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里没有看到有关于鲲鹏的描述。

1、鲲鹏属中国古代神兽之一,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书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的禺强即是《庄子》寓言的鲲鹏之变的根源。



鲲鹏真的只是出自<逍遥游>么

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 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鹏,是从一种叫做鲲的大鱼变来的。传说有一大鱼名曰鲲,长不知几里,宽不知几里,一日冲如云霄,变做一大鸟可飞数里,名曰鹏。

古人有诗云:云开衡岳风雨止,鲲鹏击浪从兹始 沧海横流何足虑,三尺寒江东陵指

现在常用鲲鹏比喻一些宏伟之事,一句俗语曰:“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

《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这种极其奇特、兼有巨鸟与巨鱼之体的动物,过去一直以为只是神话。但最近我从国外动物学的报道中看到,海鲸栖息于海中有时将鲸尾竖出海面,其尾至为巨大,形极以于鸟翼。渤海古代称北海,亦即北冥。据史藉记载,渤海秦汉以前多见海鲸。鲸体型极大,可长达30米(是现存最大动物),所以庄于所说的鲲鹏,并非完全是寓言,而是指渤海的海鲸。

鲲鹏到底有没有,上古时期真的有吗?

是《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载的太古洪荒巨兽有很多,其中最著名四个应该就是鲲鱼、大鹏、混沌兽和帝鸿!此外,还有烛龙、青龙、夔牛等。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是个谜,无从考证,很可能是历经多人合著而成的!

历史溯源

鲲鹏

古时期,《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现译本白话这样翻译:“

有一种鱼,一边是枯萎的,名叫鱼妇,据说是颛顼死而复生变化成的⋯⋯蛇就变成鱼,于是有了鱼妇——这是颛顼死而复苏,托体鱼胎而生成的”。此传说认为,有

一种叫做“鱼妇”的神鱼,一边是枯萎的,且是北方水神颛顼死而复生变化成的。颛顼之神是通过鱼、鸟之形死而复生相互禅变的。

稍后时期,神鸟、神鱼又被合传为一物。《山海经·西山经》云:“有鸟焉,其翟而赤,名曰胜遇。”“胜遇” 就是“ 神鱼”,文中所说的鸟,也是神鸟。说此神鸟的名字叫“神鱼”,实际上是将神鱼、 神鸟合传一体了。[1]

图腾之变

人传说的大禹之父“鲧”实际上就是“鲲”的音变,此说有理。“鲲”为大鱼,“鲧”也是大鱼,而“禹”音亦为鱼,

鲲——鲧——禹,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神鱼图腾系统。古人图腾顺序为先鱼后鸟,再到龟,其内涵的意思也是“神鱼禅变为神鸟,最后变为神龟(玄武)”之意。

“鲧——禹”之变的传说,导致夏人自认颛顼为祖神。“龟”,本是商族崇拜的宗祖图腾。夏亡商立,商人便淡化夏人图腾,强行向中原侯国推行本族宗神“龟”,

并以此替代夏人的北方鱼神,所以后来的北方神兽变成了“龟蛇相缠”的玄武。经过商代几百年的强行崇龟和周代几百年的自行传承,到战国时期崇龟之俗已成定

俗。蜀地古人虽多为夏后氏,但由于战国晚期蜀地统治已趋松散,中原文化以强势介入,中原祭俗也在蜀地流行,因而蜀人在敬祀古承的“鲲鹏禅变”神祖之时,也

将当时流行的“神龟”置于其上,共同敬祀。

不过我个人觉的 应该是之前那些恐龙时代的翼龙

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 描述的时候夸张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