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鲁迅、胡适、张大钊、老舍等作家。

鲁迅,北京著名作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著名学者、诗人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张大钊,香港著名中西医结合

北京胡同里的出过哪些文学大佬?

民国期间的北京胡同里可谓是藏龙卧虎,在这里有许多文学界的大佬。凌叔华、沈从文、老舍、茅盾等人都在北京胡同里生活过。

民国时期北京的史家胡同,出了一位才女,她就是与林徽因,冰心齐名的凌叔华。当时的民国名媛中,她们三位并称名是民国文坛三大才女。凌叔华的父亲一共生育了十五个孩子,她排名第十。凌叔华从出生起就一直居住在史家胡同24号,现在这里已经是史家胡同博物馆。

沈从文(1902-1988)的家乡是在湖南凤凰。1931年,29岁的沈从文,从湖南老家来到了青岛大学,在中国文学系任教。一直到1953年离开青岛来到了北京东堂子胡同,一直到1980年才从北京的胡同里搬出。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的故居就位于东塘子胡同中段北侧,里院靠东头的北房三间就是沈先生住的地方。

中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他的祖籍在北京,是满族正红旗人。解放前老舍在北京一共搬了九次家。解放后一直到辞世都居住在现今的老舍故居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也是住过北京胡同的。茅盾出生于1896年,是浙江嘉兴人,后来在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就在商务印书馆工作。1974年后茅盾在北京居住的地方是在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元恩寺胡同13号,一直到茅盾病逝后,这个四合院被命名为茅盾故居,现在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作家有那些!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代表作:《呐喊》、《狂人日记》、《彷徨》、《朝花夕拾》、《中国小说史略》等。

2,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只有小学文化,一个人从湘西去往了北京,然后在北京大学旁听,正是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很快就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沈从文代表作:《边城》、《长河》、《湘西散记》、《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3,林语堂(1895-1976年),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他为了能够推广中国文化,此后一直使用英文写作,为的就是要向西方介绍中国,要把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

林语堂代表作:《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4,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不仅小说写得好,而且戏剧也是同样写得非常出彩。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

老舍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

5,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情圣,其写的很多作品和诗集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

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秋》、《落叶》等。

京派作家主要有哪些?

20世纪30年代,曾引起“京派”与“海派”作家的争论(以沈从文与苏纹为代表)。所谓“京派”作家,主要指活跃在京津一带,以及北方其他大城市的作家。这批作家又可以为两类:一类是以《大公报》、《现代评论》、《文学杂志》、《水星》、《骆驼草》等为阵地的一批青年作家。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老向(王向辰)、萧乾、芦焚、林徽音、靳以、凌淑华等。这些作家以京城文化为依托,又以高等学院为背景,主张远离政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因此,在创作的作品中着力描写自然美、古朴的人性美、理想的爱情和理想的社会关系,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和抒情性,诸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芦焚的果园城、萧乾的北京老城根等,浪漫主义情采较浓。另一类是以老舍为代表的老北京写实作家。他们以写北京地方风情为主,虽然对古老的文化生存状态和接近自然的田园风光有所依恋,有所顾惜,但更多的是批判。这部分作者也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干预和侵扰,但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关注着社会人生,诅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金钱世界,走的仍是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海派”是集中在上海的小说流派,早期有张资平、叶灵凤等人的性爱小说,后期的代表是“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刘呐鸥是这一流派的开创者,代表作有《都市风景线》。另有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代表作有《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等。施蛰存的小说以心理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主要作品有《梅雨之夕》、《上元灯》等。“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使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描绘了都市五光十色的繁荣景象,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在艺术上,注重借助叙述者的主观感觉,创造一种意识跳跃、不断流动的特殊文体,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今天文学史考试,正好考到京派作家。

参考资料:

本人现代文学史笔记

民国时期的作家有哪些(1912-1949)

1、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2、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4、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宣城市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5、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