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样吃粽子更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但是粽子是用糯米制造的,如果吃的不合适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我国地大物博,种植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南方和北方几种子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北方比较喜欢吃甜粽子而南方的。粽子口味就比较丰富,比如五花肉馅蛋黄馅,甚至还有螺蛳粉馅,但是不管怎么说,粽子是比较不好消化的食物,吃的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出现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不管是南方的粽子还是北方的粽子,都要趁热吃。由于粽子里面加入了油脂蛋黄,最主要的是粽子是糯米做成的,对于消化功能比较差的人来说,如果吃凉的粽子就越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胃不好的人。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配上点菜,不能光吃粽子,确实粽子蘸点白糖或者是南方的咸粽子直接吃就可以,但是如果北方蘸白糖吃的粽子不配上点菜,没有盐中和特别容易引起肥胃酸的情况。
粽子是属于糯米制作而成的,比较不好消化早餐的时候尽量不要吃粽子,或者吃吃粽子的时候搭配一些其他的食物,不能吃太饱。不管是早餐还是午餐或者晚餐都要少吃点,因为粽子难消化,吃到肚子里可能没感觉饱,但是胃部消化一会儿就会感觉挺饱,如果一次吃多了就会感觉胃撑得特别难受。吃粽子的时候可以搭配点青菜一起吃,这样可以促进胃部消化,帮助粽子快速吸收消化掉。
但是血糖高血压高以及胃部不好的人群,吃粽子一定要控制好量,尤其是血糖高或者糖尿病的人群,还有胃病人群,这一类人都不太适合吃粽子或者少吃几口,由于粽子是糯米制成,吃的时候会加入一些白糖,这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会造成血糖不稳定的现象,而严重胃病的人胃不消化功能比较差,吃粽子以后特别难消化,会加重胃痛的情况。
端午佳节吃粽子应注意什么
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上火、中暑现象容易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但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端午节吃粽子有讲究,注意以下几点:
1、粽子要热透再吃
储存在冰箱里的粽子吃的时候一定要热透,营养专家告诉我们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还有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很难消化。如果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千万别食用。
2、吃粽子健康注意搭配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也可搭配麦芽水、白萝卜或白萝卜水,能促进消化,或者多搭配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或者吃些山药,山药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可以帮助减轻肠胃负担。也可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份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3、吃粽子时不能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吃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个就差不多了,千万别吃太多。
4、一定放冰箱保存
因为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糯米粘性很强,而肉类是很容易变质的,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妥善的保存。一般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最好在3天内吃完。
5、吃粽子健康要定量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每次可以少吃一点,或者选择小一点的粽子。尤其是正在减肥的MM更不能多吃,在食用中务必要控制数量。对于成年人来说,一餐食用50g,1~2个粽子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不少人在吃完饭后把粽子当甜点吃,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请不要给它辅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请别去碰米饭、面或馒头。
6、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端午节:怎么吃粽子才能又营养又安全?
又是一年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习俗也真不少,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饮雄黄酒等,并且各个地方也有一些地方特色活动,今年的端午节还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足以说明端午节的重要性。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就跟大家聊聊粽子的事情,关于粽子的历史传说真的只和屈原有关吗?粽子有哪些种类和营养呢?粽子中存在哪些食安隐患呢?【历史传说】
众所周知,粽子作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大多认为和屈原有关,其实除了纪念屈原这个传说之外,也存在其他说法。关于端午食粽子的历史传说,主要有说法一:纪念屈原,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有人大白天看见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需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乡民听后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但是把粽子投入江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是来喂蛟龙,“作此投江,以饲蛟龙”,或者是为了喂鱼,以免它们伤害屈原的身体。
还有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玉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祭祀用粽子有代表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是山西民俗学家认为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是为了纪念台骀,当时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一路导水至灵石山头被阻,台骀带领百姓奋战在灵石山头,但是每天的饮食来源就成了问题,为了保证粮食按时运送到工地,不耽误和影响人们的饮食保障,人们用竹桶和芦叶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治水的人们,现在山西民间,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
