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的头部、背鳍、尾鳍或者嘴的周围布满白翳一层,这是热带鱼水霉病发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连续阴雨天的话室内光线不足等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很可能导致霉菌感染鱼体,鱼甚至会死亡。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百分之三的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至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加百分之一的盐水浸泡20至30分钟,然后升高水温,换水。连续几天就可以痊愈。庆大霉素也是效果较好的一种药品。抗生素用量不易太大,首次加倍,每天补充就

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患上了水霉病。水霉病又称白毛病,其发病症状主要就是鱼体上布满白色的丝状,外观看起来像是白毛。导致水霉病的原因是鹦鹉鱼在运输、打架中受伤,引起的细菌感染。或者是鱼体内有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水霉病可以直接用红药水涂抹伤口治疗,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治疗。

一、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得了水霉病。因为水霉病的前期症状就是鱼体布满白翳,尤其是黑色和红色的鱼体最明显。中期鹦鹉鱼就会出现行动迟缓、反应呆滞的情况。后期会出现患处腐烂、停止进食、霉菌遍布全身,直至死亡。水霉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比如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小心蹭伤了鹦鹉鱼的皮肤,或者鹦鹉鱼在争斗时受伤,导致细菌从伤口处进入体内,就很容易造成感染。也有可能是体表处有寄生虫,细菌通过寄生虫进入鱼体。

二、鹦鹉鱼起白毛怎么治疗如果是水霉病,前期可以将鹦鹉鱼捞出,擦干鱼体表面的水分,用红药水或其它杀菌类的药物涂抹,每天涂抹2-3次,坚持7天左右就会有效果。如果到了后期,可以用高猛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药浴,每天药浴一次,每次坚持20分钟。大概一周左右就会有好转。水霉病主要就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饲养者在平时勤换水,保持好水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水霉病。

鹦鹉鱼鱼鳍上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鹦鹉鱼鱼鳍上有白色絮状物有可能是得了白点病,主要是水温低或温差大导致的。饲养者可以提高水温到28度,并在鱼缸内加入粗盐,然后爆氧,等其恢复。还有可能是水霉病,主要是外伤没有及时消毒导致的。饲养者可以先用红药水消毒,然后在用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药浴,坚持一周,就会有效果。

一、白点病1、原因:白点病的主要症状就是鱼体或鳃部出现白色,主要原因就是水温低于25度或是水温骤降,让小瓜虫有了合适的生存环境。因为小瓜虫适宜生长的水温是20-26度,如果鱼缸内水温低于26度,小瓜虫就会入侵鱼体,然后大量繁殖,导致鱼生病。

2、治疗办法:小瓜虫适宜的温度是20-26度。饲养者可以先提高水温到28度,这样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的小瓜虫。其次可以再适量的加盐,进行消毒,盐的浓度在千分之二即可。最后爆氧,让鹦鹉鱼有充足的氧气,这样就可以彻底杀死小瓜虫。

二、水霉病1、原因:水霉病主要是运输中或争斗中受伤,没有及时医治,导致细菌感染。受水霉病感染的鹦鹉鱼体表会有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而且还会出现活动迟缓、食欲减退、精神呆滞等现象。

2、治疗办法:首先要隔离,再准备好红药水,涂抹在鱼体的受伤的地方。然后在用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药浴,每次药浴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

急!!!红鹦鹉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急!!!红鹦鹉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先把他隔离出来以免传染,紧跟着换水,并清洗干净鱼缸。

