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变化比较大,一般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天气极其干燥,所以人们会容易出现一些干燥的身体症状,比如有的人会有肺热的症状,所以秋季我们一般讲究养肺,养肺也主要讲究滋阴润燥。那么,秋季养肺都是要做些什么呢?秋怎么养肺呢?

秋季怎么养肺?秋季养肺常识(1)

秋季为什么养肺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秋季最宜养肺。因为秋季早晚凉、温差大,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粘膜导致呼吸道疾病,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重在养肺,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频发。

秋季养肺怎么做

(1)早睡早起

秋季养肺要早睡早起。立秋时节,秋高气爽。晚上早睡,就可以聚敛阳气,阳气是我们立根之本,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

(2)适当锻炼

秋季养肺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瑜伽等进行适当锻炼。其中太极拳等运动需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明显作用。需注意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3)饮食调理

秋季养肺饮食上要“少辛多酸”,即多吃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胡萝卜、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秋季梨子大量上市,吃梨也有润肺功效。

秋季要少吃过燥的食物。如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且秋季人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应避免吃大量生冷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其不能多吃。

秋季养肺的食谱

(1)枸杞雪梨汤

材料:枸杞2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锅中加水煮沸,倒入雪梨块和枸杞。小火焖3-5分钟后加入冰糖,待冰糖完全融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枸杞清肝、润肺、滋肾,与冰糖雪梨搭配有很好的养肺功效。

(2)白芷炖燕窝

材料:白芷9克,燕窝9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白芷、燕窝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适量调味后再炖片刻即成。每日服用1-2次。

功效:白芷归肺经,具有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燕窝滋阴润肺、补脾益气,二者同食可补肺养阴、止咳止血。

秋季养肺怎么办

1、精神调养秋天的萧瑟之景,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多愁善感,难免情绪低落,甚至悲忧。中医认为,肺外应于秋,在志为忧,悲忧最易伤肺。《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秋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即秋天要使意志保持安逸宁静,借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为了适应秋天的“容平”之气,减轻秋季对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以使神志安定。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培养广泛的业余兴趣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这些对精神健康都大有裨益。此时,最好外出旅游,去游山玩水,因为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年龄大的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纪轻的攀山登岩,砺炼意志。当处于“秋风秋雨秋愁”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曲,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2、饮食调养伴随自然万物水分蒸发、干枯萎黄,秋天人体也会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津干少液的“燥”象。因此,秋日饮食应以清润甘酸为宜。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以养肺阴;另外酸甘化阴,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既可化燥,还能防止肺金过甚对肝木的克伐。此时,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秋天除适食时令蔬果之外,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增液去燥,实乃一举两得。

3、起居调养入秋后,因夏天过度的消耗未能及时补偿,人体常出现浑身酥软、精神疲惫、饮食不化,睡意绵绵等“秋乏”表现。这时应根据“秋冬养阴”的法则,适当调整“生物钟”,将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睡早起,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室内可盆栽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中、晚秋入寝时要注意关好门窗,适加薄被,以防虚邪贼风侵入,发生伤风和中风。秋天温差较大,早秋湿热,晚秋寒冷。在中秋前后较长时间,虽凉风习习,却不甚寒冷,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秋不忙添衣”的观点,可适当让身体“冻一冻”。这样既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需要,防止厚衣覆盖而致身热汗出,损阴伤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御寒能力。但“秋冻”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到了深秋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生理功能相对较差,抗病能力较弱,不可一味追求“秋冻”,应适时增衣。

4、运动调养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轻风阵阵,菊黄枫红,景色宜人,既是运动锻炼健身的好时期,又是饱览大自然绮丽风光的好季节。我国民间素有九九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此季节,宜外出登山旅游,不但“练腿脚防衰老”,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还能增添雅趣,陶冶情操。同时,应多出户外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打乒羽、太极剑、交谊舞等,在室内宜练呬字功、吐音导引功、健鼻功,并洗冷水浴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外运动后,要及时擦汗、穿衣,以防感冒。

秋季要如何养肺

秋天是一个热转凉的过度季节,因此在这个季节里,有时候会阴雨绵绵,有时候又会显得很闷热,有时候会感觉凉风习习的,又有时候又会感觉干燥又很寒冷的。因为冷热干湿变动极其频繁,所以让人很容易就会感冒着凉。

因此在这个季节里,发生咳嗽气喘的人就会比较多。有些咳喘老病的人,也容易在这个季节里复发。因此中医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情况,总结出了秋节是很容易损伤肺气的理论,这是为了提醒人们,在秋天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养肺保肺的工作。

秋季补肺方法

那么在秋天里要做什么事才能起到养肺的作用呢?首先就是要做到早睡早起,并且衣服要做到适当的.增减,让人能够适应从暑热到冬寒的天气变化。其实可以从饮食上入手,在这个季节里,主要是食用一些温和并且滋润的食品。当然有一些会气功的人,也可以做一些养肺气的气功法门。一些本身体质就是比较弱的人,就可以选择中药进行进补。常见温和润气的有人苋芪、沙参、麦冬、熟地、党参和当归等等。

