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约部队驱赶科索沃塞族示威者,近百人受伤!武契奇:一名塞族居民被“开了两枪”)

北约部队用防暴盾牌和棍棒驱赶示威者

科索沃地区塞尔维亚族居民持续抗议科索沃当局强行让阿尔巴尼亚族行政长官上任,29日遭科索沃警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武力驱赶。双方发生冲突,50多名塞族示威者受伤,40余名北约军人受伤。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指责科索沃当局领导人阿尔宾·库尔蒂挑起紧张局势,同时呼吁科索沃塞族居民避免与北约部队冲突。

29日早些时候,塞族居民在兹韦钱市政府办公楼前聚集,要求科索沃当局撤换阿族行政长官,认为他们无法代表当地居民。

法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塞族示威者试图强行进入办公楼,与守在楼外的警察发生冲突,后者发射催泪弹。按照警方的说法,警方对示威者使用胡椒喷雾。

法新社记者说,北约部队一开始试图把示威者同警察隔离开来,后来用防暴盾牌和棍棒驱赶示威者。多名示威者投掷石块、酒瓶和自制燃烧瓶回击,但很快被赶到市政府办公楼几百米外。

北约部队在一份声明中说,部队在阻止一批“最活跃”示威者时“无端”遭到攻击,多名意大利籍和匈牙利籍军人受伤,包括骨折、爆燃造成的烧伤。

武契奇说,52名塞族居民受伤,其中三人重伤,包括一名被阿族武装人员“开了两枪”的塞族居民。

据意大利《共和国报》29日报道,北约部队有41人受伤。

匈牙利方面说,7名匈牙利籍军人伤势严重但状况稳定,将被送回匈牙利国内治疗。意大利方面说,14名意大利军人受伤,其中三人重伤。

欧洲联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说,欧盟强烈谴责在兹韦钱“令人震惊”的冲突,“欧盟呼吁科索沃当局和示威者立即无条件地开始让局势降级”。

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说:“科索沃当局应避免进一步的单方面行动。同时,各方应后退一步,让紧张局势降级。”

4月23日,科索沃北部4座城镇举行地方选举,占人口多数的塞族居民抵制。在投票率不到3.5%的情况下,行政长官均由阿族人当选。

科索沃当局26日派特警强行护送阿族当选城镇长官上任。美国及其主要欧洲盟国当天谴责科索沃当局这一单方面行动,认为这将损害美国和欧盟促进塞尔维亚政府与科索沃当局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完)(新华社专特稿)

相关新闻

科索沃局势升级武契奇召见五国大使 中方表态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30日8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召见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五国大使以及欧盟代表团团长,就科索沃紧张局势举行会谈。塞尔维亚国防部长武切维奇和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莫伊西洛维奇也出席会议。

武契奇

29日,在科索沃北部兹韦钱市政府大楼前,北约驻科索沃部队使用催泪瓦斯和震荡弹驱赶塞族抗议示威人群,双方发生冲突。武契奇表示,此次冲突导致52名塞族人受伤住院,另有41名驻科士兵受伤。武契奇谴责科索沃当局是紧张局势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北约驻科索沃部队与抗议者爆发冲突,25名士兵受伤

据海外网援引路透社报道,5月29日,科索沃北部三座市政厅前,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士兵与塞族抗议者发生冲突,致25名北约士兵受伤,52名塞族人受伤。

北约士兵与科索沃塞族人发生冲突 图片来源:路透社视频截图

匈牙利国防部长表示,7名匈牙利士兵在冲突中受重伤,将被送回匈牙利接受治疗。此外,伤员还有几名意大利士兵。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法新社科索沃29日报道,最近几天,科索沃北部的局势非常紧张,该地区四个城镇塞族人占多数社区的许多成员不承认科索沃当局的权威,他们忠于贝尔格莱德。

当地的塞尔维亚人抵制了4月份在这些地区举行的市政选举,在这些投票率不到3.5%的选举中,一些阿尔巴尼亚族官员胜出。

上周,科索沃当局任命了这些市政官员,无视欧盟和美国要求其克制行为并缓和局势的呼吁。

塞尔维亚抗议者主要聚集在兹韦钱市政厅前,要求阿尔巴尼亚市政官员们离职,还要求与他们发生冲突的科索沃警察撤离。

据匈牙利国防部称,伤者中有20多名匈牙利士兵,其中七人伤势严重。

新华社此前报道称,5月26日,科索沃当局出动警察,强行护送一些阿尔巴尼亚族的当选城镇行政长官上任,引发塞尔维亚族居民抗议,双方发生冲突。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当天下令塞尔维亚军队将战备状态提升至最高等级,并向科索沃方向紧急进发。

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当地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武装与政府军1998年爆发冲突,北约军事介入,轰炸南联盟。为结束科索沃战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99年6月通过第1244号决议,南联盟军警部队撤离科索沃地区,联合国接管科索沃,北约“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提供安全保障。

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科索沃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获得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承认。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的主权。

塞尔维亚国防部长:最高战备状态将持续至6月2日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29日,塞尔维亚国防部长武切维奇表示,塞尔维亚军队在周五(6月2日)之前都将保持最高级别的战备状态,并且军事编队将在29日14时之前沿着与科索沃的行政线进行全面部署。

武切维奇指出,他相信科索沃的危机将通过政治方式解决,而不是通过战争。塞尔维亚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莫伊西洛维奇一直在与北约驻科索沃部队进行会谈。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强调,科索沃的局势紧张而困难,她指责北约驻科索沃部队的反应较为滞后。“他们的反应很晚,他们上周五(26日)就应该像今天这样增派兵力。根据联合国第1244号决议,他们的任务是维护和平与稳定,而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安全。”

现场冲突视频截图

据塞尔维亚当地媒体报道称,29日上午开始,北约驻科索沃部队在科索沃北部城市兹韦钱和莱波萨维奇部署的兵力明显增加。

当地时间5月29日,北约驻科索沃部队发表声明称,根据该地区的最新事态发展,北约领导的驻科部队增加了在科索沃北部四个城市的军事存在。驻科部队呼吁各方不要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或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

外交部:支持塞尔维亚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

央视报道,中国外交部今天(30日)举行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问,近期,塞尔维亚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地区局势紧张升级。据报道,5月29日,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和科索沃特警使用暴力驱离正在进行抗议示威活动的塞族居民,造成数十人受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相关动向。支持塞尔维亚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反对普里什蒂纳临时自治机构采取单方面行动,呼吁将组建塞族城市联盟的义务落到实处。我们奉劝北约切实尊重相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真正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的事。

塞尔维亚是哪个国家塞尔维亚旅游攻略

塞尔维亚位于东欧,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复杂的国度,曾经的南联盟战争让我们记忆犹新,这个被西方和美国摧折的国家现在依旧顽强的延续下去,下面给大家分享塞尔维亚国家介绍以及旅游攻略。

塞尔维亚是什么?在哪?

