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谐思想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宋明理学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同时十分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宋明理学的和谐思想,还集中体现在对孔颜之乐的重视与强调上,孔颜所乐,不仅乐在物我一体,而且乐在人我一体,是个人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交融合一、协调发展。

传统和谐思想汲取阴阳五行和天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后世影响如何

一、主要内容: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

部分内容介绍:

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4、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二、影响:

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扩展资料:

孔子思想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体现:

1、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2、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核心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扩展资料

思想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

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

人类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是一个社会获得发展的基本保证儒家和谐思想适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抛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儒家和谐思想所包含的理性颗粒和科学成分.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儒家和谐政治思想虽过分夸大了道德手段的作用.但它以追求政治和谐稳定为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儒家的“民唯邦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借社会的政治需求是一致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民群众始终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其次.儒家的“民贵君轻”、“庶人安政”等重民、富民、爱民思想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历史发展证明重民、富民、爱民的执政思想是社会和借、安宁与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获得,伟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党和国家把社会主义发展目标选择在全心全意地为民谋利上.并实行一系列的重民、富民、爱民政策的结果;第三.儒家的正人正己、修己以安百姓、政自廉始、勤政为民的官德建设.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精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官德建设应汲取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官风决定民风官德与自律显得更为重要当政者只有做到风决定民风,仁德与自律显得更为重要当政者只有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执政为民、为政清廉的要求.才能实现民心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目标

(二)儒家的人际和谐思想对于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现时代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是有启迪的“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儒家以“仁爱”调节人际关系,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提出丁一条以家为中心.视人若己由家及国.把自我的道德自觉和对父母兄弟姐妹的血缘亲缘.推及到他人的“仁爱”途径儒家的这种“仁爱”要求“推己”首先必须“正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泛爱思想.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儒家的这种人际和谐思想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求同存异、化解敌意、合众为 一的功能有利于人与人的友好交往、平等相待;有利于群体间的和平共处、精诚团结;有利于各民族互相交流、和睦融通;有利于社会稳步前进、和谐发展

(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予以认真处理的基本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他们认为人之本于自然,人要依赖、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时人也小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小可否认.儒家强调天人和谐的目的在于追求和谐的人生之道.然而这种崇高的和谐之道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却具有重要意义儒家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谁征服谁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存发发展的J Y,关系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应该改变人类“主宰自然”的心态.建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好好朋友当然.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有赖于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儒家强调综合、整体意识,主张“节用”、“使民以时”只有“节用”才小全于无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只有“使民以时”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这使人类认识到在人与自然相互异化而达到危害自身生存的隋况下.如何用人的眼光束审视自己的活动,认识到只有做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借.才能为人类本身的和谐开辟道路这些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四)儒家和谐思想中所包含的身心和谐观念对于现代人的心志调节.实现身心合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儒家身心和谐的思想.我们应弃其某些压抑人性的负面因素,高扬其关怀身心和谐、追求完美人格的合理内核儒家合谐思想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追求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它告诉人们要学会善待自己.既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要保持健康的身心.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和对人的关怀;它要求人们重内轻外、重身而轻物,看淡生死富贵破除官场名利.着重于道德修养和内心自敛.保持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它提倡“内省”、“自讼”、“克己”和“反求诸己”、“养浩然之气”的身、心修养方法.倡导人们求真、行善、崇美.脱离片而追求物欲满足的低级趣味所有这些思想为我们现代人拓宽胸襟.扩大眼界.跳出俗见摆脱物欲困扰.确立起健康的人生态度实现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贺麟先生曾说: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单.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相吻合的思想资源.在剔除那些封建落后的糟粕以后.它对建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现实作用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化民族要复兴,社会要和谐,就需要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