工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北京交通大学

37
B
中国矿业大学

38
B
东华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中山大学

41
B
南开大学

42
B
北京工业大学

43
B
江南大学

44
B
燕山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南京工业大学

47
B
浙江工业大学

48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9
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0
B
福州大学

51
B
北京邮电大学

52
B
厦门大学

53
B
合肥工业大学

54
B
郑州大学

55
B
北京师范大学

56
B
华北电力大学

57
B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8
B
江苏大学

59
B
中国农业大学

60
B
苏州大学

61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2
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3
B
河北工业大学

64
B
太原理工大学

65
B
兰州大学

66
B
南昌大学

67
B
西安理工大学

68
B
青岛科技大学

69
B
昆明理工大学

70
B
中国海洋大学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包建英推荐

中国文科,理工科大学排行榜前150名,哪个

实际是这样的:1.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2.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3.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简历也许有帮助: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5年12月,第一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