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的主体国,“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都与其有关,是个历经苦难的国家,并且仍在忍受苦难。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成为独立国家。

塞尔维亚的首都是贝尔格莱德(Beograd),贝尔格莱德也曾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北约轰炸,克罗地亚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多次解体,让这片土地面目全非。并且都发生近三十年,战争留下的创伤仍无法抹去。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的内陆国。

第一张是高德地图上的塞尔维亚,

第二张是谷歌地图上的,被谷歌地图用虚线分离出来的那个地区叫科索沃,和我们中国的台湾有几分相似。

由此可以大概了解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塞尔维亚在国际上的处境。

塞尔维亚的宗教,历史,文化,民族,国际形势,语言等。

在塞尔维亚,正统派基督教是塞尔维亚人信仰的主要宗教。

位于贝尔格莱德的SvetiSava教堂

塞尔维亚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过几个世纪,所以塞尔维亚人讨厌土耳其。但是塞尔维亚还是受到了土耳其文化深深的影响。比如塞尔维亚的传统音乐,就像是罗马尼亚音乐与土耳其音乐还有阿拉伯音乐的混合体。

塞尔维亚的居民主要为斯拉夫人,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也是斯拉夫人,历史上塞尔维亚一直是俄罗斯最忠诚的伙伴。

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叫莫斯科酒店。由此可以看出塞尔维亚于俄罗斯的关系。(这里的甜点很便宜)

但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地区,主要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信伊斯兰教。科索沃人和塞尔维亚人在近几十年有过很多次冲突与种族屠杀。且冲突仍在持续。

每次路过贝尔格莱德市政府的时候,我都不敢看那些请愿的人群,他们手上的拿着在冲突中死去的亲人的照片。

有的人手上还举着俄罗斯国旗,希望俄罗斯能帮助他们收回科索沃,其实不用俄罗斯的帮助,塞尔维亚自己的军力已经够了。但收复科索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科索沃的独立是欧洲和美国在支持着。

中国不承认科索沃,就像塞尔维亚不承认台湾一样。我有个台湾朋友说,她在欧洲去哪都不要签证,除了塞尔维亚,而且还花了她很多钱去办这个签证。

“你看新闻了吗?明年中国和塞尔维亚会互相免签。”

“意料之中的事,我们的主席都去你们那逛了菜市场。”

从2017年1月15日开始,持有中国护照可以在塞尔维亚免签停留30天。

(对塞尔维亚旅游感兴趣的朋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哈)

在塞尔维亚,人们说塞尔维亚语,是斯拉夫语中的一种,有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版,现在一般使用拉丁字母版。塞尔维亚语和俄罗斯语,波兰语等语言相似。与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相差无几。

在塞尔维亚,英语普及率不是很高,但比意大利、中国等国的英语使用率高。

塞尔维亚的经济

与欧盟斗争过、被北约轰炸过的塞国,一直经济低迷。

二十多年前,小沃克实在饿得不行了,拿着母亲给的一千万第纳尔跑到卖面包的妇女家。

“涨价了,现在五千万第纳尔才能买得到一块面包。”

“可是昨天都还只是五百十万。”

1991-1995,通货膨胀时期的第纳尔纸币。

在塞尔维亚使用的是货币是第纳尔。

在塞尔维亚的街边,货币兑换点随处可见,随时都可以把欧元换成第纳尔。这里的人们觉得把第纳尔换成欧元有安全感,方便以后出国或者担心战争再次爆发。现在1块钱的人民币约等于17第纳尔。但他们不换人民币。

人们的生活水平

玛利亚曾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因为相信了大学招生老师的“我的天呐,玛利亚,你画的真的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你真是个天才不要让你的天赋成为一个遗憾!”
于是玛利亚成为了一位设计师。2016年,玛利亚得到了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250欧一个月,你没有看错,约等于1900人民币。她住在贝城,这个国家的首都,最大的城市。玛利亚的七十岁的父亲每月工资800欧,IT,那是他工作了一辈子的行业。

玛利亚曾工作过的地方,我喜欢在这散步,这里可能是贝城最具有现代气息的地方。

米丽莎也曾是一个好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一位艺术家。无法糊口,她选择了当英语老师教网课,仍然无法糊口,目前与母亲同住。米丽莎有着一双我见过的最蓝最清澈的眼睛。我也见过她的艺术作品,精致到让我感到震撼。

首都贝城没有地铁,没有必要也没有钱建。

这里很多地方都被政府卖给了外国企业。

比如正在建的迪拜楼,卖给了阿联酋,可能建成后将会是塞尔维亚最高楼,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但来到中国旅游后的玛丽亚说,中国随便一个二三线城市都有上百个正在建的迪拜楼。我说:“你听说过炒房吗?房地产呢?”

塞尔维亚的物价

这么一盒车厘子大约人民币5块,乡下更便宜。但我从来不买。

首都市中心我超喜欢的一家餐厅,一餐两个人大概50多人民币。

我在超市买的面包,6块人民币,够我吃一天。

粉色的公交车,我觉得公交车是贝城价格相对偏高的东西吧,政府把公交运营卖给了私人公司。坐一次大约6块人民币。从贝城到诺维萨德的约两个小时的火车票都只要29块。

酒店我不知道,没住过。我觉得应该和国内的三线城市价格差不多。

好吃的!

这道菜叫Musaka,主要材料是土豆,肉酱还有酸奶油。

这是博格丹做的,他是一名大厨,一级棒。他的梦想是来中国工作生活并学习中国厨艺。但他一直申请不到工作签证,可能是因为他的英语不太流利没有酒店雇他吧。希望这个冬天有酒店愿意给他offer

塞尔维亚的传统食物离不开这个!

尼卡种的Paprika

有很多种做法,比如把猪肉和芝士放进里面做菜。一级棒。

传统的塞尔维亚早餐,他们说也是开胃菜。

图片里有熏猪肉酸奶芝士,剩下的是kajmak,pihtije,?varci,poga?a,kroasani,ajvar,
rakija抱歉我不知道剩下的怎么用中文表达大部分都与肉有关,塞尔维亚人很喜欢吃肉。

Rakija是塞尔维亚特有的酒,水果白兰地,

和俄罗斯的伏特加差不多,烈酒。

嗯,都是斯拉夫人喝的酒。

第一次和玛利亚的高中同学一起吃饭时,他们选了市中心的一家看起来很棒的餐厅。服务员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杯Rakija,秀完法语秀德语,说到了这里必须尝尝这酒,似乎就差中文不会说了。我说不想喝,然后服务员就给我介绍了很久那酒怎么制的,材料怎么选的,工艺多复杂,口感有多好玛利亚他们对我说,没事,你不想喝就不喝。用餐完后,他们说他们请客,说我是客人不能付钱。啊呀,听后我满脑子都是感动,他们和我一样穷还请我吃饭。然后我脑子一热,就把那杯Rakija喝了。他们差点就鼓掌了。

那是我第一次喝酒,此后也没喝过了。

后来大家成为了朋友。但我也知道,我不喝那酒的话,我们还是会成为朋友。

那天的晚餐大概长这样。

塞尔维亚的水果

塞尔维亚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果多样,品质非常高!

五月的塞尔维亚,樱桃车厘子的世界。

想吃就爬到玛利亚家旁边的树上吃。不要钱。

水果市场上的黑莓,这不是桑葚。

我自己摘的树莓!

我自己做的简易早餐,煎蛋,面包,苹果汁,和蓝莓。七月的时候有很多蓝莓。对了苹果汁!塞尔维亚的水果汁非常纯,口感超级好,我平时从不吃苹果,但我很喜欢喝苹果汁。这里超市里的水果汁都是人民币四到六块左右一升,我最喜欢樱桃汁和苹果汁。

果树

一颗?

