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广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学《论语》有什么用?

学习《论语》有什么用?《论语》的作用可大了。举个例子,当年赵匡胤能建立宋政权,就是因为他的军师赵普心中的半部论语,因此这个典故也被唤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作,它的用途简而言之就是孔子的九字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的用途之一:修身

修身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因而这里面就包含着先学后实践的道理。同时学习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论语的开篇就讲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懂得了学习,进而又要学会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中的这条反省、醒悟、反思的学习态度可谓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孔子主张在学习中领会如何做一位君子。

论语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这其实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型思想,教我们如何去修身。还有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量小非君子”“实事就是”等等非常多的人生哲理。

论语的用途之二:齐家治国

很多人都懂得“言传身教”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譬如,现在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都爱学习,孩子自然也爱学习;父母爱看手机,孩子自然也玩手机。很多父母处处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总是披头痛骂,使得家庭关系越来越糟糕。究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学会做一个君子。论语中讲到约束别人,必先约束自己才行。

治国也是如此。从前有一个楚国的宰相叫詹何,楚王寻问他如何治国,詹何说修身就够了。楚王很生气,说治国与修身有啥关系。詹何解释道上行下效国家一定能够长治久安。管理一个家或是国家,其目的就是约束别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约束好别人,还得自己先修身。因此,学习《论语》很重要!

论语的用途之三:平天下

所谓的“平天下”,发展至现今而言并非单指儒家天下太平的终极目标,他的广义也衍生出为人处世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够舒展自己。论语中的“仁者无畏”思想就是平天下或者出席各种场合的浩然正气。

那位鼎鼎大名凿壁借光的匡衡也曾评价论语是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所以,学习论语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论语》作用是什么吗?

个人觉得《论语》有用,且很有用,很实用, 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语》是由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们根据孔子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记录摘录而成的,距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500年左右。虽然有部分内容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的变化已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脱节不再适用,但《论语》讲述的内容是分两部分的。 一部分是可变内容,也就是环境因素、意识形态部分。这部分可能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不能直接拿来运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了。 另一部分是不变内容,指的是人性方面的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人性是基本不变的。 理论的东西不讲太多,我通过例子来谈谈我本人阅读论语的部分体会吧。 例如:论语里面讲到的“恭、宽、信、敏、惠”五个字。【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取得成就,慈惠就能够借用他人之力。” 不管是在家庭、学校、社会都非常实用。恭则不侮:试想一个自己平时品行都不端重、言行不庄重的人怎么能得得别人的尊重呢。 "礼人不答反其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则得众: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对待周围人的过失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不给别人台阶下,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无朋无友,孤家寡人了。 信则人任: "信不足也,有不信焉." 很多人抱怨别人对自己不信任或得不到重用,很多时候是平时自己的言行不一造成信誉度不够的原因。 敏则有功:“天道酬勤”,都懂的。 惠则足以使人: 如果希望自己能在关键时候一呼百应,这个字就必须要在平日里做好了。宋江没什么武功却能成为梁山108枭雄首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这个惠字的理解运用的程度。

从性质与作用上看,论语是什么

《论语》的性质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的作用中对青年人的教育是积极的,如果青年人在读了《论语》后都能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具有决定性地促进作用。

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加强青年人的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青年人能够接受《论语》中许多好的思想,并结合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养成朴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那将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充分利用,文化的延续性得到了增强。

论语在当今有什么作用意义?

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

四、“终身学习”的观念。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现在,时代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更快。据研究,一个人工作一生所运用的知识,只有20%左右是在工作前的学校里获得的。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决不可能搞好他的工作,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开拓创造型人才。

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的特别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精辟论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重新品味,这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