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尤其酷爱花挺,因她得知,茶有延年益寿之功,花有暖胃悟性之效。慈禧吃的花茶不是现代窨制的茶。而是茶和花只在饮用时掺混一起,既品饮名茶,也欣赏花香,两者相得益彰。慈禧饮用的茶都是各地精选的色、香、味、形俱佳的“贡茶”,花也是由宫监挑选的名贵花卉上采摘的鲜花,茶具则是制玉琢的专用杯盅。饮茶时,慈禧先欣赏下鲜花,然后才慢慢揭开盅盖,伸出手,提起金筷子夹上些鲜花放人盅内,再轻轻加上盖。约8分钟,再捧起茶盅,把茶汤倒入白玉杯中,先闻其香,继品茶味。

为了延年益寿,慈禧会喝哪些奢侈的东西?

话说自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后啊,生活过得叫一个享受,一饮一食都讲究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那么喝茶这件小事,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就三个步骤:拿茶杯、泡茶叶、喝茶。

但是慈禧偏偏要将喝茶这件事做的相当复杂,对慈禧来说,喝茶可不仅仅是因为口渴,还可以养生。

根据慈禧身边的宫女回忆,慈禧每天都有固定的喝茶时间,除此之外,不论何时何地,都有可能命人上茶,所以伺候慈禧的宫人们随慈禧外出的时候,都需要手提着茶炉。

慈禧喝茶还有一套流程,喝茶前先吃一些糖莲子、核桃、瓜子这些零食,然后一名太监拿着茶杯,另一名太监捧着银制托盘,托盘上摆放着金银花茶与玫瑰花茶,茶杯是金托白玉杯。

金托白玉杯的杯身由纯白美玉做成,茶托则是纯金制成,现藏于北京博物馆。

金托白玉杯

两名太监跪下将茶杯高高举起,慈禧慢慢掀开茶盖,用金筷子夹几朵金银花或玫瑰花放入茶杯中。

盖上茶盖,焖几分钟后,金银花或玫瑰花的香味就能彻底渗透在茶水中。

从白玉做的厚薄薄如蝉翼的杯身外面观看,还能观赏到花瓣在水中翩翩起舞的美景。

每次慈禧都要先看一看杯中泡茶的景色,再小心喝上一口,闭上眼享受清香馥郁的茶味,惬意极了。

喝完还对身边的宫人说,“我最喜欢金银花泡茶,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慈禧高兴的时候也会赏赐给下人金银花用来泡茶喝,根据宫女回忆,将慈禧太后赏赐的金银花放进茶水里,茶水变成了一种美味的饮料,是以前都没有尝过的好滋味。

慈禧喜欢喝茶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

据说慈禧有很多茶具,每个季节都要用不同的茶具来喝不同的茶。

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慈禧茶具中,我们可以看到慈禧用过的这些精致茶具。

比如“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黄釉蝠纹描金团寿字盖碗”等等,都是暖色调,上面绘制着蝴蝶、蝙蝠这些吉祥的图案,是慈禧冬天喜欢用的茶具。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

黄釉蝠纹描金团寿字盖碗

上面我们讲过的金托白玉杯就是慈禧夏天喜欢用的茶具,是凝聚了不少能工巧匠的心血之作。

还有“墨彩过枝竹蝶纹盖碗”,看着就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墨彩过枝竹蝶纹盖碗

从这些花样百出的茶具中就可以看出慈禧在宫里享受着天大的富贵荣华。

而且慈禧很注重喝茶养生,这一点对我们现代人也有借鉴意义。

古代,茶其实被看作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据说神农尝百草,如果不小心中毒时,也会用茶叶来解毒。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金银花性寒味甘,夏季适合用它来清热解毒,所以说慈禧根据季节变化会喝不同的茶来养生。

但是慈禧喜欢喝的的各种花茶并不在皇家贡茶之内,所以慈禧只能让人出宫去市场上买,西华门的茶庄就是慈禧经常光顾的地方。

慈禧冬季饮茶的首选是普洱茶,根据《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晚年时肠胃不好,而普洱茶既能调理脾胃又能促进消化,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清代末代皇帝溥仪也曾说,宫廷里的养生之道就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