摘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然后我把它们拼成了一个果盘。

塞尔维亚的风景,以及吃喝玩乐!

贝尔格莱德

卡莱梅格丹城堡

晚上坐在城堡的顶部。

把脚悬在城墙上,欣赏贝城夜景,很享受。

俯瞰贝城的一部分,中间那个是马术场。

可以在这里学骑马,不贵。

这个地方叫Ada,是萨瓦河被截流后形成的湖。有很多水上娱乐项目。

我喜欢在这里晒太阳,夏天人不是很多,但有一块区域是给全裸主义者的,注意要避开。为什么?没有帅哥美女在那里裸,全是老爷爷老太太。

在贝尔格莱德,流经两条大河,一条是萨瓦河,另一条是流过半个欧洲的多瑙河!

多瑙河上的天鹅

多瑙河畔的泽蒙

走过阿达大桥

多瑙河的夜景!

而且!你可以在多瑙河畔的水上餐厅用餐!超级浪漫!但是记得要预定!

我们没有预定,旁边的位置都被预定了,所以我们只能坐餐厅中间。

博格丹和玛利亚正在看菜单。

很幸运,这桌人没有来,我们就坐到了这里。

一边用餐,一边看着夕阳一点点地落下。

多瑙河上,淡粉色的天空

塞尔维亚最好的中餐厅不在首都,在诺维萨德

如果你某天很怀念中国菜的话。

我冬天的时候和朋友们去过一次。

诺维萨德的教堂也值得一看

以后再专门写一篇关于塞尔维亚旅游的吧。

位处东欧的塞尔维亚,女性平均颜值秒杀英国等国。塞尔维亚出了很多超模,米兰达·可儿也有塞尔维亚血统。

这个模特也叫玛利亚

对了,我不止一个朋友叫玛利亚玛利亚在塞是一个很普遍的名字,不是Maria,是Мари?а,Marija

有次我和玛利亚在街上逛街,忽然玛利亚不见了,我就叫了一声“Мари?а”结果街上一半的女的都朝我看了过来,我赶紧跑。

塞尔维亚年轻男性平均身高182,塞尔维亚的男孩子,比我在德国、俄罗斯街上看见的男孩子高大帅气很多,或许是因为移民比较少?

一个与我们一同从阿联酋飞往塞尔维亚的塞族帅哥。

在塞尔维亚,几乎所有人都很友善,至少我遇见的人都对我很好。

有次我在贝尔格莱德的夜店玩到凌晨一点要回家,但是口袋里已经没钱了,只能等夜班公交车,但是我搞不清楚公交路线,然后就问了路边一个很高的塞族小姐姐,她说她也不知道,她是另一个城市来的。我刚道谢准备离开,她就把我叫住了,说等她在手机上查一下。查到后,她说她送我过去。到了公交站后,她问了另一个很漂亮的小姐姐是不是去大学城的,另一个小姐姐说她也在等这班车,我们同路。很高的小姐姐把我交给这个很漂亮的小姐姐后就往回走了。

上夜班车后,很漂亮的小姐姐告诉我不用担心,到站了她会叫我,虽然她并不是与我同一站下车。

到站一起下车后,她还再三确认了我是不是认识路后,她才又往回走。她为了送我坐过站了。很感动。

但是在外国人的眼里,

塞尔维亚人是另一种存在

德国人

“你在哪啊?我在开房车旅行。”

“我在塞尔维亚,开到这里来找我玩啊!”

“我可不想我的车被拆,轮胎都被偷了卖掉。”

北欧人

“你下一站去哪,回家吗?”

“不,我应该会去塞尔维亚。”

“我不会对这种行为做出评价,你一直都是个疯狂的人。”

意大利人

“你来意大利吗?”

“不来,我呆在塞尔维亚。”

“你受得了塞尔维亚人吗?他们野蛮又不注意个人卫生。”

“你才又蠢又脏!”

大多数朋友知道我去塞尔维亚后反应。

塞尔维亚在西方媒体里被黑得和中国一样惨。

但相信我,塞尔维亚人很好的。

塞尔维亚没有难民,只有路过的难民。

我和一些志愿者,他们在塞尔维亚边境的难民营工作。那些难民进不去奥地利,所以驻扎在了塞尔维亚边境。

来到塞尔维亚的难民:什么鬼,这么穷

然后就赶紧走了。

另外

要注意塞尔维亚的吉普赛人。

吐槽不完,在塞尔维亚我最怕遇见他们。

我哪天细写,反正遇见躲着他们就是了。

塞尔维亚现在是一个议会制民主国家,不属于欧盟。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Vu?i?)。

关于总统

武契奇得票率奇高,选票统计刚超过一半时,在数名候选人中他的得票率约为60%。他于今年五月底宣誓就任总统。

看似深得民心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并不是。

战争后的塞尔维亚,教育系统并不很完善,大部分人口都是村庄里的穷人,他们无法负担起良好的教育。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的人在塞尔维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哪怕是一份薪酬很低的工作。

“好学生,聪明人,有钱人都跑了,哪里都比这里好。”与朋友们在餐厅聚餐时,他们这样自嘲。

“你能在这里见到我们,是因为我们太笨了,出不了国,哈哈哈哈哈哈。”

当票选出结果时,我所有的朋友反应都是:

“他赢了,我就知道,看见他那张脸我就恶心得想呕吐。他会继续剥削塞尔维亚人民。”

“他只会控制媒体,贪污腐败,给那些没受过教育没有主见的穷人许下承诺,欺骗他们他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那些可怜的人智能手机都买不起,只能相信他在电视上上演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不行,我得做点什么。”

选票结果出现后,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其他城市也相应有一些抗议活动,抗议持续了一个多月。多人被警方逮捕。

玛利亚在挪威的哥哥沃克也回来了,与玛利亚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参加抗议。第一次抗议活动,愤怒的塞尔维亚人挤满了市中心,约八到十万人。

第二天电视上“昨日一些对大选不满意的市民来到了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现场约两千到五千人。下一则”

“龙,看见了吗?你想在塞尔维亚赚钱?当个政治家!”

他们这样对我说。

塞尔维亚的LGBT现状

很惨,和俄罗斯差不多哈哈哈哈

一个国家对LGBT的包容程度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教育程度以及宗教有一定关系。塞尔维亚不是发达国家。

我问玛丽亚我能穿我的粉色小背心去夜店吗

“当然,我是斯拉夫女人,我一个能打十个。”

“但是要打我的人也是斯拉夫人啊”

然后我只能套上一件直男外套再出门

你穿得特别gay的话,不要去担心会不会有人盯着你看,因为可能会有人直接冲上来打你。

贝城一年难得有一次大型LGBT派对。我们都准备好要去,但叶莲娜不同意,尽管她女朋友也很想去。叶连娜担心会有恐同者进去在派对上突然拿出刀来捅人。我们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到了那天晚上我们还是拖着她去了。安检很严格,要登记,还必须要把包打开,不查毒品,查有没有刀枪之类的。

但贝尔格莱德的夜生活还是很棒的,我这种不喝酒的人都觉得很棒哈哈。

我闲得没事做的一天

“玛利亚,你开车带我去科索沃看看好不好?”

