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笃信佛教,尤其崇奉禅学,于是也教宠妃董鄂妃拜佛参禅。董鄂妃聪慧好学,不久便对佛学有了相当的造诣。于是,很受顺治宠幸。而董鄂妃生了一个男孩,顺治皇帝非常高兴,准备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不料这个男孩只活了三个月便夭亡了,为此董鄂妃伤悼成疾最终病逝。对于董鄂妃的病逝,顺治皇帝悲痛欲绝,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极其伤悼,因此便产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

顺治帝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根据清朝官方史书《清实录》的记载,顺治皇帝于顺治二十四年(1661年)因患天花而逝世,但是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因,民间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就是顺治皇帝其实并没有驾崩,而是因为失去了一个女人而看破红尘,放弃江山社稷到五台山出家为僧。

公元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突然猝死,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继位,由其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等人辅政,次年改元“顺治”。同年清军成功入关,满清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所以顺治帝也就成为了满清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

说起顺治帝的继位,背后还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由于皇太极死得很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所以当时诸王对于皇位都虎视眈眈,尤其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之弟多尔衮,论功绩或者论资历,两人都大有资格继承皇位。两人也从开始的暗斗到最后的明争,皇位之争愈演愈烈,致使朝中的火药味很浓,随时都可能擦枪走火。但是当时的满清正处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如果斗争下去必然会全盘皆输,最后在两黄旗大臣的建议和双方的同意下,将皇位给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年仅6岁的福临,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多尔衮虽然当不上皇帝,但是作为摄政王的他却是实际的掌权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皇帝想摆脱自己的傀儡地位,但是当时的多尔衮手握大权,顺治帝也只能默默隐忍,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时从马背上摔下而亡,这使得顺治能提前亲政,亲政后的顺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皇权,大大削弱了各诸王贝勒的权力,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禁止诸王圈地,甚至连北京城都不能随意出去。这个政策确实影响着整个清朝,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像汉朝七王之乱,晋朝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之类的皇家宗室夺权事件。所以刚亲政的顺治帝野心勃勃,确实想要做出一番丰功伟业。直到遇上了一个女人,少年天子竟然变得专情了起来,这个女人就是董鄂氏。

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入宫,据史料记载,董鄂氏面容姣好,性格大方得体。刚进宫就得到顺治帝的注意,此后顺治帝对她便宠爱有加。董鄂氏进宫还不到三个月就被晋封为贤妃。过了短短一个多月后,顺治帝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位置仅次于皇后。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由此可见顺治帝对她的深爱程度。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只过了短短四年,董鄂妃却英年病逝,年仅22岁。董鄂妃的逝世使顺治帝的精神几乎崩溃,天天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整整四个月不上朝,按照礼制,皇后去世罢朝也就五天而已,整整四个月不上朝在整个清朝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清朝的大量民间史书中明确记载着,顺治帝在经历最心爱的人去世这一打击下,原本就沉迷于佛事的他悲观厌世,遁入空门,到五台山当和尚,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过在清朝的各种官方书籍中,关于顺治的死因全部都是记载是因病去世的。所以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也成了清朝历史上四大疑案之一。

大清顺治皇帝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为了女人!

 顺治皇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有关顺治皇帝的轶事传闻很多,关于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传说更流传甚广。想必,大家都看过金庸笔下的《鹿鼎记》和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当中都有精彩描述。“想传,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皇帝年方二十四岁,因宠妃董鄂妃之死郁郁不乐,厌宫廷生活,弃位出家来五台,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来五台山找他父亲顺治……”

其实,上述有关顺治皇帝五台山出家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顺治皇帝笃信佛教,尤其崇奉禅学,于是亦教宠妃董鄂妃拜佛参禅。董鄂妃聪慧好学,不久,便对佛学有了相当的造诣。于是,益受顺治宠幸。

顺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生了一个男孩,顺治皇帝非常高兴,准备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不料,这个男孩只活了三个月便夭亡了。为此,董鄂妃伤悼成疾,于同年八月十八日,在承乾宫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对于董鄂妃的病逝,顺治皇帝悲痛欲绝。亲撰《董鄂后行状》的悼文,数千言长的悼词写得情词恳切,催人泪下。九月九日,根据董鄂妃的遗言,顺治按照佛教的葬仪,请当时的名僧茚溪和尚秉烛将董妃火化。

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极其伤悼,因此便产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于是办完董鄂妃的丧事以后,顺治皇帝就请火化董鄂妃的茚溪和尚给自己剃了发。顺治皇帝落发的消息传开以后,茚溪和尚的师父玉林和尚大惊。一面于十月十五日赴皇城西苑万善殿劝阻顺治出家为僧,一面聚集徒众,声言要烧死茚溪。在这种情况下,顺治皇帝才取消了出家的念头。

但是,顺治皇帝终因忧伤过度,于第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病死在皇宫,享年二十四岁。距董鄂妃死尚不足半年。临死前,遗诏死后也同董鄂妃一样,请茚溪和尚秉烛火化。于是,在顺治死后百日时,顺治的尸体亦由茚溪和尚在景山寿皇殿前火化了。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骨灰,于康熙二年并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之孝陵。

以上所述,《顺治皇帝御制董后行状》、《清实录》、《清史稿》、《茚溪语录》等史籍记载甚详,因此顺治皇帝是虽曾有意为僧,但却出家未遂。

事实上,顺治皇帝从未到过五台山,灵骨也并非安置在镇海寺。其子康熙皇帝先后五次“携蒙古诸王”朝拜五台山,根本目的在于利用五台山佛教“柔服蒙古”,并不是找什么父亲或游山玩水。所有关于顺治皇帝出家五台山的传说,虽说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因而它并不是历史事实。

大清顺治皇帝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为什么清朝顺治皇帝要出家

1、顺治皇帝看到人世间因为王朝更替,导致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所以遁入佛门寻求内心的安宁。

2、顺治皇帝出生于明朝晚期的乱世,他六岁登基,七岁伴随清朝入主中原。由于年幼的顺治皇帝入关时只有七岁,实际掌权的为摄政王多尔衮。但多尔衮入主中原后强迫汉族剃发易服,导致反清复明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年幼的顺治皇帝目睹了多尔衮对汉族的血腥屠杀,致使其内心深处对汉族有愧疚。随着顺治皇帝年龄逐渐增大,加之其热爱汉文化,致使这种内心的愧疚愈发演变为不安。尤其当郑成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包围明朝曾经的“留都”南京时,顺治皇帝坐立不安。因为南京一旦被郑成功攻破,代表着反清复明事业达到了一个里程碑,甚至投降清朝的汉族大臣,都会认为反清复明即将实现而纷纷背叛清朝。年轻的顺治皇帝此时细思极恐,一度想带领满族逃回东北老家。

3、虽然郑成功反清复明最终失败了,但汉族百姓发起的反清复明运动时常让顺治皇帝战战兢兢。——顺治皇帝接触佛门后,发现佛法能慰藉他悸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