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在炮火硝烟中,幽暗的地下室防空洞里。

必要的药品、食物、水,越来越少。新生儿奶粉已经耗尽。父母们柔声细语地鼓励孩子多吃一口,自己的胃因饥饿而咆哮。

医生和护士们楼上楼下奔跑,尽己所能,用有限的医疗器械、治疗手段,为孩子们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

“这些孩子也在战斗。对手或是癌细胞,或是先天畸形的心脏。”乌克兰基辅Okhmatdyt国家儿童专科医院Lesia Lysytsia表示。

她称,出于安全原因,不想透露目前医院有多少患儿。但他们急需转移。

据《时代》消息,Okhmatdyt医院是乌克兰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有600余张床位。地下防空洞于1970年代建成。

父母、医护们将病床紧挨着排放,或直接把床垫放在地上,拼出通铺。覆于其上的毛毯和枕头蒙着薄薄一层灰。

“没有窗户,条件有限,但这里很安全。”Natalya Tyshchuk告诉英国《卫报》,2021年12月,自己早产生下一子。随后,母子俩一直待在Okhmatdyt医院内。

根据《日内瓦公约》,各国承诺尊重红十字标志和受标志保护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于2016年5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情况介绍会上称,即使战争也有限度,医务人员和设施必须受到保护。

Lesia Lysytsia告诉MedPage Today,多数孩子已经出院或撤离。剩下的主要是离不开化疗的癌症患儿、重度先天性心脏病病童,或需要重症监护、生命支持的患儿。

院内现有工作人员占总数的1/3。但可以提供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该院小儿心脏病和心脏外科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Vadym Tkachuk告诉《时代》,重症监护室已搬至防空洞。“病房里有许多危重患儿,也有刚做完心脏手术、正在观察的。有些人需要使用呼吸机或接受透析治疗。目前,能等一等的手术,都被无限期推迟。我们只做那些紧急手术,即不手术就会死的那种。”

Lesia Lysytsia表示,由于药物短缺,多数癌症患儿只能接受基础化疗。有3名患儿的干细胞移植因供体骨髓无法送达而告停。“对一些患儿来说,治疗若不能尽快跟上,就没有机会了。”

部分血型的血制品已经告罄。

“一些患儿的血细胞计数低得吓人。基辅地区其他医疗机构的供应也很紧张,运输难度很大。于是,医生直接抽父母的血输给孩子。”医生Julia Nogovitsyna说。她是乌克兰儿童癌症慈善机构Tabletochki的项目主管。

氧气储备也岌岌可危。据德新社哥本哈根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当地时间2月27日发出警报,乌克兰各地医院的氧气供应均严重不足。大多数医院或在24小时内耗尽储备。而且,无法将氧气从工厂运送至基辅在内的各地医院。

“当务之急是确保氧气等救生医疗用品,能送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WHO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Lesia Lysytsia表示,医院原本不提供急诊或成人医疗服务。“但过去几天里,我们改变了工作内容。约20%的工作人员接受了紧急培训。”

这让医院医疗储备进一步吃紧。

“有很多统计渠道,在计算多少人于战争中丧生。但我们永远不会计算,有多少人因缺乏及时诊断或治疗而死亡。”Lesia Lysytsia说。

有些孩子已经危殆。

医院多头联络,准备将其送往乌克兰西部利沃夫的一所医疗中心。那里安全、物资充足。

该中心首席儿科肿瘤学家Roman Kizyma称,已经准备好接受来自基辅和哈尔科夫的患儿。经评估后,部分病情严重者会被转至波兰、接受后续治疗。

美联社等报道,已经有患儿沿着这条求生路,离开战火纷飞的乌克兰。

当地时间2月28日,14名基辅患儿乘坐巴士驶向利沃夫。往常,这条路只需开三四小时。但当天,他们开了10多个小时,以迂回地避开战争。

一对夫妇带着他们才37天大的女婴,驾车跟在巴士后面。女婴一出生,就被诊断患有重度白血病。“她是所有病人中最难治疗的一个。”Julia Nogovitsyna说,自己一直在整理女孩的病史,将之翻译为波兰语,供后续治疗使用。