“那我们得开个坦克去,如果你不想和我一起被活活烧死在车里或者被枪打成筛子的话。”

“那我一个人去吧。”

然后我打电话给大使馆:“我可以去科索沃吗?我需要办理科索沃的签证吗?有科索沃签证这种东西吗?”

一位塞尔维亚女工作人员:“你可以去科索沃,不需要签证,因为你知道,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领土”

“我一个人怎么去?坐什么车?怎么回来?”

“嗯你可以嗯我问问我的中国同事,等下打电话给你。”

几分钟后,一个大使馆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了,是个中国人:“不能去,有边检,你一个人去科索沃干什么?你有科索沃签证或者欧盟申根签吗?”

“去旅游,我有申根签”

“你一个人去有点不安全,万一去了就回不来了呢,而且没有火车巴士什么的,你一定要去的话找人开车载你去吧。”

“好吧”

“玛利亚,开坦克带我去科索沃看看好不好?”

“我不会开坦克。”

“你们斯拉夫人喝酒当水喝的,坦克都不会开吗?”

“哪天走?”

InSerbian

Daliste?ulizaSrbiju?

KadapomislistenaSrbiju,?tavamprvopadnenapamet?

Dalimo?daSrpskasuperzvezdatenisa(Novak?okovi?)?

Ups!Izvinite,pogre?naslika...

?ampionsvetautenisu.

Ilimo?danjihov?enskiodbojska?kitimkojijeizgubioprotivkineskogtima
naOlimpijskimigramauRiu2016.godine?

塞尔维亚的朋友知道我写这个后,硬是要看塞尔维亚语版本。等哪年我学会了有时间了再完成这个塞语版的吧。

祝中塞友谊长存

去年高三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外交官。

奈何自己不够优秀。

关于英语普及率的问题

我住在贝尔格莱德,我自己也只会英语,不会塞语。年轻人普及率还可以吧,一般去商场、酒店、超市、咖啡馆基本上都会说英语。也有很多人英语非常好。平时也没有不方便的感觉,真要碰到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可以用Google翻译一些简单的单词进行交流。

关于旅游业赚不赚钱的问题。

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也不是旅游业从业人员。不过自从塞尔维亚对中国免签之后,确实感觉街上来旅游的中国人多一些了。其实塞尔维亚可以作为一个周边旅游的中转站,毕竟贝尔格莱德是巴尔干区域最大的城市,大的航空公司都有从各自枢纽机场飞贝尔格莱德的航班,比如土耳其航空、俄罗斯航空、汉莎航空、卡塔尔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法国航空、意大利航空等等。

而且最近好像海南航空要开通北京到贝尔格莱德的直航(经停布拉格)。飞到塞尔维亚后,如果你持有申根多次往返的签证,就可以在周围国家来个几日游了,比如往北可以去匈牙利布达佩斯(开车3.5小时)或者奥地利维也纳(开车6-7小时),往西可以去克罗地亚(开车四小时到萨格勒布,五六个小时到十六湖,号称欧洲九寨沟:),坐飞机一个小时到杜布罗夫尼克,权力的游戏取景地之一),还可以往南可以去黑山以及阿尔巴尼亚等等。

评论区有人说让我有空的话多写点,但是没想好写啥,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呢?在评论区里说出来,我尽量写吧。

以下原答案

第一次被邀请答题好激动

谢邀(特地没写错别字,)

我在塞尔维亚生活两年了,公司派驻在这里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在贝尔格莱德生活,偶尔去去周边的城市和国家(主要是前南其他国家已及匈牙利)

塞尔维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先说塞尔维亚这个民族吧,作为前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在分裂之后的这些年里塞族是非常失落的。算是这个民族的一个低潮期吧。90年代初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先后宣布独立之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的独立过程中由于民族矛盾,波黑境内的塞族,克族和穆族在各自民族的支持下爆发内战,波黑境内的塞族在塞尔维亚民族的支持下在战后建立了“塞族共和国”,至今是波黑的三个共和国之一。波黑战争结束后1999年塞尔维亚(当时还叫南斯拉夫联盟)又因为科索沃问题被轰炸,贝尔格莱德市区内至今还有很多轰炸后的遗址,包括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所在地至今还有一块纪念碑。经过这两场战争后塞尔维亚(2006年黑山分离后就叫塞尔维亚)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了,经济也不咋地,远不如西边前南分裂出去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而且也失去了出海口,沦落成一个内陆国家。但是塞尔维亚这个民族在巴尔干地区混了这么多年,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经历低潮,祝愿他们能重拾往日荣光吧。

在这里生活的这两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民族问题是个大问题,民族问题出了问题对谁都不好,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所谓的少数民族。

现在在和很多普通塞尔维亚人交流时,很多人也在怀念前南时代。

手机码字,逻辑也很乱,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悟。

手机上没找到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遗址纪念碑的照片,所以在网上找了一个。

北约为什么要空袭南斯拉夫?

1998年2月下旬以来,前南在科索沃地区用发了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族间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流血冲突,成为继位用战争之后巴尔于半岛新的热点.引起世界广泛关注.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以维护人权为借口、使用大量最新、最先进的空袭兵器,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悍然对南联目实施了代号为“联田力量”的大规模空袭作战,爆发了科索沃战争.这场以空袭与防空袭为主要作战样式的高技术每件下局部战争历时78天.是继海湾战争之后又一场大规模高技*局部战争.北门集团集中使用高新技术兵器,以空中打击为主要作战样式.自始至签字还了战争的主动权.北约先后有1200架飞机、55艘舰船、3艘航母参战,在50余颗太空卫星和数万地面部队的支援配合下.出动飞机32000架次,投掷各类炸弹2300万枚,对南联盟全境2000个军事和民用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使南联盟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南军在军事实力相差极为悬殊、作战态势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顽强抗击78灭,并取得了一定战果.这场本来具有冷战后民族矛盾特点的一主权国家内部事务自变动为西方强权于预下的国际纷争,给南联盟和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空袭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造成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科索沃战争在性质上是一场典型的以强凌弱、以多打少的侵略战争,在样式上是一场典型的以高技术对低技术的“不对称战争”。同时它也是一场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灵活运用战法、以劣装备合击优势装备之敌的人民战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科索沃战争危机的原因

众所周知,南斯拉夫原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最强大的民族青构的联和价统一国家,即“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涌动的背景下,南联邦一分为五:原定联邦中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4个民族共和国于1991年6一11月间相继动立;1992年4月27日,原南联邦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了现在的“南斯拉夫联合共和国”。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首府普里什蒂娜,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人,其余为塞尔维亚族和黑山族.历史上,科索沃一度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直至1912年巴尔干战争结束后,才并人塞尔维亚的版图.二战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加人南联邦。

在二战期间和二战结束初期,科索沃的阿族借助外力企图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国”的暴力活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1968年科索沃的阿族学生曾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在铁托去世后的1981年,科索沃的阿族人即要求在南斯拉夫国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1988年科6000多名塞族人和黑山人指责阿族人对他们进骚扰.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1990年7月,科索沃的阿族议员宣布科索沃省脱离塞尔维亚不利,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

