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国大盗袁世凯,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郁愤中因肾衰竭病死。

2、北洋之虎段祺瑞,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2日在医院病逝。

3、东北王“胡帅”张作霖,乘火车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4、秀才军阀吴佩孚,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

5、不倒翁阎锡山,赴台湾,任“行政院长”,1960年病逝于台北。

6、混世魔王张宗昌,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

民国时期,十大军阀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是动荡的,是不安的,也是令人敬畏的,反思的!在民国那个时期尤其显得十分动乱,百姓苦不堪言,政治上也并未十分开明,而十大军阀的结局也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优越和美好,他们的结局是哀伤的,是令人敬畏的,就像雪地中盛开的一朵妖艳的梅花,既令人敬畏,又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忧伤!

十大军阀,这样的称号听起来大气十足,但也隐隐浮现出深深的责任感,他们肩负着取打的使命感,他们要保护中华人民。总的来说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好,甚至可以说是惨死于这个世界,但面对敌人时他们奋力抵抗 !从未表现出怕,面对家人他们也是一家之主,对内对外,他们都有着巨大的担当,这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个人的贡献并不在于他活了多长的时间,而在于在他有生之年,他对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对于人民,他做出了多少贡献,奉献出了多少的精力,承担了多少的责任感。即使到最后,他们有的遇难,有的去世,但他们留在我们心间的精神是永远无法褪色的,他们的光辉事迹将会永远流传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去奋发图强,勇于为国做贡献!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敢于抵抗所有的诱惑,在当时虽然他们被笼罩着,外界敌人投来的种种吸引力,但他们仍然顽强不屈。洁身自好,勇于抗争,依旧勇敢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为国做贡献!纵使最后的结局是贡献出自己的身躯,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亦无悔!他们这样宝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希望新一代的青年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民国时期的军阀都是谁?都是什么结局?

民国时期的军阀有许多,主要是按照他们占据的地方来区分他们,分为由袁世凯的军队分裂出来的北洋军阀、占据着南方的西南军阀以及一些割据势力较小的军阀。北洋军阀分为皖系、直系、奉系,每个派系都有其领军人物。皖系军阀的首领是段祺瑞,但皖系军阀在1920年遭受了直奉两系的进攻,自此皖系军阀渐渐失去了势力。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在1924年担任了临时政府的元首,但是过了两年,便被冯玉祥等人赶下了台,而段祺瑞本想联合奉系军队反击,但没有成功,于是段祺瑞下台后便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将心思花在了佛学上。段祺瑞后来拒绝与日本人的往来,最后在1936年因为胃病在上海病逝。直系军阀的首领是冯国璋,而冯国璋一开始是清王朝的大臣,后来跟随袁世凯带兵打仗。直系与皖系存在矛盾,而冯国璋晚年就是想要直系去打击皖系,但还未等冯国璋完成这一件事,他就突然因为生病而逝世了。奉系军阀首领是张作霖。与其他两位军阀首领不同,张作霖因为没有能满足日本想要在东北建造铁路的要求,于是日本军官将炸药埋在了张作霖所乘坐的列车途径之处,张作霖因此受了重伤而亡。西南军阀由桂系、滇系、粤系军阀,而滇系军阀首领蔡锷是位爱国者。在得知袁世凯想要称帝后,蔡锷就秘密进行了讨伐袁世凯的准备工作,并在1915年在云南发动了战争,逼迫袁世凯退位。袁世凯死后,蔡锷因为喉癌赴日本治病,但还是因为喉癌病逝在了日本。蔡锷逝世后,滇系由唐继尧掌握,后来滇系又分为了唐继尧和顾品珍两派。

民国的4大军阀他们都有何来头?下场如何?

     在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那是一个个军阀你争我夺,政治不通的时代。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大军阀,镇守各大地方,他们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也是昔日的封疆大吏。

这四大军阀是谁呢?结果如何呢?