次日,第二批患儿、共20人,出发了。这次不同的是,利沃夫派出警车,护送他们去往波兰边境。

“边境局势紧张。数十万滞留难民迟迟未能穿过边境、前往波兰等地。他们迁怒于可直通的车辆,冲着车投掷石块,用人肉路障阻止其前行——即使他们看到车里有担架,躺着孱弱的病儿。”Julia Nogovitsyna说。

Lesia Lysytsia也表示,患儿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尽快转移。“但我们不知道转移需要多长时间,途中要准备哪些医疗用品,孩子们会不会受到攻击。”

乌克兰每年有千余名儿童被诊断患有癌症。Julia Nogovitsyna坦言,能顺利转移的患者数量将非常有限。一方面,波兰医院可能因此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许多家庭还有其他健康的子女、年迈的亲眷,不能为了一个病孩、抛下所有。

Lesia Lysytsia在接受采访时,医院警报器再度鸣响。爆炸要来了。

外科医生Vitaly Demidov告诉《时代》,警报每隔几小时响一次。医护们必须与患儿、父母一起跑回防空洞。

“我们每天要来回跑五六次。”他表示,辅助通气等医疗设备难以移动,还留在地面建筑物中。炮声、震动平静后,医护会推着患儿上楼,接上氧气机等。

当地时间2月26日,Vitaly Demidov在社交媒体INS发过一张自拍。他一手持枪,一手怀抱病儿。孩子身上接着好几根管子,通氧的、输液的。“如果警报响起,我一边手动捏呼吸机,一边推着病床跑回防空洞。”

“五六岁的孩子很好动。他们把这当成一场游戏。”Lesia Lysytsia说,有些孩子能下床活动。警报响起时,他们会跑回防空洞。

10多岁的少年则对此不屑一顾。他们愤怒、恐惧,拒绝沟通。护士、心理辅导师们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时间。

同样灰心、沮丧的,还有父母们。“有个母亲向我哭诉,孩子的主诊医生不来医院,因为恐惧、抛弃了他们。事实上,那位医生的住所附近遭遇袭击,她来基辅的路都被毁了。”Lesia Lysytsia说。

《时代》称,过去几天,Okhmatdyt医院的防空洞里办了两场生日宴。时不时地,护士会带着孩子唱歌、做简单的游戏。

Julia Nogovitsyna回忆,在战争发生的最初几天,自己一直在哭,不吃不喝不睡。现在,她的全部精力都在患儿身上。

“我最担心的是自己无法帮到他们。”

Lesia Lysytsia的大女儿今年6岁。她告诉妈妈,以后要从医。

“我的孩子们也曾害怕。但他们知道我必须离开、去帮助其他孩子时,就会果断松开手,要我保证治疗完成尽快回来。”Lesia Lysytsia说。

“我们要勇敢并坚持到最后。不然,就会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多名医护告诉《时代》。

资料来源:

1.Running a hospital while your country is under attack – a story from western Ukraine. WHO

2.The Fight to Save Lives in Ukraine's Largest Children's Hospital. Time

3.Ukraine hospitals could run out of oxygen supplies in 24 hours as war disrupts health services, WHO says. CNBC

4.Time running out for sick Ukrainian kids sheltering in hospital bunkers. Global News

5.Doctors Shelter in Place at Ukrainian Heart Hospital. MedPage Today

6.Ukrainian Physicians Living in Kyiv Hospital During Invasion. MedPage Today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一战中的乌克兰伪军:为奥匈帝国作战的乌克兰人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夺取了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的夫妇的生命,“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彻底撕下了“和平的面具”,迅速的启动了战争机器。当奥匈帝国高举“复仇”的旗号向塞尔维亚人发出最后通牒后,以“斯拉夫人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俄国就迫不及待的就向奥匈帝国宣战。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数百万俄罗斯军人为了“拯救”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向奥匈帝国发起攻击时,与他们对阵厮杀的奥匈帝国军队中不仅有奥地利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和捷克人,还有鲁塞尼亚人。而所谓的鲁塞尼亚人(也称为罗辛人、卢森尼亚人),正是奥匈帝国对其境内乌克兰人的称呼。为什么乌克兰人会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同根同源的东斯拉夫兄弟为什么会兵戎相见?