国议会即解散了科尔沃议会并收回其自治权,1991年科索沃阿族人举行了“全民公决”,决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随后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和议会,柜绝承认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任命的合法权力机构,1992年5月鲁戈瓦当选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1994年,激进的同族分裂分子还成立了所谓的“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争取达到独立的目的.自此塞阿两族的冲突一直没有间断,直至演化为1998年以来的大规模流血冲突.长用以来,科索沃一直处于民族对立的矛盾之中.是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一)国内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主要表现在科索沃的归属问题上.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各执一词.塞族人认为历史上科索沃是12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他们历史和文化的摇篮.公元1389—1912的500多年时间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科索沃,并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由于塞族人不愿放弃东正教信仰改奉伊斯兰教,因而遭到迫害,被迫大批迁离科索沃;而阿尔巴尼亚人则改信了伊斯兰教并陆续迁人该地。阿族人则坚持认为,公元前4—5世纪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里业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来就是阿族人的领土。

二是政策失误是造成矛盾恶化的重要原因.历史愿因固然是塞阿两族矛盾产生的根源,但政策因素却是导致科索沃民族矛盾恶化的重要原因.首先是铁托的民族政策.二战结束后身为在克罗地亚人的铁托在前南推行的“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曾被誉为是欧洲成功地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楷模.但是为了消除历史上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影响,铁托的民族政策带有明显遏制和削弱塞尔维亚的倾向,当时流行的一个口号正是“弱塞强南”.在对待科索沃问题上,这一政策表现得尤为明显.1963年,前南斯拉夫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建立了两个自治省,即同族聚居的科索沃自治省和匈牙利、罗马厄亚人聚居的伏依伏丁那丁那自治省。1974年公布的宪法又进一步扩大了自治省的权利,使其地位几乎与南联邦的6个共和国相当。根据“机会平等”(即各共和国和自治省不论大小,以同等名额的代表参加联邦领导机关)和“轮流坐庄”(所有党、国家、政府、群众团体的主席均由各共和国和自治省轮流担任)的原则,科索沃自治省可以向联邦和中央机构派出等额的代表并有否决权,尽管它在联邦中的人口比例很小。它甚至还拥有一个特殊的权利:塞若修改宪法必须征得科的同意,而科省修宪却无须塞首肯。这种“只要平等权利,但不必承担平等义务”的做法,导致民族间对立情绪加剧,多年来塞尔维亚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在经济上,铁托为了缩小差距,也提出了一种指导原则,这就是“南各族人民的政治平等必须用经济平等补充完整”。为此南从60年代设立了“援助不发达地区联邦基金”,规定发达地区每年必须将其生产总值的大约1.6%用于无偿或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援助不发达地区,其中科省所得比例最大。为了拉平经济发展水平,南平均每天要向科省提供120万美元的援助,而科不是想办法用这笔钱摆脱不发达的地位,而千方百计保住这种地位,同时斥巨资建豪华饭店和壮观的银行与图书馆大楼,“基金”建立了30多年,科一直是前南最贫困的地区。一味强调“无偿援助”而不把建立“基金” 同经济机制和市场规律挂钩,早已引起联邦内其他共和国不满,这也是后来最发达的两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脱离前南的经济原因之一。此外,根据南斯拉夫建国之初的规定,只有在南斯拉夫境外没有建立国家的民族即所谓的主体民族才能建立共和国,因此只有60万人口的黑山族,可以成立共和国,而有200万阿尔巴尼亚人的科索沃却不能建立共和国,因为南境外已有了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南斯拉夫对这个理论的提法未提供足够论据加以阐述,阿族分离主义分子就利用这一点提出科索沃应成立共和国的要求。其次是米洛舍维奇的政策。对于铁托时代的政策,塞尔维亚人深有不满,但由于铁托个人的绝对权威,在其在世时,塞尔维亚还能完全服从。但是随着铁托这个历史性人物的消失和南斯拉失政治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塞阿两族的矛盾又进一步激化。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认为,1974年的联邦宪法和塞尔维亚宪法实际上把塞尔维亚分割成三个部分,塞尔维亚的重大决策自治省不赞成就行不通,致使塞尔维亚丧失主权,与其他共和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1989年后米洛舍维奇两次通过修改宪法收回了科的绝大部分自治权,最后甚至连科索沃阿族人应享有的文化平等权利也被剥夺,这一行为由于过于偏激,客观上又刺激了矛盾的恶化。

三是人口增长因素。据资料记载,1929年阿族人只占科人口的40%,1961年科索沃塞族人占科人口的比例也曾高达25%强,但现在还不到10%。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1974年宪法扩大了科的自治权利后,塞族人感到受排挤而不断迁出,同时外来的阿族人则不断迁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阿族人从不控制人口增长,致使出生率急剧上升。科索沃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欧洲最高的,达到24.6%。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科省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成为纯阿族区,客观上也成为科寻求自治乃至独立的重要依据。早在70年代,南就意识到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曾打算有计划地向科省安排塞族移民(包括后来欲把内战期间逃出克罗地亚的塞族人安置进去),但均未成功。

(二)全面实施酝酿已久的以欧亚大陆地缘战略为主体的“全球战略”,构筑 21世纪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体系是科索沃战争的根本动因

美国的全球战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提出来了。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集中体现为与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由于美苏大体形成战略均势,美国独霸世界的梦想难以成真。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惟一的最后一个至高无上的全球性超级强权”,这就为美国实现其领导世界的夙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独霸世界的梦想开始复活。特别是90年代中期后,由于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一超”地位更加巩固,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随之迅速膨胀。美国决策层认为在于2015年前,世界上其他的战略力量尚难以对美国构成挑战,这是美国构筑其全球战略的“战机遇期”,为此美国要充分利用这一战略间隙,尽快布署其全球战略,以确保美国长时期的霸主地位。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这是老霸权主义者所坚守的信条。虽已世易时移,而地缘板块没有改变,美国的新霸权主义亦难跳出其巢臼。控制欧亚大陆同样是美国新的全球战略的核心。对于美国来说,北美洲是它的根据地,拉丁美洲是它的后院,非洲尚是一块拎不起来的“破碎大陆”,而惟有处于它左右两翼的欧亚大陆,是它称霸全球的心腹大患。美国新的全球战略部署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的,即以夺取世界霸权的独霸地位为中心,以控制欧洲大西洋方向和控制亚洲太平洋方向两个基本点,夺取欧亚大陆这一“世界岛”。这样,防止欧亚大陆出现对其“一超”地位构成挑战的力量则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早在其所著的《大格局》一书中即指出:美国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依照长期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真正合作的全球大家庭。但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上不出现能够统治欧亚大陆并能够对美国进行挑战的挑战者”。这充分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构想的战略意图。未来在欧亚大陆能够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中,美国认为最有威胁的在欧洲仍然是旧日的死对头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在亚洲则为正在崛起的中国。为此美国确定了“控制两洋,两面夹击”的战略指导方针。在亚洲以美日军事联盟为基础,推动美日条约“西进”;在欧洲则依托北约军事集团,推动北约“东扩”与“北约任务全球化”。处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腹地的南联盟,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拒不融人西方体系,从而成了美国抑俄制欧的地缘障碍,关系到美国全球战略部署,这自然使之成为美国在欧洲首先要拔除的“眼中钉”。这样科索沃战争就成为了美国启动其全球战略构想的突破口,是美国打响的为构筑其21世纪美国主导体系的第一枪。它向世界发出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构想开始全面付诸实施的强烈信号。

