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乡县宋开宝四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元至元十六年,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

梅州的历史文化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神。

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

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

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南邻河源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

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誉称世界的“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

南汉设敬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元代设梅州路,明属潮州府,清设嘉应直隶州,民国3年梅州改名梅县,先后属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

1952年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

1965年设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

1979年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

1983年,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

1994年,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梅州市总人口3802186人;梅江区 313821人、梅县 516761人、大埔县 352013人、丰顺县 449769 人、五华县 879286人、平远县 215856人、蕉岭县 203173人、兴宁市 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个街道、161个镇,2089个村委会、236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个街道(包括经市 *** 批准成立的梅县新城街道,得到省 *** 批准)、154个镇,共有179个居委会、2082个村委会,33779个村民小组。

2005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6个街道、104个镇。

截止2008年末,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12个街道、104个镇。

中国历史上广东梅州是什么地方

梅州,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

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

总面积15864.50平方千米。

2017年末户籍人口550.11万人。

祖籍梅州的海外华侨、华人3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梅州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广东绿色崛起先行区和文化旅游特 *** [3],沿海经济开放区[4],也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成员[5]。

享有地方立法权。

[6]

梅州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500多万人[7][8]。

是全国重点侨乡,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其中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9][10][11]。

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县区松口镇落成,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正式开馆,并于2013年成功举办了央视中秋晚会。

[12][13]

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誉为“世界客都”,是 *** 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市。

[14]

中文名称

梅州

外文名称

Meizhou

别名

嘉应府、嘉应州、循州、敬州、齐昌府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请教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的历史沿革

梅县始建于南朝齐(公元479-502年),时称程乡县,析海阳县置。南汉乾和三年(945年)于程乡设敬州,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称梅州,因梅江为名。明代撤梅州复设程乡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直隶嘉应州。民国元年(1912年)撤州改设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梅县,1983年改设梅县市,1988年撤市分置梅县和梅州市梅江区。 1999年11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梅县程江镇、扶大镇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未经省政府批准。 2000年,梅县辖26个镇:城东镇、程江镇、石扇镇、梅西镇、石坑镇、大坪镇、南口镇、瑶上镇、荷泗镇、径义镇、畲江镇、水车镇、梅南镇、西阳镇、白宫镇、丙村镇、雁洋镇、三乡镇、松东镇、松南镇、松源镇、隆文镇、桃尧镇、白渡镇、扶大镇、松口镇。总人口516761人,各镇人口: 松口镇 32366 城东镇 18050 石扇镇 18574 梅西镇 24213 大坪镇 17016 石坑镇 21448 南口镇 26835 瑶上镇 14650 畲江镇 28993 水车镇 15475 梅南镇 11942 西阳镇 14020 白宫镇 14619 丙村镇 38556 雁洋镇 17576 白渡镇 22959 松源镇 27559 隆文镇 18200 桃尧镇 12824 荷泗镇 11087 程江镇 33748 扶大镇 8658 径义镇 4418 三乡镇 7902 松南镇 16015 松东镇 7129 新城虚拟镇 3192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梅县辖26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417个村委会(居委),4661个村民小组。新县城设在程江、扶大两镇区域内,规划控制范围40平方千米,总体规划范围25平方千米,近期建设12平方千米,城区分为6个小区,1993年开始兴建,1999年9月28日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入新县城办公,至2001年底建成区面积达4.3平方千米,聚集人口近7万人(出处)。 2002年,梅县辖26个镇(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白宫、西阳、梅南、水车、畲江、荷泗、南口、瑶上、石坑、大坪、梅西、扶大、松东、松南、三乡、程江、径义),389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梅县辖1个街道(新城街道,但没有得到省政府批准)、26个镇(程江、松南、松东、径义、扶大、三乡、城东、石扇、梅西、大坪、石坑、南口、瑶上、水车、梅南、西阳、白宫、丙村、雁洋、白渡、隆文、桃尧、荷泗、松口、畲江、松源),共有36个居委会、387个村委会,4722个村民小组。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 2004年10月,梅县撤销4个镇:瑶上、荷泗镇并入南口镇,松东、松南镇并入松口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梅县辖18个镇(程江、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西阳、梅南、水车、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
满意请采纳

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历史

南朝齐时(479—502年)在梅州置程乡县,南汉乾和三年(945年)置敬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易名梅州,因其地多梅花,并有梅口镇(今松口镇)和梅溪(今梅江),故称。此后还有嘉应府、梅县之称。

程乡县的梅州市历史沿革

《舆地广记》(北宋)载:“梅州春秋为七闽地,战国属越,秦属南海,汉属南越”。
南齐时期设置程乡县,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
北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
北宋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南宋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潮州。
南宋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降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
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
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
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
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
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
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
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专区、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
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
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辖梅江区、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2013年10月,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从此结束了县治,设立梅州市梅县区。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梅县有多少历史?