长白毛的小鱼要用百分之十浓度的盐水泡十分钟,一天泡三到五次。浓度和次数都视小鱼病情严重程度定,严重可多泡一会,多几次。但不可过多以免伤到生病的小鱼。

其他没长得鱼建议也用盐水泡一下。最好使用鱼市上的专用盐。

鹦鹉鱼长白毛怎么治

水霉病。应该用 5食盐水 浸泡。养鱼的水 要更换。

鹦鹉鱼得白毛病怎么办

往水里加黄粉至水呈浅黄色,严重的要在伤口直接撒黄粉,黄粉在水里散开要一点时间

鹦鹉鱼白毛病应怎么医治

白毛病是观赏鱼最常见 最难治的病 还是慢性病 本人养鱼多年 经验治疗方法 先把鱼隔离 然后老三样 盯药所谓老三样就是换水、一定换困好的水软水。 升温30度 加盐根据缸子大小。现在很多人都用呋喃西林黄粉。效果不好还脏缸。还不能放磁环。 加点白毛专用药市场3。5块钱。在缸子里是蓝色的。不用拿掉磁环。把鱼捞出来剥去白毛在放药泡。最好不喂食。如果想喂也可以适当的小喂 减少水质污染。不怕浪费药就一天换三分之一染后在加药。一个疗程下来 3 5天 会很辛苦的。白毛治好了不要着急下缸 单养几天 带病菌完全消失 在入缸

血鹦鹉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 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 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肤霉绩——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热带鱼最常见疾病之一。

[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症状] 当捞捕、运输热带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面板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面板,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热带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面板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我的红鹦鹉鱼生病了,身上长白斑,怎么办?

白点病

开放分类: 生物、疾病、鱼类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 *** 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面板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面板黏液病等等。

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区域性,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区域性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

鹦鹉鱼身上突然长了很多白毛毛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治疗?

支援楼主,使用者楼主,楼主英明呀!!!

鹦鹉鱼身上眼上长白毛是怎么回事,怎么冶

白毛病是一种常见的病,一般热带鱼全得的.治疗这个病,可加给水加温,停止喂食.可以慢慢恢复过来.这样比较慢.建议去鱼店购买专用药,下缸里3天左右就好了.很常见的病.

鹦鹉鱼身上起白东西好像白毛又像寄生虫

最近有许多人养鱼都得了白点病,在此就个人所知,做个抛砖引玉,希望个人有错误或疏漏之处,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与帮忙补充,谢谢!一、先说白点病形成的主因,其实白点病是一种白点原虫,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鱼缸中,一般健康的鱼是有足够的抵抗力,而不会发病,但若有以下几种情形就易发病:1.水温忽冷忽热时,因鱼不是变温动物,无法调节其体温,所以在此情况下,鱼必须去适应其水温,但也因此抵抗力减弱,故而极易发病,可以简单的说是鱼感冒了,所以在季节交替或新鱼入缸时很容易得病(此为最大主因)。2.新鱼带入,因原本的鱼缸的白点虫(卵)是一种平衡状态,若新鱼带有具繁殖力的成虫入内,就易造成全缸的发病。3.水质管理不良,之前有说过水质管理不当鱼是百病生,因为不好的水,鱼自然抵抗力不佳,就什么病都有可能发生,包括了白点病。4.鱼有伤口,在此时鱼的抵抗力也会较差。总之,白点病是发生在鱼的抵抗力减弱之时,在发病之前,是有些征兆的,一般会精神较差、有时会夹尾,或是一直在缸壁、造景等地方磨擦(因会痒或不舒服)发病了不要紧张,因为白点病算是鱼病中最好治的,通常发现发病的前兆时,就可在水中加少许盐与甲基蓝,与提高温度,愈早发现与治疗,成果愈好,莫等鱼身上长了一堆白点了,才求救,鱼的体力已弱,治愈的成效就差了。治疗时可将病鱼隔缸药浴是最好,若无多的缸全缸药浴,也无妨,但药浴之后要重新再建立硝化系统。治疗白点病,加温是很重要的动作,因为我们下的药是无法杀死虫卵,加温是要让虫卵提早孵化,个人习惯将水温拉高至30℃,且下药当天最好不要喂食,毕竟药还是具有毒性的,之后就算要喂食,也要比平常的量少,因此时的硝化系统已被破坏,喂太多,反而因水质不佳而死,其实,鱼是很耐饿的,一周不喂,都还不会有事。下药后约一周就要换水,之后再下药,量可依鱼恢复的状况而增减,通常如此的步骤约要三~四次,才会完全除去白点病。当药浴完后,最后一次换水(每次换水最好不要超过1/3),就以活性碳来吸附残余的药,约须3~7天,待水清后将之取出,改用生化棉来重新建立硝化系统,在硝化系统未建立完全之前,最好2~3天才喂一次,以免水质恶化。大约就是这样啦!未详尽之处请各位见就罗!

