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但凡国家的都城,几乎都是建立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才能够养育如此众多的人口。
开封地处中原地区,本身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黄河之水的灌溉,造就了这一地区发达的农业。
政治层面,政治中心的东移。当时的长安、洛阳,经过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争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在这一片废墟下再建都城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于新生的北宋政权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反过来开封城在经过周世宗的全面改革,已经成为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益繁盛的大都市,具备了定都的基本条件。
军事层面,国防中心从西北转向东北。唐末之后,中原王朝的主要军事威胁由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转移。北宋时期最大的敌人辽国就是起源自东北地区,并发展壮大起来,赵匡胤将国都定在开封主要也是考虑到军事力量的部署与调动,方便日后对抗辽国。
赵匡胤为什么选开封作为都城
宋当年为什么要把都城定在开封呢?
要说起来开封城作为一国之都大约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只不过,那时候的开封还不是大一统中国的首都。开封自秦汉以后真正作为政治中心是自唐末五代开始的。
自后梁到后周,都以开封(时称汴梁)为都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位以后,建立北宋,其都城最初也定在开封。
这么看来,北宋定都是因循旧制,开封地处平原,周围土地肥沃,农作物繁盛,这里做首都倒也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开封表面的繁荣之下却暗藏隐患。
其实早在北宋立国之处,赵匡胤就考虑过迁都洛阳,赵匡胤想的很有道理,他认为:开封地处平原,周围无险可守,要守卫这里就必须屯扎大量的禁军部队,这句要耗费巨额军费,长久以后,国家难以负担,财政崩溃则国家也就会灭亡。
而赵匡胤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依山背河,形势险固”,在这里定都可以省二十万大军。
应该说,赵匡胤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这个计划却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打断了。
赵光义认为,洛阳的漕运早已断绝,经济问题无法解决,因此不适合作国都,开封则是运河枢纽,经济位置重要。
赵光义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因为唐代以后,中国北方经济崩溃,只有靠东南地区向北方输血,这就是大运河的意义。而北宋的时候,漕运已经无法到达洛阳,只能到达开封,因此洛阳地区无法接受南方输血,故此不适合做首都。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无险可守的开封,他有什么目的?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在此之前,由于唐末军阀朱温以开封为老巢,所以在朱温称帝的时候就已经把开封作为首都了。之后,后晋、后汉、后周,都把开封作为首都。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也当然地把开封作为首都。
但是,赵匡胤是洛阳人,他也曾经想过在洛阳定都。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曰:“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乗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上不从。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諌,鐡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乗间言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升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揺,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上亦弗从。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上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上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在经过了唐末五代的战乱,北方已经非常残破了,在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是很强的,所以要把国都建在靠近经济中心的地方。洛阳的交通条件肯定不如开封。开封是当时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且不说城外纵横交错的运河体系,仅就城内而言,就有四条河穿城而过,他们分别是惠民河、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
建都开封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开封北临黄河,再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无险可守,一旦有外敌入侵就会非常被动。赵光义那句“在德不在险”,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为了解决无险可守的问题,宋朝被迫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不过,在北宋虽然正式首都是开封,但北宋也保留了洛阳陪都的地位。当时的东西两京,东京汴梁开封府,西京洛阳河南府。在北宋,洛阳虽然不是政治中心,但北宋的洛阳却成了当时天下的文化中心。皇帝所在的正式都城,往往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些无意于仕途的文人,如邵雍,来到了洛阳。一些与当局政见不合者,如司马光,来到了洛阳。一些新科进士,如欧阳修,来到了洛阳。一些退休的高官,如文彦博,也来到洛阳。以至于洛阳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洛阳也成为当时天下的文化中心。所以,虽然北宋的洛阳不是正式都城,但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昔日的荣耀。以至于宋室南渡以后,陆游还满怀激情地写道:辉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北宋100多年不迁都,赵匡胤为什么会定都开封呢?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被部下拥立为天子,返回周都开封。后周皇帝柴宗训退位,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于开封。
一、开封:无险可守的尴尬
此后的宋王朝一直以开封为都,南宋都城临安名义上都叫行在,并不是正式都城。然而,开封无险可守的尴尬,给北宋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压力。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北部的燕云十六州还丢了,因此辽国的骑兵几乎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开封腹地。为了保证首都的安全,北宋不得不保持相当庞大的首都卫戍部队,这也是宋代中央禁军一直攀升的原因。到了北宋神宗年间,北宋的禁军数量从开国初年的20万升到了惊人的80万。这便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冗兵。
即便如此,开封还是受到过数次威胁其中最严重的的是檀渊之盟前夕。公元1004年,辽国太后萧太后携辽圣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直达黄河北岸的澶州。檀州距离开封只剩下一个黄河天险,如果辽军攻破檀州,那么北宋将提前灭亡。
整个宋廷一片恐慌,宋真宗一度想要弃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的一力坚持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檀州。当皇帝的龙旗出现在檀州的时候,宋军士气大振,加之辽军大将萧挞凛被宋军射死,这场战役才最终以“檀渊之盟”的和议而告终。
那么,既然开封无险可恃,为何北宋要定都开封呢,就没有人考虑过迁都吗?
