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悔捐最常见的情况是家里反对。一般的剧情是,捐献者同意捐,但已经确定捐献的时候,父母坚决反对,然后导致最终不能捐献。骨髓库的志愿者多数是年轻人,不少还是学生,经济不能独立。而我们这代人独生子女比例又很高,父辈又是广场舞一代人。我不是说跳广场舞不对,但连不给人添麻烦”都做不到的人,要求他们做损己利人”的事情,难度实在有点大。而年轻一代,因为经济不独立,所以意志不自由。重大决定一般都会受父母干扰。这跟道德水平无关。连就学就业、婚姻这类人生大事都会受到父母的严重干扰,更何况捐献这种事情。

2、 医务人员和骨髓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强调捐献完全无危害,属于睁着眼睛说瞎话。骨髓捐献是有死亡病例的,即使概率再低,也是存在的事实,不能否定。片面强调安全性而避谈风险,就有欺诈嫌疑。

为啥部分人,在配型骨髓或造血干细胞成功后又拒绝捐献呢?

因为会做“不损己利人”的事,是普通的有良知的大众;

会做“损己利人”的事,尤其是对方和你并不相识,也不会和你相识,甚至都不能当面给你说声“谢谢”,这时这个“损”哪怕只损自己九牛一毛,也足够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所以很多人都乐意去献血:因为这是不损己利人的行为(其实按照现在的制度说起来也是利己的)

所以有很多人在面对骨髓捐献时望而却步。

事实上:

我们常说的骨髓捐献,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说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也是不对的。但风险确实很小。其主要风险来自于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就是俗称的动员剂,作用是刺激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促进细胞向外周血释放。理论上是对一个造血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有人会在注射后出现类似于头晕、乏力,发热等的症状,但症状都很快能消退,极少部分人会出现脾脏肿大,骨骼酸痛的情况,但也是可以经过对症治疗后马上痊愈的。国内数据中也没有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的案例(国外文章有过因注射过量而导致脾破裂的,但这种问题现在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一点说,因为担心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不良影响,或者其他的个人原因,拒绝捐献的人,是完全没错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

真正害人的行为是“悔捐”,不说是对对方心理打击这点。尤其是受捐者“清髓预处理”后悔捐的,因为清髓是利用大剂量的放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癌细胞和正常免疫及造血干细胞,这个时候的受捐者是处于一种几乎没有免疫力的“裸奔”状况,这个时候悔捐,是真正意义上害人的行为。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捐骨髓

我们常说的骨髓捐献,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说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也是不对的。但风险确实很小。其主要风险来自于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就是俗称的动员剂,作用是刺激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促进细胞向外周血释放。理论上是对一个造血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有人会在注射后出现类似于头晕、乏力,发热等的症状,但症状都很快能消退,极少部分人会出现脾脏肿大,骨骼酸痛的情况,但也是可以经过对症治疗后马上痊愈的。国内数据中也没有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的案例(国外文章有过因注射过量而导致脾破裂的,但这种问题现在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一点说,因为担心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不良影响,或者其他的个人原因,拒绝捐献的人,是完全没错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

真正害人的行为是“悔捐”,不说是对对方心理打击这点。尤其是受捐者“清髓预处理”后悔捐的,因为清髓是利用大剂量的放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癌细胞和正常免疫及造血干细胞,这个时候的受捐者是处于一种几乎没有免疫力的“裸奔”状况,这个时候悔捐,是真正意义上害人的行为。

可以有选择捐与不捐的权利,但是当决定了捐的那一刻,相信有一个等着骨髓生存的病人,你是他的全部希望,不要放弃。

为何部分人在配型骨髓成功后又拒绝捐献?

捐献骨髓与捐献造血干细胞

以前的捐献骨髓,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都是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原来是抽取骨髓血,而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当然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目的也是和以往的相区别,避免造成误导。

配型成功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

(注意看第三点,采集方法及过程: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也就是说,现在的技术已经不需要再从脊椎中采骨髓了,捐献者不需要手术,只要通过血液分离机就可以了.过程就和现在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类似)

1、患者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检索,初配成功后,通知您进行身体检查、并做高分辨。高分辨结果相合,则进入下面的环节,如果不合,则不能捐献了。

2、高分辨相合以后,根据患者的日程安排,在采集日前五天进入医院,简单体检,在四天内,每天静脉注射一针动员剂(关于动员剂的说明,请看造血干细胞基础知识帖)。

即第0天入院,第1~4天注射动员剂,第5天采集。

3、采集方法及过程: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请相信我们”不会为了救一个人,而去害了另一个人”。

采集总共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献全血的血量还少。而且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