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爵位分宗室爵位和功臣外戚(勋戚)爵位两种。
1、宗室封爵。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皇子封亲王,下天子一等;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王世孙,冠服均视一品;亲王其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王长子;嫡长孙则授王长孙;冠服均视二品;郡王其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其余诸孙授辅国将军,从二品;郡王曾孙均授奉国将军,从三品;郡王四世孙均授镇国中尉;从四品。郡王五世孙均授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授奉国中尉,不再降爵,从六品。
2、功臣外戚封爵。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种是只授终身(没有世券),一种是可以世袭(有世券),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以军功封爵的世袭爵位只能传给身体健全的后代,比如定兴王张辅的嫡长子因为腿瘸不能袭封英国公,英国公爵位只能传给老来得的庶子宁阳王张懋。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北孔)衍圣公及皇后(包括皇太后、太皇太后)父兄或驸马等凭借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明朝的皇室等级,各种详细资料:特别是关于分封的。
皇帝的嫡长子被封为太子(能不能当皇帝另说),其他的儿子会被封为王爷,通常都是一字王,如太祖分封了秦王、晋王、燕王(后来造反当了皇帝),他们被称为皇子。一般成年后受封后,去封地,无故不得离开。
这些这些王爷的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王爷其他的儿子被封为郡王,也就是二字王,封地在其父亲封地里或附近。当然其中也有例外,不过大多如此。
将军因功受封后,嫡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在袭爵之前,被称为小侯爷,其父亲过世后,可以继承爵位。还有一种爵位,只限于受封者,不能够留给儿孙,不过他的儿子能够获得其他的官职,可能是军队里的某个职位。
以上如果嫡长子过世了,由该嫡长子的嫡长子或他的嫡亲的弟弟,代替他继承爵位。不过如果得罪皇帝了,你什么都木有了,不论是王爷还是什么爵位。
扩展资料:
行辈
明太祖二十六子,八子赵王早夭未封。为其余二十五子及侄孙各拟二十字。宗室命名以上一字为据,而下一字起五行偏旁,以五行相生之火、土、金、水、木为序(明太祖各子已取木字旁名)。
这是说,明太祖给每个儿子二十个排辈字(实际是一首五绝),然后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则起名。这个世系从明太祖的孙辈开始排起,而五行从儿子辈就开始算。
明太祖儿子的名字全部是木字旁的单名,孙辈则按字辈和五行取双名。比如明成祖世系为:高瞻祁见_,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按规定,明成祖的儿子必须是高字辈,木又生火,第三字便是火字旁,明成祖因此给儿子取名为高炽,朱高炽的儿子属“瞻”字辈,火又生土,需用土字旁的字,所以宣德皇帝叫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宗室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几品?
明朝的宗室王爵确实只有亲王和郡王两种爵位,往下的不称为王了。
宗室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明朝统治时期,到底立下什么功劳,才能被册封为国公爷?
文官官职: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官官职: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首都卫戍司令。清代只有满族将领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陆军各军区司令、海空军司令的级别。 正二品——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副将。 大致相当现在的各集团军首长。 正三品——参将。 从三品——游击。 大致相当现在的师级领导。 正四品——都司。 从四品——城门领。 也许相当于团级吧以下就不一一对比了。这只是大致的比较不能与现在的级别一一对应。 正五品——守备。 从五品——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部千总。 正七品——把总。 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外委千总。 从八品——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外委把总。 从九品——额外外委。 这些武官都有自己设在军营内的住所但三品以上才能称为“府”。他们也有另外的私宅有些就设在府邸后面但按规定在当值值班时只能住在军营里不能随便外出。不过晚清军备废弛也就没人管了。这些武官都随下属的部队驻扎在各地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发生战事他们当然要按皇帝的命令率领所属军队参战但一般不迁私宅。因为打完仗大多数还是要回原驻地的。如果要长期换防也就不得不搬家了。 