 

1、东北王(张作霖),1875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嘉张市乡马家坊村。是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1902年,他从保安团开始,带着一众追随者,开始了剿匪,抢占地盘等活动。他在当地不断与外界沟通,将东北发展了起来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在北洋系失势后,做大了自己的派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进京被任命为当时的陆,海军大元帅,权利鼎盛,由于一些原因他惹怒了日军,在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遇刺重伤,在不久后去世。

2、西北王(冯玉祥),1882年11月出生于直隶青县。1911年,他从保定起义后加入了袁世凯麾下,在北洋军中,积攒了大量的人脉,1924年进京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但是在直奉联军的进攻下,,因为自己实力不济,只好退出,接管华北,占领大片领土。1930年,他与蒋介石爆发中原战,声势滔天,遗憾的是后继无人,军队发生危机,中原战失败,最后与蒋介石握手言和加入国民党,在1948年9月1月,在一次船上失火生亡。

3、西南王(唐继尧),1883年8月出生于云南会泽县城关人,唐继尧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然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在护国战争中,他与蔡锷宣布云南独立。1913年,唐继尧开始在云南掌权,执政开始不断发展云南现代化建设,但是到后期人民怨声载道,1927年在云南失权,同年五月在昆明去世。

 

4、东南王(孙传芳),1885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之后,1904年出国留学日本,1909年后不久回国任北洋军旅长。1925年10月为驱逐江苏、安徽军阀势力建军,同年11月宣布成立三省联军,任五省统帅,并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大力发展当地建设。1927年2月,组织部队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元气大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在同年11月13日,被施剑翘刺杀生亡。

最后

       当时那个时代,他们之间的战争让人震撼,动辄就是火并,战争层出不穷,没事每刻都有流血牺牲,但是最大的受苦者是人民群众,生处乱世无人可以逃脱。生处和谐美满社会的我们,我们非常幸福。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见解与看法,不喜勿喷,有什么好的意见和见解的,大家评论区见。

民国时期势力最大的军阀是谁?结局如何?

民国时期,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曾经存在的军阀更是数不胜数。在无数的军阀之中,我认为,如果把蒋介石和袁世凯排除在军阀之列的话,民国时期势力最大的军阀,应该是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为什么这么说呢?

1924年9月8日,吴佩孚登上了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周刊,成为封面人物,并被冠以了“中国最强者”的称呼。当时的吴佩孚,先后在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了段祺瑞的皖系和张作霖的奉系,占据了两湖、江苏、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中国最精华的地区。

此时的吴佩孚拥兵几十万精锐大军,更有数十万依附于他的小军阀,虎踞洛阳,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半个中国。吴佩孚也成为当时人们最为看好,被认为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而吴佩孚自己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踌躇满志的提出了武力统一全国的计划。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吴佩孚巅峰之时,志得意满的准备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彻底击败奉系张作霖,武力统一全国之时,其麾下的第三军司令冯玉祥、第二路司令胡景翼和北京警备司令孙岳密谋倒戈,直接切断了率大军在前线与直系军队激战的吴佩孚后路。

而此时,实力大增的奉军也趁机进攻,截断了直军的交通线,吴佩孚的嫡系大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溃败,主力损失殆尽。大势已去的吴佩孚被迫率残部2000余人在天津塘沽登舰南逃。吴佩孚也彻底失去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希望。

然而即便遭受如此巨大的失败,吴佩孚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率残部在两湖地区再次崛起,并在汉口组成了鄂、豫、粤、桂、黔、浙、苏、闽、赣、川、晋、陕、皖、湘等14省讨贼联军,再次聚集了20余万大军。

也因此,吴佩孚成为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最主要敌人,而且,北伐军另一个敌人,占据东南五省的“东南王”孙传芳,原来也是吴佩孚的部下。但在北伐之始,吴佩孚并未看的上兵力只有10万的北伐军,仍然在北方参与军阀混战。

然而吴佩孚却万万没想到,革命意志坚定,战斗力强大的北伐军,并不同于以往的军阀部队。士气高涨的北伐军,以少胜多,先后在定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中击败了吴佩孚部,并最终占领两湖地区。

虽然吴佩孚仍不甘心失败,逃往四川后,打着“孚威将军”和“14省讨贼总司令”的招牌,四处收集残部,合纵连横,试图再次崛起。但是,他的主张已经不合时宜,各方军阀势力也反应极为冷淡,彻底输光老本的吴佩孚在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后因蒋介石的逼迫,吴佩孚离开四川,在北平定居。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看上了吴佩孚曾经巨大的威望和名声,试图让拉吴佩孚下水,让他成为汉奸,遭到了吴佩孚的严词拒绝,最终,恼羞成怒的日本特务趁吴佩孚牙疾发作之际将其杀害。

