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场地

我们要在正规的养殖场里进行选择,要选择线条流畅,游动尽力强,鳞片每有明显的损伤,皮肤光泽这样的鱼苗适合养殖。我们可以使用网箱相知,和池塘养殖者2种方法,建议大家有网箱养殖的密度高,方便管理,自然效益也高,所以目前养殖户都是用网箱来进行养殖。池塘养殖管理麻烦,水质不好控制,池塘的病菌太多,很容易让石斑鱼生病。

2、养殖条件

养殖的海区环境很重要,最好海面无风,海浪不大,没有风暴的袭扰,海底的沙质要好,礁石,珊瑚礁要多这样的海区最有利石斑鱼的养殖,石斑鱼要求海水的透明度在1.5厘米,养殖场的交通要好,这样方便育苗的运输和饲料的供应。

3、放养密度

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是跟养殖海区的水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快的海区里养殖的密度可以大一些,正常长度3米,宽度3米,网箱的深度3米,这样大的网箱可以放养2500尾鱼苗,每尾的体重在50克一下,体重在150克的鱼苗只能放养1000尾。

在石斑鱼的成长过程中要及时的改变养殖网箱内的数量,3米长,3米宽,3米深的网箱只能要是200公斤的石斑鱼,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很快要及时的做好调整保证薄每立方米养殖10公斤至15公斤的石斑鱼为好。

4、喂食

石斑鱼是食肉鱼类,在幼苗时可以使用切鱼机器把新鲜的小鱼闸碎块进行喂养,成大以后就可以用活的小鱼进行喂养啦,石斑鱼的饲料很广泛,小鱼,小虾,小蟹,都可以食用。

石斑鱼要喂食时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尽量的模拟野生条件,多更换喂养的饲料。石斑鱼的消化速度不是很快每天喂食1次就可以,但是在水温高的天气里每天要增加一次喂食的次数,因为水温高石斑鱼的身体机能也会变强,如果不添加饲料,石斑鱼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喂食时要注意饲料的均匀,不产会出现石斑鱼的生长大小不同,对养殖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石斑鱼怎么养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不过石斑鱼怎么养?接下来我带你去了解一下它们的奇妙世界吧。

石斑鱼的特征:

石斑鱼体形特征,大同小异,一般体中长,侧扁,色彩艳丽,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有条纹和斑点,口大,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背鳍和臀鳍硬棘,很是发达,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 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 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在东海214海区,通过电动轮鱼杆钓到一条长约1.70米、重达51公斤的石斑鱼

石斑鱼怎么养:

01、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02、养殖条件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03、放养规格及密度

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250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 饲养 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04、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2。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投饲的一般原则是,小潮水流缓水清,水温适宜时多投,反而少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8%左右,每次投喂时,应先投入小许、分批缓缓遍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由于石斑鱼是吞咽方式进食的,因此饵料的个体大小要小于鱼的口径。投饲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05、分档饲养

鱼种放养时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分档次进行饲养。从理论上分析,个体差别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较难作到。因鱼体大小级差小,摄食均匀,有利于生长。

06、日常管理

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 方法 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 安全生产 。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 措施 ,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如何饲养石斑鱼

石斑鱼营养丰富,有很多人都喜欢吃石斑鱼,那么你们知道石斑鱼是怎么 饲养 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石斑鱼的饲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石斑鱼的饲养方法
1、苗种培育

(1)鱼苗放养:鱼苗全长2.5-5厘米时,放养于塑料框(餐桌罩)饲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框,全长5-9厘米时,放养于塑料小网箱内饲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箱;全长10-20厘米时直接放入10米3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苗种放养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将不同规模的苗种分开饲养。用塑料框和小网箱饲养时,将塑料框、小网箱放置于水泥池中,水池内充气,框和箱内不充气。

(2)饵料投喂:苗种饲养期间的饵料主要以冰鲜小杂鱼、小虾为主。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苗种2-5厘米时段,可将冰鲜小杂鱼、小杂虾制成鱼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种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剪成块状投喂,用小毛虾、小杂鱼仔为饵时可直接投喂。

(3)水质管理:苗种饲养期间,换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饵料品种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应在每次投饵完成后乾地大排换水,及时清除池底残饵、粪便,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4)苗种分养筛选:互相残杀是老虎斑的天性,主要发生在1.5-10厘米时段,个体大小不一,具有强烈的攻击和残杀倾向,其结果是较小的被吞食,稍大的同归于尽,所以在苗种的饲养过程中须2-3天筛选一次,以保持同一养殖池中的鱼体大小规格一致,尽量减少互残,筛选一般采用石斑鱼专用的、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筛选方法进行。苗种分养筛选可结合清洗风箱或倒池时进行,筛选分苗倒池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