这些武官的出身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世袭的军职如贵族子弟或父亲因公殉职都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职品级。第二种是科举夺魁而得官。科举分文武两种参加武科举考上进士以上级别者可以授予武职。第三种是从士兵中选拔有才能的立功者授予武官品级也就是“行伍出身”。 清代早期的官场是很清廉的武官都凭才能和战功来获得升职。即使贵族子弟也绝没有无功受禄的事。但后期官场腐败贿赂成风武官升职的“渠道”也就很复杂了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宗室爵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功臣世爵俸禄 太监的品阶 清代官位品级的标志是以在蟒袍外罩的天青色褂子上所绣的文禽、武兽的补子来显示的。太监没有官位,不能穿补服,只能穿箭袖蟒袍 但是康熙末年规定太监最高官位为5品,最低为8品,乾隆七年规定太监官位最高为4品而且永为定制!慈禧太后因为宠爱李连英,打破了祖宗的定制,封李连英为2品。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太监最高的品位! 清朝统治者开国后,汲取了前朝宦官乱国的教训,制定“祖制”,对宦官限制很严。例如规定太监最高是四品官衔(在清朝只有一个太监是四品官衔,述有五品、六品至九品,然而被授到这一品级的太监也不出100人。在清朝宫禁之内,太监总额为3000人,比明朝少得多),不准干预政事,不准和外官交往,不准离开京城,违者斩无赦。所以,在清代的前期和中期,太监的势力不大,后期那个恃宠而骄的太监安德海被斩,其理由也是“违反祖制”。 总管太监:四品,也有以七品执守侍充者,官衔为宫殿监督领侍,宫殿监正侍,计14人。 副统管太监:六品,官衔为宫殿监副侍,也有执守侍衔者,计8人。 首领太监:八品使监,也有无品级者,计43人。 笔贴式太监:八品侍监,此品级太监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监:从事扫除、守护之役者,无品级,人数不定。 不同品级的太监,穿着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赏有太监顶戴的称为老爷,无顶戴的称为师父。在清末,督领侍张德安,长春宫的大总管张谦和,二总管阮进寿就是二品顶戴--“红顶子”。大总管、二总管依次往下排分为带班太监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另外,是众多的小太监和从事劳作的下层扫殿太监,登记森严,一级压一级。 此外,在各宫殿太监中,还设有总管、首领、掌案的、回事的,以及小太监。其他宫内各个处所,又分为首领、大师父、二师父、带班、陈人,最末一等就是徒弟了。太监头目都收徒弟,下班后,捧洗漱用具、拿扇、持麝尾,都有徒弟侍侯。 到了晚清,随着各种需要,分管什么职责,就有什么名目的太监,如驮妃太监、侍膳太监等,连外国进贡来的自鸣钟,也有专门太监负责,称其为“自鸣钟太监”,可谓是名目繁多,令人瞠目。
明朝伯爵是几品 明朝伯爵到底是几品呢
在明清朝时期,基本已经形成了异姓血统不可以封王的传统,也就是说,除了那些皇室成员,那些文臣武将,不管拥有多大的功劳,都只能最多被封为国公,而不能封王,但是要注意,即使是封国公,也不是轻易就可以被封的,毕竟这是对文武百官最高的赏赐。在明朝统治期间,国公属于明朝时期封赏体系的顶端。而具体需要立下怎样的功劳才可以被封为国公?必须要立下,对国家有巨大且不可磨灭的功劳,才有可能被封为国公。
一、明朝爵位明朝的爵位大概可以分为亲王,郡王,国东,侯,伯等等,而这其中也有几个不是外姓人可以获得的,一个是亲王,一个是郡王,这两个都是属于皇室专用的,对于文武百官来说,能够被封为国公,就已经是祖上烧了高香了,属于他们最高荣耀,但是历朝历代中,大部分都是重武轻文,明朝也是这样,明朝文官被册封国公的可能性太低,所以他们可以选择入阁,也就是成为内阁大学士,如果说内阁大学士是文官体系的顶端,那么,国公就是武将体系的顶端,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份荣耀。后来到了清朝,国公的分量就相当重,几乎接近于我们说的王爷,所以国公的册封难度就更大,就像是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也仅仅被册封为侯爵。
二、实例当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册封了各级文武百官,其中他册封了六位公爵,作为公爵之首的李善长,虽然是文官,但是,他运筹帷幄负责管理行政事务和军队的后勤保障,就相当于汉朝的萧何,三国的诸葛亮。剩余的五位公爵,有四个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帅之才,只剩下最后一个差一点的常茂,他的爵位是继承来的,可不属于开国大将,他的父亲常遇春是明朝数一数二的大将,被封为公爵,可惜英年早逝。
由此可见,明朝的公爵地位相当高。若不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本不可能被封为国公。
明朝地方官职品级
1、明朝伯爵三品。
2、在中国古代伯是爵位名,中国古代有着“伯为长子,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
3、中国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的制度,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伯爵国有吴国、秦国、曹国、郑国、梁国、杞国、毕国、霍国、郕国、燕国等。
4、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伯爵。唐朝设县伯爵,宋朝、明朝有伯爵。清朝有伯爵,分三等。
代代传承,明朝的亲王爵位能否世袭?