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人

公元1054年,基辅罗斯的一代雄主雅罗斯拉夫与世长辞。在他死后,这个差点一统的俄罗斯的基辅大公国就因为内讧而四分五裂。被第聂伯河滋润的乌克兰从此开始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闹剧,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蒙古人、土耳其人、波兰人轮流征服和统治这片土地。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对乌克兰虽然也怀有觊觎之心,但是这个在欧洲纵横阖闾的帝国却没有像那些所谓的“蛮族”和沙俄一样,采用武力去抢夺这块沃土。先是利用联姻和继承权,将匈牙利王国统治的外喀尔巴阡地区变成自己的“财产”;接着伙同沙俄、普鲁士瓜分波兰,成功的攫取了以利沃夫为主要城市的加利西亚;然后面对早已衰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利用《君士坦丁堡协议》将布科维纳割划入自己的版图;最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成功的让欧洲其他列强承认了奥地利对加利西亚的“所有权”。通过一系列的利益交换和威逼利诱,奥地利获得了乌克兰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200多万乌克兰人。而奥地利这种温和的吞并方式,对于西乌克兰人似乎种“幸运”,没有在被征服过程中遭到杀戮,家园也没有在战火中损毁。其实,号称实行“开明君主”制的奥地利选择这种温和的征服方式,也许是一种无奈。为了统治拥有众多民族而且内部缺乏协调的脆弱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采取温和的民族的政策。但是奥地利帝国的“友善”,却在西部乌克兰人的心中已埋下了麻木不仁的“种子”,即便作为奥地利帝国统治下最贫穷的民族之一,他们也甘心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当然相对于温和的征服,乌克兰人最大的“好运”则是在被纳入奥地利统治之后,经历了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的成果。在19世纪80年代,奥地利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首先在1782年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给予农民最基本的公民权;接着又在1786年规定农民为地州服劳役的时间,每周只需给地主工作三天;到了1787年将农民使用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又禁止地主随意支配农民的土地;最后在1789年宣布用地租取代废除劳役制度,农民可以保留70%以上的收成。在奥地利境内的乌克兰人,90%生活在在农村,而且在改革之前他们遭受着来自波兰地主“奴隶”般的对待。所以,这次改革不仅帮他们摆脱了波兰地主的盘剥,更让他们比自己在俄罗斯境内的乌克兰兄弟们提早了近50年获得了“人身自由”。因为,与此同时叶卡捷琳娜女皇正在强化把奴隶般的统治强加给的俄罗斯统治下的乌克兰人,而他们的“解放还需要等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

奥地利的改革,让西部乌克兰人在经济上受益匪浅。哈布斯堡家族的“开明君主”制度,又让乌克兰人在宗教和文化上获得很大的独立性。奥地利的皇帝在罗马天主教和希腊天主教之间实行对等原则,让希腊的天主教士与罗马天主教士获得了平等地位,这一政策让信仰天主教的乌克兰人感激涕零。同时,为了让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摆脱波兰文化的主导地位。奥地利人就开始对乌克兰大众进行文化改良,虽然他们的目的只是希望培养出一个听命与奥地利的精英阶层。但是,在奥地利人的默许下,乌克兰人成功的推广了乌克兰语言。在1893年已经成为奥匈帝国认可在乌克兰人居住的地区的学校使用乌克兰语,到了1914年加利西亚已经有了超过2500所使用乌克兰语的小学和16所高校。虽然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事从俄罗斯文化中寻求来源,但是,与奥地利的统治相反,俄罗斯不仅禁止存在希腊天主教会,甚至在1900年的基辅还不允许出版乌克兰语言的书籍。在宗教和文化政策上的差异,无疑让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对于哈勃斯堡家族感恩戴德,忠心不二,为此他们得到一个新的称为“东方的蒂罗尔人”(奥地利人)。

