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其中以余庆对长春,体现了春联寄托人们愿望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什么,其中什么对什么。体现了春联什么的特点,即不仅什么而且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内容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其中余庆对长春。
体现了春联寄托人们愿望的特点。不仅表现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昏庸无能,整日只顾玩乐,不理朝政。春节前夕,孟昶突发奇想,想着在桃符上写上对新年的祝福,于是他找来许多人为自己寻求帮助。众人都感到为难,因为桃符都是用作辟邪,没有人在上面写过诗句。
孟昶都不太满意众人的作品,索性自己提笔,写下了两句简短的句子“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此人喜欢标新立异,看过自己的所写,感到十分高兴,就命令人们把它挂在自己的寝宫了,这也是第一幅春联的来由。
扩展资料
关于春联的起源,最早应追溯到周朝的“桃符”,所谓桃符,其实就是两块桃木板。
当时的桃符并不是过年时候才悬挂,是平时就一直悬挂在大门的,大体就像现在屋前的“泰山石敢当”;那时的桃木板上也写有名字,即神荼、郁垒,桃木辟邪也正是来自二人的相关传说。到后世,春联的形成,此二人就直接当作了门神被人们张贴了。但以此为开端,过年的春联也在慢慢形成了。
到汉朝,有相关记载,就直接言明,桃符是在正月初一悬挂的,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这样一来,桃符就和过年有了直接关系。在接下来,随着骈体文的体裁盛行,到了隋唐时代诗歌的盛行,就有了对仗、平仄的讲。
而真正被称为“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在唐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虽然第一副“春联”出现了,可它的载体仍然是“桃符”。
在这之后,宋朝造纸术的发明,使得纸张的使用变得普遍,才有了纸张书写楹联,并在春节张贴。但在宋朝,这种虽然在载体和内容上都有了变化的“桃符”,仍以“桃符”为名。春节最著名的一首诗《元日》,出自宋朝王安石,里面有一句诗就写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就从明朝盛行了起来,到了清朝就增加了纸张颜色、字数等许多讲究,并流传了下来,所谓“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联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是什么,什么的其中,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体现了春联什么的特点,即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是什么,,其中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什么对什么,体现了春联的什么特点,即不仅,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体现了春联什么的特点即不仅什么而且什么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体现了春联寄托人们愿望的特点
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体现了什么特点?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孟昶撰
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这样看来,此联只不过是迎春祈福之辞,没有什么新意。
严格说来,此联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但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是首创,更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而是宋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