在黄帝内,也有提到过,要进入季节时候,要以养阴气为主要的养生任务,要注意养收气,跟养藏气,用来适应自然界中的阴气越来越旺的规律。从而为之后的阳气打下基础。不要做一些有作阴气的事,简单一点就是要秋季养肺,主要在于养阴。

肺是人体呼吸的器官,而情绪是会影响呼吸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建议大家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情,不要让悲伤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身体。

秋季里要少吃些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过盛。要注意多吃些酸味的食物,比如石榴,山楂等,这些食品能够防止肺火过多,而达到养肺的作用。

还要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这里会推荐两在秋天能达到滋补气血的汤剂。

1、党参鸡汤

要选择一只整鸡,加一适量的枸杞、红枣、党参,将去内脏及去尾部的鸡切成块,和其他材料一起用小火炖煮3个小时,再加入调味即可,这道可以用于心悸气短,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

2、陈皮冬瓜老鸭汤

整只老鸭,跟适量的冬瓜和陈皮,一起炖煮2个小时,加调味食用。可以用于补虚劳,清肺解毒。

总之,在秋节里,要注意养肺养身,注意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劳作与休息。

秋季应该怎样养肺?

秋季阳光和煦,气温逐渐下降,正是万物成熟,硕果累累的季节。但此时也是由热转寒,气候变得干燥的季节。

大家也都听说过秋燥,中医讲,肺属燥金,其应秋。秋天秋高气爽、清风徐来,有利于肺气、呼吸。但是秋分之后,燥气过盛,就会成为风燥之斜气,最先也最容易被侵袭的也是肺,以及肺所主的皮毛和鼻窍。

所以秋天容易出现两类燥邪之病:

1、主要伤肺,表现为咳嗽、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问题。

2、伤皮毛及鼻窍,表现为咽喉干痛、皮肤干燥皱裂,甚至出现大便干燥等问题。

夏季炎热,人体通常消耗多,吸收少,而到了秋天,则要注意收殓,使身体消耗掉的,补充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古语说“贴秋膘”的原因。

秋天养生,包括养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多饮水,特别不能像夏天一样,要少吃冷饮,要注意保护脾胃消耗功能。

2、要注意早睡早起,注意起居调节,早晚虽转凉,但衣物也不必着急增太多,以免影响机体对天气转冷的适应能力,更容易受凉感冒。

3、对于饮食,秋补的总原则就是宜收不宜散。就是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发散之物,适当可以吃一点酸味的果蔬。

4、秋补还要注意要滋阴润肺,因为秋燥容易伤津液,可以适当的实用枇杷、秋梨、蜂蜜、芝麻等养肺生津的食物。

5、秋天容易秋乏,可以适当午休,但早晨切勿贪睡,昼夜节律的不规律可能加重秋天昏沉的感觉。

6、因为秋天干燥引起的便秘,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特别是有些人会同时伴有口干,口臭,尿黄等情况,此时要适当食用一些苦瓜,也可以食用萝卜、山药、莲藕等富含膳食纤维又兼顾养肺的食物。

秋天养生,包括养肺,简单介绍上面这些,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秋季养肺如何进行

喝水益肺

秋季养肺的最简便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600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也可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原理是肺“开窍于鼻”,通过吸入水蒸汽而使肺脏得到水的满足。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够。

还要强化洗澡措施,因为皮毛为肺的屏障,秋燥最易伤皮,进而伤肺。洗浴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脏与皮肤气血流畅,发挥滋润肤、肺之作用。

食粥养肺

进入秋天后,一日三餐之食物宜以养阴生津之品为主,如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必要时可服补品,但应清补,不可大补。以下药粥值得一试: 银耳大米粥 银耳5克,发泡后加入大米50~100克淘净同煮。然后加蜂蜜适量,搅匀即可。

莲藕大米粥 莲藕1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左右同煮。煮成后可加蜂蜜。

山药大米粥 山药100克,大米5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

大枣银耳羹 银耳泡发,加入大枣10枚,加入适量水煮一、二个小时,然后调入白糖或冰糖食用。 药膏润肺

秋令邪燥较盛,老毛病容易复发,最常见的是咳喘和腹泻。此时,针对性地服用中药有一定的预防功效。

威灵仙丸 威灵仙、薄荷各60克,皂荚20克,研末水调为丸,每日用姜汤送服3~5克,主要用于咳喘复发。

黄芪膏 黄芪100克,水煎3次,过滤去渣,再用小火煎熬,浓缩成膏状,加入蜂蜜500克,日服2次,每次1匙。适用于所有自汗、四肢乏力的痰咳虚喘者。

常笑宣肺

笑能促进体内器官健康,对肺特别有益。笑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可以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研究表明:

轻松微笑 发自肺腑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得到充分放松。另外,肺气的下布还可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情绪稳定。

会心之笑 自心灵深处,笑而无声,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收到强肾之功。

开怀大笑 生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达到心肺气血调和之目的。 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气功等,其中气功尤为优越。由于秋主收藏,故以静功为妙。

更多“秋季怎么养肺秋季养肺常识”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健康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