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将黄豆泡一个晚上,将黄豆泡开,然后放入石磨磨成豆浆,然后放入大锅里面熬开。然后将豆浆放入包中,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将分离的豆浆稍微冷却一下,就可以开始用氯化镁点豆腐了。

将豆浆倒入一个木制的盒子中,在盒子里面先放入一个白色的粗砂白布,然后放入一些氯化镁液体,充分搅拌,等豆浆凝固成为固体,然后将白布风口,放上木板,在木板上面压上重物将豆腐里面的水挤出。

氯化镁如何点豆腐

楼主你好
自己想动手做豆厨首先要找好材料: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点豆腐原理

点豆腐原理:点豆腐用的盐卤是氯化镁的水溶液,属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起来得到豆腐。点豆腐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

点豆腐使用的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块,是我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用盐卤做凝固剂制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称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扩展资料

点豆腐的注意事项:

1、点豆腐的黄豆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2、点豆腐使用的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3、黄豆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4、点豆腐的火要控制好,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5、点豆腐的温度需控制在80摄氏度,否则点豆腐不能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卤水点豆腐

百度百科-豆腐

哪位知道豆腐氯化镁一斤兑多?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氯化镁就是大家常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中的关键添加剂,我以前花几千块钱去学习的技术,味道确实好吃,但是好多地方都是用石膏或者内脂点豆腐,对于盐卤不太熟悉。

做豆腐必须按着比例操作,这是前辈多次的实验总结,用量占原料的3%左右的固体,使用时按着1:2用水稀释,波美度16-18度。

具体操作按着黄豆一斤,盐卤也就是氯化镁九克,黄豆加入三倍的谁泡发,夏天一般八个小时,冬天一般十二个小时左右,打成豆浆过滤备用,盐卤总四十克左右吧水化开搅拌均匀备用。

豆浆倒入锅内煮开,不停搅动防止粘锅地,起泡以后改为小火,因为豆浆会起沫出现假开现象,撇一撇沫子,直到滚开为止,盛在一个容器中,温度降温到八十五度左右开始点豆腐,绝对的技术含量,一边倒盐卤一边从下边搅拌均匀少量多次的加入,会看到豆浆慢慢凝固成小颗粒,这个时候不要用力搅动,速度一定要慢,直到变得像粥一样停止,盖盖焖制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做豆腐最好吃就是氯化镁了,别的是吃不到这个香味的,我曾经去山那里学习的,手工豆皮,可以说在当地桌桌必点,请客送礼都会买,而且还要提前预定,不然买不到。

氯化镁(卤水)和硫酸钙(熟石膏)可以一起点豆腐么?

氯化镁(卤水)和硫酸钙(熟石膏)可以一起点豆腐。
氯化镁(卤水)和硫酸钙(熟石膏)都可以点豆腐。但点出来的豆腐是有区别的。卤水中的氯化镁溶解度很大,点出来的豆腐比较老,石膏仅仅微溶于水,溶解速度慢,点出来的豆腐比较嫩。因此同时用氯化镁和硫酸钙点豆腐,要注意使用的顺序,先用石膏点的差不多了,再用一点卤水点一下就可以了。否则同时点,石膏不起作用。

盐卤点豆腐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卤水点豆腐原理是卤水中主要含氯化镁、硫酸钙等化学物质,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即胶体的聚沉,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具体原理
盐卤是结晶氯化镁的水溶液,属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起来得到豆腐豆腐是这么制作的,把黄豆浸在水里,成泡胀变软后,用磨机加工成生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只有借助卤水才能使豆蛋白质团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豆腐脑。将豆腐脑放到透水纱布挤压出水分,然后将包袱放到木质磨具里挤压一段时间这就形成了豆腐。
关于卤水
卤水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块。是我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凝胶,把水分析出来。用盐卤做凝固剂制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称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