正是因为这种对奥地利的忠心,所以在19世纪中期席卷欧洲民族觉醒的运动中,乌克兰人的表现出少有的“反动”。在1848年加利西亚的波兰人想要谋取自治时,却因为乌克兰人领导的“总罗斯拉达”的反对而未获成功。在看到“总罗斯拉达”的作用后,奥地利人吝啬的“赐予”了乌克兰人选举权,他们可以选举加利西亚100名代表中的25个席位。但是,乌克兰人在奥地利统治下的政治权利似乎也就仅此而已,且不论匈牙利在1867年就迫使奥地利帝国改为“二元的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甚至波兰等民族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自治权。或许是为了争取更多权益,或许是被奥地利的恩赐冲昏了头脑,“总罗斯拉达”试图组织武装力量去帮助奥地利政府镇压匈牙利的革命。这不是乌克兰人第一次提出组建武装力量(1846年就有乌克兰人提出在城市建立民族军,在农村建立自卫队),却是第一次提出为哈布斯堡家族作战。不知道什么原因,奥地利并没有同意这一建议,建立一支单独由乌克兰人组成的整建制武装力量的破灭了。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改名为奥匈帝国的奥地利才出现了第一支由乌克兰人单独组建的部队,此时已距离他们要求单独组建武装力量已经过去了近70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的乌克兰人,长时间无法实现组建武装力量的愿望,而其他民族却早已实现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实就是奥地利人对乌克兰人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在后来的一战中将给乌克兰人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加入奥匈帝国军队的乌克兰人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以及德皇威廉二世的承诺,激发了原本谨小慎微而且已经年迈苍苍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罕见的雄心,决心要“打一场大仗”,虽然他很清楚“俄国不会接受”。但是“奥匈帝国拥有的辎重的各野战师的动员于第六至第八天完成,奥国后备师和匈牙利师的动员于第九至第十天完成”,短时间内,奥匈帝国军队就从1912年的18万多人扩编到1914的230万人。

在奥匈帝国秣兵历马,但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人内部却出现了分裂,逃离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希望自己的同胞把沙俄的军队当成“解放者”来欢迎;号称“乌克兰解放者同盟”的乌克兰人却希望依附于德国来实现乌克兰独立建国的梦想。而乌克兰总拉达则号召乌克兰人加入奥匈帝国军队,准备为“最伟大的朋友”奥地利反对自己“最凶恶的敌人”俄国而战。所以,在奥匈帝国人口中占据8%的乌克兰人,有25万人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人数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占达到了10%左右。

可是,奥匈帝国从加利西亚等地征召了25万人的“炮灰”之后,还是拒绝了建立一支整建制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乌克兰军团”的请求,虽然为了建立这支军团乌克兰总拉达已经动员了3万乌克兰青年人。而且,奥匈帝国将征召入伍的25万乌克兰人全部被分散的编入了正规军的部队。虽然其中的加利西亚第15步兵团、加利西亚-布科文纳第24步兵团和加利西亚第30步兵团这三个步兵团的中的绝大多数士兵也是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但是乌克兰总拉达来说,这与希望建立一支独立的乌克兰人组成的部队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

