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禄山因为自己的势力太强大,有了异心所以叛乱。安禄山虽然在造反之前,身体已经很差。但是,对于安禄山来说,他绝不会错过大好的机会。

因为安禄山为了造反,已经做了太久的准备工作,他已经通过巴结唐玄宗,屈辱地当杨贵妃的儿子,同时极力讨好李林甫等朝中大臣,打消了唐玄宗对他的顾虑,放松了唐玄宗的警惕,让唐玄宗把三镇节度使的职位给他,让他拥有了不小的权力。这对于安禄山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安禄山人物简介。

安禄山懂九蕃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又设法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的信任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安禄山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至德二年(757年),子庆绪谋夺帝位,将其杀死,年约五十余岁。

安禄山为什么造反

公元755年的时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禄山进谏,这一次安禄山以患病为名,没有来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这一次的造反就是被称为安史之乱的唐朝最大的叛乱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安禄山造反原因,一起来看看。

安禄山造反原因

首先安禄山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这是安禄山自己个人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身处高位的人不为帝位所动,尽心尽力辅佐皇帝,但是却有更多的人帝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希望更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都不够,还是要坐上更高的位置。最有代表性的就应该是王莽了,对权力的渴望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已经是三个节度使官位加身的安禄山,又掌握着兵权,想当皇帝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就是当时政治因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醉于杨贵妃的美色,过着糜烂的生活,对政事都不理不问。阶级问题严重,许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外奸臣当道也是当时唐朝政治局势的一个特点,当时口服迷奸的奸相李林甫长期把持着朝政,官场一片混乱,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深。

而且当时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的深,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至于安禄山和史思明只是地方军阀的代表,他们也是趁了地方军阀的对抗情绪的东风,才能够发起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其实在那个情况之下,很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且朝代更替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唐玄宗后期昏庸,奸臣当道,根本就没有能力管理好国家,出现叛乱也是正常的事情。至于符不符合礼法,只要能坐上皇位,礼法什么的都是后话,哪次朝代更替不是血流成河的灾难。

安禄山怎么死的

安禄山称帝两年之后就死了,而且安禄山的死因也常常被人称道,大家都说安禄山是被自己儿子给杀死了,所以安禄山的死是很有人都有所疑问的地方。

安禄山称帝之后,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常常对人非打即骂。安禄山的视力也越来越差,而且身体肥胖三百多斤重的安禄山身体上长了毒疮,身体上的病痛也让安禄山更加的案遭,对自己的大臣严庄也都是鞭打相加。于是严庄就和安庆绪两个人密谋要把安禄山给杀了。严庄让安庆绪站在门卫为自己把风,自己带着刀和李猪儿就进到安禄山的营帐里了。

这个李猪儿就是安禄山身边的宦官,为人狡黠,也深受安禄山的器重。安禄山瞎了之后就是李猪儿在一旁侍奉安禄山穿衣服的。当时唐玄宗赐安禄山在清华台沐浴,还准许李猪儿可以进入服侍安禄山。

李猪儿挥起大刀就砍安禄山的腹部砍去。安禄山双目失明,于是床头经常挂着一把刀防身,等他发觉刺客时已经难得起身,床头上的刀又拿不到手,于是只能摇着帐幔大喊道:“这人是我的家贼呀!”喊罢就断气了。安禄山死了之后,他们就在床底下挖了一个好几尺深的大洞,用毛毯裹了裹安禄山就把尸体给埋葬了,什么礼节上的仪式都没有。

之后严庄就对外宣布安禄山死了,说安禄山把皇位传给了晋王安庆绪,安庆绪也就继位自立为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