地方官职
一、府
1、知府 一人 正四品 府
2、同知 无定员正五品府
3、通判无定员正六品府
4、推官 一人正七品府
5、经历 一人正八品府经历司
6、知事 一人正九品府
7、照磨 一人从九品府照磨所
8、检校 一人未入流府
9、司狱 一人未入流府司狱司
二、州
1、知州 一人 从五品 州
2、同知 无定员 从六品 州
3、判官 无定员从七品州
4、吏目 一人 从九品 州
三、县
1、知县 一人 正七品 县
2、县丞一人正八品县
3、主簿 一人正九品县
4、典史 一人未入流县
五、、巡检司
1、巡检从九品巡检司
2、副巡检 从九品 巡检司
扩展资料:
明朝爵位
宗室封爵
一、皇子:
1、亲王
2、郡王
3、镇国将军
4、辅国将军
5、奉国将军
6、镇国中尉
7、辅国中尉
8、奉国中尉
二、皇女:
1、大长公主
2、长公主
3、公主
4、郡主
5、县主
6、郡君
7、县君
三、外戚功臣封爵
1、侯 无定员 超品二等爵
2、伯 无定员 超品三等爵
3、驸马都尉无定员 超品位在伯上
四、、五军都督府
1、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
2、左都督 一人正一品都督府
3、右都督 一人正一品都督府
4、都督同知无定员从一品都督府
5、都督佥事 无定员 正二品都督府
6、经历 一人从五品都督府经历司
7、都事 一人 从七品 都督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官职
明朝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
朱元璋当时定下的制度是对这些皇室宗亲以及他们的子弟、后代有十分优厚待遇的,历代明朝皇帝也都是这么执行的。盛世的时候这么干可能体现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明朝的衰落,这个制度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到最后,好好一个国家就让这些宗亲们“吃穷”了、“吃没”了。
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了,他在做皇帝之前就是一个小乞丐,没什么亲人朋友。再加上他建立明朝之前赶上了天灾人祸,所以他建立明朝之后,他没有什么亲人朋友,和他最亲近的一改就只有他的一个侄子和一个外甥了。
所以明朝之初,皇家宗室算上朱元璋,也就勉勉强强三个人,一只手就数过来了。这在“家天下”的时代,确实是对国家发展很不利,所以但是朱元璋开始疯狂的分封。
除了分封外姓宗亲,他也开始充实后宫,自己也有了很多儿子。他分封了很多外姓王爷之后,随着自己儿子的渐渐长大、到了封王的年纪,让他发现朝廷里的王爷太多了。
而朱元璋能当皇帝说明他很有头脑,他也知道历史,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所以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严加防范。比如他特意让人打造了“天潢玉牒”,这个玉牒就是记录皇家子弟的。封赏赐爵甚至是皇位的继承顺序都要按照玉牒的记录来。
按朱元璋但是定下来的规定,明朝的分封制是只有世子可以继承王位的。但是王爷作为贵族,肯定不会只娶一个老婆,也肯定不会只有一个儿子。其实这些儿子们也是可以当王爷的,只不过这个王的级别是一代一代递减的。
这个制度和其他朝代一样,就像清朝,除了铁帽子王爷,其他王爷儿子继承王位都是要降级的。比如亲王的儿子继承王位就不再是亲王,而是郡王
虽然明朝世袭王位的制度也是级别递减的,但是跟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明朝的这个递减有底线,只要继承人不犯大错,继承的王位再低也是个王,不会去做平头老百姓。
这个制度对宗亲来说肯定是好事,那些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过上一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这种制度对国家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会让宗亲越来越庸碌,国家的财政也会被这个呈指数增长的庞大的宗亲家族拖垮。
明朝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宗室的不断繁衍,到了嘉靖的时候,宗室的人数就已经破万了。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对朝廷没有任何贡献的寄生虫,而这些寄生虫们每年的俸禄也已经成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当时的皇帝嘉靖虽然也是藩王出身,但是也确实看出了这个问题,所以采取了改革措施。他采纳了御史林润的一件,制定了很严格的《宗藩条例》,对宗室的各种行为都进行了限制。
扩展资料:
明朝封爵制度:
明朝初期,其开国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并在其法律《大明律》中明确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从靖难之变以后,封爵标准虽执行的不严格,但文官封爵时总要以武官职称挂名,冒称立下军功方可名正言顺。
但到嘉靖时期,由于军功冒滥现象严重和武官地位低下,重文轻武体制建成,逐渐出现了武官难封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勋臣以武职封爵为耻,尝云:“我勋爵,非军职。”,其封爵标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明初将军功赐爵作为封爵标准,是明太祖在借鉴前人得失、个人的认识和基于当时的政治局面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明太祖在论功封爵时就曾说过自己封爵的初衷与对象,“爵以报功,汉高帝不功不侯,此最可法。朕今非吝封爵也,但无功受封,有功于国者又将何以待之耶!自今五等之爵不论品级,非有大功于国者,虽官至丞相亦不得封。”
因而在当时最高法律《大明律》卷二《吏律职官》中也有“文官不得封公侯”的条例:“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去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例。”
从“夺门之变”以后,朝廷封爵对象开始向非武职人员(太监、文官等)倾斜,“夺门之变”中的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先后被封爵赐券,徐有贞上书请求加爵,明英宗因高兴遂封其为武功伯“禄千一百石,世锦衣指挥使,给诰券”。
“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的准则已荡然无存。随着重文轻武的体制建立及统治者个人品行才能的因素,朝廷文官勾结压制武将,使武官封爵越来越难。“从嘉靖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百余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
李成梁军功冠于世,然为其得封也“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以至于嘉靖时期的文史学家王世贞在《皇明异典述四》中说道:“盖祖宗朝都督有劳,宁封流伯而不加保傅,典制一变也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