二、开封是何时成为都城的?
开封又称汴梁、汴京、东京。北宋定都于此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唐代以前,大一统的王朝一直定都于关中地区的长安或者洛阳。唐代也是如此。然而,随着关中腹地的屡遭战乱,经济地理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已经难以供给首都庞大的人口和贵族。
于是,隋炀帝才发动了那么多人,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最初的京杭大运河并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呈一个v字型,两端分别连接幽燕重镇和江南财赋重地杭州,向西经过开封到达洛阳和长安。这是为了保证长安能够及时到达北部边疆,同时江南的财赋能够及时送达京师长安。
到了唐代中后期,甚至于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更加靠近京杭大运河的洛阳办公,称之为“就食”,可见当时洛阳-开封一线的重要性。
唐末战乱,京杭大运河几乎就等于一条生命线,谁掌握了这条生命线,谁就掌握了江南财赋,掌握了关中门户,而这条生命线最重要的就是开封。
第一次以开封为都的是后梁朱温,朱温以开封及河南为根据地,在与晋王李克用家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建立了后梁王朝。
从此以后,五代都建都于此,而远离运河的长安、洛阳逐渐遭到了废弃。久而久之,前往洛阳长安的运河也不通畅了。
这是五代建都开封的原因,宋代继承的是后周的班底,自然一开始也是建都于开封。
三、赵匡胤迁都为何没能成功?
赵匡胤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对于开封也不甚满意,屡次想要迁都。
赵匡胤也主要是考虑到开封地理形势不佳,难以防守,想要迁都长安或者洛阳,然而群臣一直都不同意。开宝九年,赵匡胤生气了,执意要迁都洛阳。然而群臣始终不同意,最终赵匡胤在弟弟赵匡义的劝谏下回到了开封。
当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的疑案中去世。
那么为何赵匡胤迁都计划会失败呢?
首先,赵匡胤是通过和平政变上位的,全盘接收了后周的班底,许多北宋大臣也是后周的臣子。对于他们来说,累世都在开封,许多利益、人脉都在开封。一旦迁都,势必会使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下降,他们自然不甘心。
其次,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赵匡义。可见赵匡义经营班底也在开封,如果迁都,赵匡义晋王的分量也会受到影响。赵匡胤时期,赵匡义的能量可是很大的。甚至于有人说,赵匡胤执意迁都也跟逃离赵匡义的根据地有关系。而恰巧,执意迁都的当年,尚在壮年的赵匡胤,就死在烛影斧声的疑案之中,赵匡义即位称帝。
再次,赵匡胤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一个新都,换句话说,如果赵匡胤不死,可能就迁了。洛阳长安进过长时间的战乱,十分残破,因此迁都是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的,不能说迁就能迁。明朝朱棣迁都到自己的藩所,前后尚且花了19年的时间,赵匡胤或许要花更长的时间。然而,上天没有给赵匡胤这个机会和时间。
四、赵匡胤之后,为何没人再提迁都之议?
而迁都这件事,也随着赵匡胤的死亡而没有人再提起。因此,赵宋都城就一直在汴梁,没有再变过,这又是为何呢?
其一,赵匡义老巢本就在开封,得位不正的他还是要迎合一下群臣,因此赵匡义没有在提迁都,后世皇帝也就渐渐习惯了,懒得再提。
其二,檀渊之盟后,北宋和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和友好。逢年过节、皇帝换届什么的还经常互派使者通告,其乐融融。迁都主要原因就是军事威胁,现在军事威胁减小了,汴梁又越来越富庶,迁都也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赵匡义时代开始,西北有一个政权一直不安分,那就是定难军,后来的西夏。西夏初期,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最终西夏完全占领了陇西和河西走廊。而北宋拟迁都地长安、洛阳的后方就是陇西,因而现在受到了西夏的军事威胁,谁再提迁都长安那才是脑残。
既然不能迁了,那就老老实实保卫开封吧。于是宋代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数十年时间营建了一片庞大的防护林,用来迟滞北方的骑兵威胁。当然,最终证明,好像效果不明显,金军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来到了开封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