(三)在更大规模上争夺与控制全球资源是科索沃战争的根本原因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恩格斯曾经说过,暴力不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自古人类社会冲突与战争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争夺资源与生存权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占地掠奴,到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闪击”欧洲,到美苏冷战时期的争夺势力范围,无一不是为了占有资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今天美国的称霸世界战略以及北约的新战略的终极目标,同样是为争夺全球资源,实现对世界资源的占用和控制能力的最大化。据联合国统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以维持10亿人比较富裕的生活,这个数字被称为“金10亿”,但目前世界人口已接近 70亿,到达 21世纪初将突破 80亿。众多的人口本已使地球资源十分匾乏,而有限资源的分配又极不平衡。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资源消耗最高的地区却是北美和西欧。特别是美国,每天消耗掉的资源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受资产阶级本性的驱使,它们关心的不是如何使世界公平、均衡地享用地球资源,而是想方设法使本国更多地去争夺和占有资源,实现占有世界资源的最大化,以长期支撑其国家巨大的资源消耗量。因此有人讲,美国庞大的虚拟经济与巨大的能源消耗,对世界市场的严重依赖,是它建立全球霸权以控制世界资金、资源与能源流向,确保美国垄断利益的深刻根源。说到底,美国积极策划和推动北约东扩,就是“冷战”后的一场更大规模的资源争夺战。这场争夺战的目标指向美国和西方盟国在两极体制制约下未能得手或未掌握主导权的地区:中欧地区、前苏联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以及亚太地区,而科索沃战争则是这场新的资源争夺战的关键一仗。

科索沃战争如能得手,就可以把俄罗斯挤出巴尔于地区,美国和北约国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该地区的经贸和军火市场。中东欧的军火市场对美国极具诱惑力,二战后该地区一直是俄罗斯军火销售的重点地区。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纷纷要求加入北约,并开始按照北约人盟的标准改造军队,导致中东欧军火市场急剧扩大。据估计,首批加入北约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仅更换战斗机一项就需花费100万美元。科索沃战争在扫除北约东扩障碍的同时,也将把大把的军火订单交给西方,主要是美国。战争结束后,美国在该地区军火市场的份额将上涨10%~20%,在该地区的军火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极力打压俄罗斯的终极目标是图谋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是个地域辽阔的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的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2。现代西方军事理论家认为,要想利用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必须首先削弱俄罗斯,把他肢解成数个国家。美国图谋俄罗斯的目标是不断扩大美国消费品和农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使俄罗斯充当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原料出口国,特别是能源出口国的角色。此外通过科索沃战争,西方要达到的经济目的还有向东扼制俄罗斯由黑海进人地中海的咽喉要道,进而保护美国在黑海的石油利益;向南可以加强北约南翼,核制中东北非不驯服的产油国,确保中东石油通道畅通无阻。在科索沃,美国积极发动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不仅能巩固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继续获取更大的和长远的全球垄断性经济利益奠定基础,而且可以为美国军火产品打开市场,带来巨大的战争利润,进而刺激美国内需求,创造就业机会。据称,科索沃战争又可以给美国军火商换来数百亿美元的军火出口,并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此外,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可以加大对欧洲经济的控制,突出美国经济的优势地位,巩固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经济霸主地位”。科索沃战争再次证明了经济利益是战争的根本动因的这个永恒的真理。

谁能介绍下科索沃的历史?

  科索沃(Kosovo),原是塞尔维亚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首都普里什蒂纳,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塞尔维亚族人,克罗地亚族人,土耳其族人和黑山族人不足10%。由于种族冲突等原因,大量少数民族(如塞尔维亚族)离开科索沃,使得阿族比例不断上升。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仅在名义上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由联合国管辖。境内多丘陵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700毫米。农业以谷物、烟草、葡萄种植为主。山地饲养牛、羊。有占全国一半的铅、锌矿和60%的煤矿。工业以采矿、电力、有色金属冶炼为主。城乡手工艺和手工业普遍。重要城市还有佩奇和普里兹伦。

  “国旗”、“国徽”、“国歌”
  2月18日,科索沃的“议会”在通过“独立”宣言的同时,但是科索沃的“独立”违反联合国宪章,至今中国未承认科索沃,表示严重关注。
  科索沃“国旗”为蓝色背景,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上方是六颗白色星,代表着科索沃的民族多样性以及其对欧洲和欧盟的渴望。
  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的“独立”庆典上,人们挥舞着的,是阿尔巴尼亚国旗。黑色、红色和双头鹰是阿族人古老的象征。
  科索沃“国旗”下方金色地图表达了科索沃议会和政府希望北部米特罗维察和塞族飞地以北地区不会分裂。
  科索沃“国徽”大体与“国旗”相似。
  关于“国歌”,作曲家正设法想出了一首新“国歌”,立法者也将开始设计“宪法”草案的副本。

  人口与经济
  科索沃有200多万居民,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和马其顿族等。科索沃的人口出生率极高,因而人口增长非常快。1988年科索沃人口增长率为2.4%,而同年南斯拉夫全国人口增长率只有0.62%,其出生率之高,可称得上南斯拉夫乃至整个欧洲的“冠军”。 1948年科索沃自治省只有73.3万人,只相当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50%,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44%,但到了1990年,科索沃人口已远远超过了斯洛文尼亚和伏伊伏丁那。

  在科索沃,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信仰伊斯兰教,特别在农村,有许多虔诚的穆斯林。目前在科索沃农村阿尔巴尼亚族聚居区,—夫多妻制还很盛行,有的男人可以娶四、五个妻子,生育几乎没有节制,有的家庭四代、五代同堂,这也是造成科索沃经济十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索沃人口占原南斯拉夫的7.9%,但社会生产总值只占原南斯拉夫的2.2%,出口只占1.4%,是原南斯拉夫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科索沃原是一个内陆省,是原来南斯拉夫最贫穷的省之一,也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科索沃碳、铅、锌、铬和银含量丰富。战争中,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只有农业有望收获。

  历史
  科索沃的历史悠久,据克罗地亚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斯迪帕切维奇考证,最早生活在科索沃地区的是40多个伊科里.特拉切好战的游牧部落,他们就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在公元前4~5世纪就在科索沃居住.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批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到达巴尔干并定居下来。他们修建城堡、教堂,开垦荒地,把从事放牧的伊利里人赶向丘陵、山地。公元9世纪,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到公元14世纪,在艾蒂安杜尚大公的统治下,塞尔维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一度扩大到马其顿和希腊,而科索沃则是王国的中心。当时的地缘政治学认为,统治科索沃就统治了巴尔干,可见科索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389年6月28日,土耳其苏丹穆拉特率领奥斯曼大军,在科索沃的梅尔勒平原同塞尔维亚王子拉萨尔率领的基督教联盟军队进行决战,结果,穆拉特与拉萨尔双双战死,科索沃从此被土耳其人占领,整个巴尔干地区逐渐被奥斯曼化。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军队攻占,1456年雅典陷落,1459年贝尔格莱德落人土耳其手中,塞尔维亚王国正式灭亡。

