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司马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权谋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识,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阉宦之后,司马懿因司马家族之威望颇高,一直拒绝曹操的邀请入仕。

直到208年,曹操任丞相,强行征辟司马懿入朝为官。

司马懿政治头脑敏锐,早期支持曹操称帝,深得曹操信任。曹操称魏王后,授司马懿太子中庶子以辅佐曹丕,并帮助曹丕赢得储位之争。

曹丕临终时,托司马懿、曹真等辅政曹叡。

曹睿时期,司马懿担任过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曹睿临终,托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芳。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曹爽排挤,任太傅,不掌实权。

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陵之时,发动政变并控制洛阳,重掌曹魏军政大权,史称高平陵之变。

251年,司马懿病故,时七十又三,谥号宣文。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

司马懿一生文治武功颇高,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均有伟大造诣,为曹魏集团作出杰出贡献,为西晋开辟奠定了基础。

(一)、政治智慧

司马懿父亲司马防官至京兆尹,堪比九卿,育八子,因字中均有达,时称“司马八达”。

司马懿在曹操任司空时,为避免入仕,装病卧床不起,躲过曹操征召。后曹操任丞相时,强征司马懿入仕为官,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拒绝与曹洪为伍,多受曹洪谗言非议,曹操评其“狼顾之相”,为保命,低调辅佐于曹丕身边,并助曹丕夺得储位。

曹睿、曹芳二帝期间,进退有度,政治上独善其身,得以保全,每遇立功,立即还权归家,谦卑无比,隐忍至政变。在扳倒曹爽后,强势剿杀,监禁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宰相,这个人本事了得,连诸葛亮都斗不赢他,曹操也都很忌惮他。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究竟司马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他都有哪些成就?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01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02

嘉平元年(249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司马懿又固辞九锡。

03

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重,而常常梦见贾逵、王凌对自己作怪。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04

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05

青龙元年(233年),司马懿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青龙三年(236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