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都在关注苹果本月将推出的1000美元iPhone X时,印度如预期中的一样,不会对苹果的新产品表现出什么兴趣。不是因为它不喜欢智能手机——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而是因为iPhone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不如其他地方。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目前是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手机制造商的主要战场。当智能手机在全球许多地区的出货量放缓的同时,印度手机市场持续增长。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表示,7月份,一共有42款不同的智能手机于印度推出,高于去年同期的25款。
大多数新手机来自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其中许多公司都认为印度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
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称霸印度市场:仅小米占29.7%份额。除小米外,还包括OPPO(7.6%)、vivo(12.6%)和传音(5%)。小米去年终结了三星作为印度最大手机供应商的五年连胜记录。据IDC报道,今年4月至6月是小米连续第四个季度成为印度最大的供应商。小米(截至第二季度占29.7%的市场份额)通过在印度销售廉价但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大大削弱了竞争对手的产品。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印度目前是其最重要的市场。
IDC在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公司与联想等中国手机制造商一起,在第二季度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印度当地智能手机市场。不到三年前,这些公司在印度的总市场份额不到15%。
小米早年在印度专注于只在网上销售手机以降低间接成本,而OPPO和vivo长期以来却一直利用实体店,因为在印度,在实体店购买智能手机要比在线渠道更受欢迎。OPPO和vivo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向印度市场倾销手机,并激励销售人员推销他们的手机。
传音经营着iTel品牌,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该公司第二季度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增长到5%,它们将此归因于其低价手机销量的增长。这家手机制造商总共经营三个品牌,它也是几个非洲市场的顶级供应商之一。
根据对几位分析师的采访,这些公司能够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可以归因于他们在印度表现出的承诺水平。除了扩大印度的零售业务,他们在当地制造和组装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帮助印度人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这符合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该计划通过向参与成员提供几项免税优惠,鼓励了外国厂家在当地生产产品。
例如,小米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六个智能手机制造部门。“该品牌具有在运营时间内每秒生产两部智能手机的生产能力,”小米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并补充说该公司已经在印度雇用了1万多名员工,其中95%以上的人是女性。
“目前在印度销售的小米智能手机中,超过95%是印度制造的,这一点促进了智能手机及其组件的本土制造,这也是小米的优先事项之一。作为其本地化战略重大进展的标志,小米还宣布成立了其第一家SMT(表面贴装技术)工厂,该工厂与富士康进行合作,专门在Tamil Nadu邦Sriperumbudur本地生产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部件,”发言人补充道。
这种合作关系使小米得以避免今年推出的针对这类零部件的新进口税。与此同时,进口税损害了苹果在印度的前景。
印度数据价格的下降刺激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印度的崛起。颠覆性的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在2016年末发起了一场移动数据价格战,让智能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吸引力。
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怎么办?
Reliance Jio的加入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Micromax、Karbonn Mobile和Lava等公司,在2016年初共占据了大约46%的市场份额。这一数字现在已经大幅下降,当地制造商只占了一位数的份额。
在去年的媒体采访中,Micromax的联合创始人Rahul Sharma承认,该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进展缓慢(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Jio的4G网络上使用支持4G的低成本手机)。当时,Sharma说,他希望中国手机制造商很快会遇到缺钱状况,从而给Micromax一个反击的机会。
据我接触的分析师称,这种机遇从未到来,也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主宰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许多中国公司最初是印度智能手机供应商的硬件和设计合作伙伴。他们了解这个市场后,剔除了中间商。咨询公司Convergence Catalyst的创始人Jayanth Kolla表示,这使得他们能够缩短周转时间,能够以低得多的价格销售手机,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将利润分配给多方。
为什么是印度?