(5)苗种越冬:越冬前须加强管理,投足、投好饵料,使鱼种在越冬时有健壮的体质,能顺利越冬。在水温低于18℃时,需采取保温 措施 ,保持水温在20℃以上,水温差波动幅度不越过2℃。越冬期间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6%,每天投饵1-2次,且对流换水量2-4个循环,保持连续充气。老虎斑为热带、亚热带鱼类,畏寒,适温范围15-35℃,最高、最低致死温度约分别为12℃、38℃。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当年养殖上市,经过越冬后规格可达150-200克。

2、成鱼养殖

(1)苗种放养:4月份当自然海区水温稳定在20℃时,可将保温棚内鱼种移到鲍鱼养殖池中。苗种入池前,养殖池用含有效氯10%的次氯酸钠洗刷消毒,用干净海水冲刷数遍至余氯完全消失后,加水至1.2米,再将鱼种移入池内。苗种入池时应进行药浴,可用5-1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加1-2毫克/升的上野黄药药浴3-5天,每日1次,每次2-3小时。

(2)养殖密度:老虎斑具有集群、低耗氧,饱食后极少活动的生态习性。故适合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一般个体重150-200克的苗种,放养密度为200-300尾/米2;个体重200-350克,密度150-200尾/米2;个体重500克以上,密度30-50尾/米2。为促进鱼体的生长,养殖过程要根据鱼种的个体大小,30-40天进行筛选分池、倒池一次,倒出的空池,要乾地严格的洗刷、消毒、冲洗后再使用。

(3)饵料投喂:人工养殖棕点石斑鱼主要以小杂鱼、虾蟹为饵,目前成鱼养殖一般使用新鲜小杂鱼、虾或用新鲜小杂鱼与台湾产石斑鱼预混料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用新鲜小杂鱼为饵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8%-12%,以软颗粒饲料为饵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8%,日投饲均为2次。

(4)换水清污:每天上、下午投饵完成后进行大换水,采用边排水边清扫池壁、池底、充气管的污垢及残留物的方法。将水位降低至40厘米左右后,对流1-2小时至水质清新再重新加水至原位。

(5)病害防治:老虎斑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来防车轮虫、小瓜虫、瓣体虫等寄生虫和海水弧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性疾病及营养性疾病等,尤其是苗种养殖期甚为重要,所以应特别重视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定期有规律地对养殖鱼进行杀虫,淡水药浴。
石斑鱼的饲养管理技术
1、日常管理方面坚持病害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郭老板的的池塘为低位塘,基本上每次涨潮都会换掉50公分水;水质差的的时候也是采取换水来来处理。进水前先泼洒抗应激药品,提高鱼抵抗力;进水后消毒水体,做到定期预防病虫害。下雨天或者台风天气后也会对水体进行消毒。日常的的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的环节是在喂料时细心观察鱼吃料情况,出现吃料不好的的情况,及时适当换水,调理水质。另外一亩池塘水面大概配备了一台增氧机,在增氧和调水方面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

2、选择优质的的饲料,注重性价比。目前市场上饲料品牌繁多,价格和质量参差不齐,选饲料不能单纯看价格是否便宜,更应该从多方面关注一个饲料的的效果,如消化性,长速,饵料系数等指标。一些养殖户只在乎价格便宜,殊不知,价格虽然低了,但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用料跟不上,导致整体的的饵料系数偏高,最终的的养殖成本可能还高。

行情低迷影响下,部分石斑鱼饲料为了抢夺市场,不惜降低饲料质量和价格促销,上上的的优选系列石斑鱼饲料不仅仅能够维持稳定质量,还对质量进行不断地优化,可以让鱼体消化更好,养殖出来来的的鱼体色体型更加健康,对于两年石斑鱼的的养殖盈利具有大大的的推动作用。

3、投料管理。由于不同苗场鱼苗驯料方式的的不同,郭老板今年买的的鱼苗属于有“吃料沉底”的的习性。在投喂的的时候鱼不游出水面抢料,只能看到水面波动,看不到鱼吃料,给喂料带来来不少困难, 经验 不足的的养殖户就可能出现喂料不足或投料过多造成浪费。对于这一问题,郭老板认为要选择慢沉效果好的的饲料,刚好上上石斑鱼料能很好解决该问题。