其实,奥匈帝国拒绝组建“乌克兰军团”,一则是担心拥有自己武装力量的乌克兰人会走上武装独立建国的道路,另外就是长期压迫乌克兰人的波兰贵族从中作梗不希望乌克兰人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不过,为了安抚一下乌克兰人近百年的忠诚,奥匈帝国还是准许乌克兰人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武装力量。虽然这支部队仅仅只有2500人,但是在乌克兰现代史上却是第一支由乌克兰人组建的武装力量。这支这支在编制上仅相当于奥匈帝国国防军一个团的部队,被称为“乌克兰塞契射击兵”。从这支部队名称上看,这很可能是奥匈帝国组建的一支要塞防御部队。因为,“塞契”在乌克兰语中的意思是“用伐倒的圆木构筑的营垒”。

也许,正是因为奥匈帝国原本赋予这支乌克兰部队的“使命”只不过是防守要塞,所以在武器装备上对这支部队也是极为“吝啬”。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到1914年9月,戍守喀尔巴阡山各隘口的部队,只能配给单发填装的步枪”。很不幸,“乌克兰塞契射击兵”在1914年9月25正好被派遣到喀尔巴阡山部防。或许,是因为奥匈帝国只把乌克兰人当成“炮灰”,或许是因为奥匈国羸弱的工业生产能力,其武器生产能力完全无法适应帝国的兵力扩张速度。当奥匈帝国的军队已扩充到230万人时,“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已经成为奥匈帝国军队的“奢侈品”,三分之二的部队装备只能使用装备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老式步枪。

不过,对于“乌克兰塞契射击兵”来说,步枪的先进与否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作为防御部队,奥匈帝国的军官们一直认为,近距离的机枪火力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训练水平原本就不如其他国家的奥匈帝国,在射击方面的训练就更不被重视。更何况,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编写的训练教材、制定的训练科目,都是纯粹以进攻为目地的。而在当时,各国军队都认为,“白刃突击才能迫使敌人放弃所占领的阵地”。对于装备低劣、射击训练低下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而言,他们在战场上似乎只有一种选择——在进攻的战斗中坚决执行只能用刺刀彻底歼灭敌人战术。

 为奥匈帝国而战的乌克兰人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会变成一架吞噬生命的“绞肉机”,所有进入战场的年轻生命在经过血腥厮杀之后,只不过成为作证战争残酷的悲剧注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和其他25万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乌克兰人的命运或许更为悲惨。

战争爆发后,在加利西亚战役损失了近40万军队的奥匈帝国,不得不将武器装备低劣、训练水平不佳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调到了喀尔巴阡山前线。这支2500人的武装力量,与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以及其他新组建的部队一同担负着守卫喀尔巴阡山脉隘口的任务。但是,奥匈帝国的前线指挥部并没派遣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进行阵地防御战,反而将他们全部化整整为零,以20人为一个小组,执行渗透俄军后方的任务。或许,奥匈帝国的前线指挥官们认为,乌克兰塞契射击兵的乌克兰族人的身份是最好的掩护,可以在沙俄统治区内获得大量的情报。只可惜,执行渗透任务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所面对的对手,正是沙俄精锐的库班哥萨克旅。结果,在这次作战奥匈帝国虽然在喀尔巴阡山脉成功的阻击了沙俄军队,但是乌克兰塞契射击兵也损失了数百人。初次作战,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虽然完成了战略任务,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或许对于这些乌克兰族的战士来说来说,经受战争洗礼的只不过是他们悲剧命运的开始。在日后的战斗中,他们不仅与沙俄军队中的乌克兰人在阵前厮杀,上演着乌克兰人自相残杀的悲剧。更是因为得不到奥匈帝国的信任,所以他们一直在最危险的前线搏杀。

