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花。鲁迅先生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上一盆绿色的生命;

2、看戏。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

3、绘画。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三十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4、读书。喜欢买书鲁迅买书钱鲁迅一生购书费用约合今天人民币52万元。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

鲁迅的爱好是什么

在朝花夕拾中喜欢看书,小时候很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十分突出.
鲁迅先生一生非常珍惜时间,但与此同时,他却从不把进行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情趣看作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他以此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养护身心。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业余爱好是篆刻。他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其次,鲁迅先生喜欢猜谜语。孩提时,鲁迅先生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在他用过的一百多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除了上述两个爱好之外,鲁迅先生还非常喜欢种花木。鲁迅先生一生喜爱花木。少年时,鲁迅就读了不少有关花木的书籍,如《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时,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合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鲁迅先生还有一个爱好是看戏文。他从小特别爱看绍兴戏。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一个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他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晚年定居上海后,鲁迅在繁忙的写作之余,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习武功也是鲁迅先生的业余爱好之一。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习、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的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爬起来后赶忙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望采纳。

童年时鲁迅2个爱好是什么?

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三十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鲁迅生活情趣: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习武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跄踉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鲁迅爱好有哪些

种花 鲁迅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
看戏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
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惟一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猜谜 小时候,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
习武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面挡道,鲁迅赶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上世纪3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鲁迅先生的爱好是什么?

1、篆刻:

鲁迅很喜欢篆刻,对印章非常讲究。现在保存下来的鲁迅印章有57方之多,其中原印49方,印鉴8方,分别珍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

现存的鲁迅印章中,有“周”、“周氏”、“周树”、“周树人印”、“周豫才”、“鲁迅”、“迅”、“迅翁”、“旅隼” 、“洛文”等姓氏印、名印、别号印和笔名印;“会稽周氏藏本”、“会稽周氏收藏”、“周树所藏”等收藏印和“莽原社”等社团印;还有判别古籍使用的“完”、“伪”、“善”、“翻”等朱文单字印,“只有梅花是知己”等闲文印;另外,还有“随喜”、“周信”等两字专用印章。

鲁迅的印章以石质者居多,另有水晶、牙角、玉和木质的。印章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四方形、自然形,等等。印文有楷、草、隶、篆诸体,其中篆体占大多数。

鲁迅自己也曾刻过印章,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有的至今仍幸存于世。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侯研究篆刻,耳濡目染的他也学会了刻印的本领。其早年刻的印章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找到了。值得庆幸的是,1899年鲁迅在南京求学,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读书时,曾刻下了“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三印,表达自己投笔从戎、献身祖国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这三方印章,“文章误我”和“戛剑生”两印已佚,只有“戎马书生”这一朱文印得以保存。

2、绘画:

鲁迅从童年时起就喜欢绘画,技艺很不一般。早在绍兴三味书屋里读书时,他趁着先生不注意,悄悄在底下画画儿,用一种叫“荆川纸”的透明薄纸蒙在小说绣像上,描下图像来。读的书多了,画儿也多了,积成一大本,后来“因缺钱用”还卖给了一个同窗。

1909年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教书的时候,鲁迅曾在自己一本备课笔记封面的右上角,亲手画了一只小小的猫头鹰作为装饰。这本笔记本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

鲁迅是版画收藏大家,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多达4000余幅,包括德国、比利时、英国及日本等版画名家的佳作。

鲁迅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为了给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参考,他从1929年开始就着手编印版画出版物,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支持,滋养和成就了一批年轻的版画艺术家,因此他也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3、灯谜:

鲁迅提倡“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

谜语正是在“活人的嘴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有生命的词汇”,一种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形式。

鲁迅一生与灯谜结缘。他不仅把灯谜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而且还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鲁迅有次在写给钱玄同的信中用了“鲜苍载”一词,并加了书名号。

后来人们在编辑《鲁迅全集》时绞尽脑汁才破译了这个秘密。原来,这是鲁迅运用“分扣法”制作的一则谜语。

“鲜”扣“新”(新鲜),“苍”扣“青”(青色,包括蓝、绿),“载”扣“年”(成语里有“一年半载”)。

《鲜苍载》者,《新青年》也。

4、花卉:

据有关资料统计,鲁迅一生中亲手培植过的花卉有30余种之多。杜鹃花、水仙、石竹、万年青、黄杨、平地木、佛拳、巧角荷花、雨过天晴、芸香花、大金黄、蝴蝶花、吉祥草、郁李、碧桃、刺梅、榆梅、龙舌兰、紫白丁香、兰花、月季等均是他感兴趣的对象。

5、集邮:

据鲁迅妻子许广平生前回忆,鲁迅非常关注和支持集邮活动。

一来对于他这个终身以写稿、寄稿为生之人来说,邮票不能或缺;二来国内外文朋诗友、社会各界联络联谊的书信往来,亦须过手大量的中外邮票;三来他还有个喜欢集邮的宝贝儿子周海婴。

鲁迅曾在《鲁迅日记》中6次提到过邮票的事。

鲁迅童年时有哪些兴趣爱好?

童年时的鲁迅爱好,一是收集图书 ,二是描绣像(朝花夕拾);三是敢于冒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鉴略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24孝图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长妈妈送的 。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