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占地十八万余亩,其中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位皇帝。剩余的三个皇帝中,朱元璋因登基为王时在南京称帝,驾崩也在南京,因此他的子孙将他的墓建于南京;朱允文因为与朱棣内斗失败,而被赶下皇位,下落不明,自然无法建墓;最后一位朱祁钰因在御驾亲征中被敌人俘虏而被自己的弟弟夺得皇位,被阻止进入皇陵。

明朝一共16位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的明朝皇陵之所以只有“十三陵”,其原因在于葬在此处皇陵的明朝君王就只有十三位,另外三位因为一些原因未葬于此处。明朝十六帝中没有葬在“明十三陵”中的君王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以及朱祁钰。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葬在“明十三陵”是因为他在位时北京尚且不是明朝都城,其都城为南京。因着这个原因,君王陵墓的选址也是选在都城南京附近。明朝更换都城一事发生于朱棣在位期间,当时朱元璋早已驾崩多年。朱元璋驾崩之后,他的遗体葬入到了位于紫金山的孝陵之中,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明孝陵。后来明朝虽然迁都,但是朱元璋的陵墓却从始至终未发生变动,故而明十三陵中并不包括朱元璋。

朱允炆没有葬在明十三陵中则是因为他被夺权之后便不知所踪。众所周知,朱允炆在位不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就被其叔父朱棣夺了皇权。朱允炆在大势尽去的情况下偕同皇后以及太子自焚于宫中,所以朱棣进宫之后就只看到几具烧得难辨生前真容的焦黑尸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棣一直不相信朱允炆真的殒命于火海之中,故而他在登基之后一直不忘四处查探朱允炆的下落。由于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未有明确定论,所以他并不没有陵墓。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之后唯一一位没能入葬至明十三陵的明朝君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得罪了朱祁镇。朱祁镇与朱祁钰互为兄弟,其中身为兄长的朱祁镇在明宣宗逝世之后先一步继任皇位。但是后来朱祁镇因领军出征而落入敌军之手,时间长达一年。在此期间,明朝朝廷为了化解危机将朱祁钰拥护为帝,而朱祁钰后来将重返明朝的朱祁镇给软禁了起来。等到朱祁镇成功复位,他为报复长达七年的软禁之苦不许朱祁钰葬至皇陵。

众所周知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明十三陵的存在?

因为明朝有三位皇帝并未葬在这处皇陵之中,按照在位时间顺序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以及朱祁钰。

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

众所周知,朱元璋乃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争夺天下时最先收复的是江南地区,是以他将称帝地点定在了南京。不仅如此,朱元璋在称帝之后还将南京设为了国都。南京竟是国都,且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未曾迁都过,那么他的陵墓自然也就就近建在了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具体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于1381年开始修建,后于1405年建造完成。在明孝陵开建的第二年身为朱元璋原配皇后的马皇后便因病逝世,随后被葬入该陵墓。而后在1398年的时候,积劳而逝的朱元璋也被葬入明孝陵。

朱允炆:不曾建有陵墓

朱元璋驾崩之后,身为其孙子的朱允炆接任为明朝皇帝。朱允炆的在位时间是1398年6月至1402年7月,前后仅在位四年左右时间。而在这短暂的在位时间里,朱允炆的精力主要是放在平定燕王叛乱这一事情上,所以并不曾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而待燕王于1402年顺利攻进南京之后,朱允炆便自此不知所踪。而燕王朱棣在登基之后也未曾下令为朱允炆补建陵墓,是以当了四载皇帝的朱允炆成了明朝十六帝中唯一一个没有陵墓的。

朱祁钰:死后被剥夺葬入皇陵的资格

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任皇帝,前后共在位七年。朱祁钰的登基时间是1449年,这一年明朝经历了国君被俘这一重大变故。被俘的明朝国君是朱祁钰的兄长,即明英宗朱祁镇。也正是因为这一变故的发生,朱祁钰才会急急忙忙地被拥立为帝。而就在他在位的第七年,部分朝臣因见他病重,外加他无子可承皇位,于是便合起伙来将返明之后一直被软禁的明英宗给重新复立为了皇帝。而明英宗在重登皇位之后为了报复,他在朱祁钰去世之后直接捣毁了朱祁钰先前修建于明十三陵内的陵墓,然后只许朱祁钰以王爷的身份入葬至景泰陵。

明朝十六帝,为何北京只有“明十三陵”?