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价格的市场,那里的人均GDP仍然只有1940美元,远低于斯里兰卡等邻国。但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Satish Meena表示,该国10多亿的庞大人口对能够扩展业务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大部分人口红利仍有待发掘。IDC分析师Navkendar Singh和Upasana Joshi表示:“未来几年,印度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大型智能手机市场。”IDC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去年下跌了4%,而该公司预计今年也不会有太大改善。过去三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有所下降。
来自Forrester的Meena补充说,印度的手机公司还有几个增长机会:印度现有的智能手机用户很快就会想升级到更新和改进的手机。此外还有一个特色手机市场,迄今为止一直没有萎缩。
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华为等中国电子公司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
华为上个月在印度推出了P9手机,其价格为3.9999万卢比(560美元)。总部位于深圳的智能手机供应商恒通几天前进入印度市场,并宣布了三款新手机。另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一加手机在第二季度一举击败三星和苹果,成为印度顶级智能手机供应商。一加占据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40%的份额,它的手机售价在400美元以上。
“印度已经迅速超过其他地区成为一加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场,”一加手机印度分公司的总经理Vikas Agarwal表示。Agarwal援引第三方研究公司的数据指出,印度市场去年占据了一加业务的三分之一以上。
Agarwal表示,一加不仅仅将印度视为去除大量库存的市场。“印度是我们品牌的重点市场。在印度,战略是关键的,否则即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也会让你走很长的路。我相信这一战略帮助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我们期待着进一步探索印度可以提供的巨大潜力,”他说道。他还说,该公司已经将印度作为进行实验和获取经验的平台。
印度帮助该公司“与亚马逊(德国和英国)和迪士尼(北欧和中国)等其他全球市场的品牌建立了伙伴关系”。最后,来自印度社区的反馈也在改善产品体验(墙纸设计、软件改进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补充说道。他说,一加正在为印度成为其主要市场制定路线图。
Singh和Joshi表示,在印度的良好表现可能有助于小米、一加、华为和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在其他全球市场表现更好。那些能够在印度维持和发展业务的人能够向世界证明,他们能够应对庞大而艰难的市场。
对于有全球野心的供应商来说,赢得印度市场很重要——这既是因为其规模,也是因为其增长潜力。通过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获胜,这些公司正在获得难以匹敌的规模和定位。
我曾是印度手机之王
中国手机品牌称霸印度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52亿部,同比增长10%。在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就占了三席,分别是小米、vivo、OPPO,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
总体而言,中国手机制造商去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到六成。印度俨然成了中国智能手机的第二故乡。
这股出海的风潮始于2014年,当时国内智能机市场发展迅速,不少本土的品牌迅速崛起,但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于是小米、OV、一加等品牌相继出海,印度成了共同的目的地。
这并不是中国手机第一次在印度打响名号 。早在四五年前的功能机时代,深圳起家的基伍国际(GFive)就曾一度在印度市场叱咤风云,与当时的行业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叫板。
基伍手机的创始人张文学是最早印度创奇的见证人。
大学就读模具专业的张文学,毕业后从模具起家,后来做起了高仿机和改制机的外壳。2005年,他开始给海外手机品牌代工,印度当时有名的灯饰、钟表品牌Ajanta就是他的客户。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巨大机会之后,他成立了基伍国际,生产功能机,销往印度和非洲。
印度一度成为基伍最大的市场,它在几乎所有邦都设立了办公室,基伍在古尔冈的总部和各邦办公室有300多名员工,张文学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一趟印度。
2010年,基伍的年销量就达到了近6000万台,一度占据了10%以上的区间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位居第二。这让基伍在印度一鸣惊人,各大媒体都打出标题:“谁是Gfive?”2011年在接受《经济时报》采访时,张文学甚至透露,计划在印度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近日,志象网(The Passage)专访了基伍国际创始人张文学。
我应该是算是最早一批做印度手机市场的。
2005年,我当时在做手机代工,印度当时第一家本土手机品牌Ajanta是我们的客户,这个品牌是很有名的灯饰品牌。它一个月能卖二三十多万台手机,这是很不错的成绩,当时,除了头部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LG之外,很少有能月出货10万台以上的。
