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当年教三千弟子,优秀者有七十二贤,流传至今,其实他学生这么多,跟他的讲课方法,还有自己的本身能力是分不开的。孔子教学的原则,激愤心中的求知欲,也是好奇心,不知道的事情,非要知道不可。好比激将法,故意说你不行,在启发他之前,先让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最牢固的。就因为他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跟着孔子学习。
孔子一生不得志,为什么有众多弟子跟随?
孔子宣传的这些东西是正法。你看他的学生像子贡,他是经商的,赚了很多钱,像曾子,也就是曾参他的学术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人劝他去做官,只不过他没去而已。孔子也是做过官的,他的官职也是很高的。他这一生也追随了很多老师进行学习,我觉得他最主要的能够得到的就是老子的指点使得他的学说有了很大的成就。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他推行礼教。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行礼教。他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想重新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就必须推崇礼教。用礼教来束缚人们来,让人们重回道德的本质。但是礼教这种东西会让人厌恶的,所以他没有办法成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看起来他像一声不得志,其实他的内心是光明的,他也知道。但他也不得不去做,这就是圣人心怀天下,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他也努力了,为了这一梦想而去奋斗。孔子由于这种高尚的品质和穿透人性的智慧,所以有那么多的弟子跟随他。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曲阜的孔庙。他的家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风水大家,他的占卜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孔子不仅在六艺方面强,甚至于一些占卜算卦风水的孔子都精通。他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为人处事,还有他这一套学说的对人们的影响,才有这么多的弟子跟随他。
孔子为什么会有怎么多的学生?
怎么讲呢,他生活在春秋乱世,人民,诸侯,包括皇帝在内都很困惑,奇怪的是我们的孔老二知识很渊博,见识广,解决了以上这些人的很多疑问(有史料记载有些问题的提问和回答已经是神话级别的了),但是在那个时代的实践和时间证明了他的正确。加上他提出的儒家仁政很受战祸中的老百姓及部分士族的欢迎。他对自己弟子的教育和识别也很有一套(因才施教),记得有一次他接了个外交任务要从弟子中选人,很多弟子都要去他不让去,最后才选了一个派去了,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这个家伙搞了个多国外交,在各个关系相连的大小诸侯国中快速的东奔西走,靠张烂嘴开展游说活动,最后挽救了一个诸侯国。
其实本人也不是很喜欢这个老人家,不得志的到处流浪,鼓吹自己的儒家政策,搞到最后都没饭吃也在坚持(也不容易)。一生都想做官,却很不如意。。。。最后倒是他的一些弟子(有很多)都做了高官,并都做的不错,于是这些高官后面又收弟子的就多了。
孔子为何能“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能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一方面与他自己的德高望重,知识渊博有关,弟子们愿意跟着他学,信服于他,他也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所学教给他们,另一方面得益于孔子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擅长方面,基础都不一样,所以对不同的弟子需要不一样的教学方式,需要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地方。
孔子教给弟子的除了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比如在《论语》里面提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再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要复习,反思,还有不能假装知道。
孔子还很注重对为人的教导,知识重要,做人更重要,连孔子都日三省吾身,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主要思想,而仁要排在第一位,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热情好客,有一言可终身行之着乎?孔子的回答是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孔子的弟子有很多能称上一个贤字。
讲一讲孔子的后人为什么那么多?
孔子已有83代,每一代孙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但只有男,没有女。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有2500多年历史。 曲阜孔氏家族,一般被分为内孔和外孔。 孔子的后裔为内孔,人数不太多。 孔末(早先不姓孔,谎称姓孔的人)的子孙和历代在孔子家扛活被授予孔姓的人的子孙称为外孔或伪孔。 外孔不能入孔氏的家谱,在曲阜姓孔的人中,外孔既不能入家谱的人为数众多,而且自己到底是内孔还是外孔都不知道的人也很多。 清康熙年间续修的家谱共计孔子后裔近2万人,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到了民国时期已增至56万人,2009年全球已多至400万人。
都说孔子的弟子三千,真的有3000吗?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一生为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孜孜不倦。晚年的时候,孔子仍然选择周游列国,他的许多弟子也紧随其后,舟车劳顿。我们看到许多资料上都说孔子的弟子三千,真的有三千人吗?《名贤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孔子的学生的确有三千人,但是得意的门生只有七十二位。
在七十二位得意的门生当中,想必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应该是颜回了。孔子曾经说,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是非常器重自己的学生颜回的。他说:“颜回呀,真是非常的贤能。一箪食,一瓢饮,即使身处于陋巷之中,人们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处境。可颜回呢,仍然能够从中感觉到快乐。颜回真的非常贤能呀。”
颜回十四岁就拜孔子为师,平时学习也是最认真的一个。他对孔子谦逊有礼,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而孔子呢,在所有的弟子当中,对颜回的称赞是最多的。孔子称赞颜回好学,是一位仁人。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朝代中,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也是推尊有加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教育了众多的弟子,可谓是一位名师。他言传身教,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因此,他才能够教出如此众多的优秀学生。今天的老师们,能够从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身上汲取养分,更好地教育我们今天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