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唇枪舌剑:舌如剑,唇像枪。 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

2、刻舟求剑:舟:船。求:寻找。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3、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4、口腹蜜剑: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5、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 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什什么剑的成语

唇枪舌剑、

上方宝剑、

刻舟求剑、

学书学剑、

契船求剑、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深情故剑、

飘零书剑、

驰马试剑、

盘水加剑、

帷灯箧剑、

牵鬼上剑、

买牛卖剑、

松枝挂剑、

买犂卖剑、

口蜜腹剑、

批鳞请剑、

风刀霜剑、

十年磨剑、

弃书捐剑、

封刀挂剑、

帷灯匣剑、

唇枪舌剑、

买犁卖剑、

项庄舞剑

刻什么什么剑四字成语

1. 什么剑四字成语

什么剑四字成语 :唇枪舌剑、

刻舟求剑、

上方宝剑、

尚方宝剑、

学书学剑、

契船求剑、

飘零书剑、

盘水加剑、

松枝挂剑、

驰马试剑、

口蜜腹剑、

牵鬼上剑、

陵母伏剑、

结缨伏剑、

明珠按剑、

弃书捐剑、

项庄舞剑、

批鳞请剑、

封刀挂剑、

风刀霜剑、

十年磨剑、

微时故剑

2. 是什么刻什么字四字成语

1) 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一时半刻:指很短的时间。

3) 刻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4)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5) 染神刻骨:犹铭心刻骨。指感受深切。

6) 无时无刻: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

7) 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8)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9)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0) 一刻千金: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11) 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12) 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13) 刻鹄类鹜: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

14) 雕虫篆刻:比喻词章小技。

15) 雕文刻镂: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16) 雕虫刻篆:比喻词章小技。同“雕虫篆刻”。

17) 雕心刻肾: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同“雕肝琢肾”。

18)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19) 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20) 刺心刻骨:①犹刻骨铭心。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21) 丹楹刻桷: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22) 刁钻刻薄: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23) 刊心刻骨: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24) 刻薄寡思: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25) 刻不待时:谓时间紧迫。

包含刻字成语解释

1) 刻不容松:片刻也不能松懈。

2) 刻翠裁红:比喻极力修饰词藻。

3) 千金一刻: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4) 立时三刻:立刻、马上。

5) 刻骨仇恨: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6) 刻骨镂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7) 刻画入微: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8) 刻画无盐: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9) 刻肌刻骨:形容感受极深刻。

10) 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11) 刻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12) 刻意经营: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13) 画龙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14) 鬼刻神劖:犹言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5) 画地刻木: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16) 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17) 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18) 刻足适屦: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19) 刻骨崩心:指仇恨极深。

20) 刻鹄成鹜: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同“刻鹄类鹜”。

21) 刻木为鹄:比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22) 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23) 刻意求工: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24) 刻章琢句: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25) 镂心刻骨: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3. 带有剑的四字成语大全

带有剑的四字成语大全 :

唇枪舌剑、

上方宝剑、

尚方宝剑、

刻舟求剑、

刀光剑影、

剑拔弩张、

刃树剑山、

学书学剑、

刀山剑林、

故剑深情、

悬剑空垄、

丰城剑气、

刀枪剑戟、

飘零书剑、

剑履上殿、

故剑情深、

契船求剑、

刀头剑首、

以剑补履、

故剑之求、

延津剑合、

鸣剑抵掌、

驰马试剑、

盘水加剑、

刀山剑树、

弹剑作歌、

匣剑帷灯、

书剑飘零、

剑及履及、

齿剑如归

4. 有“剑”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剑”字的四字词语有以下:

1、剑拔弩张

【拼音】: jiàn bá nǔ zhāng

【解释】: 张:弓上弦。剑 *** 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2、剑戟森森

【拼音】: jiàn jǐ sēn sēn

【解释】: 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

【出处】: 《北史·李义深传》:“剑戟森森李义深。”

3、剑首一吷

【拼音】: jiàn shǒu yī guī

【解释】: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出处】: 清·徐芳《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剑首一吷也,而富如此。”

4、丰城剑气

【拼音】: fēng chéng jiàn qì

【解释】: 指宝物是无法埋没的。

【出处】: 《晋书·张华传》:传说在吴灭晋兴之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知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在丰城。尚书张华到任后,于狱中挖出宝剑两把,一名太阿,一名龙泉,紫气也就消失了。