秦:属南海郡地,梅县属南海郡龙川县地。 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 东晋:属义安郡海阳县地。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时称程乡县(从海阳县分出,是梅县建置之始)。 隋:同上。 唐:属潮州地。 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升程乡县为敬州,领程乡县。 宋开宝四年(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名为梅州(属广南东路)。 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 宋元丰五年(1082年):复置梅州。 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隶义安郡。 宋绍兴六年(1136年):废州。 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梅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 元二十三年(1286年):降为散州,仍名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 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 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梅州,恢复程乡县,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程乡县为直隶嘉应州,直隶广东行政史司。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升为嘉应府,复置程乡县为府治,程乡县和长乐(今五华)、兴宁、平远、镇平(今蕉岭)合称“嘉应五属”。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改为直隶嘉应州,统领程乡县、长乐县、兴宁县、平远县、镇平县(今蕉岭)。 民国元年(1912年):改程乡县名为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梅县,1983年改设梅县市

我国千年古城梅州的别称,具体都有什么呢?

梅州古称嘉应州,昌乐县在民国时期改为五华县,镇级建制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后,行政机关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多次变更,曾称安流乡、安流公社、安流区公所,1987年开始称安流镇。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文魁镇和大渡镇合并为安流镇。现在安流镇辖42个行政村,4个社区委员会。


名称演变过程。城厢-荆州-梅州-嘉应-梅州。北宋时期,在梅江两岸,曾出现过杨万如云 "谁家沿途种十里梅,旁边溪水正好开 "的场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为避宋太祖赵祯之讳,改称荆州为梅州。南宋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城厢县,绍兴十四年复梅州。元十六年(1279年),升梅州为梅州路正厅,隶属江西省广东宣传救济部,元二十三年降为梅州。


清雍正年间,广东巡抚尔达请梅州恢复州治。因境内文风鼎盛,盛产 "嘉应子",又在南宋淳熙年间,在城东建桥称 "嘉应",故奏请以 "嘉应 "为州名。1949年10月,设立兴梅区,引风而入,从而确立了现在梅州市的范围。1952年底,撤销兴梅特区,划归粤东行政区域。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域一分为二,兴梅七县里为汕头专区。1965年7月,兴梅七县从汕头地区分出,设立梅县地区,后各县改为梅县地区。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梅州旅游景点介绍

梅州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市历来被誉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这里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200多万。

梅州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属南海郡。北宋年间改为梅州,清代称为嘉应州,民国初年废州改称梅县。1988年由成立梅州市。梅州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民风独特。游览梅州,除了瞻仰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参观古老的客家围屋,品尝正宗的客家美食,还不妨学一学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客家方言,感受客家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这样,梅州之行会更加有意义。

1雁南飞茶田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为粤东第一家AAAA级旅游景区,背靠阴那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这里既是一座美丽的茶园,也是一个非常雅致的度假村,被赞为“绿野明珠”。这里有层峦叠翠的茶园,潺潺的流水和如茵的绿草。园内的服务十分周到,游人可以免费品尝茶园里出产的茶叶。园中的16幢造形雅致的别墅,可以租用。

景点类型乡村

建议游玩半天

门票80.00元

开放时间全天Tips:售票时间07:30~19:00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

电话0753—2828888

2灵光寺

灵光寺在梅县城南四十公里的'阴那山麓。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寺内香火盛时,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殿后古木参天,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可能与波罗顶有关,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大杰作。寺宇周围的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称五指峰。登高远眺,尽处可见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水汇流,左右有香炉,白虎二峰,山影潭光,上下辉映,引人入胜。

景点类型宗教场所

开放时间07:00—18:00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阴那村

电话0753—2825302

3客天下

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是经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集科研、教育、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居住和旅游等为一体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园。它是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点工程,是梅州“旅游产业兴市”的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占地面积约2000公顷,分三期开发,由广东鸿艺集团负责实施。第一期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计划用5—8年时间完成。首次工程投入3.3亿元,在2006年3月29日正式动工,力争让部分项目在2006年底在梅州举办的省第四届“山洽会”期间向社会开放。

门票1、免票:身高1.2以下儿童免费入园优惠(每位购票成人限带一名1.2米以下儿童)。

2、残疾优惠票:凭本人有效优惠证件(残疾证、军残证)购票享受门票执行价五折优惠。

3、长者年龄标准为年满65周岁以上视为长者(含65周岁),购票享受5折优惠(出示个人有效身份证购票)。

4、1.2米—1.5米购票可享受门票执行价五折优惠。

开放时间8:00—17:30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客天下旅游产业园

电话0753—2116123

4五指石

景区方圆16.8平方公里,拥有“丹霞地貌、森林生态、人文古迹”三大景观,具雄、险、奇、秀、幽、古的特色。春天不冷、夏天不热、秋天不燥、冬天不寒,旅游季节较长,奇山异景,林密泉清,故有“灵秀甲天下,差干小桂林”之美喻。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畅游五指石后,题词赞曰:“五指美景人间仙境”,是南粤大地新兴的旅游佳境。