这让我对印度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成为了成立基伍国际专注海外市场的基础。
2008年,我成立了基伍国际,进入印度市场,以及北非的几个国家,算是比较早进入印度的手机品牌。
当时,印度主要的手机品牌是诺基亚和三星,一部功能机就能卖到200美元左右,一般人都负担不起。
当时印度普通工人的收入大概是一个月100美元,如果手机太贵,就很难普及, 我们切入市场的价格是根据用户的收入定的,一开始就靠产品设计、性能和性价比往前跑 。
我们的出厂价在50美元左右,而且当时印度的关税低,只有2.5%,手机零售价就定在80美元。
这样我们的价格只有三星、诺基亚的60%左右,但是质量和功能却是相似的,这很容易打动消费者,有许多印度人第一次买手机就是买的基伍手机。2010年和2011年是我们卖的最好的时候,一年在印度能卖大概六千万台手机。
手机售价的降低还要得益于中国的产业链。一是我们与比亚迪和富士康合作,依托资源整合,压低成本。二是我们本身的利润就不高,相比印度市场头部品牌40%以上的利润率,我们的利润率压在了20%以内。
基伍在产品的创新方面,是比三星、诺基亚等国际品牌更快的。
在2007年,我就帮海外品牌做过双卡手机,远早于诺基亚、三星等厂商。基伍国际成立之后,我们也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了很多独特的功能。
2008年,我在印度的一个小镇上,看到当地人在一辆 汽车 前排长队,花上10卢比,从 汽车 蓄电池给手机充电半小时。之后,我们就推出了能使用5号电池和双电池的手机,主打“超长待机”,最长可以待机40天。
我们卖的最好的手机是“四卡四待”的手机。 当时,印度有11个运营商,各家运营商网内的电话与短信资费较低,不同运营商之间打电话、发短信收费要高出三到四倍。一张手机卡的价格只有10卢比,用户为了节省资费,就会同时购买好几个不同运营商的手机卡。我们的“四卡四待”的手机也就派上了用场。
我认为,我们能够打开印度市场,一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二是极高的性价比。
2010年,基伍手机的市场份额就排到了第二名,仅次于三星。基伍国际印度总部设在古尔冈,并在印度二十七八个邦都设立了分公司,编制内员工就有三百多人,我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印度。
2011年之后,基伍被迫退出了印度市场。
那年年底,因为专利问题,爱立信和诺基亚在印度等市场把基伍国际告上了法庭,被告还有HTC和中兴。
我们这种后来成长起来的企业,在GSM 2G领域的专利技术基本是空白的。而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在印度的专利布局颇丰,印度法律整体对专利的保护也比较严格,我们手里也没有专利可以跟对方进行交换,所以在这种专利官司里面我们是很被动的。
从2012年一直到2016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是去各地打官司。
2013年,我就把我的股权卖掉,退出了手机市场。品牌授权给一些国外公司,目前在印度仍有合作伙伴,他们自己负责生产销售,我为他们介绍中国供应商。
退出印度市场之后,我有想过在国内市场做智能机,但是觉得基因有点问题,最后放弃了。 我现在觉得,如果没有专利官司,能够留在印度市场,机会还是很大的,因为品牌、渠道都已经比较成熟了。
作者:罗瑞垚 宋炳晨
志象网,见证中国 科技 企业全球化之路。
中国小米手机占领印度市场首位,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中国小米手机占领印度市场首位, 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小米进入印度市场时间非常早,在智能手机还没有遍地开花的时候,小米就未雨绸缪早做好准备了。
第二:小米在印度走的路线,深得印度人的欢心,说白了印度的消费水平并不高,而小米走的是性价比的路线,对于印度人来说,买一台小米手机,相当于占到了便宜,在长期的这种思维模式下,小米手机成了印度市场的首选也再正常不过。
小米直接绕过线下渠道,在印度最大的电商平台Flipkart上开卖,饥饿营销在互联网上被迅速放大,此后,更多的外国品牌纷纷跟随了线上营销模式,并且快速从线上包围线下,拿下消费市场,再反包线下门店,印度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完全被中国手机品牌打垮。除此之外,印度本土手机品牌溃败背后也隐含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变化。这一点,中国手机品牌就做了优化。比如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不仅亲自前往印度发布新产品,流出了经典的hello india,are you ok的段子,还聘请了印度人马努·库马尔·贾因担任CEO,充分授权其管理经营,在他的带领下,小米成为印度市占率第一的品牌,贾因也成为主流媒体评选出的印度最佳CEO。
中印市场和发展轨迹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核心差异就在供应链。印度手机品牌早期设计与研发放在印度国内,大部分的生产完全依靠中国,而我们借助坚实的代工生产经验,把握着产业链、供应商控制以及制造技术积累,这一点,印度始终望尘莫及。同时,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由于文化差异、出货总量小、单价低等原因,在中国根本找不到一流制造商,只能选择与二流合作,自然无法在同样的价格上与中国手机竞争。
48亿元资金险被冻结,小米印度保卫战
编辑 李薇
头图摄影 邓攀
“Are you OK?”2015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印度新品发布会上向用户喊出这句英语时,可能没想到小米在印度会接二连三遇上麻烦。
2022年4月30日,印度财政部下属的执法机构发布的公告显示, 由于小米(印度)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将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小米全球副总裁马努·贾恩已被印度执法局传唤,对其外汇合规情况进行调查。但根据领英页面显示,马努·贾恩的定位已经变成迪拜,职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负责人”的身份,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总裁的职位。