  土耳其的占领导致巴尔干地区一分为二,南方是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斯尼亚人,北方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拉渥尼亚人和伏伊伏丁那人。当时奥地利的维也纳是欧洲文化的中心,而土耳其的亚洲专制主义则是愚昧、腐败、混乱和暴戾的同义词。许多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奴役,纷纷逃往北方和西方,特别是克罗地亚和伏伊伏丁那,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则移居科索沃,填补了塞尔维亚人留下的空缺。在科索沃,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实施一种改变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政策,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在此之前,当地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则贩依天主教。奥斯曼帝国虽然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改变当地居民的信仰,这些教徒没有规定非信伊斯兰教不可,他们允许东正教、天主教的存在,但教徒必须向当地政府缴纳人头税,而这种税款相当高,几乎使一般东正教、天主教教徒无力承担得起。而如果有谁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就可以免交此项税款。故而许多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这种长途跋涉在17世纪达到高潮。历史资料表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约有三、四万塞尔维亚人移居到哈布斯堡帝国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土耳其统治者将流亡者留下来的土地与房屋分给了改变了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到18世纪,科索沃已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据土耳其1910年人口普查,当时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人已占当地人口的60%以上,其余为塞尔维亚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人。

  从18世纪末起,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塞尔维亚经过两次起义,于1815年成立了公国,1852年黑山公国建立。1876~1878年塞土战争后,阿尔巴尼亚的民族复兴运动不断高涨。日益没落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由于担心塞尔维亚的强大而开始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了。在1880~1889年间,有6万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移居北方。1912年,巴尔干国家联盟向土耳其宣战,推翻了土耳其的统治,处于奥斯曼帝国奴役下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科索沃重新并入塞尔维亚,而它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是阿尔巴尼亚人了。为了恢复多种族的平衡,1918年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国没收了土耳其大地主的庄园,将土地优先分给有战功的塞尔维亚士兵,大批在庄园种地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一起移居土耳其,这样,定居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族人急剧减少。到1929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约50万,占科索沃总入口的39%左右。

  1941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瓜分,科索沃被墨索里尼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并吞,有近1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由于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以致于在法西斯入侵科索沃的时期,占领者并未遭到阿尔巴尼
  亚人的反抗,相反当地居民对于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感到格外兴奋。

  当时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两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对科索沃的归属各执己见。1943年底1944年初,在阿尔巴尼亚举行的科索沃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将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但该决定随即被南共中央反对。1944年 l1月,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科索沃。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阿尔巴尼亚族起义者在科索沃成立了军政府。3月16日,军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原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返回科索沃,称他们是大塞尔维亚专制政权的拥护者。4万名南斯拉夫军人同1万名阿族军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是塞尔维亚重新控制了科索沃,成千上万名阿族穆斯林被流放到土耳其。

  1945年7月,科索沃人民议会决定将科索沃并入塞尔维亚共和国。这样,战后科索沃又回到了当时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版图。不过,虽然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是第五大民族,但阿族聚居的科索沃并没有像塞尔维亚、黑山等一样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1946年南斯拉夫宪法将科索沃规定为科索沃——梅托希亚自治省,隶属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人对阿尔巴尼亚人中的亲法西斯分子进行了清洗,但这又激起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正因为上述如此长期复杂的历史变迁,使得塞尔维亚族人与阿尔巴亚族人都认为自己是科索沃地区的主人,没能成为南斯拉夫第七自治共和国更使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认为自己在南斯拉夫受到了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曾多次举行要求独立的游行示威活动。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强调“独立、平等和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自决权”,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内建立了一个科索沃——梅托希亚自治省。在60年代,大约有7~30万阿尔巴尼亚人逃到科索沃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倾向逐渐抬头,发达地区要求取消国家控制,而塞尔维亚则坚持中央集权和联邦掌握投资基金。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索沃是南斯拉夫最贫穷的地区,1953年科索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南平均水平的53%,文盲占总人口的40.4%,而前哈布斯堡统治的发达地区的文盲率只有 19.1%。占科索沃人口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塞尔维亚人,但出生率却大大高于塞族人,人口过多又反过来加剧了贫困状况。到1957年科索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降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42%。1966年,科索沃的人口增长率为3.79%,阿尔巴尼亚族的人数增加到 100万,而南斯拉夫全国的人口增长率仅为1%。1968年,科索沃的学生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首次要求自治,并喊出了成立科索沃共和国的要求。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同意让科索沃实行某种程度的自治。到197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占了总人口的73.7%,阿族人的民族自决要求日益强烈。1974年南斯拉夫的新宪法赋予科索沃广泛的自治权,它享有同南斯拉夫其他共和国差不多的权利,阿族人有了用自己母语教学的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阿族知识分子。由于科索沃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许多塞尔维亚族人纷纷离开科索沃到其它地区寻找好的出路,而留在科索沃的阿族知识分子因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心怀不满,成为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核心。

  1980年5月,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失去了具有个人权威的领袖,各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不断加强。1981年3月至4月,由阿尔巴尼亚交流教授在普里什蒂纳大学培养出来的阿族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示威群众首先同警察发生冲突,许多学生被捕,塞尔维亚当局派军队对科索沃临时实行军事管制。这样导致科索沃的塞族同阿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常常酝酿成流血冲突。塞尔维亚人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圣地,是塞族文明的摇篮,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的感情,塞尔维亚不能放弃科索沃。而从种族的角度来看,科索沃已越来越阿尔巴尼亚化了。到1991年,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只占总人口的11%,而1961年时塞尔维亚人的比例尚占27.4%。1987年米洛舍维奇访问科索沃时,呼吁当地塞族居民不要因为生活困难而离开这块土地。

  占人口少数的塞族人日益感到孤立和受排斥,阿族人则努力争取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1988年,6000多名居住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指责阿族人对他们进行骚扰,并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废除宪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的南斯拉夫由于民族矛盾和经济危机而走向四分五裂,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利用民族主义情结来争取群众,提高自己的威望。塞尔维亚无力阻止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从南斯拉夫联邦分离出去,但它决心不借一切代价阻止科索沃的独立。之所以如此,从民族感情上说:“科索沃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谁放弃了它,谁就会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成为千古罪人”。米洛舍维奇正是利用了塞尔维亚人的这种民族感情,支持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提出了“大塞尔维亚”的口号。1989年2月27日,米洛舍维奇不顾阿族人的示威和抗议活动,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派军队平息阿族矿工的罢工和学生示威,修改了1974年的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阿族人的学校被取消,阿族人的组织机构,包括新闻机构都被取缔。阿族人同警方发生了暴力冲突和枪战,20多人死亡,许多人被捕。1990年1月,塞尔维亚警察用催泪弹、警棍和高压水龙头镇压阿族示威者。面临着塞族的“大塞尔维亚主义”,阿族人在南斯拉夫联邦内部建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希望破灭了,塞、阿两族之间的对抗情绪越来越激烈,骚乱越来越严重。南斯拉夫向科索沃派驻军队、警察、坦克和飞机,并在科索沃实行宵禁。但此举并未消灭阿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塞、阿之间的冲突日益升级,矛盾日益恶化了。

  由此可见,科索沃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一个难题,它既经历了上下两干多年的曲折演变,又遭受过列强的蓄意摆布,至今在许多争端上仍难辨是非。关于科索沃的归属问题,塞尔维亚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说法。塞视科索沃为塞尔维亚民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摇篮,因为塞在12世纪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最强盛的国家,而阿族人只是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和塞军败退北方后才大量迁入的。阿族人则坚持认为,公元前4~5世纪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里亚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来就是阿族的领土。这样,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要求真正的自治独立,而塞尔维亚人又不会轻意舍弃他们十分珍爱的“故土”。科索沃这颗巴尔干的“定时炸弹”时刻存在着爆炸危险!

