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十大建筑
1.人民大会堂 2.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 3.军事博物馆 4.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 5.钓鱼台国宾馆
6.中国美术馆 7.华侨大厦(已被拆除,现已重建) 8.北京火车站 9.全国农业展览馆
10.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

八十年代十大建筑
1.北京大观园
2.国家图书馆
3.抗日战争纪念馆
4.长城饭店位于朝阳区亮马河畔,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五星级豪华大饭店。1984年6月20日开业,中美合资企业。建筑和内部装修,均由美国贝克特公司设计承办。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共24层,拥有客房1007套,包括总统套房和贵宾套房。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内设中西风味餐厅、咖啡厅、酒吧、健身房、游泳池、超级市场、商务中心、多功能厅及室外山水花园等。
5.国际饭店坐落于建国门内大街北侧,建于1987年,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主楼高104.4米,共32层,有客房1098间。该饭店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与经营管理的。其造型新颖、中西合璧,既富民族特色,又具时代风采,蔚为秀丽壮观。
6.地铁东四十条站在二环东路,建于1987年,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地铁建筑。其气势宏伟,线条明快,五彩缤纷的壁画,给来往旅客留下深刻印象,为地铁站建造与装修的范例之一。
7.北京国际机场候机楼建于80年代初,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由主楼和两个卫星楼组成,现代化设施齐备,是我国民用航空和国际航空的枢纽中心。
8.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请阅“博展馆所”部分。
9.中国剧院在三环西路,建于1983年,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歌舞剧场。剧场舞台600平方米,分割成5块升降台,台前乐池也可升降,以利延伸加大舞台。剧场音响采用优质立体声、电声系统,观众观看演出时,有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舞台的升降、旋转、灯光、电声音响等,均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设施先进,效果尤佳。
10.中央电视台(彩色中心)1990年新建于军事博物馆西侧,由演播楼和制作楼两大部分组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全部由电子计算机操作。
建在八一湖西侧的电视发射塔,高380米,是彩电中心的配套工程。中央和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全部从这里发射。发射塔顶设有了望层及旋转餐厅,乘观光电梯上去,首都风光尽收眼底。中央电视台创建于1958年9月,为国家重要的新闻舆论工具和宣传机构。它的任务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目前办有十几套节目,主要有综合新闻、神州风采、焦点访谈、工业、农业、经贸、科技、教育、卫生、交通、体育、娱乐、文艺专题等节目,内容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1.中央广播电视塔馆 2.亚运村与奥体中心 3.新世界中心 4.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 5 .首都图书馆新馆
6.清华大学图书馆新 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8.恒基中心 9.新东安市场 10.国际金融大厦

北京十大建筑的第四届

2009年
2009年3月31日上午,“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候选作品达50个,由市民和专家共同投票选出十大建筑,并在2009年国庆节前举行颁奖仪式。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建委为此次评选活动支持单位,活动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主办,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都建设报共同承办。 此次活动是继北京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之后的又一次北京建筑“选美”活动。这次候选的建筑作品也将达到50个,是历届评选活动最多的一次 。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主题为“宣传改革开放成就彰显北京城市魅力”。
本次北京当代十大建筑,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而且是建筑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建筑(纪念性建筑除外),充分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建设项目以及已获得北京市长城杯和国家级质量奖的项目优先入选。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这次参选的建筑“体量”都比前三次大了许多,符合参赛标准的建筑有100余项。经过专家的第一轮筛选,留下50项候选项目。
与以往评选不同的是,读者投票由简单的通过平面媒体投票,增加了利用京报网、活动的官方网站等网络投票和手机投票。此外,这次评选采用读者投票和专家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读者投票占总分的60%,专家投票占总分的40%。据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群众投票的计票工作委托一家专业计票公司来完成,并聘请公证处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的公证。
本次评选活动成立了一个多达20多人的专家评选委员会,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的有关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其中就有直接参与过众多北京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施工等工作的专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也曾出现“北京十大新地标”评选。活动由《新京报》主办,其评选范围包括1990年以来对北京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空间景观。入选“新地标”并不仅仅局限于优秀建筑,该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发公众对于北京标志物及当代建筑的关注。最后上榜的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南站、国家大剧院、改建的前门大街、后海酒吧街、国贸三期、西环广场、金融街、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中关村西区。评选通过专家推荐,最后完全由群众投票选出。评选工作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等知名专家,首先遴选出了72个备选地标。随后,《新京报》名牌栏目———“北京地理”对这72个地标进行了22期的持续报道,期间共接收了社会公众投票72841张。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于2009年9月24日揭晓。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一批奥运场馆入选新的北京十大建筑。
按得票数从高到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图书馆(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厦、国家体育馆荣获“北京当代十大建筑”称号。 据“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荀永利介绍,在22天读者投票期间,组委会共收到平面媒体选票、手机短信选票、网上选票共计971.1万张,仅网上参与投票的群众就高达900多万人次。这是1999年评选九十年代十大建筑时收回的63万余张选票的15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身边建筑、对城市面貌的关注度在提高。” 据了解,新评选出的北京十大建筑,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而且都是建筑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建筑(纪念性建筑除外)。 参与评选的专家表示,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全部都是2005年以后竣工的项目,其中2008年竣工的项目共有6个,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项目有4个。 荀永利说,进入2000年,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参与北京城市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伴随着各种建筑作品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评选新的十大建筑,是为了强化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力,树立北京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增加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新中国十大建筑都是那十个呢?