印度法院5月5日在听取了小米方面律师的意见后,暂停了执法局的决定 ,给予解除的条件是,小米将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印度法律网站Livelaw.in报道,在5月12日举行新一轮听证会后,印度Karnataka高院宣布,允许小米印度通过银行授信额度继续使用账户向离岸主体进行付款,以用于进口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的必要部件,但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 5月5日法院给与小米的“暂停指令”继续生效至下一次听证会,即5月23日。
对此,小米集团回应称,公司所有运营活动都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小米印度公司向银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合法且真实,所支付版税均用于公司印度版本产品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合法的商业行为。此外,小米表示,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误会。
此事件已不是小米第一次在印度受到侵扰。就在今年年初,小米印度公司刚被印度政府以逃税为由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元人民币)。但屡次让小米吃上官司的印度市场,对小米来说至关重要,雷军曾表示对印度市场的极度重视,并数次亲自站台。
2014年,小米将印度作为国际化首站。短短3年时间,小米就在2017年底超过三星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品牌,并一直保持这一优异成绩。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 小米仍是2021年印度市场份额最高的智能手机销售商,市场销售份额为24%。
过去几年,雷军一直大力拓展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市场,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
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小米出货量1100万台,同比下降18.4%,市场份额14.9%,排名第五。国内市场下滑,重要的印度市场受阻,这对小米的影响自然不小。
其实, 小米之外,OPPO、vivo等布局印度的中国手机企业也均曾遭受税务纠纷。 从2020年开始,印度政府还将微博、微信等中国300多款APP列入禁用清单。今年3月底,东南亚跨境电商巨头Shopee更是直接宣布退出印度市场,被认为与其“中国血统”有关。
“出海印度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疑虑。
关键的印度市场
2021年,小米的国际化营收已与国内收入并驾齐驱。
根据小米最新财报, 2021年小米境外市场收入人民币1636亿元,同比增长33.7%, 占总收入的49.8%。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曾短暂地登上世界第二的位置,当时,雷军立下“冲击世界第一”的目标。
印度是小米国际化的首站,小米已在这个市场苦心经营8年之久,常年稳坐市场第一的位置 ,自然在国际化市场中占到重要地位。2020年,小米在印度就已拥有4100万的出货量,超过小米全球出货量的四分之一。
过去8年,无论在人才还是工厂等固定资产投入上,小米在印度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小米在刚进入印度时,选择了重用印度高管马努·贾恩。他是小米集团唯一一个外籍副总裁级别高管,在小米印度本地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年,雷军受到印度总理莫迪接见时,马努·贾恩紧随在旁,小米手机配备双SIM卡、支持WhatsApp“应用双开”、针对印度语言众多提供可视化拨打功能等,也都离不开他的推动。
与此同时,小米也在印度开启了本土化生产。
2015年,小米进入印度市场的第二个年头,就联合富士康向印度政府承诺,在印度投资35亿美元设立生产线,随后双方合作建立的生产线落成投产,2015年8月,小米在印度发布的红米手机2增强版,就是由富士康印度工厂代工生产。2020年,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小米随即找来三家新的合作伙伴——比亚迪、DBG和Radiant,共同在印度建厂和生产小米设备。
截至目前,小米在印度已经拥有7家制造工厂,每秒可以生产3台小米手机。 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中,99%都在印度生产。
此外,在印度,小米还联合顺为资本投资了众多印度公司,如在线小额贷款平台KrazyBee、在线音乐和视频供应商Hungama Digital Media Entertainment、二手手机回收及维修公司Cashify等,以期形成本地化生态。在2021年底国际业务变革之前,小米印度都像一个完善的独立王国。
2021年底,小米对国际业务部进行过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打通各个区域和渠道,重点将原先按地区划分的海外各销售大区、按渠道划分的国际全网电商销售部、运营商与商务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属于国际业务部的印度区域运营部等多个部门,整合成国际“销售部”,由向征负责,向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汇报。外部猜测,马努·贾恩职位的变化以及离开印度,与此调整有关。
“小米的改革,对马努·贾恩来说是个巨大的削藩的过程。”一位接近小米印度的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
此次印度执法局扣押小米48亿元资金的理由是,小米违反了当地《外汇管理法》的规定。
印方公告显示,小米从2014年开始在印度经营业务,2015年开始汇款,该公司已经向三个外国实体汇出了相当于555.127亿卢比的外汇,其中包括一家伪装为版税的小米集团实体。
