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河南医大副校长刘鼎业很传奇,有人曾以打油诗概括为:“逃过荒,吃过糠,扛过枪,跨过鸭绿江;进过藏,渡过洋,献血救病伤,晚年办学忙。”今年78岁的他,胃肠道、心血管系统都很健康,血压、血糖均正常。体形保持良好,身高1.71米,体重60公斤。2006年被郑州大学评为“健康老人”。
饮食有节不暴食
我21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手术队在野战医院,距前线很近,需要手术的伤员必须立即手术。我当时还在实习,主要担任助手,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有时也搞麻醉。工作很紧张,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要连续做几个手术。吃饭很难定时,有时抽空吃点饼干喝点粥,对胃很不利。
因为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医,受他们的影响,我一直牢记“饮食有节”。无论平时改善生活,还是庆祝胜利会餐,我都加以节制,一般都是八成饱,不给胃肠增加额外负担。
1973年,作为河南医大一附院副院长,我带领医疗队进藏,那时我已经44岁。医疗队去的地方紧邻中印边境,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高原反应,队员们没有食欲,当时也没有高压锅,水烧到80℃就开了,食物煮不熟,夹生发黏,再加当地的糌粑、酥油茶、牛羊肉大家又不习惯吃,因此开始几乎没有饭量。我看到这个情况,就让队员们把吃饭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我带头吃一点糌粑、酥油茶和一点牛羊肉。
以后慢慢习惯了,又有了高压锅,食物夹生问题解决了。这时我又要求队员们吃饭不要过饱。这里气候寒冷,有的队员晚上爱喝烈性酒,我就提醒他们千万别过量。我自己坚决不喝烈性酒,也不吃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它们能破坏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病。虽然酗酒的危害并不仅限于胃,但胃是直接受害者。
改变不良习惯
在西藏山南地区的措那、措美、洛扎等县,我率领医疗队与当地医院合作。在流行病调查中,我发现在常见病、多发病前10位中,胃病占第一位,占发病人数的30%左右。分析原因,除了地理气候原因外,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如当地群众有冷食、生食及不停地吃零食的习惯,进食牛羊肉占的比例较大,使胃肠负担过重等。
根据这种情况,我提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建议,不吃生肉和半生不熟的肉,提倡吃熟肉;要吃适当数量的蔬菜和水果;酥油要和清油搭配食用;尽量不吸烟等。
我还体会到,胃病重在预防,培训当地医生和卫生员就是要加强预防工作,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其实,在平原地区,患胃病的人,也大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有人不吃早餐,而晚饭当成了主餐,甚至晚上还要加餐,这些都不符合健康要求。还有人嗜烟酗酒,“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才能叫豪爽”、“当个男人不吸烟,白来世上转一圈”。故保护胃肠,就要从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入手。
胃是“第二张脸”
1983年,我54岁,被任命为中国支援赞比亚医疗队队长,医疗队分别在卡布韦中央医院和卢安夏汤姆森医院工作。有位赞比亚官员胸闷腹胀,我带内科医生为他检查,确诊是由于工作劳累引起消化不良,于是提请他注意休息,并用中西药物调理,他很快恢复了健康。还有一位高官的夫人,患胃痛,我带针灸科大夫为她治疗数次,疼痛也消除了。
在赞比亚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率领的医疗队与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建立了深厚友谊,对疾病的治疗上也有了新的感受。比如对胃病,除了其他致病因素外,精神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过度劳累、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有人说“胃是人的第二张脸”,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治疗胃病还要注意心理治疗,防治胃病要心情开朗、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