北洋军阀鼻祖是袁世凯,1916年他死后,北洋军阀分为三大派系: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当然还有其他地方军阀,比如滇系军阀、桂系军阀等,但是这些地方军阀无法与这三大派系相提并论,所以还是从这三大派系中找到实力最强者。

从时间顺序上来讲,北洋政府或者说民国北京政府,从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撤出北京结束,一共十六年,这十六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致四年:袁世凯当政阶段(1912-1916)、皖系军阀当政阶段(1916-1920)、直系军阀当政阶段(1920-1924)、奉系军阀当政阶段(1925-1928)。所谓当政,主要是把持北京政府,很难达到全国政令统一。其中1920年直皖战争失败后,皖系军阀就基本退出了 历史 舞台,虽然后来其首领段祺瑞又当了两年临时执政府执政(1924年11月到1926年4月),但是那基本是冯玉祥和张作霖的傀儡,不作数。

虽然三大派系在当政时间上不相上下,但是论到可持续性和影响力,还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更胜一筹,刚才已经说了,皖系军阀基本就是段祺瑞一个领袖,他下台基本皖系也就没戏了。奉系军阀也差不多,主要是张作霖,但是他长期在关外,在内地的影响力又不及皖系和直系。当然后来入关饮马长江也曾昙花一现。

直系军阀首脑则是前赴后继,先有冯国璋,又有曹锟、吴佩孚,最后是孙传芳这个后起之秀。冯国璋时,长江三督就是铁杆,冯国璋死后,长江三督归曹锟马首是瞻。加上直隶省、河南、湖北、湖南这些铁杆地盘,直系势力兴盛时还是很厉害的。后来孙传芳又占据了东南五省。

从首脑个人影响力上来说:皖系军阀除了段祺瑞任过国务总理和临时执政府执政,其他的职位都一般。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则任过一年安国军政府大元帅。他们虽然也是国家元首,但是总不如大总统名正言顺。直系出了两位大总统:冯国璋、曹锟。吴佩孚虽然没有做过大总统,但是他的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1924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吴佩孚的肖像,注释为:中国最强者。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他们这么认为也不无道理,吴佩孚是同时代军事上的佼佼者,打赢了平定湖南之役、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大战等大战,如果不是冯玉祥临阵倒戈,第二次直奉大战直系也未必会输,即使失败也不会那么惨。

直系军阀基本上到了1927年已经被北伐军击溃,虽然吴佩孚后来曾经谋求东山再起,但是没有太大作为。1939年,吴佩孚因为牙病手术感染去世(也有说是被日本牙医刺杀),死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和前不久1938年病逝的曹锟曹三爷一样,他们都发誓不当汉奸,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这也是其他军阀所不能比的。

另一位直系军阀首脑孙传芳则是在天津居士林被仇家施剑翘刺杀。

曹锟、吴佩孚

说到民国军阀,纵观当时整个神州大地,实力最强悍、势力最大的当属奉系军阀首领,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

全盛时期,张作霖控制着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八省一市,统帅着一支拥有着完整的海陆空三军建制的奉军,占据着北京的中央政府,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元首。

张作霖到底有多强?看看东三省和奉军的实力就知道。

东三省,作为张作霖和奉系的根本所在,张作霖深知只有东三省发展的好,他和他的奉军才能与占据中原、沿海地区的军阀相抗衡,因此是不遗余力地发展东三省的民生、经济、商业与农业等各个领域。

“要想富,先修路”,张作霖是深谙此理。至1931年前,在张作霖“自建铁路网计划”的推动下,整个东北的铁路总里程达7000多公里,拥有北宁、打通、郑通、郑洮、洮昂、沈海、吉海等7条铁路线,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东北县以上行政区,部分铁路相对发达的区域,更是可以直接覆盖到村。铁路的覆盖,不但让东三省各地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吸引到了更多外资的到来,加快了东三省对经济发展。

除此,张作霖这人虽说没什么文化,可对读书人却是非常尊重,他深知要想让东三省经济突飞猛进,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的加入,正所谓“术有专攻”,打仗读书人肯定没军人厉害,但要是说到对于地方的治理,读书人绝对能甩军人一条街,因此当时张作霖是不遗余力地花费重金邀请有能力的读书人来东三省效力。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张作霖为招揽、培养英才建立了东北大学。在张作霖的重视下,东北大学是当时整个民国资源最丰富,资金最充足的大学,张作霖每年都会拨款160万银元给东北大学(在当时清华大学是120万银元,北京大学是90万,南开大学只有40万),做为购买教学设备、教材等使用。同时为留住人才,张作霖给东北大学教职工的薪水那是十分优越,如东北大学教授级的老师月薪足足有360银元,要高出当时北大、清华的教授60银元,南开120银元。

