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是根据史实进行加工的历史小说。历史上没有韦小宝这个人,金庸安排了韦小宝参与康熙智擒鳌拜之事,是为了剧情需要,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给读者一种真实感。《鹿鼎记》中海大富是个虚构人物,为了执行老主子顺治帝的命令而无私奉献,《鹿鼎记》安排鳌拜收监后,韦小宝最终在监狱杀了鳌拜,这也是作者的虚构,作者不让海大富杀鳌拜而让韦小宝最终在监狱杀了鳌拜是为展现并激化冲突,是为了使小说剧情更有戏剧性与可读性。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杀鳌拜?他不是很讨厌鳌拜吗?
鳌拜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战功赫赫。但他手握重兵,且嚣张跋扈,引起了康熙的诸多不满。康熙是8岁登基,14岁亲政。在康熙亲政后,鳌拜不仅没有收敛他嚣张的性格,反而更加的不把康熙放在眼里。甚至在朝中,鳌拜总是反驳康熙,让康熙对他也无可奈何。逐渐的,鳌拜认为康熙也拿他没办法,更加肆无忌惮。康熙为了扳倒鳌拜,暗中积攒自己的势力,把众臣拉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然后把鳌拜的党羽调到外地任职。
待时机成熟后,康熙召见鳌拜来宫中议事,在鳌拜进入宫殿的时候,侍卫们一拥而上,将鳌拜拿下。同时,康熙在鳌拜面前罗列出三十多条罪状,足以说明康熙对鳌拜的恨有多深了。如果要是其他大臣,犯了这么多罪,早就被康熙处死了。但是康熙却将鳌拜抓入大牢,没有斩首。甚至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还给鳌拜平反。
其实,康熙虽然讨厌鳌拜,但没有杀鳌拜有以下原因:
1、鳌拜的战功太多。他击败吴三桂、李自成等人。清军入关后,鳌拜杀上战场,追缴李自成等农民军,力保清政府毫无后顾之忧。他的这一举动,既稳定了清王朝的政权,又清除了所有对清朝产生威胁的反动分子势力。可以说,清王朝的建立,有鳌拜的一半功劳。
2、鳌拜被擒后,在康熙面前脱掉衣服,展现数身上无数的伤痕,这些都是经历过大战留下的,在康熙面前细数哪条伤疤是经历了哪场大战。鳌拜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为了救康熙的爷爷留下的伤痕。康熙被深深打动。康熙下诏,在历数其罪状后,承认鳌拜的功劳,决定不杀鳌拜,只是囚禁。
3、鳌拜也没有谋反之心,他只是看中手中的权利,并不是奸臣,鳌拜对满清忠心耿耿。康熙将鳌拜下狱,只是为了立威,并不是要将鳌拜赶尽杀绝。
最后,鳌拜从手握重权的大臣,变为阶下囚,这种强烈的落差,让鳌拜无法接受,病死在牢里。
康熙皇帝既然已经打败了鳌拜这个权臣,为什么没有杀鳌拜呢?