5、驰马试剑

【拼音】: chí mǎ shì jiàn

【解释】: 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四字成语什么拔什么剑

1. 什么剑四字成语

什么剑四字成语 :唇枪舌剑、

刻舟求剑、

上方宝剑、

尚方宝剑、

学书学剑、

契船求剑、

飘零书剑、

盘水加剑、

松枝挂剑、

驰马试剑、

口蜜腹剑、

牵鬼上剑、

陵母伏剑、

结缨伏剑、

明珠按剑、

弃书捐剑、

项庄舞剑、

批鳞请剑、

封刀挂剑、

风刀霜剑、

十年磨剑、

微时故剑

2. 带拔的四字成语

望采纳

拔茅连茹 拔苗助长 拔山超海 拔山盖世

拔山扛鼎 拔十得五 拔树寻根 拔犀擢象

拔新领异 拔宅上升 拔帜易帜 不拔之志

超尘拔俗 超群拔类 抽筋拔骨 出类拔萃

虎口拔牙 坚忍不拔 剑拔弩张 老天拔地

举鼎拔山 力可拔山 确乎不拔 痛心拔脑

枉口拔舌 雁过拔毛 一毛不拔 自拔来归

拔丛出类 拔萃出类 拔刀相向 拔锅卷席

拔剑论功 拔类超群 拔毛济世 拔毛连茹

拔群出萃 拔山举鼎 拔十失五 拔树撼山

拔树搜根 拔辖投井 拔宅飞升 拔赵易汉

拔帜树帜 超世拔俗 抽丁拔楔 出群拔萃

吹灯拔蜡 荡海拔山 扛鼎拔山 根连株拔

进贤拔能 弩张剑拔 确固不拔 上树拔梯

神采英拔 树同拔异 投石拔距 寻根拔树

眼中拔钉 遗世拔俗 倚天拔地 拔地参天

拔地参天 济贫拔苦 移山拔海 拔本塞源

拔萃出群 拔刀相助 拔地摇山 拔地倚天

拔丁抽楔 拔葵啖枣 拔葵去织 拔来报往

不拔一毛 不能自拔 蜚瓦拔木 坚韧不拔

箭拔弩张 拔不出脚 拔不出腿 拔刀相济

拔旗易帜 出类拔群 拔刃张弩 拔本塞原

拔群出类

来自在线新华字典

3. 拔字组四字成语

包含“拔”的成语

拔本塞原

拔本塞源

拔不出脚

拔不出腿

拔草寻蛇

拔丛出类

拔萃出类

拔萃出羣

拔萃出群

拔刀相济

拔刀相向

拔刀相助

拔地参天

拔地而起

拔地摇山

拔地倚天

拔丁抽楔

拔锅卷席

拔剑论功

拔葵啖枣

拔葵去织

拔来报往

拔类超羣

拔类超群

拔毛济世

拔毛连茹

拔茅连茹

拔苗助长

拔旗易帜

拔羣出萃

拔群出萃

拔群出类

拔刃张弩

拔山超海

拔山盖世

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

拔舌地狱

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

拔树撼山

拔树搜根

拔树寻根

拔犀擢象

拔辖投井

拔新领异

拔宅飞升

拔宅飞升

拔宅上升

拔宅上升

拔赵易汉

拔帜树帜

拔帜易帜

不拔一毛

不拔之策

不拔之志

不拔之柱

不攻自拔

不能自拔

超尘拔俗

超群拔萃

超群拔类

超世拔俗

成语什么什么什么剑

唇枪舌剑

[拼音]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 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例句] 他们两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吵得四邻街坊不能安睡。

口蜜腹剑

[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 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什么什么剑的成语

唇枪舌剑、

刻舟求剑、

上方宝剑、

尚方宝剑、

学书学剑、

契船求剑、

飘零书剑、

盘水加剑、

松枝挂剑、

驰马试剑、

口蜜腹剑、

牵鬼上剑、

陵母伏剑、

结缨伏剑、

明珠按剑、

弃书捐剑、

项庄舞剑、

批鳞请剑、

封刀挂剑、

风刀霜剑、

十年磨剑、

微时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