1、人民大会堂

  1958年9月起,先后从84个平面、189个立面,经过7轮筛选评审后,选出三个方案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并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7万多平方米的总面积。包括万人大礼堂。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个部分组成。大小厅室有100多个。笼式避雷网给大会堂罩上了一个巨大的罩子。使其免受雷击之灾,此项设计比国外同行在理论上的研究提前了18年。周恩来总理在国庆十周年时,对这项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这样大的建筑只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它的精美程度,不但远远超过我国原有同类建筑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属于第一流?quot;。说到人民大会堂我们尤其不该忘记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当年人民大会堂设计的总建筑师张鎛先生。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基础上组建的,2003年2月28日挂牌成立,现正进行改扩建。

  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馆址最初在北京国子监旧址,1917年迁至故宫午门、端门及东西朝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博物馆事业十分重视,于1958年8月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兴建新馆,馆舍在次年9月落成,定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通史陈列》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出了从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开始至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前的历史,包括文物资料九千余件。《中国通史陈列》自展出以来,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观众,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历史、文物及文化艺术方面的临时展览。

  中国革命博物馆前身是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于1950年3月。筹备处最初设在北海团城,不久迁入故宫西华门武英殿。1958年10月开始在天安门前修建新馆,1959年8月落成。1960年8月定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同时撤消。1961年7月1日正式开放。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初恢复两馆原建制。

  中国革命博物馆占地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500平方米。收藏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12万件,列为一极品的就有2224件,如林则徐、邓廷祯、怡良合奏虎门销烟完竣的奏折,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清帝宣统退位诏书,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李大钊遇害时的绞架,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手稿,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签名簿,中央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模型,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电钮生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等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与民主的斗争史。藏有历史照片近10万张,鸦片战争以来出版的书刊报纸等资料24万件,其中珍本2200多种,约5万多册。中国革命博物馆还收藏有油画、中国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品270余件,有的作品如油画《开国大典》、《转战陕北》、《整风报告》,素描《血衣》,雕塑《艰苦岁月》等已成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近代中国》反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和活动,全面科学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印证了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改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竣工。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将由现在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各项设施将进一步完善,馆藏文物将进一步充实,专家学者队伍将进一步加强,逐步发展成为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兼备、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中国文物博物馆界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心,成为集教育、观赏为一体的公众学习的课堂,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由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和兵器馆组成。藏有6000余件珍贵的文献、实物、照片、图表和模型。这里展示从古代战争经近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特点,是兵器纵览和兵器知识的总汇,从刀枪剑戟到现代各种精良的枪械,从木牛流马到各种坦克战车,从木船到各式舰艇,从飞鸽传信到火箭上天和卫星转播,从鞭炮地雷炸弹到战略核武器。还展示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反抗侵略和压迫,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讴歌中国历代的战斗英雄和杰出的军事家,展示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赞颂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

  4、全国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正式落成后,举办了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建国十周年全国农业成就展览,开创了京城近40年的展览历史。从此,全国农业展览馆名震京华,令世人瞩目。

  展馆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路农展桥东侧,地理位置优越,有京都"龙眼"宝地之说,可谓"风水好、有灵气";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没有其他展览场馆普遍存在的"交通管制"。从馆区开车到北京国际机场,只需20分钟。展览馆地处首都繁华的国际商贸区,与外交使馆一路之隔。农展馆周围2公里内座落长城饭店、昆仑饭店和燕莎友谊商城等星级饭店、商务写字楼和健身中心就达200多家,是北京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带,食宿十分方便。独特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社会声誉,使在农展馆举办的各种展览经常是中外客商聚集,热闹非凡,效益极为显著。如八十年代全国服装展览,每天接待达观众10万人,其观众流量创历史记录。在中国汽车市场异常冷清九十年代初,农展馆汽车自选市场却空前火爆,轰动京城,闻名全国,现货严重不足,使主办单位始料不及,一度陷入被动。

  全馆占地52公顷,拥有10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展览馆,建筑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7座轻钢结构的展厅,建筑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同时,有广场3个,总面积为40000平方米。如此大的展馆面积和广场面积为京城展览场馆之最,特别适宜举办含有大型机械的展览会,一些大型展览非它莫属。馆区树木成荫,繁花似锦,湖波荡漾,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式大型展览馆。凡来馆办过展览的客商一致认为,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举办大型展览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展区内有各种档次的接待室、会议室,为接待贵宾或召开中小型会议提供了良好条件。商务服务部设有打印、复印、传真和国际国内直拔电话等服务项目,通讯方便,办公设备齐全。多功能厅可以容纳300多人,配有高档的灯光和音响,用于召开会议、举行舞会等。展馆后湖边有一招待所,80多间客房、200多个床位,设施完备,环境舒适。展区配有4000多平方米的海关监管仓库,完全能够满足举办大型国际展览的需要。