【种类及口味】
粽子的种类非常多,主要由制作粽子的原料来决定,也可以根据地域来分,比如北方粽子一般是甜的,南方的粽子有甜馅儿,也有咸馅儿,四川的粽子甚至还有辣馅儿。南方的粽子又根据地域不同可以细分为广东粽子、潮汕粽子、 广西粽子等等。 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地方粽子的代表口味。
北方粽子:一般是甜馅儿或者不加馅儿,加红枣或者果脯等,另外也有大黄米粽子而不是糯米粽子。
广东粽子:咸粽有火腿、咸肉、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等,甜馅儿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核桃等,还有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
广西粽子:有肉粽也有加碱粉制成的碱水粽,形态上有枕头粽也有狗头粽。
四川粽子:四川粽子有甜辣之分,辣粽是在常规馅料之外,还放入了花椒粉、腊肉,因而别具特色。
苏州粽子: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嘉兴粽子: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
宁波粽子: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湖州粽子:甜粽以油脂红豆沙为馅儿,咸粽以酱油腌过的猪肉为馅儿,主要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
闽南粽子:闽南粽子主要有碱粽、肉粽和豆粽,比如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驰名海内外。
海南粽子:由芭蕉叶包制,主要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粽子的营养】
粽子的营养主要依据其原料决定,除了主要材料糯米之外,粽子还会选用不同类别的食材作为馅料,比如肉类、豆类、坚果类、菌类、蛋类、海鲜等等,所以粽子根据其制作的原料不同而营养各异。下面是制作粽子所采用原料的主要营养价值。
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中医认为,糯米性味甘温、入脾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肉类:粽子做馅儿主要采用鲜猪肉、火腿、腊肉、鸡肉、鸭肉等。猪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还富含铁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B1,鸡、鸭肉蛋白质含量与猪肉基本相同,但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
坚果:有少量是采用坚果比如核桃做馅儿的,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钾、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烟酸、核黄素、尼克酸、硫胺素,其中蛋白质因其消化率和净蛋白比值较高而是优质蛋白质,另外氨基酸含量也比较丰富,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居多,核桃不仅有丰富的营养,更有补脑健脑作用,核桃脂肪中的磷脂对大脑神经尤为有益,中医认为核桃味甘性温,能润肺、补肾、补血。
红枣:红枣味甘香甜,风味独特,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药用物质,鲜红枣含糖、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磷、钙、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等,另外红枣还含环磷酸腺苷、芦丁、红枣多糖等特殊营养成分。干红枣在维生素C方面比鲜枣少一些。
莲蓉:莲子是制作莲蓉馅儿的主要原料,营养成分方面,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养心益肾、镇静安神、健脾养胃等功效。
蛋类:主要采用的是咸蛋黄,咸蛋黄脂肪含量比较丰富,尤其是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另外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铁等物质。
板栗:板栗烧肉粽中会用到板栗,板栗主要含蛋白质、淀粉、糖、果胶及铁、锌、镁等成分。
杂粮:紫米、八宝、绿豆沙、红豆沙等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之一,古时就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的说法,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如果缺少豆类的话则会营养不均衡。豆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另外紫米含有较多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菌类:粽子馅儿中用到的主要有香菇、花菇等,香菇富含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香菇多糖能显著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香菇中的多糖蛋白质及核糖酸对治疗艾滋病、肝炎及白血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降压抗癌、滋养皮肤、预防流感作用。而花菇是香菇中的佳品。花菇还含有香菇精、日桂醇、日桂醛等。
海鲜:有些粽子还会选用虾、鱼馅料,鱼类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D和矿物营养元素钙、磷、锌、碘、钾等。并且鱼类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结构比值与人体组织蛋白质的组成相似,与儿童需要量的比值接近,适合长身体和脑发育,另外也易于消化。虾是一种蛋白质非常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维生素A、胡罗素和无机盐含量比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加入肉、豆沙、枣等其他材料做成,而糯米粘度比较高,在胃里不容易被消化,所以一次吃多了,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烧心、泛酸,甚至便秘等症状。另外粽子一般含糖高,如果是肉馅的话也含有一定油脂,所以不适合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胃肠道疾病患者食用,尽量不要食用,吃的话要少吃,另外儿童也不宜多吃。
【食安隐患】
