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重组前的腾讯,也许会在浏览器领域发力。分析整个腾讯可以看出来,腾讯56%左右的收入来自于游戏,占半个游戏公司,腾讯今年斥资重金收购很多网商,以及电商独立,都表明腾讯未来的战略重点放在了电子商务,而腾讯视频的几次改版、也表现出了腾讯在视频领域的重视。其实,腾讯不再是当初的乎单一产品,靠产品发展的公司了,而是布局领域谋求发展。

QQ浏览器的完全商业化,是与用户彻底决裂

编者按:事实上,对于QQ浏览器来说,在大半年时间的改版之后,其实几乎已经失去了原有浏览器的作用,反而是越来越凸显自己的信息流产品,从一个优质的浏览器转变为了导流工具,这或许是QQ浏览器目前最悲哀的所在,当QQ浏览器彻底商业化之后,也就意味着彻底与用户决裂。

一直以来,对于互联网从职人员来说,百度的技术,以及腾讯的产品在整个行业都是非常著名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腾讯是以抄袭和借鉴起家,直到现在可能这个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的话,腾讯推出的产品确实会在其他产品的本质上推陈出新,也符合马化腾曾经在演讲中所表述的。

马化腾曾经在专访中表示,腾讯本质上做的事情都是别人做过了,腾讯再来做,并不存在所谓的抄袭,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举出证明腾讯是抄袭的,如果腾讯全靠抄袭,那么很多创业者可能就已经去告腾讯,腾讯也早就关门了。马化腾还表示,是不是你坐了车别人就不可以去造车了?我们做的很多东西,其他公司也在做,但是做的最全面的只有我们,我们也投入了很多创新,推出了很多的产品,说我们抄袭的质疑也就越来越少。

所以暂且不论马化腾的言论是否让我们赞同,单单就腾讯的产品力来说,确实是在BAT里面最强的一个,我们发现腾讯系的产品在操作的体验以及设计的逻辑方面,都是高度契合用户习惯的,一方面腾讯产品的成功来源于腾讯社交以及其他产品为其导流,另一层面则是主要在于腾讯产品力的体现。QQ浏览器作为UC浏览器的主要同时也是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一直产品上面的表现都是值得称赞的,比起UC浏览器的操作习惯来说,QQ浏览器的整体设计包括页面布局以及操作的逻辑体验,都是比较上乘的,这也是为什么QQ浏览器一直能够咬住UC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对于很多产品经理来说,腾讯系的产品心得包括产品设计的经验是值得很多人去学习的,而QQ浏览器也曾经算是腾讯产品力的彰显!

在2017年其实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根据艾瑞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的手机浏览器用户量,主要活跃用户UC浏览器占到了54.3%,而QQ浏览器为33.6%。也正是这一年,UC浏览器开始转型为信息流以及广告的推荐,这让UC浏览器的用户量下降的速度非常之快,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我们发现,如今UC浏览器的市场份额虽然还是第一,但已经只有28%了,而QQ浏览器则依旧稳步占到了24.1%,360浏览器占据到了20.6%。

可以看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UC浏览器确实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市场份额拦腰砍断。而腾讯则是借助UC浏览器的转型,顺势而为,符合整个市场逻辑,也并没有对用户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整体的市场份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

不过UC浏览器在转型之后,用户量以及市场份额上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后续的改版之中,UC浏览器在导航页还是逐渐加入了曾经的门户网站,虽然都为阿里的嫡系。在这一点上QQ浏览器的改版可谓是非常彻底,门户网站的导航已经全部取消,挪到了二级页面,首页除了腾讯系的信息流产品短视频,几乎在没有其他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和操作的东西。

所以可以看出腾讯不是不擅长转型为导流工具,而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行业的老大率先做出改变,然后再顺势而为,无论从用户的情绪还是市场的规则来看,似乎都是符合正确的路线。

可惜,QQ浏览器的纯粹商业化,也与用户开始决裂。

对于QQ浏览器以及UC浏览器来说,真正的转型其实是整个大行业的转变,PC浏览器如今还占据着绝对的主流地位,短时间内还是没有跌落的可能,但对于移动终端来说,显然压力要比PC端大很多,各个软件产品可能都在弱化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功能,更何况手机本身都会有自带的浏览器,大多数用户对于第三方的浏览器显然是没有那么倚重,尤其是在移动软件APP开始分权的情况下,浏览器的存在感和必要性其实都打了折扣。

事实上,移动端的浏览器是承载着PC端的浏览器容光,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市场,彼时用户的习惯还是从PC开始,安卓本身的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又太过于简陋,完全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过时间节点已经来到了2019年,各个手机厂商在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之后,第三方的浏览器显然是没有那么重要了,还有那么多的信息流产品。

虽然从技术层面包括全面性来看,手机自带的浏览器与主流浏览器市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但对于大多数用户,对下载另一个浏览器,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通过数据调研发现用户如今非常希望使用极简的手机浏览器,而不是使用如此繁冗嘈杂的多元化浏览器,而报告中也显示69.5%的手机浏览器用户都希望使用像夸克这类极简的手机浏览器,而uUC浏览器包括QQ浏览器背后所承载的商业,正在逐渐的失去用户的信任。

门户的没落,搜索的改变,都完全转移到了浏览器身上,可能对于浏览器来说,如今不商业变现,未来可能连机会都没有了。

为什么腾讯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只有自己的浏览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

第一,腾讯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叫搜狗,腾讯应该没有下很大精力去开发和宣传这个搜索引擎,所以大多数人不知道。

第二,搜索引擎是网站 类似 新浪,网易,微博,和 浏览器是软件,类似wps,360安全卫士,或任意一款游戏。

腾讯的特长是模仿,然后仿制,这在中国的科技公司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儿,你不如人家,你不先学习?你直接自己抱着个电脑就能创新?痴心妄想。

但是,奇怪的是,楼主的这个问题,搜索引擎这么大的蛋糕,为啥腾讯不吃,不好好做?他虽然有搜狗,但是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去做。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技术不行。

首先搞清楚,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的区别。搜索引擎只是一个网站,浏览器是一个软件。软件需要下载,安装,就跟你手机上的APP一样。而搜索引擎只是你APP里的一个功能,或者一个界面。

那么,技术上讲,模仿一个软件,是很简单的,所以全世界估计有几百万个浏览器,甚至有文章爆出,中国有个高中生看了IE浏览器,自学了C语言,都做出了个IE内核的浏览器。

但是,模仿一个搜索引擎,是很难的,百度在中国,路人皆知,他模仿谷歌而创立的,这么多年了,估计有20来年了吧,你去问问经常用谷歌的用户,他们眼里百度是什么水平?渣渣啊。

也就是说,中国第一搜索引擎,在追赶,模仿,学习,创新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比不上美国的谷歌搜索引擎。可见,这个技术难度,不是腾讯这种门外汉,花点钱,就能模仿出来的。所以,腾讯很理智,只做了个样子,证明我有(搜狗)不去也不能下血本去开发提高,毕竟技术壁垒,你没办法 。

为什么腾讯大搜没有流量了

腾讯大搜是腾讯公司旗下的一个搜索引擎,但自2019年起,腾讯大搜的流量逐渐衰减,而其原因有很多。首先,在搜索引擎领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腾讯大搜与百度、谷歌、360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难以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其次,用户对于搜索引擎的需求和习惯也在不断变化,移动端的兴起让用户更多地选择使用应用内搜索功能而不是外部搜索引擎。再者,腾讯企业文化的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环节,所以它更加关心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用户体验,大搜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投入去做SEO优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