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3月15日消息,一名美国空军指挥官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14号遭到了一架俄罗斯苏-27战斗机拦截,美无人机在被击中后坠入黑海。美方称,事件发生区域为“国际空域”。


美军无人机 资料图

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当天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美军无人机一事发表声明。

声明指出,14日早上,俄罗斯空天军的空域监控设备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正在向俄罗斯国家边界方向飞行。飞行过程中,该无人机关闭了应答器,侵犯了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所设立的临时空域使用制度所划定区域的边界。该制度已通报给国际空域的所有用户,并按照国际规范予以公布。

俄国防部强调,为查明入侵者身份,俄防空部队执勤的战斗机升空。当天9时30分左右,MQ-9无人机由于大幅度机动导致失控,逐渐失去高度并与水面相撞。俄罗斯战斗机在此过程中未使用机载武器,未与无人机接触,并安全返回驻地机场。

另据环球网,CNN援引美国欧洲司令部发言人消息称,被俄罗斯战机行动导致坠毁的美军“死神”无人机尚未在黑海被找到。


拜登 资料图

报道称,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一次已知的这种互动,该事件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升级。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科比表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已向拜登简要报告了此事件。

公开资料显示,MQ-9无人机 ,绰号收割者、捕食者 ,最后定名为死神,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美国研制的一种无人作战飞机。MQ-9无人机可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

美国空军在其作战试验刚刚结束后,就决定将其投入实战,并于2007年3月组建了“收割者”无人机攻击中队,还成立了专门的“死神”无人机工作组,开始研究战术、训练机组人员和进行实战演练。

2014年2月12日,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增程型MQ-9无人机进行了首飞。

2022年10月23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军在位于日本鹿儿岛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基地举行仪式,开始部署8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环球网、公开资料

延伸阅读:

美媒:俄大使就无人机坠落事件表态"俄不希望与美对抗"

(原标题:美媒:俄罗斯驻美大使刚刚表态,称俄并不希望与美国对抗)



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 资料图

【环球网报道】CNN刚刚消息,美国国务院因无人机坠落事件召见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后者表示俄罗斯并不希望与美国发生对抗。

CNN报道说,安东诺夫在美国国务院停留了大约半个多小时。 他表示,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多弗里德向他表达了美国对这一事件的关切,而他“就这一问题交换了意见,因为我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

安东诺夫说,我们并不希望在俄罗斯联邦与美国之间制造出发生意外冲突或意外事件的局面。他认为与美方的沟通是建设性的,彼此都倾听了对方的说法。

“我们已经发出了警告,不要进入,不要渗透”,安东诺夫还试问称,如果是俄罗斯无人机靠近纽约或旧金山,美军将作何回应?

俄国防部就美军无人机出现在黑海上空一事发表声明

俄罗斯国防部大楼

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当天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美军无人机一事发表声明。

声明指出,14日早上,俄罗斯空天军的空域监控设备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正在向俄罗斯国家边界方向飞行。飞行过程中,该无人机关闭了应答器,侵犯了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所设立的临时空域使用制度所划定区域的边界。该制度已通报给国际空域的所有用户,并按照国际规范予以公布。

俄国防部强调,为查明入侵者身份,俄防空部队执勤的战斗机升空。当天9时30分左右,MQ-9无人机由于大幅度机动导致失控,逐渐失去高度并与水面相撞。俄罗斯战斗机在此过程中未使用机载武器,未与无人机接触,并安全返回驻地机场。

当天稍早前,一名美国空军指挥官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当天遭到了一架俄罗斯苏-27战斗机拦截,美无人机在被击中后坠入黑海。(总台记者 宋瑶)

美轰炸机演练"对俄核打击" 俄却一反常态没拦截原因不明

对于巴赫穆特,乌军还在困难地坚守,但这样的强撑,还能坚持多久,不好说。

在绞肉机式消耗的巴赫穆特,俄“瓦格纳”雇佣兵的创始人普里戈津称,瓦格纳对巴赫穆特的推进,已逼近市中心地域,距巴赫穆特市政府大楼已经不到1.2公里,并且俄军几乎切断了乌军在巴赫穆特的所有补给通道。



俄乌战场

“速成”来不来得及

美国已经发言宣称巴赫穆特的“不重要”——“象征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但基辅政府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巴赫穆特与俄军对抗。

基辅政府的底气是什么?抢时间。

乌克兰军方认定,继续留在巴赫穆特,可以消耗俄罗斯最好的武装部队,然后留待乌克兰之后的反击。

在德国,乌克兰士兵正进行“豹”-2坦克的操作学习,这是军援主战坦克的附加培训。据称,德国的坦克手培训时间往往需要数年,但由于情况紧迫,德国希望能采用6到8周的极限压缩,进行快速培训方法,让乌克兰坦克手学会操作和维护。