之所以只有“明十三陵”是因为明朝十六帝中有三位帝王没有葬在这座皇陵之中,未葬在此处皇陵的三位帝王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以及朱祁钰。这座“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所修建的皇陵。朱元璋身为明朝的开国君王之所以没有葬在“明十三陵”中是因为他在位期间都城是南京,所以陵墓的选址也是在南京。

在朱元璋后面继位的是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时间并不长,其缘由在于他的叔叔朱棣起兵篡位了。远在北京就藩的朱棣在听闻朱允炆要削藩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决定起兵。此次起兵非常顺利,短短四年左右的时间朱棣便成功将皇位收入囊中。而朱允炆则在他登基之前就已死于火海之中,而朱棣因一直对他的死存有怀疑,所以并未将他收葬入皇陵。时至今日,朱允炆的陵墓究竟位于何处依旧是个谜。

朱棣登基之后便将明朝都城迁移至北京,所以之后历代君王皆将陵墓修建在了北京,其中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之所以说明代宗是个例外并非是说他的陵墓不在北京,而是指他虽是君王却未入葬皇陵。这件事情得归咎于他与明英宗之间的恩怨纠葛。明代宗与明英宗互为兄弟,其中身为兄长的明英宗在他们父皇去世之后继任皇位,但是没几年英宗便被瓦剌俘虏了过去。因为这件事情,身为弟弟的明代宗临危受命被朝臣拥立为新帝。

时隔一年之后英宗安全返回明朝,之后他们二人便因皇位关系恶化。先是代宗将英宗给软禁了起来,而七年之后成功复位的英宗也如法炮制地将代宗给软禁了。不仅如此,代宗病逝之后英宗只允许代宗以亲王身份入葬。基于这个原因,明代宗最后被葬在了景泰陵中,故而“明十三陵”中没有包含他的陵墓。

为什么明朝16帝,北京只有13陵?

建文帝因"靖难之役"后失踪所以没有他的墓。

明代宗,朱祁钰"夺门之变"后英宗废其帝。

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通过暗访检查,发现明十三陵景区的主要存在外围欺客宰客现象严重,无明码标价;卫生情况差,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览设施不足,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明朝16个皇帝,怎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呢?

去过北京游玩的人一般认得十三陵景点。这十三陵是明朝的13个皇帝,他们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长寿山麓。问题就来了,明朝276年的 历史 共产生16个皇帝,怎么只有13个,剩下的3个那儿去了?

不急,听笔者慢慢叙述。1368年的正月初四,太祖朱元璋创建了明朝,把帝都定在江苏南京(当时叫集庆)。1398年朱元璋驾崩,陵墓埋在南京。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才4年,叔叔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谋反,朱允炆不知下落,有人说他被烧死殿内,有人说他逃出了宫外,反正是死是活不知去向,成了千古之谜。

朱棣夺了侄儿的江山后,把都城从南京搬到了北京,自然他父亲朱元璋的陵墓留在了南京,而侄儿朱允炆不知去向也就没陵墓。16个明朝皇帝去掉2个,那北京的应有14个,剩下的1个去哪儿?这1个是代宗朱祈钰,他哥哥英宗皇帝朱祈镇由于率兵跟瓦刺人打仗被俘,国内大臣和孙皇后拥举朱祈钰当皇帝,后来朱祈镇回到国内在石享等人的帮助下复位成功。重新当上皇帝的朱祈钰很恨朱祈钰,他把弟弟关进冷宫折磨至死,并废除了他的皇帝称号,把朱祈钰在十三陵修建好的陵墓捣毁,只是以王的待遇把他埋在别处。那十三陵的指的是那13个皇帝呢?

他们是①高祖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2年。②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1年。③宣宗朱赡基,年号宣德,在位10年。④英宗朱祈镇,年号正统,在位21年。⑤宪宗朱见深,年号从化,在位23年。⑥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在位18年。⑦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在位16年。⑧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在位46年。⑨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在位5年。⑩神宗朱翎钧,年号万历,在位48年。11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在位29天。12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在位7年。13思宗朱由检,年号祟祯,在位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