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什么,其中,"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其中,新年对嘉节,纳对号,余庆对长春。

对联的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这幅对联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谓文“题桃符”,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驳其意。

从中反映了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现收藏于成都永陵博物馆。

扩展资料: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来源典故: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第一幅春联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春联是什么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在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的一副题桃符的春联。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气氛。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后蜀主孟昶(chǎng)好学能文,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在后蜀灭亡的前一年(公元964年),孟昶突发奇想,想在桃符上写两句话。于是,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大致就是:新年享受着先祖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说到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会想到五代十国后蜀之主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直以来,深入人心,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在世界纪录协会的记录上,却记录的不是这副对联,到底哪一副对联才是中华第一副春联呢?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是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上最早的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经书记录了在岁初日、立春日所写的十二副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题联早240余年,称之为中华第一副春联是毫不为过的。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运用了互文的手法,上下联互相呼应补充,意思就是从立春开始,阳光普照天下、润泽万物,一切都开始复苏,万物欣欣向荣,充满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也从此拉开了序幕。由此看来,这副对联,乃是祝福新年新气象,含有万物繁荣、万事顺意的良好祈愿。常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副对联恰恰含有此意,位于中国春联的首位也就理所应当了。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关于年的话题不可胜数,历史上第一副春联的故事却是饶有趣味:

      据《宋史》卷第六十六载:五代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一天是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了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时间转眼到了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率大军攻打后蜀,兵临城下,孟昶率众投降。

      后蜀亡国之后,孟昶被押解进京,宋太祖赵匡胤任命吕余庆为成都知府,吕余庆这个人正好应了上联的“新年纳余庆”。

      最有意思的还是下联:佳节号长春。当时北宋有个节日就叫长春节,而这个长春节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孟昶的这句“佳节号长春”,等于是恭贺宋太祖的生日,果然第二年孟昶亡国被俘,被押解到了开封,亲自给宋太祖祝寿去了。

      孟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预言家。

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学形式,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