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为抓手,践行立德树人。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践行立德树人。

2、以不同教材内容为载体,践行立德树人。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每项教学内容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践行立德树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以不同的组织教法为措施,践行立德树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

如何做到在体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纯洁的世界,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身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在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立德树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为抓手,践行立德树人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践行立德树人。
一年级的孩子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学年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学校课堂常规认识不多,刚开始接触,显得较为陌生。每次上体育与健康课,等排好队要花上好几分钟,而且每次都要在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编了一个排队的顺口溜:“铃声响,把嘴闭,安安静静走出去,排好队,不推挤,比比哪组最整齐。”这样一来,既提醒了动作慢的同学,又提高了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对于排队既快又齐的组每次都给予大拇指赞扬和掌声表扬。这样坚持下来,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又如:体育与健康课上分散活动后的集合。体育与健康课上经常会分散活动后再进行集合点评、讲解或示范等,先前要求学生做到“哨声响,活动停,面向老师听要求”。但学生很难做到,他们总会挤来挤去地讲话或同伴间玩耍,使我没办法快速集中起来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后来,我采用了“木头人”游戏来吸引、提醒学生,当我喊:“一、二、三,木头人”,学生个个都面向我停在原地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当我喊:“一、二、三,立正——稍息”时,所有同学都能做好“静、齐、快”。坚持了一段时间,学生们慢慢养成了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体育与健康常规教学中时时处处渗透德育,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意识就会开始转变。在课堂中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提高效率,也能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以不同教材内容为载体,践行立德树人
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很广泛。教材中每项教学内容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践行立德树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球类项目,虽然个人技术重要,但需要在同伴的良好配合下方能打出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炸碉堡”等游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游戏活动中,我先用录音机播放一段密集枪炮声,接着引导学生们当一回解放军,在播放的枪炮声中组织学生机智勇敢地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这样学生很投入参与到游戏中,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游戏中得到落实,情感得到升华。
体育教材内容特点会时不时的对参与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在长跑中常会出现“极点”,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在各类比赛中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比赛失利时,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节节胜利时,是谨慎从容,还是骄傲自大等。针对不同内容能培养学生不同品德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探索,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记得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排球赛上,高一(10)班排球队员的个人技术明显高于高一(12)班的队员,但在比赛时高一(10)班嘉俊、保军同学却连连失误丢分,场上站位零乱,防守也不到位,队员们是越打越燥,越燥失分越多,结果第一局结束,输给高二(12)班10多分,针对这一状况,我利用每局休息的时间及时给队员们耐心分析场上情况,加以鼓励和提醒,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球场上不能烦躁,输赢不能看得太重,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够了。我还组织场外的啦啦队做好鼓励工作。通过场内、外相互鼓励,同心协力,终于在第二、第三局中扭转败势,获得胜利,为班级取得了荣誉。在整个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和特点本身就在不断的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三、以不同的组织教法为措施,践行立德树人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例如,在高一级短跑技术教学中,我通过“播种与秋收”的游戏使学生高兴完成短跑练习的同时受到启发教育,达到了培养学生爱惜粮食,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的优良品德这一目的。课一开始,我先组织学生一起背诵古诗《锄禾》,边背诵边闭上眼想像诗中的情景,加以引导后让学生略为讨论,谈体会。接着我开始渲染气氛并引导学生体验“播种”的感受,通过分四队比赛的形式完成“播种”,评出哪队为优胜小队,并给予表扬鼓励,我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开展“收割”

活动。“秋收”结束我问大家:“播种收割累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累啊!”这时我引导启发学生谈体会。有的说:“种田好辛苦,粮食来之真不容易。”有的说:“我终于体会并明白了诗中所描述的情景。”有的还说:“我现在知道了种田是辛苦的,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这时我让学生评比“秋收先进小队”和

“最勤劳学生”并给予鼓励表扬。我问:“为什么有的组没有评上先进?除了跑得慢外,还有别的原因吗?”这时学生说:“他们不够团结,合作得不好。”我说:“说得有道理。你们要学会团结、合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以后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我又讲了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给学生听。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结合情景和我的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回家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这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认真,既完成预定目标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了几周全校到圣寿寺春游,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学生没有把饭吃完,扔在桌子上,结果遭到了不少同学的批评。有位同学认真地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听了心中一动,那节课的教育效果得到了体现,多好学的孩子们!与此同时,学生的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懂得了尊重同学、团结同学、帮助同学,上课表现也更积极了。由此看来,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不同的组织教法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
四、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践行立德树人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记得一次高二年级跳高教学中,在讲解完动作要求和分析技术动作关键之后,做了好几次示范,得到了同学们的连声叫好,当问谁愿意来试一试时?好几位同学举起了手,于是让素质较好,对动作技术掌握较快的章献同学试跳,以带动其他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料该同学摆动腿未抬起,过杆中被跳高杆给绊住,摔了一跤,这一摔把全班同学的信心和勇气全摔掉了。在随后的练习中,大家你推我,我让你,没有一丝积极性,都不愿意练习,生怕与章献一样摔跤,即使胆子较大的子安同学也是跑到横杆前不敢跳。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暂停练习,耐心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同时给学生讲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带伤参赛,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与勇气,通过努力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经过一番动员,我把高度适当调低一点,学生很快消除了心理障碍,个个争先恐后地进行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践行立德数人妙不可言。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立德树人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体育如何发挥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

