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形容一个人明白事理与否为“开窍”,有些人很小就跟大人一样,行为处事比较按人世间的规则来,做事靠谱、不夸张,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行为缜密,这一类人被称为已经开窍了;反之,哪些调皮捣蛋,到处惹是生非,办事不靠谱的孩子则会被认为是还没开窍。当然,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开不了窍,有的人则需要经过社会的磨炼之后才明白各种道理,才开窍。

开窍和没开窍的区别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看:

1、为人处世是否会换位思考,是否能考虑别人的感受?能否分清重要的人和长辈尊卑。比较容易理解别人语言表达的意思。

2、能否分清楚重要事与不重要的事,知道重要的事和不重要的事的处理方式。

3、是否有自己的理想,并会为理想而奋斗。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在生活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能知道自己上面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开窍的人;反之则是不开窍,可能需要经过社会的毒打。



目前来看,开窍早晚跟智力、智商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跟情商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可能成绩非常好,但是开窍并不是很早,他们为人处世并不一定非常的让人满意。

开窍的根本是情商,情商的高低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跟后天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