慈禧在四季喝不同的茶,但有一种茶是慈禧每天不离手的,那就是奶茶。

喝奶茶是满族的一种国俗,在宫廷宴会上一定要喝奶茶,直到清代晚期,也就是同治和光绪年间,这种习俗就渐渐消退了。

姜国芳 《大宴组画》局部

《大清会典》中曾记载如何喝奶茶,一定要用安徽产的一种黄茶,洒上青盐,再用牛奶煮,这就是慈禧每天要喝的奶茶。

清宫的嫔妃们在宫廷里互相串门的时候,也相互赠送自己做的奶茶,满族有句俗语“能舍饭不舍茶”。喝奶茶就是这样一种传统习俗。

因为慈禧在宫中独揽大权,她喝的奶茶本来是由御膳茶房专门供应的,但是慈禧担心宫里的奶茶不干净,特地让太监在她居住的储秀宫里专门煮奶茶。

清代茶炉

宫里泡茶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要用北京郊区玉泉山的水最佳,自从乾隆皇帝发现玉泉山水具有特殊的品质后,玉泉山水就一直成为清宫的御用之水。

每天早上西直门都有拉水的马车,马车上插着小黄旗,表示这是宫廷御水。

马车上拉回来的山泉水要按照人来分配,皇太后分得25罐,皇上是50罐,宫女只能有两三罐。

当然这些水都是饮用水,生活用水都要靠宫里的井水。

慈禧不仅讲究喝茶的水与杯子,喝茶的地点也要选风景好的。

慈禧晚年的时候,不管国家的内忧外患,经常躲在颐和园里喝茶。

颐和园里有一处玉带桥,慈禧喜欢在桥上看风景,就命人把她的黄缎椅搬过来,她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欣赏优美的风景和品味茶的清香。

颐和园的牡丹山顶上也有慈禧的乡村茶室,用稻草和竹子搭建而成,充满了乡村格调,夏季的时候,慈禧就坐在茶室里,吹着凉风,非常舒服。

炎热的夏季饮品少不了酸梅汤,在家如何制作酸梅汤?

炎热的夏季饮品少不了酸梅汤,在家如何制作酸梅汤?说起这酸梅汤,最正宗的当属北京信远斋的酸梅汤。信远斋也是出身皇家,据说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朱益藩最喜欢喝酸梅汤。当年若不是当朝一位大官从御膳房偷出秘方,也许这解渴消暑的饮品就要随着清王朝一起烟消云散了。

作为老字号,信远斋选用的都是上好材料,做出的酸梅汤酸甜可口、清凉解腻,十分好喝。现在信远斋的酸梅汤还出了瓶装的,方便随身携带。早些年信远斋铺面很小,冰镇的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它的酸梅汤成功秘诀在于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酸甜适度,含在嘴里回味无穷。

酸梅汤其实是可以自制的,记得小时候的暑假是在奶奶家度过。夏天炎热,奶奶每天都会做不同的消暑饮料,有时是一锅绿豆汤,有时是百合羹,更多的则是酸梅汤。一般人是用酸梅粉来做酸梅汤,很简单方便。奶奶可不是这样的。她会先到中药房买来乌梅、山楂、乌枣、甘草、豆蔻,每样一小包,打开摊在桌上,再每样抓一点,一包包分装好,每次做的时候取一包。

做好的酸梅汤先放在水盆里冷却,再装到广口瓶里放进冰箱。午觉醒了,喝上一杯冰镇酸梅汤,那真是从头爽到脚,看书、画画、写字都带劲。自己做酸梅汤可以用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原料,乌梅味酸性温,除了能开胃消食外,还能收敛生津。

准备食材:乌梅50克(去中药店买,不要选取超市里的乌梅),山楂75克,乌枣50克,甘草10克,豆蔻5克,冰糖250克,水3~4升。另需一口砂锅(不要用铁锅)。乌梅提前浸泡,然后同其它食材一同放入砂锅,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小火煮45分钟,关火放入冰糖,待冷却后,加入冰块即可,一杯冰镇酸梅汤就做好了。

信远斋酸梅汤为什么那么贵

知名度高、品质高。

1、知名度高。北京信远斋食品厂的前身是信远斋蜜果店,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原址在东琉璃厂,创办人姓萧,清光绪翰林、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朱益藩对信远斋的蜜果脯和酸梅汤非常欣赏,曾题写“信远斋蜜果店”匾额,悬挂在门楣之上。

2、品质高。信远斋的酸梅汤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食品,它按照清宫御膳房方法进行加工制作,独具特色,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