可能同时得了 白点 和 凸眼症以上是病状和治疗方式白点病 成因/病症:病鱼身上出现密密麻麻白色小斑点, 是因为白点虫寄生所致。白点虫容易发生在季节变换,尤其是秋冬之际水温大幅变化时,如果不及时治疗, 刚开始稀疏的白点会愈来愈密集进而遍布全身, 严重时可能有呼吸困难.缩鳍等症状出现, 且易形成伤口而感染细菌, 造成烂尾鳍等复合感染症状,导致鱼只死亡。 疗法:目前治疗的方法及治疗剂非常多,最常使用者为提高水温(30-32度左右),以及新增盐巴,改变渗透压让白点虫死亡脱落, 当然这还得看鱼只的忍受程度如何。另外使用甲基蓝. 孔雀绿等也是很普遍的治疗剂若是和水草混养的水族箱中, 还得注意避免药物对水草的伤害, 尽量选用不伤水草的药物。 食盐:1.5%-2% (1L 水加 1.5g 食盐) 甲基蓝:2-5 ppm 计算方式:1 ppm 的药剂就是 1000L 的水中有 1 c.c. 的药剂。 凸眼症 成因/病症:突眼只是一种外观上的病征,除了眼睛突出,还会有白濛现象产生,严重时眼睛还会脱落。但突眼的病鱼不会马上死亡, 甚至在眼睛掉出之后,还可继续存活。 一般而言,突眼症常与腹水病等合并发生,如何让突眼现象痊愈,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常使用的药剂是抗生素,口服药浴皆可,其治疗方法与腹水症疗程相同。腹水症和突眼症......

治疗鹦鹉鱼身上白点病最安全的方法!

头洞病

是由水质变化或细菌因素所引发的,发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鱼头或鱼脸上有几粒芝麻大的小脓疮,花罗汉鱼头洞病的蔓延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鱼头及鱼脸的周围就会全部溃烂,导致鱼儿死亡。当发现花罗汉鱼得了头洞,应尽快及时治疗。

花罗汉鱼头洞症如未及时治疗,会迅速大面积溃烂,导致鱼儿死亡

景裕2号药是花罗汉鱼专用药,对花罗汉鱼肿嘴、头洞病、烂身、白点病的治疗有特效。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用景裕2号药快速治好花罗汉鱼头洞的例项。

1.先来看看鱼儿,发现该鱼得了头洞的第二天,花罗汉鱼的头部穿了一个大洞。

该花罗汉鱼的头部已经穿了大洞

2.将头洞的花罗汉鱼移到小的治疗缸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治疗缸内要用原缸的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得了头洞的花罗汉鱼已经是抵抗力很差了,如果再用新水,水质会有变化,花罗汉鱼就更受不了。同时,治疗缸还需加温和增氧,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治疗缸不需要启动过滤。

医生缸内需加热和增氧

放入温度计,可以随时观察温度,将水温稳定在32度~33度。

3.景裕2号药一瓶中包含3个胶囊,6个药片,其中以一个胶囊加两个药片为一套药,一瓶总共三套药。以20公升水加一套药为标准,选择适当的用药量。 这里的治疗缸约60~70公升水,一次需要加三套药。

按计算好的用药量备好药

4.将鱼捞出来,小心地把伤口内的脓包完全挤压干净

小心地把伤口内的脓包完全挤压干净

5.将胶囊开启,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同时尽量把药粉向那个大洞里挤一挤。

取适量的药粉将药粉搽在伤口上,尽量把药粉从那个大洞里挤进去

6.把鱼放回缸中,加入药片和剩余的药粉

把鱼放回缸中

放入药片

胶囊拔开将药粉倒入水里

7.放药后,鱼需要泡药48小时。

第三天,再挤一挤鱼头,已经挤不出脓了,但头上的洞还没完全愈合。于是把治疗缸换水1/3,再重复上面1~7的过程,继续泡药48小时,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新加入的水一定要曝气两天的水,新加的水必须和治疗缸内温度保持一致。

第五天,可以明显看到伤口在已经结疤收缩,已经不用继续泡药了。于是换水1/3,留在治疗缸内观察俩天。

第七天,鱼儿头上留了个小疤,已经完全康复,可以放回到原来缸中。

鱼儿康复了

1.白点病 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