康熙皇帝最后之所以没有处死鳌拜其实是因为感怀鳌拜曾为清朝立下的汗马功劳。鳌拜是清朝的元老级功勋大臣,他自皇太极执政时期便开始四处征战。因为骁勇善战的缘故,鳌拜立下了许多战功,皇太极也因此对他倍为信任。等到了福临帝即位之时,身为皇太极心腹大臣的鳌拜成为议政大臣。不过介于在福临帝在位期间多尔衮要更受倚重,所以身居高位的鳌拜也曾多次遭遇迫害。
等到了1650年,福临帝因多尔衮病逝而正式开始亲政。之后鳌拜便又重新开始受到重用,继而成为福临帝的心腹重臣。在此期间,鳌拜对外辅佐福临帝拉近朝廷与蒙古科尔沁部的外交关系,对内协调太后与福临的母子关系。除此之外,他还参与讨论本章批复程序,处理会审案狱等诸多事宜。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鳌拜一直都在尽心辅佐福临帝。
也正是因为忠心,于1661年因病驾崩的福临帝才会在临终前留下遗诏,任命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然而待皇子玄烨,即康熙帝即位之后,鳌拜渐渐开始结党营私,朝政大权也随之逐渐落入他一人之手。鳌拜专权的局面让年幼的康熙帝感觉到了危机,是以他暗自决定要伺机除去鳌拜及其党羽。为了不被鳌拜发现其所图,康熙帝先是假借玩弄名义往宫中召集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少年侍卫,然后让他们成日练习“布库”之戏。
待1669年的八月,康熙帝又借故将鳌拜的亲信分别外派,接着再让自己的亲信接管京师卫戍权。而后康熙帝将鳌拜召进宫中,然后借少年侍卫之手将毫无防备之心的鳌拜一举制服。鳌拜被捕之后,应康熙要求对鳌拜所行不法之事进行审查的大臣最后共列出了鳌拜的三十条罪状。依据这些罪状,鳌拜理应被处斩。但是康熙帝却因感念鳌拜曾为清朝做出过的贡献而决定对他网开一面,是以鳌拜最后就只是被软禁了起来。
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
1、鳌拜功劳确实太大,确实有所作为,对于满清是有功的。
在历史上,鳌拜是当时满洲最有名的猛将,他和他的家族早年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作战,屡立战功,堪称满清立国的大功臣。而且,鳌拜辅政其实是接受先帝的顾命,是名正言顺的掌握政权。
2、从历史记载来看,鳌拜并没有明显的反心,他前期虽然和其它的顾命大臣明争暗斗,他也确实有一定的权力欲,但他对于爱新觉罗家族还是忠诚的。
《史书》中记载,康熙用计生擒鳌拜以后,鳌拜气氛的脱掉上衣,让康熙看自己身上的伤疤,对他说我一生为你爱新觉罗打拼,你就这么对我吗。结果,康熙下诏,在历数其罪状后,承认鳌拜的功劳,决定不杀鳌拜,只是圈禁。
康熙好不容易抓到鳌拜,康熙为何不杀死对方?
康熙皇帝想必大家对他都不陌生,在古代的皇权斗争中,成王败寇,对待竞争对手,往往都是斩草除根,康熙就有个对手,就是鳌拜,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康熙在掌权之后,并没有杀掉鳌拜,反而是将鳌拜终身监禁,对待皇权的危害者,康熙为什么不杀了鳌拜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其实在抓到鳌拜之前,康熙皇帝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实权,而鳌拜恰恰是康熙皇帝的最后一个障碍,杀掉他反而会落人口实,而把鳌拜囚禁,也可以达到独揽大权的效果在康熙登基之前,鳌拜就已经提前清理了康熙日后会遇到的各种麻烦的问题,所以到了康熙这里,并没有很多的麻烦事,而鳌拜恰好是最后一道障碍,康熙皇帝想独揽大权,势必要把实权从顺治皇帝安排的四大辅臣中夺走,而四大臣中的索尼的权力已经被鳌拜架空,而索尼也在不久之后去世了,去世之前把权力还给了康熙皇帝,而另外一个权臣也被鳌拜害死了,最后一个权臣因为性格胆小退缩了,因此,鳌拜是最后一个权臣。而杀了鳌拜,也可能落人口实,所以康熙皇帝不会这么做。
第二,鳌拜本身的罪名并不至死,没有犯杀头的大罪,按照清王朝律法,康熙皇帝也不应该杀鳌拜鳌拜只有一个罪过,那就是他太过专权,但是话说回来,鳌拜的权力,也是顺治皇帝给予他的,这是他辅政的权力,但是鳌拜却害了其他三位大臣,导致鳌拜在朝中专权,这大大触犯了皇权,而康熙皇帝断断不能留一个专权的人在身边危害皇权,但是鳌拜毕竟没有谋反,所以杀鳌拜也不符合清朝律法,因此只需要把鳌拜囚禁也可以达到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