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大奇事:

奇案一:临城劫车绑票案;奇案二:《田中奏折》泄露案;奇案三:清东陵盗宝案;奇案四:庐山刺蒋案始末;奇案五:杨永泰遇刺案;奇案六:佛堂喋血记;奇案七:黄浚出卖国防机密始末;奇案八:唐绍仪被刺案;奇案九:汉奸李士群暴毙秘闻;奇案十:永和金号官劫案。

民国十大奇案的各章预览

奇案一 临城劫车绑票案

1923年5月5日夜,皎洁的月光下,满目疮痰的鲁西南大地周而复始地渐沉入又一个梦乡。“呜——呜——呜……”津浦线上,一列从上海北上的快车从江苏西北入境。列车上,300多名中外旅客经过千里颠簸,此时已人人东倒西歪,睡意正酣,全然不顾窗外的月色溶溶,树影幢幢……“轰——”突然,列车像撞到一堵巨大的墙壁似的猛然震颤了一下,便戛然而止。“砰、砰、砰……”紧接着列车四周响起了连珠般的枪声、低沉的海螺声以及粗鲁的吆喝声,车上的旅客这才意识到发生了劫车绑票事件……(屈小强)

奇案二 《田中奏折》泄露案

一阵闷雷过去。接着又是一阵呼呼作响的大风,带着强烈的海腥味,像是从毗邻的东京湾洋面吹过来的。再接着就是大点大点的雨,击打在一望无际的木板屋上,像炒豆般噼啪作响。随后,雷声、风声、雨声大作,与撕裂长空的蓝色闪电一起,猛烈地摇撼着东京城。1927年7月7日下午,在离都港区青山皇宫不远的霞之崎外务省官邸内的第三号会议室内,却是灯火通明,烟雾弥漫,一场策划侵略中国东北乃至亚洲的阴谋正悄然开始……(屈小强)

奇案三 清东陵盗宝案

现代流氓军阀孙殿英,拥兵一方,借“军事演习”之名,监守自盗,于清东陵动用工兵,1928年夏对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陵寝“地宫”进行爆破、掘盗,其规模之大,洗获珍宝之多,是中外历史上所罕见的。更有甚者,以他的这种恶行,致使原应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大量奇珍异宝,有的堪称国宝,或毁坏,或流散,甚或流落异国他乡,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像他这种历史罪人,最后命运如何呢?…… (张焕宗,于石)

奇案四 庐山刺蒋案始末

1988年7月7日上午8时,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庄严的乐曲声中,缓步走上纪念碑的平台,徐徐揭开蒙在纪念碑上的红色绸布,碑身正中“孙凤鸣纪念碑”六个金色的阴文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这位揭幕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本篇的主人公之一——当年刺蒋的领导人、策划者华克之。那五六十年前惊心动魄的刺蒋场面一幕幕地在他脑海.中映现、翻滚……(赵映林)

奇案五 佛堂喋血记

天津市南马路佛教居士林(佛家称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为居士,居士林是男女居士听经学道的场所)的大殿里,接连三声枪响,正在跪地诵经的智圆居士应声立仆于佛案旁,鲜血溅满了经卷。事情发生在1935年11月13日下午2时30分。人们纷纷议论:“真作孽呀,一个听经念佛的人跟谁结下了冤仇,竞落得个脑袋开花。”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军阀孙传芳……(吴雨)

奇案六 杨永泰遇刺案

1936年10月25日下午,汉口湖北省政府专用码头上,一艘漆着“省府专轮”四个鲜红大字的小火轮“呜、呜、呜”地呜着粗壮的汽笛,那与船身很不成比例的黄色烟囱不住“呼哧呼哧”地喷吐着白色蒸气,表现出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当、当、当……”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刚敲过五响,两辆黑色奥斯汀大轿车从沿江大道上呼啸而来,在空荡荡的码头边“嘎”地刹住,从后一辆轿车里拱身钻出一对年龄颇有些悬殊的男女。男的就是曾经炙手可热,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杨永泰。殊不知,一场大难正降临在他的头上……(屈小强)

奇案七 黄浚出卖国防机密始末

1937年的夏天,骄阳似火。伴随着阵阵热浪传来的我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寇的隆隆炮声,使举国上下忘记了炎热,全国4万万同胞都沉浸在抗日的亢奋之中。而身为国民党要员的黄浚却与日本人勾结,出卖了大量国家机密,堪称民国史上最大的间谍案。国民党当局查出黄浚的卖国行为后,一场由国民党特工人员精心策划的刺杀案正在付诸实施……(赵映林)

