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说法,到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这里的健康码和我们现在用的防疫健康码是不同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电子健康码有什么好处?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近日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电子健康码有什么好处

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自行在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其在本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

未来‬我国的‬医疗系统‬将‬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这样‬以便‬所有‬的‬公民‬异地‬就医时‬可以很好‬的‬第一时间‬提供‬自己的‬历史‬就诊记录‬及‬自身的‬健康‬情况‬,对‬就医‬良好‬的环境、服务‬、康复‬的速度‬及‬效率‬大大提高了‬。

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

《规划》包括8个优先行动。一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二是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三是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四是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五是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六是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七是“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八是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其中,《规划》要求,以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为抓手,建立居民以身份证号码为主、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的唯一主索引,推动“一码通用”。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

统筹推进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联通,提高监测预警、实时分析、集中研判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体系,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精准防控水平;加强健康码标准规范使用,强化赋码和转码规则规范实施,推进互通互认、一码通行。

电子健康码是什么?

电子健康码是卫生健康部门依据居民身份证及其他法定证件为城乡居民办理的统一标准、全省通用的就诊服务卡,便于居民获取连续医疗服务和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动态掌握个人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方便群众就医与健康管理。
通过“电子健康码”这个介质,可以顺畅连接挂号建档、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电子病历查询、检验报告查看等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同时,“电子健康码”全面支持金融行业支付二维码标准,即将实现与医保结算码的融合应用,方便居民享受医院就诊、医保结算、移动支付等“一站式”便捷就医服务。

电子健康码怎么办理?

微信搜电子健康卡小程序,点击在线申领/绑定即可;也可在医疗便民官网、APP、微信公众号这三个渠道开通。

2018年12月19日,从广州召开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全面上线暨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动员会上了解到,广东将推广居民电子健康码,实体诊疗卡将成为历史。

居民电子健康码,作为全省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唯一标识,贯穿于居民全生命周期,一人一码,一次认证,全省通用。居民使用电子健康码可在全省任一医疗卫生机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取药、支付、信息查询,实现一码通用。

逐步替代各地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体诊疗卡。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与多种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脱卡就医。2019年1月底前,将在深圳市试点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

更多“​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电子健康码有什么好处”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