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每秒要动翅膀四百四十四次。

蜜蜂飞行时前后翅通过微小的钩状毛连在一起,同时拍动。前中足蜷缩在身下,后足伸平在身后。蜜蜂翅膀每秒钟的振动次数,也会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改变。

特点:

1、必须保持高频率的振翅,时刻不停的振翅才能保持他们飞行的状态。

2、可以在空中做出悬停,即停在某一地方不动,同时保持高频振翅。

3、雷诺数小,用翅膀来飞。

苍蝇、蚊子:前翅拍动,退化成平衡棒的后翅以震动的方式辅助飞行。 蚊子把腿足伸出保持平衡,苍蝇则

蜜蜂每秒要动多少次翅膀

蜜蜂每秒要动翅膀四百四十四次。

蜜蜂飞行时前后翅通过微小的钩状毛连在一起,同时拍动。前中足蜷缩在身下,后足伸平在身后。蜜蜂翅膀每秒钟的振动次数,也会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改变。

特点:

1、必须保持高频率的振翅,时刻不停的振翅才能保持他们飞行的状态。

2、可以在空中做出悬停,即停在某一地方不动,同时保持高频振翅。

3、雷诺数小,用翅膀来飞。

苍蝇、蚊子:前翅拍动,退化成平衡棒的后翅以震动的方式辅助飞行。 蚊子把腿足伸出保持平衡,苍蝇则

蜜蜂每秒要动多少次翅膀?

蜜蜂在飞行过程中,翅膀的振动每秒约为200-240次。

蜜蜂(Bee;Honey bee)属膜翅目、蜜蜂科。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蜜蜂有三种,一种在树上;一种被人们用器具收养的,是家蜂,小而微黄,蜜部味浓甘美;一种在山岩高峻处作房的,叫石蜜,这种蜂黑色如牛虻,它的蜜味酸色红。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全世界已知蜜蜂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蜜蜂翅膀一秒钟多少下

蜜蜂每秒钟可以震动和旋转翅膀240次。
由于蜜蜂的翅膀本身柔软的特性,使得它们可以震动翅膀,从而产生一个上升的气流漩涡,把蜜蜂或者任何能飞的昆虫托举到空中。
蜜蜂腺体释放出的一种微量化学信息物质,被称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气或个体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对同种个体间来说传播的是一种“语言”,接受的个体能理解这种“语言”的含义,作用于行为或生理反映。

蜜蜂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总体上讲,蜜蜂的速度和城市里面的公共汽车差不多。

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

蜜蜂利用声与光传递信息。所谓声,就是蜜蜂振翅的声音。比如蜂王双翅振动发出的声音被称为“歌唱”,“歌声”通过巢脾传递,这是因为蜂王振动双翅是靠胸肌的振动而带动的,由于胸肌紧贴巢脾就将其振动声波传播开来,当蜜蜂感受到后,便产生停止活动的反应。

再如,侦察蜂飞舞发出的“呼呼”声,有“调兵遣将”的作用,一旦产生了新蜂王,就必然分蜂,这时侦察蜂发出的这种声音,便引导蜂群飞向新巢。

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且小于2000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故答案为:20;20000;小于20Hz;次声.

蜜蜂的振动频率

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 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300Hz;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300Hz正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这种声音能被人耳听见
故答案为:300;能.

请问,蜜蜂翅膀每秒钟煽动多少次,是如何完成的

蜜蜂 英文名:Bee Honeybee
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前胸背板不达 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 ,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 。全变态 。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 如作物传粉 )、工业( 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生活习性】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 :①多食性 ,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为3种:
社会性。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独栖性。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雌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地理分布】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 , 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河谷和山地。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与进化】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 。但因食性不同 ,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经济意义】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