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三大功臣是张良、萧何与韩信。张良,字子房,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韩信,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

刘邦部下的三杰介绍。

1、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 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2、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3、萧何(前252年3.20—前193年7.8),汉族,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萧何出生于秦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东护城河西岸,现萧何宅遗址尚存。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的评价精确而深刻,有一次他在酒席宴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比自己势力大得多却失去天下又是为何?群臣的对答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刘邦笑了笑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然而,就是被刘邦亲自称之为“人杰”的三个人,均功劳盖世,日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却大不相同。三杰之中,刘邦对韩信从来就没怎么放心过,对萧何也是疑神疑鬼,反而对张良则似乎从来都没疑心过。

究其原因,韩信手握兵权,而且攻齐之后又主动求封为齐王,犯了帝王家大忌,刘邦对他有疑心一点也不奇怪;萧何与刘邦同乡,在关中也是有着自己势力的,且深得民心,刘邦因此对他也一直放心不下。

而张良则是跟在刘邦身边的,淡泊名利的为人使刘邦对他相对放心得多,而且张良是外来户,不象萧何的根深蒂固,这也是日后刘邦有不同方式处置“三杰”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初三杰

西汉刘邦的得力手下都有谁?

刘邦的得力手下分别是张良、韩信以及萧何,张良在刘邦的身边是非常重要的谋臣。而且当刘邦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也屡次为刘邦出谋划策,让刘邦转危为安。就连刘邦深陷鸿门宴的时候,也是张良为刘邦献上了良策,最后才能够让刘邦虎口脱险。并且在楚汉之争理他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计谋,让刘邦收获了胜利,并且君临天下。

萧何精通律令

在沛县起义的时候,萧何就已经在刘邦身边辅佐了,萧何的心思非常的机密,对律令非常的有研究。尤其是刘邦占领了咸阳之后,他还接受了关于咸阳所有的律令以及文书,这也让刘邦在后来的楚汉之争中有了很大的帮助。而且萧何的政治手段非常的强,在刘邦和项羽决一死战的时候,也是萧何让刘邦的后方供给得到了保障以及稳定,萧何也是刘邦最后收获胜利的关键人物。

韩信的军事才华

同时,韩信在刘邦身边是非常重要的武将,因为韩信的军事才华很强。作为一个常胜将军,他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次,而且在楚汉之争里,也是韩信指挥有方,所以才能够大破楚军,并且将项羽围困起来。同时也是韩信让人去吟唱楚歌,最后动摇了楚军的军心。而楚军最后不战而逃也是韩信的功劳,所以韩信在楚汉之中的胜利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初三杰

同时这三个人也被大家称作汉初三杰,毕竟刘邦本身就是一介布衣,在没有任何才能的同时他也没有读过书,在参加起义之前他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当时的刘邦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无赖,就连自己的父亲也觉得他是无奈。但是刘邦最后可以逆袭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就说明他用人唯贤。

刘邦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和朱元璋的三杰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哪边更牛?

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明初三杰即明朝建立时刘基、李善长、徐达这三位开国功臣。

1,“谋圣”张良VS“一统江山”刘伯温

军事能力都是顶尖的,基本差不多。但张良助刘邦成就帝业后,张良却能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刘伯温却陷于党争,最终草草收场,实为计差一筹。

2,“千古兵仙”韩信VS“中山王”徐达

韩信的主要成就是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每一战都极其精彩,兵法运用灵活、战术拿捏到位,被刘邦评价为“攻必取战必克”。

徐达的主要成就克池州、夜袭浮山寨、大破张士诚、北伐灭元、征讨北元,在大大小小得战争中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统帅才华,屡次击败元朝名将王保保。徐达虽然战绩斐然,然而也在安庆一战中吃过瘪。

但后期政治上徐达要优于韩信的,韩信落得死于妇人之手,徐达却能善终。

3,萧相国VS李丞相

萧何战争时期为汉高主的后勤保障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留守关中,粮草日益不断为前线支援,为刘邦在和项羽的相持中物资上处于绝对的优势。萧何也有识人之能,保举韩信,月下追韩信成为佳话。

李善长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威名日益显著,诸将前来投靠的,李善长考察他们的才能,禀告给朱元璋。又替朱元璋对投诚者表达诚挚情意,使他们能够安心。

这两个人的能力在历史上都是能排到前二十的,但是萧何还有个技能能够“变兵”,给刘邦源源不断输送兵力。萧何的能力是要高于李善长。

另外,从侧面来看,刘邦VS朱元璋,刘邦肯定远远落后于朱元璋的,故“汉初三杰”应该强于”明初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