在喂料时只要看到饲料上下翻滚,则表明鱼在抢料,非常方便。很多养殖户在天冷时投喂上上石斑料都发现这独特的的缓沉优点,对投喂管理帮助很大。在不同生长期,用料最好也有所区别:苗期15公分之前,选择使用营养更全面的的上上龙胆系列,打下营养基础;15公分后投料量增加时可选用更经济的的上上优选系列石斑料。投喂方法也有讲究:10公分之前每天投喂3餐,按体重的的5%投喂;10-17公分每天投喂2餐,按体重的的3-4%投喂;17公分上则每天喂1餐,连续喂3-4天停喂1天。
石斑鱼的运输管理方法
水质技术要求水质是活鱼运输过程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用来运输活鱼的海水必须清新,不受污染,溶氧充足有机物含量少。因此在运输时最好取用育苗场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的洁净海水。

水温技术要求石斑鱼运输的最佳水温应保持在16℃左右,此温度可使石斑鱼处在半麻醉状态。如水温太高,会加速鱼的新陈代谢,造成水体恶化,引发死亡;如水温太低,又会冻伤鱼体。因此控制好储运水体的温度,是运输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体溶氧技术要求只有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一般要达到8毫克-10毫克/升)才能确保石斑鱼运输的成活率,现较常见的供氧方式有四种:(1)风机供氧;(2)分子筛制机供氧;(3)氧气瓶供氧;(4)液态氧供氧,其供氧方式各有利弊,大家可根据各自具体条件要求选用合适的供氧方式。

石斑鱼怎么养殖?

石斑鱼怎么养殖?

1、环境要求

人工养殖淡水石斑鱼,要是池塘养殖的话,要模拟海洋环境,如控制温度,在苗期水温必须在28度以上,以保证石斑鱼在苗期成活率。成年石斑鱼,水温应高于33度,不要低于25度,特别是在冬天,石斑鱼很可能会引起冻死现象。

2、池塘消毒

池塘面积为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水质无污染,底部可以铺上一些轮胎、卵石等,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爱好。鱼苗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的饵料。

3、鱼苗投放

淡水石斑鱼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一般同一个养殖池放养的规格要一致,一般100尾/立方米,鱼苗在入池前,要先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4、苗期管理

淡水石斑鱼鱼苗因为施肥、饵料等,容易导致水质败坏,因此要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还可以在池塘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以及利于鱼苗躲藏。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有大吃小的习惯,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个池的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5、饵料投喂

淡水石斑鱼饵料有动物性饵料,以及植物蛋白饵料,人工饲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以及添加一些植物蛋白原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一日投3次,饲养期间可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鲜嫩牧草,当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6、疾病预防

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烂尾病、烂鳃病、白斑病、弧菌病等,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要巡塘,观察鱼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石斑鱼能养殖吗,怎么养

在养殖石斑鱼的时候,要提供给它们充足的空间,养殖密度不能太大,以免出现缺氧的现象。水的PH值维持在7-9之间比较合适,大面积养殖的话水深需要在4米左右,溶氧量要在5毫克每升以上才行。水温也得注意,保持在22-28度最好。需要定期喂食,可以投喂活的小鱼。另外,还得定期清洁鱼缸,预防疾病。 一、石斑鱼能养殖吗

石斑鱼是可以养殖的。它们既可以大面积养殖,也可以放在家里养殖。不过,一般来说还是大面积养殖比较常见,因为它们是经济鱼类。

二、石斑鱼怎么养

1、空间和密度:养殖石斑鱼,首先要注意空间和密度问题。要提供充足的空间,石斑鱼的数量不能太多,太密集的话容易出现缺氧的问题,石斑鱼的发育状态也会不好。

2、水质:石斑鱼对周围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注意调控。比如,水的PH值最好在7-9之间,也就是说选择偏碱性的水比较好。再者就是溶氧量,需要在5毫克每升以上才行,因为石斑鱼对水中溶氧量的要求比较高。再者,若是养殖的数量比较多,那么养殖池的水深在4米以上比较合适。

3、水温:另外,石斑鱼对水温也是有要求的。具体来说,最适宜的范围是在22-28度这个范围之内,若是水温不适宜的话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在养殖的过程中,尽量一直保持水温适宜,不要低于15度。因此,若是在冬季的时候水温太低,则需要特别注意调控。4、喂食:养殖石斑鱼,喂食也是十分重要的。石斑鱼属于一种肉食性的鱼类,最好将动物饲料作为它们的食物。可以给它们投喂一些小鱼,不过需要注意做好消毒的工作,并且将小鱼切成小块再喂。

5、预防疾病:石斑鱼在4-8月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疾病,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寄生虫病了。因此,需要在这个阶段内做好防治的工作,定期消毒。

石斑鱼养殖技术

养殖石斑鱼时,需要注意养殖池的选择、鱼群的密度、饵料的配制和日常的养护管理等。养殖池可以用海边垦区的土地挖掘出力,一般每100平方米投放5千克左右的鱼种,饵料使用新鲜小杂鱼,注意日常中温度和氧气的管控。