乌克兰士兵

而在德国一处偏远森林,约40名乌克兰人也在这里进行秘密的培训,他们正在学习如何操作IRIS-T SLM防空系统,这些士兵与乌克兰战场上激烈战斗的士兵不同,他们多是在部队服役多年的老兵,在这里进行了速成班培训,他们满怀信心地认为,回国后他们与这个系统的配合,将能够更好抵御俄军的打击。

因为乌军军方回馈给他们的消息是,可击落巡航导弹、可击落无人机的IRIS-T,已经成功打击了51个目标中的51个。

不过这一数据是否掺假,是实战还是模拟,并未细说,但对在外极限压缩学习的乌军来说,学习进度是否赶得上战场变化,学习人数和军援能否足够力挽狂澜,还是个大问题。

威慑式演练

对于美国来说,也有新的变化——从之前的挟盟友之力施压俄罗斯,让俄罗斯不得不多次强调“核反击”,而近日,曾经更愿意推盟友上的美国,这次派出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进行了对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模拟打击的演练。



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

B-52H战略轰炸机,能以亚音速在1.5万米以内的高度飞行,可携带美军弹药库中包括核导弹在内的所有类型炸弹,是美国空军的重量级武器之一。

这次,美国在与韩国空军进行了“自由护盾”的联合空中演习后,B-52H轰炸机飞抵朝鲜半岛对朝鲜示警,又一次针对俄罗斯进行十足的核挑衅。

B-52H轰炸机飞抵了戈格兰岛附近的进攻阵位,并对着约200公里距离的圣彼得堡方向抵近飞行,实施了模拟打击后掉头离开。据相关分析称,这是在演练如何突破俄罗斯西北军区的防空及反导系统,并对俄进行核导弹攻击。

美国的“主动”,激化了地区局势紧张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美国的紧迫感——盟友们倦怠的对乌军援、巴赫穆特的战况、地区局势的变化……这使得美国在韩国倒戈后,开始聚集大量战略武器,如“洛杉矶”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尼米兹”号航母往亚洲地区部署。

不过对美国这次威慑,俄罗斯一反常态地没有进行拦截或伴飞,究竟是无力旁顾还是虚虚实实,对于美俄来说,都是极限心理的博弈再次升级。(晋玄)

美军发对俄作战册引俄方不满美怎么回应的?

25日报道,近日,一本名为《俄罗斯新一代战争》的小册子在网络上被曝光,这是美军在2016年12月发行的。这本66页的小册子主要介绍了与俄罗斯开展混合战时美方的应对策略。

书中称,未来美军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同时还列举了俄军存在的一些弱点。包括:紧急服役的士兵心理素质差;俄军运输工作做得很差等。小册子内容被披露后,引发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舍林称,这是美国的一种挑衅和宣传活动。美国才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侵略者。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则回应称,该手册的观点不代表华盛顿的正式立场。报道显示,《俄罗斯新一代作战手册》共68页,其中收录了部分俄罗斯武器装备数据及资料,该手册对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和在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军事行动较为关注,也提出了几种俄军暴露出的弱点。图为手册中介绍的俄军武器装备,包括“伊斯坦德尔-M”战术导弹,T-14“阿塔玛”主战坦克,及TOS-1A“自行式多管喷火系统”。


手册认为,俄军的兵役制度使俄士兵缺乏动力,涣散的精神状态会影响到俄军战斗力。资料显示,俄罗斯目前施行的是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度,据媒体报道,由于义务兵待遇不算优厚,加之俄军腐败问题,俄青年的入伍意愿并不算高。

手册对俄军的后勤问题也提出质疑,手册认为俄军的物流运输工作较差,这是已可以利用的弱点。


手册对俄空天军及炮兵的支援能力给予了肯定,但认为俄军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不过,与手册不同,从媒体报道中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看,俄军的精确制导武器“精准度”还是相当可以的,且俄空天军还经常使用X-101巡航导弹在1000公里外对叙境内IS目标发动打击。


和对俄空天军机及火炮兵在支援能力上的评价一样,手册在肯定俄罗斯的反导体系和电子战设备时,也表示俄军的相关技术还有所欠缺。图为俄军目前主力的A-50预警机,最新升级的A-50U型,据悉可对800公里外的弹道导弹进行预警,650公里外的轰炸机进行侦察探测,并可同时跟踪300个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标,这一能力已是相当优秀。


这是俄军的S-400防空反导系统,据媒体数据显示,S-400防空反导系统雷达最大探测距离600公里,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引导瞄准其中72个,攻击其中36个,拦截高度涵盖10~30000米。S-400防空反导系统从行进到展开需5~10分钟,从展开状态进入战备状态则仅需3分钟。