奇案八 唐绍仪被刺案

1938年9月30日上午,中华民国政坛元老,古董收藏、鉴赏嗜好者唐绍仪,在其上海寓邸里亲自接待四名持古董前来拜访的客人。当时客厅里气氛十分和谐,宁静。主人唐绍仪风度儒雅,精神矍铄。客人则是彬彬有礼,谦恭有度。所携箱箧制作、装潢都极考究,一见便知,所装之物必定是精品。人们不会想到就在这样的平和氛围中,正酝酿着一件轰动一时的大血案……(张焕宗)

奇案九 汉奸李士群暴毙秘闻

李士群,汪伪政权的特务头子,突然于1943年9月9日下午5时因中毒暴毙于苏州公署内。谁有这样的胆量,敢毒死李士群?有的说是特务周佛海、熊剑东、丁默邨,有的说是日本驻上海的特工,有的说是重庆戴笠……。一时间,议论纷纷,众说纷纭。那到底是谁干的呢?……(赵映林)

奇案十 永和金号官劫案

公元1947年5月4日凌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古城邵阳还在酣睡之中。突然,城西商业区内飞蹿起一股呛人的烟柱,紧接着,一团猩红的火焰挟持着炙人的热浪腾空而起,很快映红了半个天宇。“失火了!失火了!”有人撕破嗓子般地惊呼。“是永和金号失火了!是永和金号失火了!”又有人接着嚷嚷。“店里还有人哪!店里还有人哪!快来救人哪!”更有妇女的嗓音在气急败坏地呼喊。顷时,锣声、脸盆声、寺院钟声、消防汽车的警铃声迭迭告急,乱作一团。小城里的人们都蓦地惊醒过来,急急穿衣出门,朝着火光冲天的西门永和金号狂奔。永和金号铺面下,从小城仅有的两辆消防车里喷射出两条巨大水龙,在火阵烟云中穿梭飞舞,卷扬起轻纱般的水雾。永和金号两边的房顶上,与之紧邻的大华药号经理率领着十几名青壮职工,在匆匆赶来救火的街坊们的支援下,架起了两列以水桶、脸盆为工具的水阵,向着永和金号轮番倾泻,挤压着火势不向四周蔓延……(屈小强)

民国七大奇事分别有哪些

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的婚事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娶了一个没文化的乡村女子,一个山中的小脚女人。这在当时就是一场特大的“天方夜谭”。为此,胡适的婚事曾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

胡适夫人江冬秀创造了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这是怎么回事?

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竟娶了个乡村小脚夫人,因此,“胡适的小脚夫人”,成了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江冬秀订婚后,胡适先去上海,后又去美国读书。开始,他还与江冬秀通过几封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是越来越少,而谣言却在江村和上庄越传越多,说是胡适娶了外国的洋婆娘,不会回来了。江冬秀坐不住了,也顾不得没过门媳妇的脸面,有事没事就到上庄胡家来,帮婆婆做家务。江冬秀的苦心得到了胡母的激赏。

但胡适颇有顾虑:一因冬秀大一岁,绩溪俗谚有“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之说;二因冬秀属虎,认为属虎的人八字硬,尤其“母老虎”更厉害;三因江家兴旺,胡家已中落,有兴衰不相称之虑,因此不肯表态。

由于江母一心想成就这门亲事,便托胡适的本家叔叔,在江村教私熟的胡祥鉴做媒,冬秀又是胡祥鉴的学生,胡祥鉴为成全这桩喜事,便在胡母面前千般说好,万般怂恿,胡母这才同意让他把冬秀的“八字”开来看看再说。

红纸“八字”送来,经过算命先生的推断;冬秀命带宜男,两人生肖很合,不冲不克,女大一并不妨碍。胡母又把红纸八字叠好,放进摆在灶神爷面前的竹筒里。那竹筒里原先也放进了几个初被选中的“八字”。胡适的姑婆是冬秀的舅母。有一次,江冬秀的母亲到绩溪旺川胡适的姑婆家走亲戚、看出神赛会,恰巧胡适也随母到了姑婆家。江母看中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表示要把女儿冬秀许配给他。

她左一封信右一封信的催胡适回来结婚。胡适虽然实在不想结这个婚,但却是个守孝道的人,为了不让母亲大人失望,他以一种“舍身”的精神,在二十七岁那年回到了安徽。这年冬天,胡适和江冬秀结婚了。

过了一段时间,家中平安无事,没有一点不祥之兆.胡母这才虔诚地拜过灶神,拿下竹筒摇了摇,然后用筷子夹出一个“八字”来,摊开一看,正是江冬秀的,真是“天赐良缘”。当时还只有十四岁的胡适与十五岁的江冬秀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在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瞎凑合灶神爷保佑之下定了下来。

胡适在新房门上自嘲地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三十夜大月亮”,下联:“二十七老新郎”。在时兴早婚的徽州,二十七岁的新郎就算老的了,而二十八岁的新娘,就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新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