凭借着这等极为丰厚的经费和薪水,东北大学一时间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初期128名职教员中就拥有11个博士、37个硕士、29个学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毕业的讲师占了近三分之二,先后有梁思成、林徽因、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刘仙洲、黄侃、刘半农、石志仁等一大批名师执教于东大。而后,在这些高学历、高学识的讲师的教导下,东北大学是英才辈出,一半高材生毕业后加入到了东三省政府、军队等各类部门当中,为奉系强大做出了卓越贡献。

就是在张作霖这般不遗余力地治理下,东三省整体实力是突飞猛进,如哈尔滨,在张作霖的治理下,已是跃居远东第二大国际化都市,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居全国六大海关之首,拥有当时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啤酒生产基地,并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有直接业务往来,外资企业多达1809个。

再如长春,它比哈尔滨更加现代化,整个城市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仿照巴黎等大都市建造的,它拥有着多个亚洲第一的称号,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等等。

至张作霖被炸死前,东三省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地区,且工业结构较为完善,既有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也有以纺织、食品加工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经济已是十分繁荣,跃居全国前列。

当然,军阀混战时期,单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没用的,若没有足够强悍的军力,也是守不住这家业的!

不过恰恰,张作霖是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有强悍无比的军事实力。

奉军,是当时中国为数不过的拥有着一个较为完整的军事体系的军队,有自己的海陆空三军,有自己的军工企业,有自己的军校,其实力就算是单独拿出来,在当时的世界也都是排名靠前的军事势力。

奉军是当时中国少数拥有较完整的海陆空三军的部队。

奉系陆军,辖七个集团军,约50万兵力,奉军不似川军、西北军那般面临着空有兵力,武器甚少的局面,在内部相对完善的军工体系的帮助下,奉军人手一把辽13步枪,甚至部分士兵还装备捷克式ZH-29半自动步枪。

在当时多数军阀连步枪都缺少的情况下,奉军每个师多数还都配有一个炮兵团,每个炮兵团都配有数量不等的日38式75毫米野炮、日14式29倍105毫米加农炮、日41式75毫米山炮和日式105毫米轻便榴弹等型号的火炮,最为离谱的是,随着奉军建起一座迫击炮兵工厂后,奉军还为团级部队配置了6门迫击炮。

除此,奉军还设有多个独立的重炮团,配有辽造民14年式或辽造民19年式十五公分重榴炮等型号重炮。最后,更为变态的是,奉军还拥有当时民国少有的坦克部队,配有从欧洲购买到的36辆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

奉系海军,是民国最为强大的海军。自1924年收编渤海舰队后,奉系海军辖江防、海防和渤海三大舰队,拥有海圻、海琛、肇和、镇海、威海等巡洋舰,同安等护卫舰、永翔、楚豫、江利等炮舰,除此还拥有当时世界都少有的镇海、华甲等水上飞机母舰。在当时全国军舰总吨数是42000吨,奉系海军独占32200余吨,也就是说约76%的军舰在奉军手中。

奉系空军,也是民国最为强大的一支空中力量。盛时拥有五个航空队,拥有英制维梅型轰炸机、法制布莱盖型、波太型、高德隆型轰炸机、德制容克型侦察轰炸机、日制甲式战斗机和八八式侦察机等各型号飞机300余架(战斗机150架)。要知道,在当时整个日本的战斗机也不过是数百架,可见奉系空军之强悍。

奉军拥有当时中国最为完善的军工体系,上至重炮、火炮等,下至弹药、军服等,都可以自给自足。

张作霖主政奉军期间,为了不受制于人,也有强大自身,他先后创办了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不但能满足战争所需的武器和弹药,还能替奉军生产出飞机发动机零部件、航空仪器、无线电零件等高精度设备,及粮食、服装、帐篷、锅灶等百余种军品,涉及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以东三省兵工厂为例。盛时其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1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枪弹1~1.8亿发,月产TNT炸药120吨,每天产出武器可轻松武装一个营级部队。同时,东三省兵工厂可轻松仿制出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弹巨炮。

除了强大的军队,完善的军工体系,奉军还拥有更为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海陆空专业学习皆有之。