美国总是对谁都抱有敌意,动不动就想打别人,霸权主义暴露无遗。

“北溪”泄漏初步调查结果公布,俄罗斯:我们没参加调查

10月3日,瑞典检察院宣布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

经过3天的调查,瑞典检察院6日表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 此次泄漏事件属于“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资料图

瑞典检察院办公室10月6日发布消息,决定解除“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地区周围的封锁,称现场调查已经完成。

负责初步调查的瑞典检察院检察官表示,可以确认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天然气管道造成了破坏。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瑞典方面认为管道遭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接下来将对这些嫌疑进行进一步调查。


资料图

佩斯科夫:俄方未被邀请参与调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日表示, 俄罗斯没有被邀请参与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俄方认为,这样的调查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向德国输气。“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与“北溪-1”主体管道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

俄与美西方交锋不断

“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时间线

——9月26日

据彭博社报道,丹麦海事局表示,俄罗斯“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该国海域 出现天然气泄漏

丹麦能源署证实, “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

据俄新社援引瑞典电视台(SVT)消息,“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气体泄漏的区域发生了 两次水下爆炸

——9月28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俄媒体表示,所谓俄参与制造“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是 “可预见的愚蠢推测”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说,所有信息表明,该事故是 蓄意破坏造成的。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表示,该院已就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刑事立案,俄联邦安全局据此展开初步调查。

——9月29日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 第四处泄漏点

俄罗斯天然气协会主席、俄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扎瓦利内表示,修复“北溪”管道可能至少要半年到一年。

——9月30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指责盎格鲁-撒克逊人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所有人都很清楚谁会从中受益。当然, 谁受益,就是谁干的。”

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回应“北溪”管道受损事件,称其遭“蓄意破坏”。他还说,美方目前尚不清楚实情,“事情冷却下来后,我们会在适当时候派潜水员(潜入海底)探查究竟”。

——10月1日、2日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表示,“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已于10月1日停止。10月2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停止泄漏。

——10月3日

瑞典检察院宣布 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后,美国已经提高了其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和销量。

据瑞典海岸警卫队称,“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在海面不再可见,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泄漏量有所增加。

——10月4日

“北溪-1”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Nord Stream AG)10月4日发表公告说,由于尚未获得许可,目前无法启动对受损天然气管道部分进行检查。

——10月5日

瑞典拒绝了俄罗斯参与“北溪”管道泄漏事件调查的要求。

—— 10月6日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检察院办公室发布消息,决定解除“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周围的封锁,现场调查现已完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延伸阅读:

牛弹琴:俄乌冲突冤大头德国开始醒悟 抱怨美国不地道


资料图

谁是俄乌冲突最大的冤大头?

德国敢说第二,估计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世界第一。

很简单,因为俄乌冲突,德国只能追随美国进行各种制裁,俄罗斯的市场没有了,俄罗斯人的友谊也没有了,最头疼的是连俄罗斯的天然气也没有了,德国人在挨冻,德国企业在关门,稍微援助乌克兰慢了一点,德国还遭到乌克兰和美英的各种奚落。

德国有没有反思?

我想也是有的。只是考虑到同气连枝,考虑到政治争取,尤其考虑到美国是老大,德国人心中更多的气,要么撒向俄罗斯,要么打落门牙和肚吞。

但10月5日,德国人终于看不下去了。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公开抱怨,以美国为首的“友好”国家,趁着德国急需天然气的当口,将售德的天然气价抬成了“天价”。

当天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同时兼任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的哈贝克,是这样说的: “一些国家,甚至是友好国家,有时也会开出‘天价’,这很成问题……”

请注意,一些国家。

但究竟是哪些国家呢?

毫无疑问,首屈一指的就是美国。

很简单,以前德国55%的进口天然气,来自东方的俄罗斯;俄乌冲突后,德国和俄罗斯交恶,俄罗斯的天然气中断,美国趁机填补了市场空缺。



资料图

按理说,德国应该感谢美国啊,但德国人心头却是五味杂陈。因为 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虽然好,但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贵。

贵得让德国人都心惊肉跳。看到德国人就抱怨,美国卖给德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是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价格的3倍,更是美国国内气价的7倍。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量,再财大气粗的的德国人,也快买不起了。

所以,哈贝克也说: “在石油价格暴涨之时,美国转向了我们,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我认为这样的团结,有利于一致天然气价格……”

换句话说,美国,你以前表现还行,但在天然气上面,真不够团结,而且还给我们背后一刀。

怎么办?

哈贝克的建议: 欧盟“团购”!