体育发挥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使学生能够牢牢把握做人的道德标准,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除了注重学生智、体、美三方面的教育以外,还强调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牢牢把握做人的道德标准,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的优秀人才。在实际学校教育中,如何深入挖掘、发挥体育和艺术教育的价值,丰富教育的德育内涵,是学校和教师高度关注的实践性问题。

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体育和艺术教育将学生应当具备的德育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和汲取德育内容,实现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德育内容只有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才能展现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强化学生对德育的正确理解。在体育和艺术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艺术交流创作等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德育水平,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认同,促进学生对德育的感受。

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中德育开展面临的挑战:

忽视德育。就目前学校开展的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来看,教师过多地将重点放在体育、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面,对学生德育的关注度不够,有些教师甚至对教育中要融入德育教学缺乏基本的意识,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通过教育活动提升德育水平的效果。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多地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对立德树人的理念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

德育内容不明确。与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相比,体育和艺术教育中的德育缺少明晰的教育内容支撑,这在较大程度上造成教师对“教什么”这一问题理解不到位。教师在德育内容把握方面的不精准容易造成其更多地以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为参考进行德育内容的构建和讲解,这虽然为体育和艺术教师的德育活动开展创造了庞大的灵活空间,却也容易引起其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体育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纯洁的世界,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身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在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立德树人

从教十一年,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苏霍梅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我通过翻阅资料、阅读文献,体会到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德树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情感,使教与学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另外立德树人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列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践考虑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调查统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以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教育对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数学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当教师讲到圆周率时,可用有文字和图片结
合的课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约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可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
四、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过程中强化德育情感----立德树人。
在教学过程中,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操作化,同时,又可以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宜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
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3、迁移法。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可结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统计“白色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4、实践法。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循序渐进,掌握好小学生立德树人的原则。
1、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使学生知识内化的催化剂。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借助情感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之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广阔的心胸,和谐地发展各方面的素质。
2、科学性原则。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做到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给学生以正确的认识导向,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讲
到合理利用时间问题,让同学们都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
3、层次性原则。思想品德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必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德育渗透的梯度。如低年级引导学生认识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初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中年级则要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有独立克服困难的愿望和体验.高年级则要把数学和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猜测、探索、比较、概括、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1、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则会“置之不理”,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这对今后干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具备了这些品质将来才能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2.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要求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认真仔细,干工作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将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总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数学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活动开展中,要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有价值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挖掘德育内容

教材是教师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在立德树人该教育背景下,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单单地将教材中所涉及的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等直接展示在学生,还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以此在理论知识与德育因素结合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德育熏陶。

二、丰富德育手段

单一说教的方式往往无法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往往会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向渗透德育。

三、利用榜样实现德育渗透

在中职体育德育渗透活动开展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倘若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能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模仿、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其在榜样的引导下,自主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四、利用比赛实现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竞技体育是不可或缺的。在竞技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立足该体育项目的特点,以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并使其在比赛活动体验中树立起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

总之,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在充分把握中职生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发挥体育德育功能,在知识教学中向学生呈现德育内容,在技能训练中向学生渗透德育,以此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校园里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路径是什么呢?

课堂制度的制定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以及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尤其是体育课程,实践环节比较多,上课地点在室外,学生们往往比较放松,良好的课堂制度的制定对于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更加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内容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践行立德树人。

大一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制定好课堂的常规制度,就能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常规教学中时时渗透着德育,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意识就会开始转变,思想认识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制定好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从“育体”到 “育人”,要求教师不再仅是教教技能、练练体能,而是要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重视体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提高立德树人的育人实效。

一方面,在体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状况、心理活动等问题能够显露出来,体育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体验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当指导的角色,指导他人学习和锻炼,在这一过程中既能锻炼到学生的技能,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过体育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良好循环,促使学生积极寻找自身不足与知识能力的欠缺,及时反馈课堂,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以至于能够更好地指导他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实践”的良好循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晰,立德树人的内涵没有深入到体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因此需要制定立德树人的标准,并且明确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把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

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拥有阳光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顽强不屈的心理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成长为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材,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

人才培养效果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制定一套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育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

一方面,要健全评价体系,不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学环节进行评价,明确考核的指标和要素,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在教学环节考核中要纳入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掌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结合职业院校“双高”项目建设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打造典型案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树立课程标杆,此外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结合,在关乎教师切身利益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政策倾斜,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