根据史料记载,这支乌克兰人组成的部队曾经在1914年10月至11月、1915年4至5月和1916年8至9月的战斗中奋勇作战。而我们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发现,在这三个时间阶段内分别进行的三次著名战役:1914年的普米热尔要塞解围战、1915年与奥匈帝国与德国联合发起的果尔利策战役和1916年的“布鲁希洛夫突破”。在这三场动辄以百万人计的大会战中,2500人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他们先是在普米热尔解围战中同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一起用刺刀突破沙俄军队防线;然后,在果尔利策战役中与自己的盟友德国人一同歼灭了50余万俄军,收复了被沙俄占领的加利西亚;最后;在1916年的作战堵住了如潮水般进攻的沙俄军队,并将突出部直抵肃清。正是因为,这一次次战斗中英勇的表现,让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奥匈全军中一支最好的部队”。但是,这支被承认是“最好部队”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在经过了1916年秋季与俄国军队的鏖战后,被彻底的打垮了,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当然,奥匈帝国的军队中除了这支2500人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之外,还有多达25万人的乌克兰族士兵。虽然,他们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有过弃械逃跑的不良记录,也曾在普米热尔要塞围困战中消极避战。但是,在1915年春季看到侵占加利西亚的沙俄军队的暴行后,他们和波兰族士兵一起在守卫喀尔巴阡山隘口的战役中迸发出罕见的血性。他们利用喀尔巴阡山脉的天险,用步枪、刺刀甚至工兵铲与数倍于己的俄军鏖战5日,不仅大量杀伤了俄军的有生力量,并且为奥匈帝国和德国军队对俄军的反击争取到了足够时间。

但是,不论是奋勇作战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还是知耻而后勇的其他乌克兰族士兵,都无法用战场上的汗马功劳换来奥匈帝国对乌克兰族群的信任。在加利亚西战役之后,惨败的奥匈帝国未经审判就逮捕和处决了数百名乌克兰人,理由是这些人向沙俄出卖了奥匈帝国的军事情报导致他们的惨败。除了处决所谓的亲俄分子外,还将数以千计的乌克兰人迁往了西部,以防止他们向沙俄提供情报,还将3万多乌克兰关进了设在奥地利境内的集中营,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更是将乌克兰族群称为“不可信懒的人员”。或许,奥匈帝国之所以在战争中招募大量乌克兰族士兵,只不过是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另外更是希望在战争中用沙俄军队的刺刀去消耗乌克兰人的精英。

或许,奥匈帝国的“阴谋”得逞了,无数的乌克兰族士兵在战场上流干了他们的鲜血,而乌克兰族群的居住区由于是奥、德、俄三国的主要战场,也被战火无情的摧残。

奥匈帝国中乌克兰士兵的终结

乌克兰契塞射击兵的消亡,并不是奥匈帝国乌克兰族士兵的消失。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乌克兰士兵一直存在与奥匈帝国的军队中,并最终在为自己的祖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而战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1917年,沙俄帝国在革命的洪流中崩溃,乌克兰中央拉达希望借机促使乌克兰彻底脱离俄罗斯独立建国。但是,乌克兰中央拉达面临了来自各方的威胁,不仅彼得格勒俄罗斯临时政府以及后来的苏维埃政权不予承认,甚至乌克兰工人苏维埃也发出如果自治将得到“刺刀作出”的回答威胁。由于无法独自对抗强大俄罗斯苏维埃,乌克兰中央拉达彻底倒向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国集团,而德奥联军在1918年2月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对苏维埃俄国发动进攻,乌克兰中央拉达建立的武装也协助德奥联军向自己的同胞再次发起了进攻。

刚刚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无法阻挡德奥联军的进攻,联军很快占领乌克兰。乌克兰刚刚从沙皇俄国的统治下得到解脱,就成为德意志帝国羽翼下的“傀儡政权”,不过具有讽刺地位的是,向德奥两国“借师助剿”的乌克兰中央拉达被占领军罢黜,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也随之垮台。在德奥联军刺刀的保护下,成立了新的乌克兰傀儡政权。虽然这个政权也曾雄心勃勃的希望建立一直庞大的乌克兰人武装,但是得到的结果不仅是没有获得足够的武器和资金支持,反而是德国人将乌克兰拉达原有的三个步兵师和一个契塞射击兵团的武装给彻底解除。

