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有两种,简述如下:

1、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是中华神话传说中飞行速度最快的神禽,一翅伸开一百八十万里,双翅齐展三百六十五万里,“鲲鹏”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书中如此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鲲鹏是什么意思

鲲鹏 活动的世界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这里,大鹏就是不为外物所蒙蔽、束缚的自由灵魂的 象征 。为了衬托出 鲲鹏 挥洒自如的逍遥游理想,庄子以天地间最大的物象——大海和天空为 鲲鹏 的活动空间。因为只有大海和天空,才能衬托出鲲之巨和鲲化为鹏( 象征 至人的精神或灵魂)的伟岸庞大,才能表现出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磅礴气势。

鲲鹏是什么意思?

鲲鹏是: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一、基本信息

鲲鹏,华夏上古神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神兽,是奇大无比的两种生物。出自《庄子-逍遥游》。

二、历史起源

鲲鹏之名,最早出现于《庄子·逍遥游》,其中有鲲化为鹏的说法:“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三、外貌形态

夫鲲之为鱼也。潜碧海,泳沧流,沈鳃於勃海之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濠鱼井鲋,自以为可得而齐焉。鹏之为鸟也,刷毛羽,恣饮啄,戢翼於天地之间,宛颈乎江海之畔,而双凫乘雁,自以为可得而亵焉。及其化羽垂天,抟风九万,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四、传说典故

庄子在《逍遥游》中,有鲲化为鹏的说法:“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明代德清《庄子内篇注》云:“北冥即北海,以旷远非世人所见之地,以喻玄冥大道。

海中之鲲,以喻大道体中养成大圣之胚胎,喻如大鲲,非北海之大不能养成也。”《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五运历年纪》:“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鲲鹏超脱于九天之外。

白话译作:“北方的大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变作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 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展开翅膀,鼓足气力,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遮盖天空的云朵。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极。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渊池。”

鲲鹏的释义_百度汉语

1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察蟭螟於蚊睫,观鲲鹏於北溟。”唐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罗惇曧《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鲲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2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拼音] [kūn péng]

百度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