景点类型自然保护区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

电话0753—8273252

5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纪念园在原有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扩建与充实,现已扩展为四大功能区:人文景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并增建公园、广场、湖池、桥廊等新景物。新纪念馆依山而建,高三层,外观呈几何构造,气势恢弘,极具现代化气息,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共分为四个展厅。通过大量图片、实物、艺术品的展示,集中而生动地展现出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景点类型公园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7:00

地址梅州市梅县雁洋镇雁上村

电话0753—2825206

6阴那山

阴那山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是梅州首屈一指的胜景名山,人称“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鼎峙齐名,并称“粤东三胜”。阴那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山顶五峰并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阴那山突起于梅江平原之上,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冬季山顶有积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的特色。

景点类型山峰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40.00元

开放时间全天

电话0753—2825302

地址广东梅县雁洋镇境内

7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

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转水乡维龙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尤其是温泉地矿资源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泥”。就中国而言,除了辽宁鞍山汤岗子有此资源外,五华热矿泥汤湖便是第二处,这在全球也是不常见的。

景点类型其他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98.00元

开放时间09:00~24:00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维龙村

电话0753—4886388,4886888

8泮坑

泮坑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城南郊三角镇,距梅城4公里,距梅州火车站2公里,素有"梅南胜境"的美誉,是假日休闲旅游的胜地。泮坑风景区面积9平方千米,山幽水雅,堂奥纵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汇聚黄沙嶂、清凉山、高观音等高山流水,容水160万立方米的泮坑明湖(泮坑水库),水色青润如玉,游人可饱览山色湖光。有全长3000米,由30段长廊和30个各具特色的凉亭组成的"客家文化长廊",游人可欣赏浏览代表客家文化精髓的诗文图画和客家谜语、谚语等,使游人对客家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有用鹅卵石砌成的"登高路",共2185阶,游人可登高健身和观赏森林景致。登上山顶,可远眺梅城胜景,及一山之隔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和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有始建于明代的"三山国王庙",乡人通称为"泮坑公王庙"。

景点类型其他

门票5元

开放时间8:00—16:30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

9龙归寨瀑布

龙归飞瀑位于丰顺县东联镇中部偏南,距县城13公里,来源于丰顺第二高、海拔1285米的释迦山脉,被誉为“广东省黄果树瀑布”、“粤东第一瀑”。龙归寨瀑布,似彩练,如崩雪,飞流直下二级深潭,强大的冲击力冲得潭水飞珠溅玉,烟雾蒸腾。阵阵山风吹来,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如果你到丰顺旅游,千万可别错过

地址丰顺县东联镇中部偏南

10丰顺温泉

丰顺县是全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县份之一,素有“九汤十八礤”之称,是著名的温泉之城。县内温泉资源丰富,温泉资源具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自然出露口多的特点,堪称“亚洲第一”。全国第一个地热发电站就建在县城邓屋村。全县温泉每日动储量达2.2万吨,最高含氡量达669.7贝可/升,水温最高达92℃。共有热水活动区24处,分布在9个镇。丰顺温泉地处广东省的东部、梅州市的南端、潮汕平原西缘,是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区,素有“九汤十八寨”之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硫磺、镁、钙、氡等元素。硫磺具有祛毒消炎的功效,而氡的作用更为广泛。浸浴温泉可调理身体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治疗风湿痛、早期高血压有明显的疗效,特别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浸后浑身舒坦,皮肤光滑。

地址汤坑镇东山路1号。

;

我国千年古城梅州的别称都有哪些呢?

梅州,别名:嘉应府、嘉应州、浔州、荆州、奇昌府。作为梅州人,你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关于梅州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梅州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与福建、江西接壤。因盛产梅花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据粤东著名圣贤记载,汉初,梅丝随刘邦灭秦而封于此,故改名梅州,这是梅州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梅州的县市怎么样?据说,这些县市有的由皇帝命名,有的则根据地形和环境来命名。你知道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作为梅州人,你不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梅州名称源于丰顺县“丰顺”的名称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崇祯明初(1628年)曾设丰顺营;据丰良东莞Col石刻记载:清顺治九年(1652年),吴刘奇所刻“金堂巩固”碑上的一枚石印上,有“吴府丰顺”四字。梅州蕉岭县名由来蕉岭县自建县以来,先后有“镇平”、“蕉岭”两个县名,并有“蕉阳”、“蕉岭”的别称。据《慈源》胶陵文章:“城跨胶陵,县以岭而名。”也就是说,蕉岭县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城北那座小山叫“蕉岭”,那座小山为什么叫蕉岭呢?相传古时候这一带种植香蕉树,香蕉林因此得名。

梅州县名由来平原县《阅史方略》第103卷:“武平县接壤,安远因名。”由于武平与安远的分界,故“平原”一词也有平定距离之意。梅州市大埔县名称由来因有大埔县,大埔村。全乡为缅怀塔布先生的美德,联合上访,命名为“塔布县”。后来在朝代发生争执,为讨好双方,改名为大埔县谐音。梅州市名称源于兴宁市东晋设兴宁县,在宁江境内命名,称该县繁荣无麻烦而命名。此后,它逐渐发展成为位于广东、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区域性重贸易中心,一度被称为“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