但是,德奥联军在乌克兰的横征暴敛太不得人心,或者乌克兰的傀儡政权让乌克兰人深感耻辱,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们成立了执政内阁并决定发动起义。社会民主党人彼得留拉从联络了契塞步兵射手师,并在基辅的集中营中挑选出曾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的乌克兰人,在短时间内组成了大约6万多人的武装力量。依靠这支队伍,乌克兰执政内阁击溃傀儡政权的部队。虽然,这次依然是乌克兰人之间的厮杀,相对于与当年为了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作战,这次他们是为了寻求乌克兰的独立而战。而且,由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垮台,乌克兰依靠这股武装推翻了傀儡政权,重新建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或许由于胜利来得太快,或许恢复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之后乌克兰士兵认为“革命获得成功”,执政内阁的军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从最高峰的10万人锐减到了2万多人作用。但此时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依然危机四伏。政权已经得到稳固的苏维埃俄国不愿意放弃乌克兰,刚刚独立的波兰也对乌克兰肥沃的土地怀有鲸吞之心。战火再度燃起,苏维埃俄国的军队很快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基辅以及乌克兰东部的大片土地。被赶出基辅的执政内阁希望利用协约国的实力来对抗苏维埃俄国,但是经历了太多异族统治和盘剥的乌克兰人对这种行径极为反感,在重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过程中立下战功的契塞步兵,不仅没有继续支持执政内阁,反而加入了红军开始为苏维埃俄国作战。倒向协约国的失败,不仅没有使乌克兰执政内阁清醒的认识形势,反而提出了反抗“波兰贵族地主”和“俄国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部队”的主张,如此两面树敌的举措,结果就死招致波兰军队的进攻。

在苏维埃红军和波兰军队的持续打击下,乌克兰执政内阁败退到了西乌克兰加利西亚。在这里,乌克兰执政内阁和西乌克兰人民共国的军队联合起来约有8万多人,而加利西亚的部队则有4.5万人左右,这是继帮助乌克兰执政内阁重新夺取基辅的奥匈帝国下属的乌克兰士兵后第二支为自己的乌克兰祖国二战的乌克兰军队。只可惜,合并后的乌克兰军队图有纸面上的强大,在1919年9月与邓尼金一战之后,5万加利西亚乌克兰军队就剩下4000多人还能作战。

这次作战之后,残存的乌克兰军队走向分裂,也走向了最后的消亡。一部分,加入了苏维埃红军,开始为保卫乌克兰苏维埃而战。而另一部分则投靠了自己的敌人——波兰人,他们甚至招募了1.5万人加入军队,协同波兰军队向基辅发动攻击。只不过,波兰人在获得足够的利益后就像丢垃圾一样抛弃了这支乌克兰军队,把他们丢给了从高加索地区赶来的布琼尼的骑兵。孤军作战的乌克兰军队,无法抵挡布琼尼骑兵的冲击一路溃逃入波兰。最后一支乌克兰人自己的军队,从此成为波兰人的阶下囚。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觉醒,也促进了各民族独立。只可惜,乌克兰人在自相残杀4年之后,虽然也曾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了血战,只可惜由于执政者在同盟国、协约国、苏俄和波兰之间摇摆不低,最终落得再次被“瓜分”的下场,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战火中乌克兰网络为何没瘫痪?解密运营商的“战时举措”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乌克兰战局多么激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是能发自拍,发视频。这说明,即便是乌克兰战局激烈,乌克兰网络仍然没有瘫痪。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解开这个谜底。

首先,乌克兰有多家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克夫斯塔,沃达丰,还有拉夫塞尔,和平时期,这些运营商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但在战争期间,它们不仅共享网络,甚至还共享员工。

自冲突爆发以来,各电信运营商不再“各自为政”,尤其是克夫斯塔、沃达丰和拉夫塞尔,它们相互派员工就近维修彼此遭到损毁的基站。同时,他们还共享光纤,即使一家运营商的网络遭到损毁,其客户也可以无缝切换到其他运营商的网络。