当时,小米就曾表示:“此次的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对这一问题,小米也会继续和印度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事实上, 这涉及到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特许权使用费”。 该费用可简单理解为总公司对子公司收取的知识产权费用,其中包括研发费用、专利费用等等。它是作为财产收入的一种支付,而不属于商品经营的支付,且这几乎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常规操作。
不过,知识产权费、专利费收取多少,怎么收,国际上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特许权使用费”收多少,怎么收一般也是由跨国公司决定的。此次印度政府给予解除48亿元人民币资金的条件,也正是要求小米向印度当局通报资金转移情况,如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
郑文慧曾在印度工作多年,现在是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印度负责人。在他看来,从法律程序上说,印度执法局有权对重大公司的经济事件调查和冻结资金,但除了特许权使用费等具体案件细节,不可忽视的两个宏观背景是,印度当地的民粹化倾向,以及美国曾在特朗普时期就推行的印太战略,这些都会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经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众多出海创业者看来,小米的遭遇并非独立事件,而是中国公司在印度营商环境恶化的注脚。 因为公司一旦被当地政府监管或调查,“即便你选择专业的律师顾问等团队来反驳,中间也会花费巨大的时间、人脉和金钱成本,最终你发现这些花费和直接付给执法部门的费用差距不大。”郑文慧表示。
中国企业出海印度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从2020年以来,印度多次对中国出海企业展现出不友好的态度。2020年4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起草的《印度大型电子制造业的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LI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显示,印度将在未来5年内,共支出超过4000亿卢比以激励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发展。
此后,包括印度本土公司Lava、Dixon、Micromax,国外手机厂商三星、苹果,手机代工厂富士康、和硕等在内的22家公司,出现在该激励名单中,但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过半份额且在印度建厂的国内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现在名单之内。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在加大对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出海限制。2020年6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决定禁用包括TikTok、微博、微信、UC浏览器等在内的59款应用。2020年7月27日,又有275个中国APP被纳入禁用“清单”。
在被忽视、被禁用之后,紧接着是频繁的审查。
2021年10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向vivo、OPPO、小米和一加发出通知,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并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对这些手机进行测试。
郑文慧告诉《中国企业家》:“事实上,印度并非排斥一切中国企业,而是取决于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成长阶段以及其对印度制造业的帮助。比如同样是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企业ATL,在印度就很受欢迎,正如多年前小米Ov受欢迎一样。”ATL全称为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东莞。2018年,该公司设立NVT印度工厂,迈出海外运营第一步。
2020年5月12日,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推出总金额20万亿卢比的经济刺激计划。他表示,其核心目的是借助疫情影响推动对华产业链脱钩,通过大力改革发展本土产业,让印度成为“自力更生”的经济强国。
莫迪也一直将制造立国作为国策之一,在加大对高尖端制造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在对部分本土制造进行保护。 过去数年,小米等制造厂商在印度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并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印度却在该领域逐渐开启本土保护。
Counterpoint最新研究显示,2021年印度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4%,创 历史 新高,印度本土品牌Noise以27%的份额领先市场,印度国产品牌占据了市场总出货量的75%。
面对印度当下的经营环境,中资企业该如何选择?
郑文慧告诉《中国企业家》:“对于有充足的理由要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可以尽可能地选择轻资产的运营方式,通过产业链转移等方式,做好利润结构的设计; 对于已经在印度完成落地,且多年经营的中国企业,则可以考虑选择公司代持或股权出让的方式,将部分股权出让给本地的利益集团 ,并且在聘请专业的国际法务、税务团队外,还得重视本土政府关系的处理。”
小米印度事件,也引起外交部的重视。
参考资料:
《小米印度内变》 ,志象网
《小米的印度危机》 ,连线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