张作霖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深知要想让奉军永远的强大下去,首要做的就是做好人才的培养,只要人才能够保持不断层,奉军就不会有衰落的那天,所以张作霖主政期间先后创办东北陆军讲武堂、东三省航警学校和东三省航空学校等专业培养海陆空三军人才的学校。

东北陆军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并称为的中国四大军校,东北义勇军创始人之一的黄显声、辽宁民众自卫军唐聚五、开国上将吕正操、开国少将沙克等名将皆出自东北陆军讲武堂。东北陆军讲武堂设战术、军制、兵器、地形、筑垒、交通、卫生、马学、军用文牍等学科,及各兵科操练、野操、体操、剑术、射击等术科,为奉军培养出了数千名基层军官;

东三省航警学校,是当时民国最为顶尖的海军学校之一,设有航海、轮机、枪炮、国文、英文、数学、化学、测量、船艺、鱼雷、通信、陆战等学科,为民国海军培养了1200余位海军军官;

东三省航空学校,同样也是民国最为顶尖的空军学校之一,设有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飞行学、航行学、气象学等学科,为东北空军培养了百余位精英飞行员。

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张作霖打造出了一支可以傲视民国任一军阀的强大武装力量。而借着这支强大的武装,张作霖也就成为了民国最强大的军阀,控制着八省一市,直至入主中央,成为民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当然,作为这么一个枭雄,张作霖的结局却很是悲惨,因他对日本秉持着极其强硬的态度,不愿出卖国家利益,故而被日本记恨,日本为强占东三省,遂趁张作霖乘坐专列返回奉天时,在皇姑屯将其炸死。就这样,一代枭雄张作霖,惨死在日寇手中。

民国时期最大的军阀是新军阀蒋介石,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在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打败了桂系(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打败了冯玉祥.阎锡山,巩固了他的统治。

个人认为从兵力和控制的地盘比较的话,除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以外,势力最大的恐怕就是直系军阀了,直系军阀代表人物有冯国璋,吴佩孚,曹锟,齐燮元,孙传芳等,直系军阀初期控制着京津,河北,江苏,湖北,江西,等地,经过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地盘囊括了华北,华东,中原地区,当时的直系军阀主力兵力共计18个师,18个旅,60多万人,200多架飞机,兵威之盛如日中天。1923年曹锟通过有争议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三年后,国共合作,孙中山组建北伐军,联合直系军阀的老对手奉系张作霖,皖系卢永祥,发动了北伐战争,吴佩孚孙传芳被击败,直系军阀彻底倒在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中。直系将领和兵力被国民政府收编,直系军阀到此消亡。

1912年至1916年

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实力最强。 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逐渐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的称呼。

1916年至1920年

段祺瑞领导的皖系军阀,实力最强。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并在地方上取得督军团的支持。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新直系和奉系合作,击败皖系军阀,段被迫下台,退出中枢。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皖系卢永祥(浙)为新直系齐燮元(苏)、孙传芳(闽)等击败,皖系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1920年至1924年

曹锟、吴佩孚领导的新直系军阀,实力最强。 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同派系直系曹锟、吴佩孚崛起,于1920年7月直皖战争,联合奉系击败皖系势力,战后与奉系共同取得北京政权。又于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奉系,势力达到巅峰。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新直系战败,被迫退出中枢。后吴佩孚虽借鲁豫战争再起,但又为北伐军及奉系夹击,派系瓦解。

1924年至1928年

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实力最强。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击败新直系,与国民军系共同掌控北京政权。1925年10月,浙奉战争爆发,苏皖奉系势力为东南新直系残余击败,撤离东南。1925年11月,鲁豫战争爆发,奉系张宗昌(鲁)得新直系吴佩孚相助,击败国民二军岳维峻(豫),在共同的利益下,直奉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月,奉系陆大派首领郭松龄反奉,致使奉系势力元气大伤。1926年5月,南口大战爆发,国民军系被迫退往绥远等地,直奉扩大声势,再次掌控北京政权。 1928年4月,二次北伐爆发,奉系被迫退回东北,张在撤退途中为日军击毙,其子张学良即位,后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易帜,派系蜕变为国民党东北军系。

1928年至1949年

蒋中正领导的中央军,实力最强。 国民政府时期对直接听命于南京中央政府的军队的总称,但这支军队实际上是听命于蒋中正并由其直接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