其次,是特斯拉星链卫星网络的支持。虽然星链网络未能大规模应用,但是在关键城市,尤其是部分被损坏的地域,星链网络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应急补充作用的。

再次,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大规模针对民用设施。虽然在战争过程中难免损坏通信网络,但并没有大规模破坏乌克兰的通信网络。

乌克兰在战争中,军事力量显然无法与俄罗斯相比较。但是,舆论战,信息战显然是胜过俄罗斯的。这点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营销宣传也可以看得出来。

这得益于乌克兰网络体系的完整性。现代战争,除了电力,能源,信息,还有网络战。

难道俄罗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分层住院患者教育中,谁来实施卫生宣传与监督

在分层住院患者教育中,实施卫生宣传与监督的责任主要由以下人员承担解释如下:

1.医院管理机构

医院管理机构是整个医院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患者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保障医护人员开展好卫生宣传与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患者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患者宣传卫生知识,如手卫生、饮食卫生等,并对患者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卫生意识和行为,成为患者学习卫生知识的榜样。

3.患者及其家属

患者及其家属是患者教育工作的受众对象,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卫生宣传与监督工作,尤其是遵循医护人员提出的各项卫生要求,如勤洗手、定时清洁、健康饮食等。同时,患者也需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其卫生情况,供医护人员进行监督与改进。

4.卫生监督部门

卫生监督部门是负责医院卫生管理的机构,对医院进行卫生监督,推动医院进行规范管理和行为规范。在分层住院患者教育中,卫生监督部门可以通过监督和检查来推动医护人员和患者认真落实各项卫生要求,防止出现疏漏或违规情况。

总之,在分层住院患者教育中,实施卫生宣传与监督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医院管理机构应明确责任,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建设,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参与,卫生监督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推动分层住院患者教育的顺利开展。

扩展资料:

国家卫生部主要职责:

1.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2.负责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拟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生产的鼓励扶持政策,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

3.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如何评价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在战争中的表现?

如何评价乌克兰前总统在战争中的表现?一个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领袖把乌克兰这个小国的不屈不饶人民的精神给世界一个震惊和为正义而战的人们起到了一个标竿的作用!他勇不言败的精神鼓舞士气震撼了整个世界!为了国家在危难的时候他没有临阵退缩而是为国捐躯的精神鼓舞着深陷战火中的乌克兰人民!他就是一面旗帜为自由和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世界上最伟大的领袖!

一,波罗申科是民选总统,他的当选代表了当时的乌克兰民意。波氏在任其间为乌克兰民族独立复兴做了大量有益于乌克兰人民的业绩,值得称颂。远的不说,几天前击沉俄罗斯1万2千吨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的海王星地对舰导弹就是在波罗申科主导主持下研发打造出来的,成为乌克兰镇国重器。

波罗申科还是一名合格的总统,在他执政四年期间2014-2019年期间乌克兰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顿巴斯地区的分解倾向也未向外扩张,并致力研发“海王星”陆基巡洋反舰导弹,在俄乌战争期间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并没有在泽连斯基在战争中表现欠佳时,落井下石,而是陪伴其左右,如同影子一般出席了很多重要场合,为泽连斯基站台,呼吁外界给予乌克兰军事支持。

二,泽罗申科与现总了泽林斯基是竞争对手,政见不同的政敌,也是现今乌克兰颇有影响力的在野大党之党魁。在政治方面波罗申科与泽林斯基明争暗斗,其势早成水火。

三,俄乌战争之始,在一些财阀显要纷份逃离基辅之际,波罗申科大义凛然,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毅然拿起武器,戎装上阵,与战士同伍,与基辅共存,并与泽林斯基抛弃政见,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波氏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极大地团结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基辅保卫战的胜利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真君子如竹,虽争风逐露却心中有节,在一身的坦荡中成就自己信念与俯仰,波罗申科真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