在每年的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但是曾经曝光的粽子安全事件会让人们在品尝粽子的同时心里不免添堵,自己吃进肚里的粽子不会有事吧?那么粽子中有可能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粽子中存在的食安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酸价
以肉及坚果类为馅料的粽子,因为含油脂,就可能酸价超标。酸价超标的话,人体会因必需脂肪酸缺乏而引起中毒现象及脂溶性维生素和核黄素缺乏现象。
2.过氧化值
以肉及坚果类为馅料的粽子,同样因为含油脂可能存在过氧化值超标。过氧化值超标的话可能会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的衰老等疾病。
3.铅
铅是粽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指标。人体摄入过量的铅会导致头痛、头晕、震颤、急躁、易怒、精神紊乱、肢体酸痛、疲倦乏力等症状。
4.砷
砷是粽子质量检测的一个极重要指标。摄入含砷过多的食物会使皮肤色素沉积、角质化。
5.黄曲霉毒素B1
粮食储存不当容易发霉变质,黄曲霉易分泌黄曲霉毒素,其中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是公认的的致癌物,可导致肝癌及其他癌症。
6.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致病菌,是粽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检测指标。人体感染沙门氏菌会使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肾炎。
7.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是一种致病菌,是粽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检测指标。人食用了被志贺氏菌污染的粽子极易导致腹泻、痢疾。
8.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致病菌,是粽子质量的一个极重要检测指标。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的粽子会使人呕吐。
9.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判定粽子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新鲜度及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食用了菌落总数超标的粽子极易腹泻、呕吐。
10.大肠杆菌
在粽子生产、储运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大肠杆菌污染而导致大肠杆菌超标。大肠杆菌超标的话容易引起胃肠炎、痢疾、霍乱、伤寒。
11.返青粽
为了使包出来的粽子面相好,存在非法使用硫酸铜和氯化铜浸泡粽叶的行为,用这种化学物质浸泡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俗称返青粽,这种返青粽粽叶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碧绿,但是蒸煮过程中,粽叶中的铜会溶出到粽子里。人体摄入铜过多会导致溶血、腹泻、呕吐、血尿等。
12.硼砂
粽子中也有过非法加入硼砂的相关报道,加硼砂可以使粽子更加筋道爽口,更加有弹性。但是硼砂有较强的毒性,成人食用1-3g即可导致中毒,儿童致死量约为5g,成人约为20g。摄入含过多硼砂的粽子极其他食品可能会导致昏迷、红斑、呕吐、腹泻、肾脏受损。
在以上介绍的粽子中存在的食安隐患中,过氧化值、铅、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是粽子卫生质量检测中必检的指标,但是其他项目也存在超标可能,并且像硼砂,虽然不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范围之内,但是存在非法添加的可能,而返青粽有可能带来的铜超标也同样需要重视和加强检测。
端午节如何健康吃粽子?吃粽子后腹胀怎么办?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啦!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粽子飘香,甜甜糯糯的粽子非常好吃,不管是咸粽子还是甜粽子,大家都是久吃不厌的。可是粽子好吃却不能够多吃,更有很多的注意方式,一不留神吃完粽子之后就会感觉到腹痛腹胀,抑或是其他的健康问题。所以说,端午节的时候可不要任性吃粽子哦。那么,该如何健康吃粽子呢?吃完粽子之后感觉到腹胀怎么办呢?这篇指南给你最好的答案,一起看过来吧!
健康吃粽子的方式:01 一次性少吃让肠胃慢慢适应
不管你多么喜欢吃粽子,请在吃粽子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吃很多,也不要短时间内连续吃几只粽子,这样你的肠胃根本受不了。不管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都是黏黏的糯米做出来的,糯米的黏性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胃肠几乎没有一次性突然消化那么多糯米的能力,所以会造成很多胃肠问题。那么在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一次性少吃,且慢慢的吃,让你的肠胃渐渐适应哦。
粽子趁热吃不要吃凉粽子
吃凉粽子是很多人的喜好,作者自己也喜欢吃凉粽子,相比热粽子,凉粽子口感更好,且黏性更大,吃起来的时候感觉凉凉的黏黏的糯糯的。可是凉粽子会对胃肠造成很大负担的,会直接引发腹痛的出现,更狐疑导致胃肠消化不良造成食堵的情况。所以说各位,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趁着热热乎的时候吃哦,并且同时搭配上热热的绿茶,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搭配凉菜吃
记得上学住校的时候,每到 假期回来,寝室的同学都会带一些粽子,吃饭的时候直接吃几只粽子就可以了,很多同学也会在那几天频繁出现突然腹痛以及腹泻腹胀之类的胃肠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在吃粽子的时候,最好是搭配上用新鲜蔬菜做的凉菜一起吃,比如说拌点小黄瓜,或者是做点丝瓜汤之类,这样既能够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还能帮助我们的胃肠加速蠕动呢。
先吃蔬菜后吃粽
在吃饭的时候,先不要拿起一捆粽子吃,吃完粽子再吃别的,这是不可以的。吃粽子的时候搭配上一些蔬菜,比如清炒的蔬菜或者蔬菜汤,亦或是凉拌菜,那么就要先吃这些菜,吃一小会儿之后再选择吃粽子,不然黏性极强的糯米会直接刺激到我们的胃部,尤其是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群来说,这种刺激会对健康产生很大危害的哦。
速冻粽子加热彻底之后再吃
我们包粽子的时候会选择多包一些,那么吃不完的那些粽子就一定要快速冷冻起来,不要放在碗柜里几天之后再放入冰箱。端午节的时候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季节,食物变质的速度会很快的,尤其是黏粽子。另外一点更要注意,当你准备吃那些速冻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加热彻底再食用,不然分分钟会损失你的肠胃以及脾脏哦。
喝点酸奶缓解腹胀
