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风力等级表:北风8米每秒是5级。

2、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水面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北风八米每秒是几级风,西北风8米每秒是几级风

1.根据风力等级表:北风8米每秒是5级。

2. 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3.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水面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2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4. 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

5.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愈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

6.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

7.风速的单位用每秒多少米或每小时多少公里来表示。

8.而发布天气预报时,诀是“从一直到九,乘2各级有”。

9.意思是:从一级到九级风,各级分别乘2,就大致可得出该风的最大速度。

10.譬如一级风的最大速度是每秒2米,2级风是每秒4米,3级风是每秒6米……依此类推。

11.各级风之间还有过渡数字,比如一级风是每秒1-2米,2级风是每秒2-4米,3级风是每秒4-6米,诸此类推要还可以将风力换算成所对应的风速,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用米/秒表示,其换算口诀供参考:二是二来一是一,三级三上加个一。

12.四到九级不难算,级数减二乘个三。

13.十到十二不多见,牢记十级就好办。

14.十级风速二十七,每加四来多一级。

15. 即:一级风的风速等于1米/秒,二级风的风速等于2米/秒。

16.三级风的风级上加1,其风速等于4米/秒。

17.四到九级在级数上减去2再乘3,就得到相应级别的风速。

18.十至十二级的风速算法是一样的,十级风速是27米/秒,在此基础上加4得十一级风速31米/秒,再加4得十二级风速35米/秒。

每秒8米是几级风?

风速8米每秒是5级风。常用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2个等级。

其中0-5级为:

0级,无风,风速0.0-0.2米/秒;

1级,软风,风速0.3-1.5米/秒;

2级,轻风,风速1.6-3.3米/秒;

3级,微风,风速3.4-5.4米/秒;

4级,和风,风速5.5-7.9米/秒;

5级,清劲风,风速8.0-10.7米/秒。

扩展资料:

测量方法:

为了更准确的测量风力大小,人们在野外常用轻便风速表测风。这种轻便风速表,一般由感应部分和计数器所组成(见左图)。感应部分由三个风杯(也有四个风杯)装于十字架上,风杯在轴承上可以自由转动,外用小框保护风杯。中轴下部与计数器相接,风杯转动,也使计数器随之转动。

所以计数器是记录风杯转动的转数的。计数器通常有两个或三个记数盘,大指针指示个位和十位数,两个小记数盘上的指针分别指示百位数和个位数。仪器的下部有一开关(启动杆),将它推上去,可使计数器与感应部分接合,计数器开始工作。

把启动杆拉下来计数器则与感应部分离开,计数器停止工作。当仪器置于高处,用手直接开动不便时,可用小绳连接开关。观测时拉动小绳即可启闭。轻便风速表一般安置在四周开阔、无高大障碍物的地方,表身垂直。

观测前关闭开关,记下指针的示数。等一两分钟后,打开开关,同时开动秒表记录时间。此时,观测员迅速离开风速表,站在仪器的下风方向。开动仪器后将近100秒钟时,观测员迅速走近仪器,在正100秒时关闭开关,记下第二次指针示数。

根据前后两次读数算出其差数,此差数表示风速表指针在观测时间内所走的刻度数,记入记录表内。将此差数除以观测时间,就得出风速表每秒钟内所走的刻度数,取一位小数。再根据每秒所走的刻度数,从该风速表的检定证上查出平均风速(单位:米/秒),取一位小数。

最好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以减少仪器本身及人为的误差。

-风力等级

风速每秒8米是几级风,北风每秒8米是几级风

1.每秒8米大约相当于4级风的风速,一般规定为离地面8米高的风速来确定风力等级。

2.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风速的常用单位是m/s,1m/s=6km/h。

3.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

4.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