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指用一个货架,放一些吃的喝的东西,贴上二维码,全凭自觉,无人自售。

无人货架,技术上很简单,贴一个支付二维码,一个货架,放一些日常饮料、点心、小吃等,不上锁,没有店面,占地面积小,无人值守,用户自行取货+扫码付款,全凭自觉。与无人便利店不同,无人货架瞄准的是“办公室经济”。

无人零售货架产品特点是什么?

近:无人货架可以说是就在消费者的身边,只要消费者伸手就可以买到东西,同时,无人货架以快消品为主要商品,这是一种高频消费需求。

省:消费者在选购完自己的想要的产品后就可以进行扫码自主付款,一方面消费者自由度提高了,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无需专属的收银员,大大节约了成本。其次,由于无人货架的属性优势,只需一个补货员就可以进行多个无人货架的补货工作,而传统的便利点一个店就需要一个补货员,有了无人货架则可大大节约人力成本。而且,无人货架上面的商品普遍比便利店价格要低,所以无论是从价格还是体验上看,无人货架是比较受到欢迎的,短时间内就能回本。

活:无人货架的商品非常灵活,前期可以通过理货员在理货时和消费者的沟通了解,消费者需求,后期根据软件收集的大数据就可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直击用户需求点。同时在人流量比较集中和稳定的办公区域,它的任何变化都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迅速完成培养消费者的工作。

低:通常,一个十余平方米的无人便利店前期投入超过10万元。而无人货架的成本相对较低,铺设一个无人货架点位的初始成本在1000元左右。相比之下,无人货架的低成本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智能无人货柜发展状况如何【福柜】

以下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助售货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无人零售领域大体可以划分几个板块:

(1)无人店

在原有便利店模式上,采用自动识别或IFID技术,实现了无人运营、顾客自助服务的无人模式。代表品牌缤果盒子、简24等。

(2)办公室无人货架

2017年下半年,无人货架在国内市场火爆起来。无人架模式就是在办公室等场景区域放置货架,或是一组货架(柜)的组合,形成一个简单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所见即所得”需求。实现了更近、更便利的便利模式。

(3)自动贩卖机

2017年,自贩机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目前的自贩机板块,中国的机器数量大大低于日本市场。据三全鲜食杨志总经理提供的数据:日本的单机服务人口是25人,中国目前的单机服务人口是5000人。目前自贩机已经由以往单一的饮料品类,进入鲜食、蔬果、盒饭、果汁、咖啡等等多个领域。代表品牌是三全鲜食、天使之橙等。

无人零售的优势

相比传统实体零售店,无人零售的重要优势就在于能通过无人化技术,更高效的完成运营操作,并且凭借较低的租金、运营成本,能在低流量的消费场景中引来更多的流量,增加复购率,并且近距离与消费者接触,增强黏性价值,并满足消费者即时性消费需求,迎合了当前实体零售商们迫切的需求。

未来5年,行业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目前,中国无人零售商店无论数量还是成熟度尚有所欠缺,用户进入市场条件不完善,故用户规模还没有实现放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以及无人零售商理念的渗透,无人零售商店的用户规模及交易额都会迎来井喷式爆发。

根据数据,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用户规模仅有600万,未来五年用户规模将大幅增长。至2022年,用户规模可达2.45亿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达约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2020年预计增长率可达281.3%,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

入局无人货架,顺丰的“丰e足食”能走多远?

无人货架是距离用户最近的消费距离,在植根于办公室的场景中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用户的消费需求。截止2017年9月份已经有超过25家企业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投资,风头更是盖过了无人便利店。而今顺丰的入局也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其推出的丰e足食已经开始在深圳试运营,而且有心将该业务推广到全国。那么,植根于新零售的无人货架到底能否以其灵活的运营模式和轻资产型的资本模式开拓市场,帮助建立起新零售的新业态?

对于现在的无人货架来说,还处在快速的增长期,尤其是在深入办公室这种封闭式的场景中之后,很容易去刺激用户进行冲动消费,对比原先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还有无限可延伸的可能,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来搭建一切可融合的商业模式,可以是社交、新电商、资源整合等,这样可以将平台的场景化资源价值尽可能的释放出来。

顺丰本就是有着高密度的配送网络,再加上其对于各个商业区、办公楼资源的掌控,无人货架的模式跑通之后便很容易复制到全国,要做的就是进行货架商品的选择和配置网络的搭建和扩充。对于顺丰来说,这样基于物流的创新零售商业模式则可以为其盘活整个资源链条。

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的区别

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最大的区别是消费场景的不同,无人货架主打的是办公室场景,而无人便利店则要自建场景。一个是轻资产型,一个是重资产型;一个只需要进行定时商品配送即可,一个还需要为便利店进行选址,组装实体便利店、搭建无人值守系统都是成本投入。此外,二者在收费方式和展示效果上也是不同的,无人便利店对于收费系统要求很高,既要保证支付效率、准确性,还要保证用户体验;无人货架对于支付并没有强制要求,灵活性也很高。

从运营难易程度来看,无人便利店需要的是大资本投入,设立的点位要经过仔细规划后选择,成规模化便可以确立市场优势;而无人货架则需要有一定的办公室资源,没有实体店面成本。

通常三五个配送员即可管理四五十个无人便利店点位,快速方便;而无人货架就需要在各个楼层、各个办公室之间奔走,人力成本很高,创业企业要想自建物流配送系统就要烧大把的钱。

其实,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都是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所带动起来的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因为场景不同所以在运营方式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于商业利润的追求是一样的。顺丰入局无人货架本就是有着巨大优势的,也是其在多次探索之后的又一次尝试,而这次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从顺丰嘿店、顺丰电商到丰e足食,顺丰的自我救赎?