  科索沃危机

  1998年10月13日,科索沃危机爆发。

  科索沃原来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人口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阿族人于1991年单方面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近两年又组建了“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手段独立,当然南联盟是不会接受的。1998年2月28日,阿族武装分子同塞族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从此,阿塞两族的矛盾升级,武装冲突不断。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急了,他们认为,如果科索沃局势失去控制,将在巴尔干地区引发一场比波黑战争更可怕的战争,从而甚至威胁到整个欧洲的安全,因此,西方国家介入了科索沃危机。7月5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与科索沃阿族政治领导人鲁戈瓦会谈,表明美国政府坚持科索沃在不独立的前提下恢复自治权的主张,然而,南联盟在北约军事威胁面前并未罢手,反而加强了武装打击和围剿。

  有战争就有难民。到了8月,科索沃难民已达20多万,西方国家担心会引发难民潮。安理会再次要求科索沃冲突双方立即停火,北约甚至威胁要对南联盟动武。10月11日,迫于北约的军事压力,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宣布全面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南联盟将从科索沃撤军,由国际社会派员监督,并尽早与科索沃阿族人就自治问题开展谈判。10月27日,北约宣布暂缓对南斯拉夫发动空中攻击。

  科索沃战争
  当1996年建立的科索沃解放军向塞尔维亚官员和阿尔巴尼亚人发动攻击时,冲突开始白热化,塞尔维亚警察在1998年3月开始大肆搜捕德雷尼察地区的科索沃解放军,冲突更加激烈,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包括科索沃实行武器禁运,但境况愈演愈烈,直至爆发战争。

  1999年3月,在向南斯拉夫提出警告并在科索沃塞尔维亚人进行进攻的情况下,“北约”对南斯拉夫实行空袭轰炸,秘书长说这是外交失败造成的悲剧,虽然有时候“为了和平而使用武力是合法的”,但安理会在任何这样的情况下都必须参与进去。
  南斯拉夫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大规模攻击并开始大量驱逐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85万难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在阿尔巴尼亚和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对难民进行多方面的帮助。

  联合国维和
  在六月,南斯拉夫接受了由八国集团提出的一个和平计划(八国集团包含七个西方工业国和俄罗斯)。安全理事会支持这一计划,授权南斯拉夫各加盟成员国建立安全存在以制止敌意、解除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促进难民的回返。计划还请求了秘书长建立暂时的国际平民行政局,使人们可以享受实质上的自治,拥有自治政府。在南斯拉夫军队从科索沃省撤退之后,北约中止了它的爆炸行动,有50万驻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进入了该省保障安全。

  在科索沃省的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立刻建立了一个安全存在。该任务的复杂性和其范围之广是空前的。安全理事会授予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在科索沃省享有特权:包括所有的立法和行政权力,以及司法管理权。该任务有四个主要方面:联合国直属的民政、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负责的人道主义者援助、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引导的民主化和机构组建、以及由欧盟管理的经济重建问题。在联合国的名义下,这是一个独特的团队合作,也使四个国际组织走到了一起。

  在战争期间逃亡的85万难民中至少有84.1万人回了家,首要问题是帮助他们度过严冬。完成这项任务以后,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在重建正常生活,确保长期经济重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派团颁发了一系列法令,涉及到法官的任命和罢免,银行业,许可证发放,建立一个财政权力中心和科索沃预算中心等等。同时,特派团还与族裔社团的领导建立了对话关系,重建公共设施,开办学校。

  一个联合临时行政结构成立,成员包括各民族团体的代表。在整个区域,布置了3000多名特派团警官,建立了一个包括所有科索沃少数民族代表的科索沃警察服务局。科索沃解放军于1999年9月全部解散,人员编入民间社会。停火后的几个月中,约有21万非阿尔巴尼亚族的科索沃人离开了科索沃去塞尔维亚和黑山(现已独立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两个国家),一个联合委员会确保他们的安全返回。

科索沃为什么要独立?

简单说吧,我们汉族(科索沃就是阿尔巴尼亚族)如果占全国90%人口,然而当权的确是满族人(塞尔维亚族),你说我们汉族人会不会想在自己地盘上建立一个由自己管理的国家?情况就是这样,然而由于民族问题,这个事情其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尊重人民独立自制的权利,但是由于俄罗斯极力
反对(美国支持),而中国由因与美国对抗不能跟俄罗斯结下梁子,因此中国应该是表面支持,或中立(毕竟不能惹恼国际社会,外国不是只有俄罗斯),私底下却是反对的,这跟俄罗斯会有私下交代的

关于科索沃的资料,楼主可以自己搜索,我不想刷屏

科索沃问题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当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亦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1992年3月,因国家的独立地位进行全民公决而触发的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之间的冲突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波黑塞族得到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支持,克族得到克罗地亚共和国支持,穆斯林得到各伊斯兰国家支持)愈演愈烈,最终形成长达三年半以上的全面内战,死亡人数超过25万。直至1995年11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才在美国的干预下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签署了和平协议。代顿协议并没有平息南联邦解体带来的动荡,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冲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危机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背景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起源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过程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收尾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意义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署展开了积极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强化其军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在该地区的控制力。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显然,美国和西方联盟的战略及其实践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从海湾战争开始,经过十年左右的动荡、调整,至科索沃战争,新格局的轮廓构架已露出端倪,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在其中的作用表现得相当明显。然而,冷战后的世界毕竟不可能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单极世界,因为在美国霸权提升的同时,发端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在继续发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支配力量,所以,多极化必然成为表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世界性潮流,这股潮流是美国无法阻挡的。当然,冷战后新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与两极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的主要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美苏两霸的抑制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那么,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力量分布更为平衡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建设性力量。

补充: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号召阿族人起义,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在联合国安理会“不听话”的情况下,利用北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波黑战争和科索沃危机正是北约新战略的“试金石”,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军,力争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同时,肢解南联盟或使其屈服。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中,完成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使其逐渐国际化,并着手准备对南联盟动武。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

北约的空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24日到27日,共进行了四轮,目标集中在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军队。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至于军人的损失,北约方面虽然宣称南联盟军队有5000人丧生,万人受伤,但南联盟只承认有462名军人和114名警察部队人员在空袭中死亡(战后核查结果表明,南军的实际损失与北约公布的数字相差很大)。

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不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以美国为首的、拥有19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团,经过78天的狂轰滥炸,使用了包括B——1B和B——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竟不能使一个只有1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屈服,使北约丢尽了脸面。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北约在5月7日出动B2战略轰炸机、用5枚导弹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遭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北约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迫于压力,北约不得不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渠道和政治解决的道路上来,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至此,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结束。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轰炸。

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