石斑鱼怎么养殖

1、选择场地

养殖石斑鱼一般是使用海边垦区内的地势低,属于低、中潮地区的土地进行挖掘建成鱼池来进行养殖,如果有废弃不用的对虾养殖池的话,那么也可以使用对虾的养殖池来改建成,水深要有1米以上,水质要好,无污染最佳。

2、鱼群密度

养殖石斑鱼的场地内,鱼群的密度是不宜过大的,这种鱼种的活力很强,因此对于平均的面积需求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每100平方米的面积内只能放养5千克的鱼苗,且放养的密度根据实际上的场地的情况还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3、饵料配制

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以新鲜的小杂鱼小虾米为主,这种鱼是肉食性的,最好是喂食活饵,能够增强鱼的消化能力,如果活鱼体积太大就切成小块进行投喂,定时定点的投喂,早晚各投喂一次,在早5点和晚7点时最佳。

4、日常养护

石斑鱼是一种热带亚热带的海鱼,对于环境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对于水体的温度变化最为敏感,想要让鱼群健康的话,水体的温度要维持在14-30摄氏度之间,昼夜变化不能过大,且要定时增氧抽水,融入足够的氧气。

鱼缸养石斑鱼养殖方法 养殖石斑鱼的步骤

1、想要养殖石斑鱼的话,需要选择比较好的鱼苗来养殖,这样存活率会高很多,一般最好是垂钓上面的石斑鱼,同时,鱼苗最好不要出现鳞片掉落等明显外伤。

2、养殖石斑鱼一般最好选择网箱来养殖,除了网箱养殖石斑鱼之外,也可以选择在池塘养殖石斑鱼,这个大家了解一下,石斑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养殖的鱼类之一。

3、在养殖石斑鱼之前,可以在网箱的底部放入一些砂石,这样可以营造出更像野外的环境,可以让石斑鱼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可适当放入一些水草。

4、石斑鱼的养殖一般最好控制在25°左右,这个温度石斑鱼还是比较舒适的,有利于它吃食后的消化,可以让其很快的生长起来,这个温度需要严格控制。

5、石斑鱼的喂食方面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可以选择一些较小的杂鱼来喂食,杂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对于石斑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喂食选择每天喂食一次较好。

6、在平时,养殖石斑鱼的网箱需要定期清理,一般最好选择一个月内清洗一次,这样可以保证石斑鱼的鱼缸中不容易滋生细菌,需要确保养殖的环境无问题。

石斑鱼养殖方法 石斑鱼养殖方法介绍

1、养殖场地

我们要在正规的养殖场里进行选择,要选择线条流畅,游动尽力强,鳞片每有明显的损伤,皮肤光泽这样的鱼苗适合养殖。

2、养殖条件

养殖的海区环境很重要,最好海面无风,海浪不大,没有风暴的袭扰,海底的沙质要好,礁石,珊瑚礁要多这样的海区最有利石斑鱼的养殖,石斑鱼要求海水的透明度在1.5厘米,养殖场的交通要好,这样方便育苗的运输和饲料的供应。

3、放养密度

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是跟养殖海区的水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快的海区里养殖的密度可以大一些,正常长度3米,宽度3米,网箱的深度3米,这样大的网箱可以放养2500尾鱼苗,每尾的体重在50克一下,体重在150克的鱼苗只能放养1000尾。在石斑鱼的成长过程中要及时的改变养殖网箱内的数量,3米长,3米宽,3米深的网箱只能要是200公斤的石斑鱼,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很快要及时的做好调整保证薄每立方米养殖10公斤至15公斤的石斑鱼为好。

4、喂食

石斑鱼是食肉鱼类,在幼苗时可以使用切鱼机器把新鲜的小鱼闸碎块进行喂养,成大以后就可以用活的小鱼进行喂养了,石斑鱼的饲料很广泛,小鱼,小虾,小蟹,都可以食用。石斑鱼要喂食时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尽量的模拟野生条件,多更换喂养的饲料。石斑鱼的消化速度不是很快每天喂食1次就可以,但是在水温高的天气里每天要增加一次喂食的次数,因为水温高石斑鱼的身体机能也会变强,如果不添加饲料,石斑鱼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喂食时要注意饲料的均匀,不产会出现石斑鱼的生长大小不同,对养殖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5、日常管理

要定期的清理食物的残留物,对养殖的网箱进行清理,要把污损生物都清理掉,这样做可以减少石斑鱼的生病可能。要时刻注意海浪的情况尽量做好网箱的维护修补工作,注意饲料的供应,在网箱内可以多栽植些海藻,做好为水质盐分的控制,也是提高产量的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养殖出石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