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墨家是两个著名的学派,儒家创始人孔子被世人称之为万世师表,继孔子之后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常考的两个流派的人物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著作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本著作中,其中有很多话都是孔子教育的思想观点,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古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但这本书并非孔子本人书写,而是由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

记录墨翟言论、思想和实践和墨家各方面成就的资料主要是《墨子》,这本书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近代人们才开始研究和重视,墨家的精神才得到人们的倡导。

二、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培养实现这一类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广泛吸收学生。他说自行束xiu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只要有人带着十条肉干来找我,我没有说不给他进行教诲的)。

墨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招生办法灵活多样。

四、教育内容

孔子在私学中的教育内容《论语》所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行指品行;忠指忠诚;信指信实,后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墨子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教育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政治和道德教育;(二)科学和技术教育;(三)文史教育;(四)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

孔子的方法包括以下: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好学与实事求是等。

墨家的教育方法与儒家大有不同,包括: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总之孔子和墨子作为当时社会的显学流派。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今也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学习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墨子的教育思想之比较

孔子的教育主张:
1、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不要差别对待学生,还提倡“因材施教”,意思是说在教学上要有差异性,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教学。
2、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在学生认真思考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启发。
3、主张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要反复复习学过的知识,每一次复习都能从书中得到新的知识。
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教育的不同之处:
1、儒家强调“仁”,仁就是爱人的意思,但儒家强调的爱是有差别的爱。墨家也强调爱,但墨家的爱是“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爱所有人。
2、儒家强调道德上的教育,墨家除了道德上的教育,还主张科学技术上的教育。
3、儒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老师只负责启发学生。墨家则强调主动去找学生说教。
儒家和墨家学派的相同点:同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都是入世的思想,都主张爱人,关心国家,关爱社会。
扩展资料: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墨子思想和孔子思想有什么不同?

墨子和孔子都是十分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两个人的思想都有着独到的地方,值得人们去发扬和继承。据相关史料记载,墨子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有着一些渊源,墨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再加工,是对儒家的批判和改造。墨子及其学生的思想被记录在《墨子》这本书中,墨子提倡“兼爱”,指的是人们要无差别的去爱人,并不能够有所偏颇。

孔子思想被记录在《孔子》这一本书中,其中的内容是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孔子提倡“仁”。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是值得提倡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学过孔子的不少文章,也慢慢的学会了尊老爱幼、成人之美、雪中送炭等一系列成语,这些都是孔子所提倡的美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

《墨子》这本书中集结了墨子提倡的道德观念以及政治观点,虽然有许多不对的地方,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精华。在先秦百家中,墨子的思想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流派,并且还能够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抗衡,与墨家的优秀是离不开的。墨子思想虽然并不能够超越孔子思想,但是其中的许多主张以及理论都被后世所接受,而且在先秦时期,墨家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墨子学派和孔子学派是两个学派,在后世的影响中儒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墨子思想受到了儒家思想的一定影响,但是墨子出生于平民,并不能够接受儒家的许多思想,因此就提出了许多有见解的观点。儒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人们去爱,人们需要分清阶级关系,需要有选择的去爱。墨家则认为人们需要平等的去爱所有人,并不能够带有歧视的目光,人生来平等。

孔子和墨子思想差异

1、生活时间不同:孔子是春秋晚期,而墨子在春秋与战国交界的时期,墨子生活的时代比孔子的时代政治更黑暗,战争更频繁,民生更疾苦,因此墨子对于社会的批判比孔子更严厉.
2、代表阶级不同:孔子代表文士,墨子代表武士,孔子代表士的上层,更接近贵族,所以有贵族范儿,墨子代表士的下层,更接近于平民,所以有平民味儿.
3、孔子维护“礼乐”,而墨子否定礼乐,见墨子的《非儒》、《非乐》篇~

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异同点

墨家思想主张的是"兼爱,非攻,尚贤".而孔孟主张的是"民贵君轻","以仁政治天下"
都是思想家,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尽收,所以各人有个人的思想。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但孔子鄙视生产劳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向着当官的,鄙视农民,这点思想不好。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墨子生活简朴,反对贵族依仗亲属关系取得官位,主张选用贤能的人做官,他就是主张人要平等,反对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