当你吃完粽子之后,感觉到腹部胀胀的还有些许隐痛的时候,那么就赶紧喝一瓶酸奶,这样酸奶里面含有的乳酸菌,就能够进入你的肠道中,然后刺激你的肠道,帮助肠道更快的分泌胃液,这样就能够达到胃肠蠕动加速的效果,从而快速消化那些在胃肠里面迟迟没有消化掉的粽子。
快速热敷肚子
尤其是那些喜欢吃凉粽子的人,比如作者自己,本身胃肠功能就弱,又喜欢吃凉粽子,所以总会出现吃完粽子胃里鼓鼓的,腹部很快就会感觉到胀痛感,那么这个时候,赶紧躺下,用一块干净的毛巾浸泡在热热的水里,拧干之后敷在腹部感觉胀的厉害的位置,凉了再换一换,几分钟后腹胀感就没了。
快速喝一碗萝卜汤
萝卜汤有着助消化的效果,且对于治疗食积腹胀效果是非常好的。当你吃完粽子感觉到腹部胀鼓鼓的很难受的时候,那么你可以用白萝卜切成片,直接煮萝卜水,吃萝卜片喝着萝卜汤,一碗下去,自己用手轻轻揉一揉腹部,用不了多久腹胀的现象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哦。
立刻就医并慢性病人远离粽子
如果吃粽子之后感觉腹部很胀,且通过以上办法不能消除者,一定要立刻就医。尤其是孩子,一旦吃完粽子感觉腹部胀的难受,立刻就医。另外有一点大家也要注意,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最好是远离粽子,三高病人,心脏病人,胃肠道有问题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幼小者都要远离粽子,一旦这些人群吃粽子感觉到腹胀,那么会直接引发一系列危险事情的。
吃粽子也要命?端午节快到了,教你如何健康吃粽子
端午佳节就要到啦!
每到这个时候粽子届都要上演“咸甜之争”
端午吃粽子是传统文化
不管是咸粽还是甜粽
在我们沉醉美味的时候都要注意:
粽子虽好,却不宜多吃!
过度食用粽子
你的胃很可能在端午节不堪重负
往年因多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人可不在少数
小小的粽子
为什么会引发 健康 危机?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物,热量高并且不易消化,虽然粽子美味,但食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适量,以免吃多了引起身体不适。
粽子的主要材料还是糯米,我们都知道糯米性质黏,比较难以消化,尤其是小孩、老人以及一些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在大量的吃粽子之后就会出现粽子堆积在胃内,消化不掉,容易有腹胀、打嗝等情况,所以不可贪食。
端午佳节,亲友团聚
面对诱人的粽子
怎样能在保传统、过嘴瘾的同时
还保持 健康 呢?
健康 吃粽子,要注意以下禁忌
忌未熟先吃
包粽子时,我们不要将粽子包得太大,太大难以将它弄熟。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煮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极难消化,会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对 健康 有损。
忌保存太久
自制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保质期是很短暂的,如是天气炎热,建议及时吃掉,万 一不行才存储在冰箱中,但也只能保存3-4日,吃时亦要再次加热。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比较好放于阴凉透风的地方。
忌大量进食
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发生消化不良甚至有类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较差的原因,很容易因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伤害。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却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时需有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不吃过冷过硬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较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不喝冷饮
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睡前不吃粽子
睡前两小时不建议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尽量别吃粽子。
提醒几点吃粽子注意事项
1.糯米吃多了不易消化,以一般女生拳头大的粽子而言,建议每日摄取量勿超过两颗。
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胃病、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2.一般粽子大小约3-5份主食,可替代一餐的主食份量,建议再搭配1-2碗的小鱼乾苦瓜汤或海带豆腐汤,补充适量蛋豆鱼肉类与与充足的青菜量,即可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3.调味品的选择,如:酱油膏、辣椒酱或 甜辣酱等含钠量高,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或肾脏病人而言,容易引起血压上升,且增加肾脏的负担,建议少量食用或加水稀释后再使用。
都记住了吗?
快快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道吧!
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 教你正确吃的技巧
端午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包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个节日吃粽子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才成为人们纪念诗人屈原的传统日子。那么,粽子应该怎么吃才健康呢?首先,粽子要热透再吃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有一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其次,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
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黏度高、不易消化。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馅的,配薄荷茶、绿茶;咸粽子,如椒盐、蛋黄等配乌龙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特点,更加爽口;肉粽子含油多,如鲜肉、火腿等,配普洱 茶、菊花茶、山楂茶,可以帮助消化,去油解腻。此外,配一些蔬菜水果和粽子一起吃,更有营养。
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冷粽伤脾热粽养胃
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承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更多“端午节吃粽子更健康的方法,端午节吃粽子更健康的方法是什么”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