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是高速穿过地球大气并坠落地球表面而残存下来的行星际岩石块,又称陨星。陨石经常与流星体或流星相混淆。流星体是指太空中的小型物体,通常直径不足30英尺。流星是物体闯入地球大气时,与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如箭掠过的光迹。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就成为流星。流星体的任何部分坠落到地球上时,就成为陨石。

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流星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离我们非常的远,而陨石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目前我们各种数据资料显示,地球上已有的陨石有一万多块。流星体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的部分掉在地面上的叫做陨星。从天文学的角度上认为,流星它其实只是一些比较细小的星际物质。早知道在我们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间中,除了有行星之外,还有许多的星际物质,这样的一些物质。

它的形状是差别非常的大,有的很小就像围城一样,几乎就是不存在,有的却很大,就像一座山一样,但是他们都是围绕太阳旋转,按照自己的一个速度和轨道进行周期的运转。

相关信息

很多科学家也把这样的一种新奇的物质称之为流星体,其实它本来是不发光的,只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去公转,要知道一些小流星和彗星碰撞地球的事情还是比较多见的,因此我们对它的研究也是比较细致的和真实的并不像宇宙那样充满着无限的神秘感。

正是因为它也是会与地球进行碰撞,因此人们总是会把它和陨石混为一谈,但是我们所发现的流星可能都是,一些彗星的残留物,在体积上也非常的想一般可能就在几毫米左右吧!但是陨石却不相同,陨石可能是小行星碰撞出来的碎块,最小的也可能达到几百克,大的则可达到几百吨。

怎样区分流星体、流行现象与陨星?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至沙尘,大至巨砾,成为颗粒状的碎片。

流星现象是这些碎片被地球引力捕获,与地球的大气层摩擦后发光,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流星。

有些流星体个体较大,又被称为火流星,划过后一般有光迹,还没有完全在大气燃烧完,就会变成陨石落到地面上。(不过陨石也有可能是小行星或者彗星之类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后在地球留下了它们踪迹的石头)。

陨星的形成

陨石形成年龄,是指陨石在宇宙空间最后冷却、固化与形成至今的时间。利用陨石形成年龄测定的地球形成年龄,称为“陨石地球年龄”。

陨石形成年龄,可用各种放射性测年方法测定,包括:铀-铅法、铅-铅法、铷-锶法、钐-钕法,等。大多数陨石形成年龄为4.6×10年。

少数铁陨石和石陨石的、用铷-锶法测定的形成年龄,小于4×10年。其中,有一块陨石(Nakhla,无球粒陨石),用铷-锶法、钐-钕法测定的形成年龄,为1.3×10年。

综合来看,多数陨石大约形成于4.6×10年。若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是同时形成的,则陨石形成年龄即可作为地球形成年龄。

陨石和流星有什么区别?

宇宙中的小石块和碎片(等宇宙残留物)都可以称作流星体。当流星体落入行星大气层,经过大气层摩擦燃烧(严格地讲是电子跃迁),留下明亮的光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地球每年会经历几次宇宙残留物产生的流星雨。任何在下落到地面上的残留物都可以称作陨星。

流星是落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的星际物质。这类在几秒内穿过宇宙空间,划过夜空产生光迹的天体就是流星。科学家估测每天约有48.5吨(数据存疑)的流星物质降落在地球上。通常夜晚每小时可以看到几个流星。有时候可见流星的数量会大幅增多——这样的现象便是流星雨。

随着地球沿着彗星残留物质的轨道运行,部分流星雨每年或每隔一段时间出现。流星雨通常是根据星星或跟流星辐射点距离很近的星座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最有名的英仙座流星雨,每年8月12日左右出现。每个英仙座流星都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一小部分(残骸),公转周期133.28年。

还有一些其他的流星雨及其彗星,比如狮子座流星雨(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哈雷彗星)和金牛座流星雨(恩克彗星)等。流星雨里的大多数彗星残留物质会在落到地面之前在大气层燃尽;某些物质会被高海拔的航空器捕获,交由NASA实验室分析。

流星和陨石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儿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1].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被燃尽成为一束光,这种现象叫流星.(如果没有燃尽就是陨星).通常所说的流星指这种短时间发光的流星体.俗称贼星.大约92.8% 的流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5.7% 是铁和镍,其他的流星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流星体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流星有单个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几种.大部分可见的流星体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流星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介于11km/s到72km/s之间.

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体,是从宇宙空间落到某个地方的天然固体,也称“陨星”.它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收藏价值.大多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多半带有地球上没有或不常见的矿物组合,以及经过大气层高速燃烧的痕迹.至于太空人登上外星球,如月球,所带回来的则不叫陨石.而会称为月球矿石.据加拿大科学家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 ,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清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 .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碎片,绝大多数来自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少数来自月球(40块)和火星(40块).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