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
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
何为经典?什么是经典?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
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六祖惠能的《坛经》、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扩展资料:
经典的特点:
1、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
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
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态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
2、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3、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
如“孔孟老庄”之于中国文化及传统思想,伏羲周公文王之于最高哲学体系,沙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典
“经典”这个词怎么理解,它有什么含义
就中文而言“经典”是一个合成词,需要分开来探讨:
你听说过中国文史书籍分作"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吧."史"自然是历史,"集"是文集\诗集.剩下的"经"部和"子"部当中,“子”是指贤者的作品,诸子百家的作品(除了被无限拔高的儒家之外)都可以列入”子”部,比如《庄子》《老子》《墨子》等等;“经”是指圣贤书,自然是儒家的著作,四书五经和后世对于这些书的注解(“传”和“注”),后世也增补了一些书进去,如《孝经》;研究"经"的学问叫作"经学"。
因为"经"是国家认可的正统思想,是莘莘学子们考试的主要内容(代圣人立言),所以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是严肃,庄重,不可亵渎的.不少皓首穷经的读书人都企盼着自己的著作能进入后世的”子”部,然后由"子"部进入"经"部.
"典"就是典籍了.想想看,字典,法典,都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东西.
经典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那么那么个意思了.
在英文中,有一个对应的词叫作"CLASSICAL",古典的,经典的.1)指那些古希腊和古罗马
文学
艺术的,2)指(音乐)严谨而传统的,3) 朴实,严谨又和谐的.
所以,当钱钟书先生说"西方的大经大典我都已经读过了"时,李慎之先生感叹道:环顾宇内,能作此言者有几人.
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经典的?
自己小的时候迷恋过六小龄童演的一部很经典的《西游记》,相信不少朋友都感觉心中久久荡气回肠,余音缭绕,让每一代每一个层次的人都引起共鸣。而且至今都依然怀念着这部神剧,和其他朋友聊天来的时候都赞不绝口,如果说你没看过,就可能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看上一百遍都不觉得枯燥的电视剧,能够具有如此长久生命力的电视剧非《西游记》莫属。我感觉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经典了。
我们该怎样看待经典著作?
经典并非绝对正确的老师
而是我们的朋友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e3e6709c93d70cfa8e2bec5f3dcd100bba12bd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1 -
上一篇文章发表后,有位爱看书的朋友问我,我们要怎样去读那些经典的著作?
老实说,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超越了我的能力范畴――经典著作如此广博,我读过的连1%都不到。
但机会难得,我还是愿意借题发挥,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人把经典著作奉为圭臬,时不时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引经据典一番,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说实话,我有时挺烦这类人的。
你说他们没文化吧,倒也不是,有些经典我也不知道,可以顺便学习下。可要给他们去解释这段经典的前提已经不适用于刚才的论点了,又特别麻烦。
最重要的是,这类人往往会有一个致命的观念:伟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对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1949b6d3df0735fae7cd348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2 -
小时候,我恨死鲁迅先生了。
他独有的文体晦涩难懂,还往往需要“整段背诵”。
我还翻看了他的其他著作,和课本里的删节版比起来,更加阴暗残酷,好像要把人心里最黑暗的东西全剐出来一样。对于青春期的我来说,这刺激实在太过强烈,难以下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到鲁迅先生对人性的观察有多深刻。正如先生所说,大多数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卑微感,致使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
当我说,我并不赞同儒家宣扬的一些观点时,有些连《论语》都没有看过的人却跳出来卫道,说这是圣贤讲的东西,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你怎么敢妄加评论。
当我说,有些旧时的观念在这个时代只能产生反作用,应该加以改进时,又有人不假思考地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里面有着深深的智慧,你才多大就有资格提意见?
某位知名的企业家在一次演讲里说,他建议现在的年轻人要读读康德。我说,康德就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傻X,他的理论完全不符合人性,白白浪费了他那么高的智商。于是又有人说,那个企业家比你成功多了,你有什么资本和他比较?
呃,不好意思,我记得我们讨论的好像是哲学,不是赚钱吧?