在此之前顺丰已经有过尝试,推出了顺丰嘿店、顺丰电商等项目,相同点是都要依托于顺丰的物流体系来进行运作,只可惜不是过重的关注物流环节而丧失了用户体验,就是没有清晰的定位,产品成为了“四不像”,最后只得放弃。

“丰e足食”对于顺丰来说更像是一次自我救赎,是在经历了之前嘿店、顺丰电商的洗礼之后推出的项目,从逻辑上来讲是很合理的,也是顺理成章的。

未来的消费必然是碎片化、即时性、场景化的,基于办公室的消费场景中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他们青春时尚、有活力,他们前卫、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所以无人货架在进入企业这种消费场景之后,不用担心传播速度和平台的使用问题,再加上这个场景中用户对于零食、饮料的刚需、高频次消费,使得资本对于这种商业模式的未来也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因而行业企业也大多获得了投资。

顺丰不缺钱,缺的是一个可以将其物流优势发挥出来的平台和产品,加之菜鸟和京东物流对于市场的挤压,顺丰需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顺丰的无人货架有什么优势?

顺丰入局无人货架是有天然的优势的,其密集的物流配送网络就成为最大的杀手锏。根据顺丰2016年年报显示的数据,其业务覆盖到了全国的331个地级市、2620个县区级城市,近13000个自营网点。而无人货架需要配送的地区都是商业区的办公楼、写字楼,顺丰的网络系统几乎可以达到全覆盖。

顺丰物流采取的是直营的模式,每个区域的配送人员都是固定的,顺丰小哥经常来为办公室企业配送快递,他们和办公室这个消费场景的融合度很高。而其他企业要想入局就要从陌生拜访开始,拓展市场的成本自然也要更高出很多。

此外,鉴于该项目有着天然的流量壁垒,又与顺丰在业务上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加上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以及一大波创业公司都选择入场,行业也产生了一些明星公司,说明这个场景下的商业价值是被验证过的,对于顺丰来说也是很值得一试的。

丰e足食将怎样运作,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顺丰的运作模式很简单,以各个网点划分的区域来将写字楼进行分割,每个顺丰小哥要分管一个片区。每天进行商品的补充,并及时记录产品的消耗情况,再由系统来进行计算,智能化的为各个货架设置货物补充。其中会运用到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平台会为各个货架贴上标签,甜食、饮料、饼干、坚果等等,以后即便是有新货也会有选择性的按照标签来分配给不同的货架。

因为有消费数据,平台可以对比各个货架的存货量和每个顺丰网点的货源,来及时补货。之后再通知顺丰小哥进行配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运营效率,间接促成用户消费。同时,顺丰的物流系统、配送、电商等产品链也可以被盘活,资源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在此基础之上,顺丰还可以推出基于办公室场景下专业化的产品定制服务、周边衍生行业产品销售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模式,或者利用平台来进行社交探索,可发展的空间很大。

当然,顺丰同样要面临一些问题:

1、人员管理问题

顺丰小哥进行的配送、补货行为是需要提前进行培训的,这就需要消耗一段时间。大量的人员如何进行合理的管理,如何保证他们配送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叠交叉等情况。再加上他们对接的对象是各个企业,其中就涉及到更多的企业内部的问题,他们能很好的处理吗?这些都是问题。

2、盈利如何保证?

无人货架是直接放在了企业办公室里,如果有人拿了东西却没付钱,将无法知晓是谁,这样货损率则无法得到控制。现在的支付环节是靠用户的自觉性,但做商业不是做慈善,不能过度高估人性的贪婪。此外,大量的人力投入,项目产生的收益又将如何进行分配,顺丰自己又能得到多少回报,如何保证平台能够盈利?

3、恶劣的竞争环境

因为进入门槛不高,几乎是有资源的人都可以做,所以即便是顺丰有优势也不敢保证就能取胜。从之前的市场来看,在短短几个月里便有十几家企业上马融资,而未来竞争者越来越多,要想抢占市场就要依靠烧钱,这是顺丰愿意看到的吗?

笔者认为无人货架行业虽然很火爆,未来的前景也似乎很美好,但是竞争也是很激烈,顺丰必然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自家物流体系的支撑下,丰e足食又能走多远呢?也许连顺丰自己也不知道。

无人货架真有那么好吗?

1、前面我们说到无人货架入局门槛低,各大电商认为只要快速扩大布局,逐渐维护资金自然就会源源不断的进账。从便利蜂的布局来看,线下超市普遍不景气,电商也面临增长瓶颈的当下,便利店凭借着点位密度,在即时性上跑赢了超市和电商,但对于便利蜂这样一个便利店界的新手来说,门店网络的搭建是需要时间的,布局无人货架可以帮助它弥补门店覆盖不足的问题。

人们想象的市场成长空间固然很美好,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然后现实的却等不了这些,无人货架能否坚持的住我们只能继续往下看了。

2、人与人之间信任真的那么可靠吗?在无人货架概念提出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安全吗?会不会出现很多盗窃丢失,有数据显示无人货架的损失率在2%-6%,但是市场分析人员称,远远不止这些。并且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出,某公司的无人货架上架3天,产品被抢一空,付款人数寥寥无几。

我们发现无人货架上的产品大多是10元以内的包装零食,单价高于15元的商品几乎很少涉及,虽然无人货架们都明白,高单价的商品毛利也相对更高,但这仍然是他们不敢尝试的一块,因为这将意味着更高的盗损率,突破他们所能承受的损失上限,毕竟人性考验谁也说不准。

对于无人货架的未来,或许他还有很多机遇,就像马云所说,未来是零售的时代,这个市场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无人货架开始着手做货架的智能化升级,比如京东到家Go、领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