  几十年的办展实践,全国农业展览馆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门类齐全、作风优良、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全国唯一能为展览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单位。可承担展览策划、内容编辑、设计装璜、加工制作、广告宣传、灯光图表、沙盘模型、摄影录相、照片洗放、文物复制、标本制作以及机电和建筑维修等多项业务,具有信誉高、重质量、速度快、手续简便等特点。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展览的费用,要低于北京其他展览馆的5%-10%。能以较低的经营成本和办展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得益于面对市场竞争,逐步深化了内部改革,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经营、技术精的管理人才和职工队伍。较低的价位、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设施深受新老客商的青睐,使全国农业展览馆逐渐成为有识之士举办各种展览的首选之地。

  建馆以来,全国农业展览馆结识了许多办展客户,有一大批热心支持展览事业的老朋友。全国农业展览馆不忘老朋友,更渴望结识新朋友。由该馆牵头的自成体系的展览协会,有两千多个会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构织了全国最大的展览网络。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整建制划归农展馆,为其举办大型国际展览的招展招商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农业展览馆积极发展与世界展览界的交流和合作,先后筹办和组织了近两百个出国展览,足迹遍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馆与意大利维罗纳博览会、德国绿色周食品博览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上其他著名展览中心、展览公司也建立有广泛的联系,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农业、工业、科教、商贸、文化以及其他行业之间的交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展览馆坚持以展览为中心,通过自办、合办和场地出租等多种形式,举办了国际性或全国性的机械工程、计算机网络、汽车工业、印刷包装、电力、宠物及其用品、轻工、煤炭、航空、环保、石化、橡胶、纺织、建材、医疗、安全防范等八百多个。所办展览数量之多,涉及行业之广,社会影响之大,是京城其他展览场馆无法比拟的,在国内外展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纵观四十年京城的展览历史,可以看出,全国农业展览馆第一个举办全国性展览,第一个举办出国展览,第一个与外国展览馆结为姐妹馆,第一个举办商品交易会,同时还创下了一次自办展览交易洽谈额5亿元的记录。

  全国农业展览馆正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加速进行展馆改造,不断改善办展条件,努力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为优质的服务。目标是:建成环境优美、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无愧为京城的展览圣地,无愧为展览业的"耶路撒冷"、"麦加"。

  5、北京火车站

  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 要到毛主席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的人们大多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北京。北京站的建设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幸福和美好。相信今日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杨廷宝、陈登鏊大师在天之灵也会感受到的。

  6、北京工人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建于1959年,经过重新改造后体育场建有71112个座位。体育场开辟了能容纳4支球队的高标准休息室,室内设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设备。4个休息室每间都有100平方米;两个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测中心、医务室和国际体育组织特派员工作间。新建的新闻中心,内设同声传译设备。在二楼邻近主席台的右侧看台上,开辟了400个文字记者坐席,每个记者座位下都附有电源和电话插孔。

  7、北京民族文化宫

  地处北京西长安街北侧,东临西单繁华商业区,北靠北京金融街,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曾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列为新中国一宫,1999年被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届大会选为“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精品之一”,1994年在北京“我喜爱的民族风格建筑”评选活动中,荣列五十座中选建筑榜首。1998年开始,国家投资1.6亿元人民币,对民族文化宫进行抗震加固和全面装修。民族文化宫下设展览馆、博览馆、图书馆、宾馆、大剧院、娱乐城等机构和设施,集文化交流、餐饮、娱乐、办公为一体,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其中,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拥有3400平方米的五个展览大厅和雄厚的展览组织、设计、施工力量。主要从事组织,承办国内外经济、文化展览、展销会;向社会各界提供展览场地、展览设备租赁;承接各种展览会的总体设计、美术制作;组织展览的新闻发布会;并设有巨幅广告牌,为企业及其产品设计制作广告。近年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展览会数百个。民族文化宫展览馆致力于为社会各界营造一个优雅、高档的展示环境。树立您的形象,实现您的理想。

  8、民族饭店

  这在50年代末堪称中国"五星级"饭店。在建筑技术上是北京第一个采用预制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

  9、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原是北京著名的园林古迹,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时将玉渊潭疏浚成湖.乾隆皇帝命修台座.并题写了"钓鱼台"三字。1958年在此兴建国宾馆时考虑到历史情况.研究后决定将国宾馆冠以钓鱼台之名。国宾馆内15幢相对独立的宾馆建筑。与服务楼.小礼堂等辅助建筑.共同坐落于花坛、草坪之中。与修建的人工湖、小桥、亭台相互映衬,依托。成为一座具有传统园林风格的艺术精品。

  10、华侨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