鲜少人的理由,是我的逻辑哪里不严谨,或是我的观点哪里有漏洞、哪里说得不对。而这,正是我表达观点时最渴望听到的话。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我一直都非常欢迎各位提出不同的观点。遗憾的是,也并不是所有人的前额叶都起到了它该有的作用。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24f78f0f736afc3b4c82aadb819ebc4b645123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3 -
我经常受邀去各个大学做些分享,但对其中的几所大学总是心存忌惮。
去这几所大学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和一群七老八十的老人讲课,死气沉沉,完全没有年轻人的样子。在我面前,他们表现出深深的卑微感。
在他们提问的时候,必须先说上一句“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分享”,然后才开始说自己的问题,感觉不这么做就说不下去一样。如果我没回答到点上,他们也只会继续保持迷惑的眼神,点点头说句“谢谢老师”。
我并不是说不要尊敬老师,但流于形式的尊敬没有任何意义,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像别的大学生一样把我当做工具、对我发起挑战。
但我也清楚,这不是学生的错。自古以来,老师在学校里就是权威,说的话是不会错的,是不能反抗的。
孔子好不容易收了三个敢于正面挑战权威的学生,可惜颜回死得早,子路最后还是被权威所教化,而坚持到最后的宰予也因此被后人丑化了形象。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b2d5a3fa51afa40f4afb05d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4 -
我有些朋友在国外大学任教,和他们交流时,总是会很羡慕他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更是因为他们与学生的关系。
他们的学生尊重的是事实,在老师面前没有卑微感,挑战老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些老师甚至会感谢学生,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他们没有想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可在中国,要做到这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如果你胆敢质疑老师说的话、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那就等着请家长吧。
应试教育让95%的人都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我们获得的任何信息都不是终点,而是思考的起点。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9f0f736afc37931c77092e1e0c4b74542a911d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5 -
我小时候被告知,有了火,人类的智商就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我问老师,为什么火可以提高人类的智商,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吃熟食可以让人变聪明。
这个答案并不能让我满足,因为我拼命吃了很多烧熟的肉,却没有变得更聪明。我也尝试吃了几口生猪肉,可是学习成绩也没有下降,最多是有点闹肚子而已。
在没有谷歌或是百度的日子里,我花了10年的时间才终于知其所以然:熟食的出现解放了咬肌,于是剩下的空间扩充在了脑容量上。
长大以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心理学之路。
弗洛伊德说,我恨自己的父亲,所以才有现在的性格。我做这样的梦,是因为潜意识的压抑。我不满意这个解释,于是继续探寻更合适的答案。
这并不是在否定精神分析的存在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是一切的开始。但这并不代表我门要放弃思考,更不是要我们为了证明先人是正确的而牵强附会。
先人已逝,我们还活着。
当年,孔子是个万里挑一,甚至可以说是百万里挑一的思想家,天下根本找不到几个。
但如果你在今天还要我把统治者等同于父母,认为统治者会像父母一样爱护子民,而我也必须要对父母像对至高无上的君王一样绝对服从,那简直就是个笑话――这个时代连天子都已经找不到了。
由于人口的暴增、物质基础的增长、资讯的发达、局限的破除,今天能与孔子比肩、甚至超越孔子思想境界的高人比比皆是,他们的成就都是受惠于先人的思想基础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今天我们尊敬过去的思想家,并非仅仅因为他们极高的思想境界和缜密的思考方式,而是因为他们在那样的时代局限下还能对世界、对人性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开创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后人指了一条发展的明路。
注意,是发展,而不是遵从。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4dde71190ef76c6f860efe39616fdfaae51674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6 -
所以,我们要多读经典,但并非是要全盘接受,更不是要去膜拜。
读经典,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我所用。所以最应该抱有的态度应该是“原来如此,也有这种观点呢,让我思考下”,而非单纯的“弟子受教,老师好棒”。
当我们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去分析甚至去批判的时候,这些东西才能真正化为自己的骨肉。
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才能从任何人、任何事上都获得智慧。
― END ―
作者简介:李劲波,专毁三观的不正经心理学家,独立思考者的朋友;授权请联系言之有李(ID:Talkwithlee )。
何为"经典"?你认为我们阅读经典的含义是什么?
何谓“经典” 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书海茫茫,世人难以全数涉猎。不管你的寿命有多长,你至多只能阅读书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因此你所读的书应该是精华之所在,要读“名著”。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 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 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这不难理解,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目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在哪个时代,书目编篡者对于古代和现代的作品总是兼收并蓄,而对于现代著作是否能同古典作品相媲美则深感怀疑。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本文所述之六条未必称全,但我在每年选择书目中发觉极为有用。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它们不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专门性著作,无论是关于哲学或者科学,历史或者诗歌,它们所论述的是关于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学究式的空谈。这些书并非为教授们所作,而是为普通人而写。要学高深的教材,必先学基础教材。“名著”所论述的都是各个专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名著”是基础教材,所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互有联系的一整套教材,也并非按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技术性而编排。有一类书却应先读,以便有利于名著阅读,那就是名著的作者读过的别的“名著”。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基础知识》和牛顿的《物理学的教学原理》为例。读欧几里德的这本书无需事先学习数学,因为该书本身便是名副其实的几何入门和基础算术入门。牛顿的书则不然,因为牛顿运用数学来解决物理问题,他的著作深受欧几里德关于比例和面积的论述的影响,若不先读欧几里德的书的话,恐怕连科学家也难以一下子读得懂。我的意思不是说科学巨著可以轻易读懂,而是说要按历史顺序读才能事半功倍。正如欧几里德能启发人读懂牛顿和伽利略的著作一样,牛顿和伽利略又能帮助人理解爱因斯坦的著作。这一观点也适用于阅读哲学著作。 3.“名著”,永不过时。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眼下流行的书称为“当代作品”,它们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许多早期的畅销书恐怕你连书名也记不起了,也不会再有兴趣读它们。而“名著”却不会因思想运动、学说更迭、舆论分歧而过时。名著不是供学者研究而积满尘垢的遗著,而是当今世界上潜在的最强大的文明力量。人类的基本问题代代相同。读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和西塞罗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会发现:人们对于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甚至对于安定与变幻本身是何等的笃信不疑!人类为其目标而奋斗的道路看来是不可改变的。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读不厌,其中的养料汲之不尽。理解能力不同,或对事物持不同见解的人,都爱读“名著”。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 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广泛讨论,“名著”是许许多多书籍所论述的题材,论述“名著”的书多得不胜枚举,大部分已为世人遗忘。 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世上有一些真正奥秘的东西,那是人类知识和思维局限性的标志。人们不仅带着疑问开始探究,也往往满腹疑团终止探究。真正有才智的人老老实实地承认未能理解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不 意味着浅薄,(此句中出现乱码,有几字为编者补充)而是表明知识的渊博。读书的人都以知识不为国界所局限而深感庆幸。我不知道如何冲破政治上民族主义的桎梏,但我确实知道我们可以怎样成为人类各方面精神的朋友,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是靠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