即欧盟“应该统一利用市场能力,组织协调同步、明智的购买,避免欧盟成员国互相竞价”,与天然气供应大户,谈出一个好价格。

也就是说,欧盟应该一致行动,好好与美国谈谈,你可以雪中送炭,但不能趁火打劫。

如果没弄错的话,这是德国高层第一次公开抱怨美国的天价天然气。德国人实在按捺不住了,当然,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前面说了,美国的气价就是贵。

但在德国人看来,我们与俄罗斯交恶,完全是为了西方整体利益,美国你作为老大哥,应该体谅,更应该有所表示,而不是趁机抬高气价,狠宰德国人一刀。

德国人心里实在是屈啊。

第二个,北溪管道被炸,提高了德国人警惕。

管道谁炸的?目前是罗生门,美国指责俄罗斯贼喊捉贼,试图继续勒索欧洲;俄罗斯指责美国是背后黑手,因为美国才是最大受益者。

但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这种深海破坏,一般恐怖组织没能力,基本可确定是国家军队行为;第二,德国是最大受害者,“北溪-1”和“北溪-2”都被破坏了,连个念想都没有了。

就在这敏感时刻,美国却公开幸灾乐祸。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近有段话说得很直白: “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欧盟国家一劳永逸消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而挫败普京将能源武器化的手段。”

不得不说,布林肯的外交艺术,就是很简单粗暴。或许,他实在按捺不住,就是想说点真话。当然,布林肯可没承认,北溪管道就是美国人干的。

但德国人不得不警惕,美国你什么意思?卖了这么多天价天然气还不够,还想一直这么卖下去?



资料图

德国人有所醒悟,俄罗斯也看在眼里,自然也有新动作。

按照俄罗斯最新的说法,“北溪-1”和“北溪-2”主管道都被破坏了,短期内恢复是不可能的,但“北溪-2”有备用管道,还是安全的,如果德国你们愿意,马上可以恢复通气。

这给德国出了一个难题。

别忘了,德国对俄罗斯最严厉的制裁,就是拒绝启用“北溪-2”管道。以至于这条管道建成后,就一直在废弃中。如果德国现在同意启用备用管,那最严厉的制裁,岂不是就此破功了?

德国人自己打自己脸,这还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个方面,美国人能答应吗?

别忘了,北溪管道被炸后,西方传得最广的一则短视频,就是拜登与记者就北溪管道的对话。

拜登: 如果俄罗斯发动入侵,那就不会有“北溪-2”,我们将终止它。

记者: 但是,这个项目在德国控制之下,你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拜登沉思了一下: 我向你保证,我们将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查了一下,这段视频是今年2月,在俄乌冲突前几天。

为什么会突然刷屏?

原因,你懂的。哦,当时刷屏的,还有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的一则推特,上面就一句话: 谢谢你,美国(Thank you, USA)。

德国人同意“北溪-2”管道,那美国肯定会暴跳如雷,不排除海底发生新的重大新闻;但不同意,德国人真缺气啊,美国你的液化天然气,能不能便宜一点

最后,怎么看?

第一,德国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事情,德国最高层却忍到现在才开始吐槽,不得不佩服德国政治家的忍功。德国人确实委屈,我们在为乌克兰作贡献,大哥却在薅我们的羊毛。

一忍再忍,到最后忍无可忍。毕竟,对于天价天然气,德国人也强烈不满开始抗议,绿党出身的哈贝克更被骂得狗血喷头。在国内被德国人骂,哈贝克也不得不雄起一把,对美国人开始抱怨:美国,你真别欺人太甚了。



资料图

第二,西方不再是一团和气。

本来同气连枝,但因为高价天然气,西方也不再是一团和气。德国毕竟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家里底子厚,为应对能源通胀危机,计划拿出2000亿欧元来缓解民生。但其他国家大惊,德国你是有钱,但你缓解了,我们不是更糟糕了吗?德国还是被骂。

至于欧洲拟议的对进口天然气限价,挪威已强烈反对,很简单,这损害了挪威天然气出口的利益;美国更会强烈不满,你们居然不让我薅羊毛?你看吧,一场激烈的争斗正在开始。

第三,俄罗斯更不会善罢甘休。

最新的消息,俄罗斯又通过奥地利的管道,向意大利恢复供气了。意大利选出了新政府,这应该也是普京对意大利释放的新信号。北溪管道被炸,美国人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俄罗斯也在不断出奇招,还放出“北溪-2”备用管可供气的风声。

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了。我总觉得, 天然气问题,是德国和欧洲最大的软肋,而民生又是最大的政治,普京也看在眼里,不排除俄罗斯和德国,突然又对上了眼,在天然气问题上取得突破,那将彻底改写当下的地缘政治格局。

天然气是俄罗斯的牌,也是美国的牌。但换一个角度看,何尝不是德国的牌?打得不好,那自然就是冤大头;但就怕德国打得太好,美国人也发急,德国真反了你,小心我把北溪备用管道也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